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1)

加入书签

第28章 支持你

有人正巧听见了:“郑栖,你这样的还需要相亲啊?”

郑栖喝了一口汽水,挺一本正经:“是啊。”

实际上他跟余旸认识多年,一路高中同学至大学校友,虽然结婚前交集不多,至少他知道班里有这号人。

余旸又是出了名的好人缘,走到哪儿都是一群朋友,开开心心的。

“不是吧……”

“嗯,”郑栖表情笃定,埋汰自己:“除了余旸,没人要我。”

笑声散开,连余旸也侧过脸看他,不知道他说了什么让大家都笑起来。

郑栖坐他旁边,t恤宽大,松松地套身上,他坐姿散漫,双腿分开而放,不知道是不是刚刚提到余旸的缘故,他的手臂搭在余旸椅靠上,没有触碰余旸,即使是这样的姿势也有点包围感,搞得大家没好意思再看余旸。

季凯跟郑栖年纪相仿,相识时都在读大学。

偶有比赛训练,郑栖身边会出现一些人,通常场面挺热闹,有的好像是校友,季凯只对其中一个稍微有印象,个子有点高,寡言少语,看上去冷冷的,经常来看郑栖比赛,结束后郑栖会去观众席找他,但没有像余旸这样的——郑栖挺护着的。

车队有签约车手打算,这事郑栖也知道,今年赞助丰厚,赛事规范、在国内享有知名度,如果后续取得名次,奖金诱人不说,又有不少同行切磋技术,这种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热爱的是一方面,钱一起赚更好。

骆文昌之前带过不少车手,赛事经验丰富,朝郑栖抛出橄榄枝:“考虑一下,无论是从职业生涯来讲,还是收益,车队优质车手多,胜算也更大。”

其实这次郑栖跟学员排量组不同,错开比赛时间,是为了保持训练,没想过拿名次。

自从职业规划发生改变,郑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考虑过重回车队。

临走前,郑栖跟骆教练拥抱,“行,我尽快给你答复。”

夏季赛结束后,郑栖带着父母和余旸在山庄多待了几天,姜敏悄悄问郑栖:“你们蜜月旅行是不是还没定,想好去哪里没?”

郑栖在帮爸爸调鱼饵,台式钓法讲究鱼饵调配比例,他边倒水边搅拌饵料,最后揉成一团,静置2分钟,又在料盒里搓来搓去,黏度刚刚好。

郑东升专注看鱼漂,上下轻微浮动,几乎看不到上钩迹象,他就收竿,捏住鱼线,要收回来重新挂饵,余旸正巧伸手过来,看样子是要帮忙,郑爸‘噢哟哟’,赶忙挡在他前面:“乖乖,小心挂手——”姜敏笑了笑,翻找旅行背包,早上出门时她洗了不少小番茄。

鱼钩精巧、指甲盖那么大,实在看不出有那么大杀伤力。

郑爸耐心解释起来,说以前钓友刚尝试台钓,收线太快,鱼钩顺着手背滑下来,起初不觉得疼,到了晚上才发现一寸长的红痕,“他还去打了破伤风针呢,”说着,郑爸动作熟练地拎住鱼钩,在饵料里轻轻一带,瞬间挂起团状饵料,“这种事可不敢开玩笑,是吧,旸旸。”

余旸点头,蹲在地上看鱼饵,小麦色的面团状,上面好像还混着面包糠一样的颗粒,最关键闻起来特别香,虽然知道不能吃,他还是忍不住多闻了几下。

郑栖坐在矮帆布凳上,瞧见余旸微微低着头,他今天穿着休闲短裤,到膝盖那里,荞麦色,可能是瘦的缘故,显得裤管宽大,余旸穿运动鞋喜欢把袜子拉高一点。

现在余旸抱膝蹲在地上,露出瘦削的后脖颈,短发乌黑蓬松,郑栖觉得他跟料盒里的饵团一样,让人想揉一下,他把玩着鱼饵,趁余旸不不注意,往他鼻尖一蹭,还若无其事地收回手。

“你干嘛!”余旸很小声地说。

郑栖朝他比了个‘嘘’的手势,可是看见余旸鼻子上有东西,他就想笑,“没什么。”

“没什么你还笑。”

余旸觉得鼻子有点痒,下意识蹭了蹭,一看手背他就明白了,奈何爸妈也在场,他没好意思跟郑栖理论。

临近晌午,郑栖在不远处倒腾遮阳伞,伞布宽大,能罩住整个野餐布,姜敏在一旁摆放食物,很耐心地说:“这次来的时候,我跟爸爸商量过了,”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给你和旸旸的,度蜜月用——”说到这里,她有点感慨,“旸旸没碰上咱们家的好时候,可惜了。”

本来可以给余旸更多。

靠近地面的位置有铁钩,要固定太阳伞,得用绳子捆紧,郑栖打完结,回扯了一下,确定伞不会轻易摇晃才说:“你给旸旸,”他回头看向妈妈,“你给和我给意义不一样。”

姜敏敛住情绪,脸庞带着淡笑,连连赞同:“是这个理,还是儿子想得周到!”

