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1)

加入书签

队一道外出,显然是在冒被抓捕的

危险。

柯林斯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回了一份乐观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第8集团军至少能在朝鲜坚守一段时

间。这样便使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月17日推迟作出任何直接对抗红色中国的决定。柯林斯对自己的判断深

信不疑。1月18日他与范登堡一起返回华盛顿后,又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再次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回美国

的军界领袖才大大舒了一口气。柯林斯后来写道:“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华盛顿当局首次对联合国军

被赶出朝鲜不再持悲观态度。”

柯林斯将军对驻朝联合国军士气的评价与麦克阿瑟的观点截然相反,这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分水岭。正

如施纳贝尔和沃森在其对参谋长联席会议史所作的研究中所说,11月25日,中国人开始反攻后的数周内,

“朝鲜冲突所涉及的统帅关系中发生了不易察觉的但却是重大的变化。除了在代表第8集团军统帅将领的

席位中增加了一名新人外,组织结构并没有变化。而那位住在东京的威严人物却不再那样显赫了。以往的

每一项重大决定:将美军派到朝鲜;选择在仁川登陆;从第8集团军分出第10军;指挥联合国军向鸭绿江

挺进等,麦克阿瑟将军的意见都起了决定xing作用。仁川登陆后他的声名鹊起,而此时其威望却一落千丈。

11月下旬,中朝进攻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结果使他的信誉受损。尤其是在柯林斯对他所说的第8集团军官兵

士气消沉的看法提出异议之后,他的声誉进一步下降。的确,人们有理由认为麦克阿瑟将军本人的士气受

到了影响。不然,他频繁地改变自己对朝鲜军事前景的看法似乎难以解释。他的上司也被那些频频要向东

京选派特使的要求搞得失去了耐心,已不再完全信任他了”。

朝鲜地面战场这时已相对平静。中国人处于进攻周期中的后撤阶段,正忙于补充兵力和给养。由于头

几天的进攻中有数千人伤亡,他们正增加援兵以补空缺。中国部队还在其撤退位置的后方与美第8集团军

前线之间组成了掩护队伍。不过,两军实际上已停止jiāo火。

李奇微对其情报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并不满意。正如他所写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进行的有力巡逻和

持续不断的空中侦察,并未发现任何中国部队的踪迹。”第5航空队司令厄尔?e?帕特里奇少将向李奇微

提供了一架旧的at-6高级训练机。他还亲自驾机,与李奇微一起飞到第8集团军阵地前方20英里处,而且

时常是掠着树梢飞行,进行仔细观察。李奇微这样写道:

“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活动的生物。既没有篝火的烟雾,也没有车辙痕迹,甚至没有被人践踏过的积雪

,以表明那里驻扎着大部队。”

要弄清那里的情况,只有小心挺进到那个地方才行。于是,李奇微决定向前推进,但他指出,这次推

进与“11月24日麦克阿瑟指挥的向鸭绿江bī近的那次鲁莽而缺乏协调的行动截然不同”。1月20日,李奇

微指示其下属将官创造机会,对敌人采取迅速而猛烈的行动,以打乱敌军为新的攻击所做的准备。1月22

日,西线第1骑兵师的一支特遣队在仁川附近向前推进了几千码,他们只遇到了零星的抵抗。这表明中国

军队的主力实际上并未占领第1和第9军前线附近的阵地。因此,1月25日,李奇微计划由美第1和第9军各

派一个师,与南朝鲜的一个团一起组成一支更大规模的侦察xing队伍。取代号为“霹雳行动”。此次行动经

过缜密部署,协同向北挺进,以图搜寻敌军。李奇微照本宣科,坚执采用美国陆军教条主义式的攻击模式

,即先由坦克、防空自动武器和大pào轰击一些山丘高地,在这一火力掩护下,步兵开始进攻,并清剿敌人

所有的地面部队。尔后,再向下一个攻击目标挺进。被赶出来的敌军会受到空军或海军战机的攻击。同时

,他摒弃过去那种战法,只由主力纵队沿公路挺进,而不管有没有步兵在邻近山区进行侧翼支援。李奇微

坚持采用在朝鲜罕见的战术:挺进部队必须保持坚固的前线,并与左、右两翼的其他部队保持联系。其目

的当然是要防止中国人从两翼迂回包抄,或穿chā到美军身后建立破坏xing路障,而这些做法过去曾重创过联

合国部队。有第8集团军的兵力和武器,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第1和第9军jīng心策划的进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尽管乌山东部土耳其旅曾与约一个团的中共军队

