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1 / 1)

加入书签

有那些犯了错误的,现在不光要干村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计,而且每次无论开啥会都得把他们先给揪出来,各种花式的来上一遍,以至于这些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慌,绝望中。

半年过去了,先是刘家庄的会计刘有来承受不住,趁看守的人不注意,一根裤腰带把自己了结在了关押他们的牛棚外的一棵大树上,紧接着又陆续有那么一两个扛不住,也步入后尘。

总之“四清运动“从刚开始的清帐目,清仓库,清分库,清财物的小四清运动慢慢便转成了清政冶,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大四清运动“。

大到重生新划分成分,和流行的帮干部们上楼下楼,洗手洗澡,让往后所有工作岗位上的干部都干干净净的,没有wū点。(上楼的意思便一个一个的挨个过,洗手洗澡的意思大约也是就是让社员们当众指出干部身上的问题,小的不涉及原则,能改的便改好下楼继续担任革,命工作,问题大的那就悲剧了。)

小到一向嘴欠爱在田间地头开个黄sè玩笑的许向南,也被扣了个腐蚀青少年,和无产阶级争夺下一代的坏分子帽子,责任给队上担粪去了。

实在没啥可斗的了,村里便对以前生产队里一些男女之间带点桃sè新闻的事件,爆发出了空前的热情。

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抓jiān,斗破鞋,这种热情一直持续到了往后的十来年。人们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一下变的忌讳了起来,像以前定了亲事,相互间来往亲密的,现在那是绝对的不行,别说什么亲密了,走在路上离的近一些都有可能被抓住,弄个流氓罪啥的,两口子之间也是一样,关上门咋地都行,但是在外面都是得保持一定距离,稍离的近些,那就是有伤风化。

还有以前嘴上没个把门的,像村东的李老焉,就因为说了句”这刚恢复了自由市场,日子才好过了几天,咋有折腾了?”便被人举报了,啧啧,总之是个折腾。

不过也是由于六,三年后,政策,jīng神的改变,镇上和县城的黑市,自由市场也比较活跃了起来,只要不是赎买统购统销物资,基本抓的也不咋严,于是村里这两年手里有了自留地和养的家禽,家畜的社员们都能攒上些钱,起个一半间半砖土的瓦房啥的。

有的甚至趁县里供销大楼节假日卖不要票的高价商品时,合全家之力抢购了那么一辆自行车或收音机或手表之类的大件,也算是轰动全庄的大事件了。

如此以来,许向华的目的也算达到了,现如今这两年的日子,因着有自留地确实比前几年要好过许多,只要勤快肯干,家里的日子虽然不至于顿顿白面白馍,但是基本上粗粮配着细粮还是够吃的了,不用再像大,饥,荒时那几年上山下沟的掏腾那些野菜,树皮之类的。所以他家关上门吃些啥,喝些啥的也都显不出来了。

同样的,有好的一面,便有坏的一面,社员们都去琢磨自家的自留地了,那生产队的地自然就没人上心了。

上工干活时,磨磨蹭蹭,东游西晃的开始磨洋工,下工时,一个比一个跑的快,都去忙活自家的自留地了,生产队庄稼的产量足足能比自留地的少三分之一还要多。

不过像这种日子也没两年了,六,五年初,在村里工作了一年多的四清工作组刚撤出了村子没多久,光华公社便来了通知,许家庄大队要通电了。

这会安装电线可还不是水泥电线杆,都是木头杆子,一大早,村里人便围在村中间看热闹,有的提前把线和灯泡按好的,便守着家里的灯绳,卟登一下,吓登一下的拉着灯绳,想看看这个电灯究竟有多亮。

明彰和明文,还有现在正开始淘气的明辉和明毅今天也是不撒欢出去玩了,都学着他爸的样子,躺在炕,枕着胳膊靠在被摞子上,盯着屋子中间垂下来的灯泡瞧。

一旁纳鞋底子的田春梅瞅着爷五个一横一样的动作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起来,乐道:“你们爷五个这是干啥呢?瞪的也不嫌眼酸。”

已经十一岁的明彰,两眼放光的瞅着灯泡说道:“妈,你不懂啦,我就是想看看咱家这灯泡有没有我爸领我去县里看的那个亮堂。”

明文也凑热闹道:“我也是,爸,今天咱家院子里装的那个小喇叭是不是就要响啦?”

五六年没用上电了,许向华自己都觉得心里激动的不行,更别提田春梅和孩子们了,点了点头道:“嗯,通上电就都能用了。”

“爸,爸,那有电了是不是就能像镇上磨房哪的磨面啦?”

“爸,是不是还能抽水浇地?”

“爸,灯还不亮呢?”

“爸,小喇叭也不响呢?”……

四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许向华吵吵了个够呛,都不知道该回答那个了,给儿子们一一解决了问题后,本来还想趁着难得的休假偷个懒的许向华,决定还是领着这帮小崽子去村里凑热闹吧。

傍晚时,村里的电通了,电灯亮了起来,小喇叭也发出了电波的兹啦声,整个许家庄都沸腾了起来,到处都是大人孩子们的笑嚷声:“亮了!亮了!””真亮啊!”“能听广播啦!”的欢呼声。

从这一刻起,村外大槐树下,陪伴着社员们上工,下工的钟声,便正式退出了这个小小的许家庄舞台,许家庄的第一次广播也响了起来:“现在广播x,x,x的文章……”

通电以后,许家庄只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始一天三趟,早,中,晚的播放广播,村里谁家来了信件,或是通知个啥事,再也不用走街窜巷的挨家通知了,村中间大树上的那对大喇叭一响,全村都知道了。

伴随着这件喜事,社员们也迎来了一新的jīng神,三产一包,四大自由要讲,但一大二公,三面旗帜不能倒。

社员们的自留地又重新归了生产队,每家只允许留了一点种菜的小片荒,无论山上,河里,还是田间地头的收获都得归公,甚至山上的一草一树都是归公家的,无论谁家盖房也好,做家具也罢都得经过生产队,就连砍柴,也只允许砍一些枯树和枝桠。

镇上和县里又重新抓起了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学习大寨当家人三战狼窝掌,修梯田等等。社员们家里养的家禽,家畜,种的菜等等农副产品也不允许去自由市场或是黑市私下买卖了,只能继续像从前那样卖给合作社。

许向华听着家中广播里越来越严峻,明显的斗,争词语,心知一直担心的那个十年就要来了。虽然心里有些担心,但该来的还是得来,这是大趋势,谁也阻当不了。

还有就是在这些运动中,有倒了霉的,就有趁机钻营爬上去的,比如许向华的大哥许向荣,许向西的媳妇刘春花等人,借着四清工作组在村里这一年多的时间,便攀上了工作组组长原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现任县革委会主任的梁胜利,一个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