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1 / 1)

加入书签

嘉宾手里的光屏同时间熄灭,界面锁定,众人停笔。谢瑜写全了需要的东西,心里安定下来。他听见身边同伴有小声调侃,说自己还没写完。

谢瑜失笑,只对没写完的嘉宾投去了安慰的目光。

“好了,大家请看向光屏。暗下去的食材是需要节目组递送上来的,而亮着的食材,则需要你们自取。舞台大屏幕后方,便是食材区。现在,你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光屏,去采购食材了。”主持人一声令下,最后还好心补充了一句,“老规矩,选菜环节也限时限量。十分钟,不能更多了。”

舞台上,大屏幕一分为二,缓缓拉向两侧露出后方的大型食材区。嘉宾们被游戏机制磨得已经没脾气了,听着主持人这么说,也就认了。顺从地拿起了光屏,目光紧锁食材区,跃跃欲试、如狼似虎。

嘉宾们纷纷下座,前后快步走向食材区。谢瑜听到身边有人在讨论着,说已经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某种菜式。他自己并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走到食材区门口如张纸面大小的指引牌前,仔细盘算自己要的食材,会出现在哪些具体位置。

有两位嘉宾同谢瑜一个习惯,站在指示牌前阅读。剩余两个嘉宾惦记着主持人提到的“食材限量”,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率先冲进了食材区,生怕自己要的食材被人选走。

大屏幕被撤走,现场观众看不到舞台后方食材区的动静,倒是直播频道里的网友,借着悬浮机位,顺利观察到了嘉宾们泾渭分明的选择。

“先抢食材还是先看食材分布图,不好说哪种不好,似乎都有对的地方。[纠结]”

“谢瑜肯定是想看全局的,就如考试拿到试卷通读一遍,知道知识点难易分布一般。[点赞]”

“但是他们在外面耽搁的功夫,或许想要的食材就被选走了呢?挑食材环节就不同于考试了,当即就有竞争,还会影响到后续发挥。”

“等等,谢瑜先走了!他开始选了![期待地搓手手]”

“哇,谢瑜都不像其他人会环顾张望,不是在跑动就是在拿菜,选菜也很准啊!”

“以前学过人族古语,觉得谢瑜这种风格,像给词儿……似乎是,有的放矢?”

谢瑜确实没有先发优势,但他把食材分布图记在心里,对应上自己要的食材,就不需要再去寻找食材所在位置,直接高效地寻着记忆里的位置点,把食材往手上篮子里。

到最后,谢瑜选齐了所有需要的食材。到点集合,一眼望去,就自己篮子里食材最多。

主持人开始盘点五位嘉宾选取了什么食材,等最后说到谢瑜这来,也迷惑了。

“阿瑜,你篮子里,怎么什么都有……”他蹙起眉,把话头递给谢瑜。

现场和直播频道两端,不少观众也在疑惑。

“谢瑜这是要做什么?其他嘉宾的菜篮子,都能看出要做什么菜式。就谢瑜,荤的素的,成品半成品都有,调料也不少……”

“谢瑜别是想大包大揽吧?不要啊,这样做不好的,东一下西一下,讨好不到现场观众评委的。[疯狂摇头]”

“看谢瑜一脸笑不自知的样子,有点替他担心。[抿嘴]”

“大家先别急,我是人族出身,谢瑜这种做法,我似乎在哪里见到过。特别是篮子里还有片装紫菜和一种很少见的醋……”

镜头里的谢瑜浅笑,娓娓道来,“我是想尝试着做一类人族历史中的特色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所需的食材多样,所以拿了不少。”

谢瑜一开始本想试试中华美食,结果思量来思量去,发现人族美食中,荤素糅合在一起的美食,大部分得趁热才好吃。

先前做功课,发现不少嘉宾做出来的食物,送到观众评委手里,不能保证温度。正好上辈子各种寿司都吃过,如此,谢瑜最后还是放弃了做中华传统菜式的想法,采纳了邻邦的特色美食。

“这样啊,那就让我们期待阿瑜的表现。”主持人点头,放嘉宾归位。

原本空旷开阔的舞台,被工作人员搬运来了烹饪设备。五位嘉宾都独立享有一套设备,流理台上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五人里有两位是女性,谢瑜让女嘉宾优先。他走后,随便挑了一个位置。

节目进入短暂的休息环节,谢瑜跟着嘉宾走回坐席。两位女嘉宾走下台去,似乎是找化妆师补妆,两位男嘉宾拉着谢瑜聊天,也不藏私,大方地交流厨艺。

谢瑜不计较节目名次,也不觉得自己同其他嘉宾是竞争关系。听着其他人的做法,时不时提一提自己的见解。

节目短暂中场休息后,全部嘉宾就位,直播通道从广告切回拍摄现场。谢瑜趁着几分钟的空闲时间,尽一切可能去回忆寿司有多少种造型和类别。

“那让我们正式进入《美食天下》第二个环节!受邀嘉宾已经完成了菜式选定,也集到了所需食材。接下来,我们将给他们两个小时的时间,让他们完成作品。”

谢瑜安静听着,想到做寿司,寿司米煮熟前还需要浸泡约一个小时,替自己抹了把汗。还好时间赶得及,不然他都不能按时交卷。

“当然了,今年节目机制有所改革,为了让观众们尝到刚出炉的新鲜美食,我们提倡早做完的选手提前交作品。按照提交顺序,作品将会提前发放给观众尝味。在品尝完全部作品后,统一投票……”

主持人说完,又加了一句,“当然,为了保证公平,越提前交作品的嘉宾,会享受越多的补偿加分。而一次临时求助机会这种机制,将会继续保持。每位嘉宾都有,过期作废。”

现场观众和嘉宾听到这种说法,都惊呼一声。谢瑜一愣,觉得不太妙。

按照新机制,提早交出作品有利有弊,但说到底,这种复杂的两轨制计分方法,多少会带来不确定性。

他压下心头的猜测,跟一众嘉宾走回流理台前,不急着动手,先是拿起一旁节目组配给嘉宾作记录用的光屏,把自己想做的款式写下来。

其他嘉宾已然开始处理食材,谢瑜不急着碰流理台一角的食材,先找出了节目组配备的好几种米。他细细观察,没多余时间可以来做实验,只能凭感觉挑选最近似寿司米的米种。

他先是按比例调出了米,拿蒸锅装了水,把米泡进去。

移动镜头在五个嘉宾位上空盘旋,等飞到谢瑜面前,就停留了下。也就是这短短一秒的停留,让现场观众和直播频道里的网友,把谢瑜的举动看清楚了。

“谢瑜在干嘛?知道他是人族的,别不是要做饭吧?”

“我吃过人族美食,米饭类的,就得搭配着大菜吧?那现场这么多观众,怎么分得来?”

“如果真是做菜,那我太对谢瑜失望了,循规蹈矩没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