短暂jiāo火,但不久共军便撤退了。进攻的头几天里,中国部队只在夜间发起一些小规模反击。但总的来讲

,他们只是在撤退前采取了一些警戒行动。

然而,第10军战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就在最西线的两个军按部就班向前推进的同时,李奇微派第10军

北上开展牵制xing行动。第10军装甲巡逻队抵达共军丢弃的原州之后,继续北上,向10空里外的横城推进。

而美第2师23团和所属的一个法国营也于1月31日挺进到离原州西北约20英里的奇永里附近的“双隧洞”地

区。他们遭到了中国部队的顽强抵抗,中国人多次向法军和美军阵地发起反击,直到后来才被空中打击所

击退。这次jiāo火使第23团和法国营分别损失了105和125人。不过,敌军的伤亡估计达上千人。

与此同时,美第1和第9军装甲先遣部队在向北挺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共军的顽强抵抗,不过这些抵抗

仍是阻滞xing行动。联合国军的挺进纵队开始遭遇布满地雷的公路,而中共军队的迫击pào和大pào也开始打到

联合国军的阵地之内。中国部队抵抗强度不断增加,而到了2月9日,敌军的反击却突然停止。联合国军巡

逻队渗透到仁川以东3英里处,竟未发现任何敌军的行动。另外一些巡逻队冒着狂风bào雪挺进到汉江沿岸

,也未遭遇敌军。2月10日,第25师的先遣部队向前推进了约6英里,未放一qiāng就占领了仁川和金浦机场。

傍晚时分,美第1军已bī近汉江南岸,并可以隔江眺望汉城。

这时,李奇微命令东面的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向北发起进攻,包围横城西北13空里处的洪川,以期

粉碎北朝鲜军在洪川南部的集结。此外,部署在东部山区的其他南朝鲜部队也要向前推进,以保护第10军

的右翼。2月5日,号称“围捕”的行动开始了。南朝鲜第5和第8师协同第10军向北挺进,准备包围洪川。

美第2师、第7师和第187空降团战斗队也出动了装甲车、pào兵和步兵队伍配合作战。2月6日,南朝鲜部队

遇到猛烈阻击,尤其是右翼的南朝鲜第8师在向横城东北进军途中损失惨重。由于东部南朝鲜第3军未能与

美第10军的进攻行动保持一致,到了2月8日,强大的北朝鲜部队向第10军的右翼发动攻击,南朝鲜第5师

因此便向东转移,准备阻滞北朝鲜的侧翼进攻。南朝鲜第3师接到任务,继续从左翼发起进攻向洪川bī进

,不久,第10军发现前沿阵地正有敌军在不断集结,布雷区及埋有触发地雷的散兵坑也开始出现。显然,

北朝鲜人想诱使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发动进攻。此时,空中侦察人员报告横城以北有大量敌军向东、南两方

向移动。情报部门的报告表明:中国人已将其大部分兵力转移到中西部前线,很有可能趁西部的美第1和

第9军向汉江挺进时,发起一场反攻。

2月11日夜至12日晨,预料中的反击开始了。中国第40和第66师以及北朝鲜第2和第5军的部分兵力向

驻扎在横城北部的南朝鲜第3、第5、第8师发起了猛攻,其中对第8师的进攻尤为猛烈。中国与北朝鲜军队

快速突破了防线,迫使南朝鲜部队迅速后撤。这样一来,敌人便穿越白雪覆盖的山区,在联合国部队战线

后方设立了路障。形势急剧恶化,南朝鲜三个师试图在横城北部建立防御战线的努力也告失败。随后,南

朝鲜第8师被击溃,南朝鲜第3师的一个团也被包围。而那只由装甲、大pào、步兵组成的增援部队也因南朝

鲜部队被击败而感到难于守住阵地。南朝鲜部队在向横城的美军防御阵地撤退途中,蒙受了惨重损失。

与此同时,美第23团和法国营向奇永里以北地区进军不久,便遇到了中国部队的顽强抵抗。2月14日

,三支中国部队在这一战区发起反攻,迫使奇永里东部的美军向南撤退。美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营则被迫

撤到奇永里的封闭防线内,把人马部署在该村周围的山丘上。联合国军司令部守住奇永里的决定至关重要

。一旦该村失陷,通向西南约10英里处骊州的通道就会洞开,而敌军可借此在美第10军后方发起袭击,继

而沿汉江上游走廊向东南挺进。为防备敌军突破防线,李奇微派英联邦第27旅和南朝鲜第6师协同美第2师

作战,并命令他们进入骊州至原州公路一线的阻击阵地。2月14日晚些时候,第10军大部分官兵已成功地

转移到了奇永里至原州的防线,从那里再向东即可到达23英里以外的一个名叫平昌的山村。

而此时,驻守奇永里的美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部队遭到了中国人的凶猛进攻。他们牢牢守住了这个封

