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1 / 1)

加入书签

子盼的眼晴都快蓝了,傻笑道:“不管男娃女娃都好,我家就二丫一个太单了,孩子多了,家里才热闹啊。”

自从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全国大串联开始,紧接着就是“破四旧,立四新”,现如今社会秩序也开始混乱了起来,许家庄所处的这个山沟里还与外界不是很联通,关于串联也只是广播的社论里听了听。

不过想也能想到,一群热血盲目的半大孩子凑在一起没有任何约束,打着“革命造反永不停,彻底砸烂旧世界”的旗号,那破坏力会是怎样的惊人,只是这些大都是发生在远离许家庄的大城市里。

倒是”破四旧,主四新”让许向荣等人弄的整个许家庄家中存老物件的都有些风声鹤唳,能埋的埋,能藏的藏,实在不行的也都当众毁了,省得遭人惦记,大家都想低tiáo平安的度过这一次运动。

不过现实便是现实,不是你想怎么样便能后么样的,在这个到处都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年月里,光华公社为迎接这次新的运动,还专们搭了个万人批,斗大会的台子,方便时不时候要召开的大会。

学校现在也处于停课闹革命的状态中,明彰虽说年龄还小,但小小少年的事非观还是可以的,在停课刚开始,便窝在家里一边学习初中知识,一边帮着他妈拘着明文自学,顺便看着两个年yòu的弟弟,没去凑热闹当什么在”造反派”,悄悄回家当起了他的“逍遥派。”

许向华对此也是比较赞同,四个孩子在村子呆着也好,最起码他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要是换了在外面,天知道会生什么事端来。

远的咱先不说,就说近的,县城里的红卫兵现在是走街窜巷的闹革命,搞串联,破四旧,而且还分了好几个派系,时不时他们之间还得内斗上一番,都是些半大小子丫头,手上也没个轻重,伤上几个人或是出个人命那都不是啥稀罕事。

这也是许向华当初不往城里搬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许家庄,他能护住孩子们,到了县城那可就不一定了,即使孩子们懂事,不招惹这些,可把明彰,明文,这两个半大小子放到这种环境中,他这当老子的也是十分不愿的,谁的孩子谁心疼。

更何况城里的学校比乡下的学校形式严峻多了,乡下的孩子停课后除了极个别的极端的,剩下的大多还得回来干活,挣工分,喂家禽家畜,帮忙碌的爹娘带弟妹等等,忙着呢。

城里的孩子则不一样了,每天吃饱了没事干,就剩走街窜巷闹革命了,想当“逍遥派”,美的你,在这乱哄哄的环境下,想不折腾出点事都难。

半大的孩子们这冷不丁没了约束,又有“知识越多越反动”等等口号喊着,最先革的便是校长,学校领导,然后便是各班的班主任,老师啥的命,像什么剃个yīn阳头,坐土飞机游校都小意思。

现在大街上最常见的便是一帮半大孩子,压着头上戴着高帽,xiōng口挂着大牌子,打着大红叉,平时为他们授课的老师,狂喊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砸烂旧世界,誓要把无产阶级的红sè革命进行到底”口号呼啸而过。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田春生一如前世那样己经毕业,分配到县委当了名干事,以田春生那滑头的性子和前世后面的成长,升迁的轨迹,许向华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小舅子,想着抽时间把认识的一些人给他介绍下,虽说起不了啥大作用,但至少多认识几个人,多几条路子,总不是啥坏事。

停晚六点钟,挂在村中间大树上的大喇叭准时响起了。

先放了一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然后许卫东便开始准时准点的读社论了。噢,许卫东也就是许向荣新改的名字,人现在是革命的急先锋,当然不会再用许家按族谱起的封建糟粕名字,不给自个改个又红又专的名字,怎么能显出革命的决心?!

其实这种情况现在多的是,在这场红sè,革,命刚开始的时侯,许多人都开始改名了,像什么卫东,向东,红卫啥的都是非常热门的,大街上随便喊一嗓子,都能有一片应声的。

许向荣在改完自己的名字后,又打上了许家庄村名的主意,说什么许家庄这个名字带有浓重的个人sè彩,要受到严厉大批,判,想改成什么红旗庄,向阳屯啥的,结果让二老太爷一拐杖从大队革委会给打了出去,只能就此做罢。

第98章

许家庄的“破四旧, 立四新”运动还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 公社新一lún的运动任务又下来了, 各个公社都得排练革命样板戏, 然后去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

公社接到通知后就把这个任务分配到了各个大队, 先由本公社内各个大队排练好,选出最好的去参加文艺汇演。

于是许向荣和刘春花两个便把许家庄大队的社员们组织到一起,开始排练样板戏,社员们不用下地干活, 还能拿工分,当然都乐意了。

排练革命样板戏的的成员, 基本上都是贫下中农, “地, 富,反,右,坏”,甚至中农,上中农, 这人一般是捞不到这等好事的。

现在的农村, 像贫雇农,贫农, 下中农身份可以说是顶顶好的一类出身了,只要不是啥太出格的事,同样犯了什么错误, 贫下中农就是人民内部矛盾,批评教育一下,认个错改正了便算了。

而黑五类或是其他出身不好的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阶级矛盾,是阶级敌人处心积虑要破坏人民政权,一般这种好事是lún不到他们的。

所以队里成分好的贫下中农都去唱戏了,干活人手自然便少了一些。只是这样一来地里的庄稼可就毁了,没有足够的人手,耽误了农时,今年的庄稼肯定是得欠收一些了。

许满红看着地里荒废的庄稼苗子,心里火大的不行,可也没啥好的办法。许向荣和刘春花等人,有县革委会主任梁胜利撑腰,别说他这个小小的生产队长了,就是许满刚那个公社书记都得避其锋芒,打太极。

一时间,许向荣和刘春花带领的七,八个虽然是贫下中农出身,但却是村里以前人人讨厌的无赖,混子,现在摇身一变都成了革委会的组员,在整个许家庄大队那是东北西走,忙忙碌碌,疯疯颠颠的跟个疯狗似的,看见个啥,都是横眉立眼的先上去嚷嚷一通,再说其他,简直让人又烦又憋气,偏偏还又无可奈何。

这帮人在盯老许家的族谱无果后,急于抓典型立功,便把目标盯在了以前走街窜巷保媒拉纤的刘婆子身上。

刘婆子保媒拉纤大半辈子,大家都传她手里有什么金镏子,银镯子,虽然刚开始破四旧时,这些人已经去她家掘地三尺的挖了一遍,但是啥也没搜出来,可恰恰是这个啥也没搜出来,让这些人恼羞成怒的记恨上了。

于是许向荣和刘春花便带着哪几个积极分子把刘婆子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全请到了革委会。

口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