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最后的决战(1 / 1)

加入书签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战争的主动权,终于转移到了大汉的手中。

哪怕期间一度魏国有机会终止掉这场战争,可他们太优柔寡断了。

坐拥一百多万大军却不敢进攻。

郭嘉虽为名将,却在这种时候犯迷糊。

不怕事后诸葛亮,几天前,魏国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因此无论郭嘉如何去打,外人都没有评判他的资格。

但是现在天平倾斜后就能看出来,郭嘉的战场细节,打的乱七八糟。

进攻三崤,永宁,虎牢关的时候不够果断,给了白起足够布置防线的时间。

然而进攻发起后却错误的低估了大汉的兵力部署,以为虎牢关四个军又能如何?

区区四个军,能挡得住魏国将近九十万的大军吗?

可你现在再看呢?

就是这四个军,就踏马四个军。

李靖留下来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个军。

死死地呛住了魏国两天两夜的猛攻。

就四个军,多一分白起都没人了。

这还不算完,郭嘉统帅最致命的失误,还是在对于三崤方面的处理上。

对薛先图,周青的骚扰视而不见很正常,可郭嘉错就错在主攻的方向一开始就布置错了。

他自以为虎牢关,洛水牵制住大汉的主力军队,毕竟这两条线哪条都比从三崤走得近。

所以才让三路大军中最弱的于禁,张郃投入战场。

三十万大军在永宁跟徐达血战。

可郭嘉知道大汉在永宁有多少人吗?

之前打起来的时候打的热火朝天,谁都没有计算过。

现在冷静下来看看。

徐达的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三个军十五万人,薛先图,周青,两个王牌军十万人。

大汉在永宁足足扔进来二十五万人!

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诸葛亮手头只有徐庶死后的第三十六军和李靖留下来的第十七军,但凡诸葛亮拥有能够缠住司马懿的资本。

徐达溃败?

他能把于禁张郃全歼了信吗?

妈卖批,郭嘉也就幸亏司马懿的三十万大军钉在洛水,虽然诸葛亮死死地牵制住他,但诸葛亮却没有资本去纠缠人家。

这意思就是说,一旦徐达想要围歼于禁张郃,司马懿迅速就能脱离战场,包围永宁,与此同时,郭嘉也能分清楚大汉的主力,迅速改变战术,重点从永宁突破。

可惜啊,没有如果。

为什么刘协一开始要改变大汉的编制?

摇摆!

摇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永宁能有这么多的士卒,郭嘉想要看清楚,活在梦里呢?

“唉,此战我军惨败,惨败啊。”

与此同时,郭嘉颓废的躺在椅子上。

他输了,输的一无是处。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可郭嘉无异于在整场战斗中都被刚刚年满二十岁的白起耍的团团转。

本以为在刘伯温离开,诸葛亮跟司马懿纠缠的情况下,郭嘉的对手撑死是个徐达或者郭子仪。

结果刘协俩都没上,给你弄个白起你敢信?

更可气的是这一手白起砸的郭嘉头皮发麻啊。

后者当场自闭。

久久躺在椅子上,不能自语。

突然,几乎在郭嘉自闭的同时。

原本站在外面的士卒们,忽然低下身子,恭敬的喊道:“君上!”

“起来!”话音落,原本此刻应该在东郡的曹操竟然亲临许昌,快步的走到郭嘉的面前,霸气的将其拽起来后,亲自替他弹了弹身上的土:“奉孝啊,战争尚未结束,为何如此颓废?

“君上,刘基已经快要兵临许昌城了,九十万大军,若加入战场,我军将面临溃败之势。”

失神的低着头,郭嘉已经看到了此战的结局。

魏国如丧家之犬般返回东郡。

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之外,魏国收获了什么?

重创徐达?

你伤个徐达有什么意义?大汉仍然是大汉,可魏国却不再是曾经的魏国了。

济阴之战,魏国损失二十五万大军。

包围洛阳,死伤更是惨重。

可以说此战之后,魏国日后就要看大汉的脸色行事。

想要反抗,基本上就是活在梦里了。

“战争还没有结束,一切还都是未知的。”

然而面对郭嘉的颓势,曹操却显得无比淡然。

冷静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冲身后挥手:“出来都出来!战争还没有结束呢!一个个跟打了败仗的怂包似的,还打什么打?”

“君上……相国……”

尴尬的从门外走进来,裴元庆忽然拱手作揖,冲两人赔罪道:“罪将裴元庆,拜见君上,相国。”

“臣夏侯渊,夏侯惇拜见君上。”

“臣司马懿拜见君上相国。”

忽然,原本应该在各地进攻的众臣纷纷集中到许昌。

目标很简单,开会!

到底是进攻还是撤退回去苟延残喘,这是摆在曹操面前的问题。

进攻,或许能弄死刘协等一众高级将领。

可万一失败呢?

曹操等人死无葬身之地,魏国直接灭国。

回去虽然未来也许更加严峻,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所以是战是撤,还得看曹操的态度。

“现在前线格局如何?大汉的兵力部署如何?”

恍惚间,曹操开口询问。

身边的司马懿连忙上前汇报:“禀君上,前线于禁,张郃,关羽三人已经正面冲破徐达的防线,此刻正驻扎在渑池等待进攻命令。

虎牢关方面,大汉已经放弃了所有关隘,全部撤回洛阳坚守城池,洛水方面诸葛亮更是毫无拖延的想法,汉军全部缩回洛阳,看似是想要跟我军决战。”

“那坚守洛阳的主力是敌人的哪支部队?”

继续追问,曹操下不了决定,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报来推断此刻到底适不适合他们继续进攻。

后者见状,连忙答复:“禀君上,镇守洛阳的主力乃是敌第三十五军,军长是杨再兴。”

“哦?就是那个三战三败的杨再兴?他的军队不是被打的连建制都不存在了吗?怎么还能守城?”皱了皱眉,曹操没有想到最后守洛阳的不是郭子仪跟徐达,反倒是一个士气几乎被打到崩盘的三十五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