闭xing阵地,并打死打伤了几百名敌兵。2月15日,中国部队再次发起进攻,又告失败。共军指挥部转而向

东发起攻击,同时动用北朝鲜第2和第5军,试图攻占原州东南22英里处的通讯和供给中心堤川。南朝

鲜第1军与美第7师一道粉碎了这次进攻。

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营在奇永里环形阵地的防守坚如磐石,他们在阻滞中共军队的推进中发挥了主要

作用。中国人在多次进攻中伤亡约5000人。

为了增援奇永里一线的美法官兵,粉碎敌军对该村的包围,第5骑兵团的一支装甲先遣部队穿过qiāng林

弹雨到达了奇永里。次日,疲惫不堪的守军发现围攻的中共军队早已悄悄退去。法国营、美军第23团以及

增援部队均荣获美国卓越部队嘉奖。

到了2月16日,由中共和北朝鲜部队共同发起的进攻显然受到了有效牵制。美第10军趁敌军立足未稳

,开始进行进攻xing巡逻。尽管“围捕行动”未使美军到达洪川,南朝鲜3个师也遭重创,但共军的反击也

同样受阻。况且,中国和北朝鲜的伤亡也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部队的损失。

与此同时,西线的美第1和第9军渐渐夺回了汉江以南的所有阵地。几支南朝鲜巡逻队曾试图渡过汉江

,但都被迫一一撤回。根据战俘提供的口供,汉城内驻满了中国和北朝鲜部队。敌人还在汉城东部、汉江

以南建立了一个桥头堡。2月13日夜至次日晨,一支强大的敌军向南边的水原方向发起进攻,后因伤亡惨

重而迅速停止。这次俘获敌兵353人,还打死了1152名敌人。

在战线大后方,美军和南朝鲜部队也在缓慢阻止敌人的大规模集结。这些敌军是先前联合国军进攻过

程中被截断的游击队和北朝鲜残余力量。他们不断干扰通讯,一直给联合国军带来不安和危险,而要肃清

他们则困难重重。因为每当遭到攻击,他们便撤回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奉命围歼这些游击队的海军陆

战队第1师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即:在发动攻击前,尽可能先包围游击队。然后,在大pào和迫击

pào的掩护下对他们实施围剿。美军各种方法并用,逐渐减少了游击队的数量。

中国和北朝鲜部队对美第10军攻击受挫后,再次转入常规步骤撤出战场以补充给养和替换伤兵。

中国人由于补给体制原始,医疗护理不足,加上战区一片荒芜,使得士兵倍受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联合国军对其阵线以外进行lún番轰zhà,几乎使所有城镇变成废墟。那里很少有矗立的建筑物,任何可被敌

军用作隐蔽的房舍都会马上遭到轰zhà或汽油弹的袭击。户外的敌军因担心bào露阵地而没有构筑足够的掩体

。后来中国人也修筑了一些可容纳多人的地下掩体室,他们还在山里挖地堡,并用原木和泥土加以覆盖。

但在战争的头一个冬天,中国人多半是在向前推进,地下掩体十分短缺,士兵们也因此备尝苦头。

2月18日,新上任的第9军军长布赖恩特?e?穆尔少将向李奇微将军报告,第24师的一些队伍发现前

方敌人阵地已空无一人,而迅速派出的巡逻队也证实第8集团军中部前线的敌军已开始全面撤退。李奇微

立即命令第10军向东发起进攻,以歼灭即将到达堤川的那帮难以对付的北朝鲜先头部队。同时,他又命令

第9军向北面的汉江运动。

李奇微意识到敌军是想借撤退而恢复力量,从而进行新一lún的反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对付敌军的

方法,即紧紧咬住撤退的敌军,全面而谨慎地向前推进,不给敌人喘息和补充给养的机会。2月18日,就

在麦克阿瑟视察前线的头两天,李奇微jīng心策划了这次代号为“屠夫”的行动计划。为了不让敌军占领重

要阵地,他计划派第9军和第10军向北挺进,打乱敌人的阵脚,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李奇微还命令第1海

军陆战师协同第9军向北边的横城和洪川方向运动,并派第10军进入原州东部山区待命,做好与海军陆战

队一起向北进攻的准备。

2月20日,“屠夫行动”实施前夕,麦克阿瑟亲临朝鲜。他和李奇微一起来到前线,李奇微描述了发

生的情况:“在第10军的战术指挥部里,我靠着后面的一张桌子,麦克阿瑟面对10来名来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