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1)

加入书签

有陌生之人,便放下了手中的瓷钵,转身迎了过来。

“清儿,这位是?”穆远的声线低沉而有磁性,并不似寻常男子一般甜软,却别有一番风情。

然而这声音却是唤起了文承卿早年间的回忆。

“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文承卿面对着一身玄甲的救命恩人,紧张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和母姐之外的成年女子说话,这样大胆的行径叫他微微脸红,却显得一双水润的大眼睛更加明亮。

高大的将军微微俯身,对着比自己矮了不少的少年低声道:“小公子不必记得一介武夫的名字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少年的眼中迅速地涌上了泪水,却又记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便用力地忍了回去。

可是如今文承卿也不再是昔日无知的少年,更不会轻易地在人前失态。只见他略施一礼,问候道:“睿王殿下安好。”

他这称呼实在是少见,虽然当初穆远的确受封为睿王,但是大周女子为尊,向来便是夫随妻称。所以纵然穆远睿王的封号比清泱七皇女的身份更为尊贵,大家还是称呼他为七皇女君或者是穆正君的时候居多。

这奇异的称呼叫穆远不由得多看了文承卿一眼,但却是没有表示不悦。

“小舅舅,这位是文丞相家的小公子,文承卿,他听了你的事迹之后颇为仰慕你,所以我就带着他来见你了。”穆清虽然感觉到气氛略有些怪异,但是还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你又跟人家胡说了什么?”穆远闻言瞥了穆清一眼道。

“我哪里有?”穆清说着吐了吐舌头。

“睿王不记得我了吗?”文承卿有些失落地说道,随即又故作轻松释然道:“睿王当年救过我呀。”

“哦,”穆远经过他这一提醒,才想起来了当时的事情,“原来如此,我想起来了。”穆远毫不避讳地承认了。当初他男扮女装参军入伍,以穆家女儿的身份参战,不过他此刻的身份已然天下皆知,所以便也没必要再继续隐瞒下去了。

穆清不知内情,听得一脸懵懂,不解地问:“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你们什么时候见过,还有小舅舅还救过你?”

文承卿言简意赅地将事情的经过大略讲述了一遍,最后轻叹一口气道:“当初一别,没想到还会有再会之期。承卿的心里十分感激将军当初的救命之恩。”

“文公子客气了,这是身为军士应该做的事情,即使遇到的是别的人,穆远也会及时出手相救的。”

文承卿闻言苦笑,也不知自己是该敬佩穆远的品格,还是应该为自己在穆远眼里毫无特别之处而伤心了。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相互说客套话了,咱们坐下去休息吧。”穆清打破了沉默的气氛,将两人拉向方才穆远所站的凉亭。

不料文承卿却躲开了穆清伸过来的手,脸sè苍白道:“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说罢脚步虚浮地便要往外走去。

“唉!那让穆府的马车送你回去吧。”穆清关切地说道。

“不了,我想自己走一走。”文承卿说罢便好似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气一样,颓然地往外走去了。

穆清十分不解,若是真的有事情,应该急着回去才是,又为何不让马车送呢?文承卿的样子分明是不开心,可是他又是为什么不开心呢?难道是自己无意间的举动惹恼他了吗?或许有这个可能,毕竟文人心思细腻。

第42章 道可道

文承卿失魂落魄地离开七皇女府之后, 便一个人在街上行尸走rou般地游走。这一次他身边没有跟着人,连一向跟他形影不离的茗宋也早就被他打发了回去,实在是连个开解照料的人都没有了。

文承卿苦笑一声, 随即眼泪便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扑簌扑簌”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美人梨花带雨,更显不胜娇怯之态, 只是却无人怜惜。

“原来他惦记了这么多年的人居然是个男子,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个男子。”文承卿突然又回想到了那些传言:“七殿下娶了穆家的小公子,成亲的时候惊动了整个京城。”“穆公子与七殿下是天赐良缘, 一对璧人。”曾经他听了这些话也不过是一笑而过,对于贵族子弟是梦中良人的清泱,在他的眼里却不过是路人。然而当时又如何想到, 如今这般讽刺的结果呢?

道路两旁的行人看着一个绝世美人,像是哪家的贵公子,但是却行为怪异地走在路上, 也便不敢贸然上前询问。只是当文承卿走近的时候, 行人都纷纷自动给他让了路。

文承卿一时觉得心如死灰,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又要往哪里去,只放任自己的脚步茫然前行。突然间一个身着道袍的身影映入了他绝望的双眼, 在茫茫人海里, 那一抹素净的青灰是如此地显眼,他下意识地便跟了上去。

另一边儿七皇女府中,穆远敏感地察觉了文承卿的不对劲, 便吩咐下人通知文府。一切吩咐完毕了,他才对着穆清说道:“清儿,你这个闹腾的性子,是怎么与文公子这样娴静的人相合的。这可真是叫人吃惊呢。”

穆清听了穆远的打趣,立马大叫道:“小舅舅,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人啊?”言罢又小声嘀咕道:“你自己冷面寡言,还不是和性子温吞的七殿下合得来。”

穆远耳力过人,自然一字不漏地听了去,只是却也懒得教训穆清。不过穆清的话倒是叫穆远也暗暗沉思起来,从前他从未想过这样安稳平静的生活,更没有想到他会和清泱这样温柔的女子共度一生。

文承卿跟着那灰袍道士前行,渐渐地走出了城区。他只觉得那道士的身影时隐时现,但是每当他看不到那道士,即将迷失方向的时候,那青灰的身影便会远远地出现,倒像是某种指引似的。

文承卿跟着那青灰身影,渐行渐偏,慢慢地走到了山林之中。偏僻狭窄的小径,走起来有些吃力,但文承卿却一直紧追不舍。直到行至一座山的半山处,一晃神间跟丢了人。

文承卿不知接着该往何处走去,不过鉴于先前的经验,他知道那消失的人影一会儿就会再次出现,便停在原处等待那道士。然而这一次他等了许久却没有等到,便开始四处寻找,打量起自己身处的环境。

不知何时,他已经走到了山上,只见四周寂无人声,唯有蝉鸣鸟啼清风入耳。山岚雾霭之处,隐隐约约可见一处屋宇,文承卿此刻见到,便要往过走去。

那处屋宇看着不远,却着实有一段距离,文承卿走了许久方才走到那里。原来那处是一处道观,文承卿放眼看去,只见灰墙黛瓦,大门上的匾额上书着“钧清观”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铁画银钩。

文承卿再走近了一些,从门内出来了一个扫地的小童,手里还拿着扫把出来问道:“公子为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