第九十章提点(1 / 1)

加入书签

娘家侄子侄女和外甥,很多已经有了小孩,过不了几年,就会考虑读书的事。

现在开始准备,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

谢秀文和家人正在院子闲聊,村支书谢宝贤突然找上门来。

“阿文,我打算趁现在比较空,尽快把大岙和村里的路造好,你对这个有什么建议?”刚一坐下,他就说具了来意。

在村支书这个位置坐得久了,消息比以前灵通不少,通过乡里的关系,他对谢秀文的了解越来越多。

可是越了解,就越觉得她深不可测。

为了坐稳这个位置,他平时也会来夹岙看望谢世林夫妻,跟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意见。

大岙的产出,让他收获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所以决定把路修好,到时再买一辆拖拉机,及时把产出运出去卖掉,同时扩大规模,特别是家禽家畜方面的产量。

别看大岙的面积比夹岙大了几倍,可是真正能利用的空间,主要还是在山上。

他打算学谢秀文,在半山腰建养鸡场和养羊,搞不好一年收入就能增加十万以上。

“建议不敢说。”谢秀文想了想,觉得有必要提点他一下。“不过你是村支书,承包大岙赚了钱,村里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肯定会对你有想法,你可以考虑一下,村里还有哪些地方,也能承包出去,给其它人同样赚钱的机会——”

当初自己会承包夹岙,主要考虑的是保密和安全,因为它位于两座丘陵中间的夹谷,外面一围,谁也看不到里面在做什么?

而谢宝贤只看到了有一大片私有地的好处,所以选择承包大岙。

这样做当然没问题。

不过纯粹靠种菜养家禽家畜赚钱,适合的地方就多了。

比如水库西边的排涝站,那边也有一大片坡地,虽然无法圈起来,但是承包出去搞副业,收益肯定不会小。

而且它位于机耕路边,运输东西更方便。

还有南面成片成片的丘陵,就算底下平地很少,只要足够盖几间房子,就可以在山上养鸡养鹅养猪羊了。

这样一来,能获得好处的人家就多了,盯着他的人就会减少。

“你这话有道理。”谢宝贤听后连连点头。“那我回头跟村里其它干部商量一下,看怎么承包更合适——”

他自然也感觉得到,某些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些不好的想法。

不过他没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只要赚到钱了,就算丢了村支书这个职务,也不用在意。

大不了像谢秀文一样,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到时大岙和县城两边跑,跟村里人不打交道就是了。

如果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当然也愿意这样做。

“到时承包合同里,可以加上这一句,村里到承包地这段路,必须由他们自己出钱修。”谢秀文提醒道。“这样一来,全村的路都能修好了,大家出行更方便,也会说你一句好。”

以谢宝贤现在的收入,肯定不可能拿很多钱出来,替村里做实事。

但是一个村子的交通很重要,如果全部修好了,大家的生活就会方便很多。

到时再好好整治一下,比如接几盏路灯,弄几个花坛,种上一些鲜花和绿化树,弄些休息用的石桌石凳等等,村容村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前世老家那边的农村,重生前几乎都会有这样的设计。

开车回去,一路上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一点不比欧美国家差。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对谢宝贤这个村支书,好处不可估量。

同样的,有了这样一个示范村,到时吴泽远可以安排全镇的村支书,照着这个模板来改造村子。

家家户户种菜卖钱,村子富裕了,肯定也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

这样一来,他建农副产品市场带来的好处,就可以跟建设新农村挂起钩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绩。

“好。”谢宝贤不会知道谢秀文的真实想法,不过能理解她话里的意思。

大岙这边的路,自己出钱造了。

其它地方,当然也得由他们自己解决。

虽然大家有钱了,可是村里的集体资产没有多大变化。

或许将来真的有钱了,倒是可以考虑在乡里到村里,建起一条宽广的水泥马路。

说完这件事,他又郑重要向谢秀文道了谢,感谢她帮自己解决了销售难题。

他一直以为镇里会建农副产品市场,是她担心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所以说服镇干部搞起来的。

总的说来,承包大岙后,他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担心种出来后卖不出去。

没想到镇里建了个市场,规模还这么大,自己这么一点点产出,很轻松就被那边收购了。

这样一来,他不用管别的,只要竭尽全力生产就行。

而他那边的面积是夹岙的几倍,赚的钱肯定也是谢秀文的几倍,所以才会匆匆过来说修路的事,就是打算把谢秀文前面这段路也一起修了。

当然现在这边已经修成了四米多宽的石子路,他打算全部浇成水泥路,算是对她的感谢。

“那就谢谢你了。”听说他打算帮自己这段路,修成水泥路,谢秀文也没客气。

以她现在的条件,就算把全村的大路,全部改建成柏油马路也没问题。

只是农村人心思复杂,如果她这样做,说不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妒忌。

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她不想成为村里人仇富的主要目标。

就算现在家家户户靠种菜卖菜,一年有几千块收入。

只要存在贫富差距,依然有人会得红眼病。

而谢宝贤就不一样了,他是村支书,做这些只会让人觉得他大方。

毕竟钱是他自己赚的,却用来修路,到时附近有田地的人,就会因此受益。

第二天开始,村里的闲暇劳动力,开始过来修路。

现在冬小麦和油菜已经种下去,秋天播种的冬季蔬菜,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修路赚点额外收入,大家也不会抗拒。

虞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五六度,除了一些抗寒的品种,其它都不适合过冬。

不过农民有自己的智慧,有的人在地里铺了一层薄膜,能让地表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冻死蔬菜。

有的铺上一层稻草,同样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倒没有人想过盖大棚,毕竟大家还没这个意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