郑栖笑了笑,没说话。

那笔钱余旸不打算要,但实在架不住郑爸郑妈坚持,就连郑栖也说:“收着,爸妈的心意。”

余旸只好收下了,他想以后再把这笔钱用回在爸妈身上,都是一家人了,不必介意这么多。

除去婚前拜访长辈,这还是余旸第一次跟郑栖父母相处那么久。

午餐简单,是妈妈自己做的三明治——山庄提供公用厨房,水果沙拉也是早上提前做好的。

这里地处郊区,买不到金枪鱼,郑栖特意请妈妈做了烤鱼片,余旸吃得很开心,腮帮子鼓鼓的,‘咔嚓咔嚓’嚼个不停。

有长辈在场,余旸跟平时很不一样,安静,懂事,相处起来有轻微的迟钝感,这种钝感容易激发舒适与安全,就连郑东升以前这么没耐心教导郑栖,面对余旸想上手试试钓竿,他却能边示范边教。

总之,就很奇怪。

父母也是经历过风浪的,很少讨好谁,他们对余旸充满垂爱,让郑栖心里沉甸甸的,这种感情很有层次,有他自己对余旸某种‘说不上来’的天然感觉,还有在庞大血缘之亲推动下,寄托了长辈对儿女余生幸福的期盼,让郑栖想到一个词,不是‘伴侣’,也不是‘情人’。

是‘配偶’,是‘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将永远爱你、珍惜你、忠实于你,直到永远’的那个人。

因为一生太过漫长,矛盾稀释成鸡毛蒜皮,有些陪伴更平滑到根本感觉不出来,就像余旸。

可是仔细想一想,能让郑栖继续做自己、不被打扰,或是强行干预人生轨迹,都是因为有余旸在。

只是余旸不说而已。

如果不论原生家庭,郑栖对【婚姻】的真实认知全部来源于余旸。

尽管内心纠结过很多次,他还是觉得未来规划得跟余旸商量,比如签约车队这件事。

俩人散步的时候,郑栖有提起,余旸却问他:“郑栖,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就是那种……如果不做,会后悔一辈子的事——”其实他早就想问,之前郑栖朋友酒吧开业,有意拉他合伙,他态度谨慎。

郑栖说:“以前想做顶级车手,现在不这么想。”

生活增添更多维度,以结婚为分水岭,人生忽然开闸,洪流而下,选对上下游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冲开。

现在不比从前,只用活出自我就行,肩上载着责任,一不小心容易沉船。

郑栖没想好。

“骆教练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余旸鼓足勇气:“我觉得你应该重返赛场——”空气里一片寂静,甚至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他们现在什么也不缺,郑家的事妈妈早就帮忙解决,生活回归正常轨道,为什么不能考虑更多,余旸想了想才说:“你属于赛场,真的。”

见他这么执着,郑栖揉他的头发,说:“我退下来有段时间了,混赛车圈烧钱又烧时间。”

“烧钱怕什么!”余旸像是有备而来,“我看了赛事行程,九月还有秋季赛,离我们这里也不远,在珠海。”

他翻看手机相册,点开其中的一张照片,“而且我问过阿朗,基地合约里没说教练只让签一份合同,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试一试?”妈妈当初倒腾房产,也冒了极大风险,财富和机会从来属于冒险者。

郑栖沉默了。

余旸继续说:“你待在基地太屈才了。”

他看过郑栖比赛,技术绝对没得挑。

那天他跟阿朗要学员合同,还特意问过其他教练的情况,很少有人像郑栖这样,职业生涯骤然中断,退而求其次去当教练。

收入还行,但不利于职业赛车手长期发展,更何况郑栖才25岁,远没有到可以退居二线的年纪。

太可惜了。

这句话准确无误地击中郑栖,让他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怎么样?”余旸凑上前,语气充满鼓舞:“钱的事不用担心——”郑栖呼吸沉沉,良久才说:“余旸,我们已经结婚了。”

“结婚怎么了?”余旸倒退着行走,迎着月光,脸庞白皙而倔强:“结婚了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吗。”

郑栖笑了,“不是,我是说,结了婚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家人。”

余旸下巴一抬,很拽地说:“你家人我,支持你!”

怎么余旸平时看着不哼不哈,还有点糊涂,关键眼上这样坚定,就连说话的语气也跟郑栖越来越像,郑栖不自觉笑了,“如果签了车队,是要出成绩的,我可能好几个月不在家。”

这也是他之前犹豫的原因。

“那有什么关系,”余旸拍拍心口,“我可以来看你呀!”他还要带上好多好吃的。

白天妈妈给的那张银行卡还在郑栖口袋里,是余旸非要郑栖帮忙收着,郑栖将银行卡递给余旸,他的脸部轮廓渐渐明晰:“趁十月份有假期,先想一想去哪里度蜜月,”他敛住眉眼,说:“这是我近期想做,却没时间实现的事情。”

第29章 试用装

“我要仔细想一想!”余旸愉快地收下银行卡。

按照妈妈闷声发大财的习惯,当时婚礼办得低调,排场不大,余旸也更在意感情本身,对蜜月旅行充满期待——是得好好计划一番。

双方父母对于郑栖即将正式签约这件事,虽心怀担忧,还是以祝贺为主。

好在集训正式开始之前,郑栖还会在家待一段时间。

这天余旸在家休息,在厨房帮忙洗果蔬,周蓉在一旁剥板栗:“最近和小栖怎么啊?”她语气神秘,面带欣慰:“小栖好像比以前爱笑了。”

“是吗。”

余旸打了个哈欠,表示没多大感觉。

“那当然!”剥好的板栗金黄饱满,周蓉手腕一抖,‘嘣嘣嘣’,板栗上下跳跳动,她今天要做一道板栗烧鸡,“那是因为你们经常在一起,所以没感觉到变化。”

余旸笑了,燃气灶上的蒸锅‘噗’一下,水沫子泼下来,他赶忙调小燃气。

妈妈怕他烫到,把他赶到一边去,动作娴熟地系上围巾,用湿布包住手柄,又将洗净的板栗倒进去,“旸旸,不是我反对小栖签约,是还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下,”她擦干净手:“异地夫夫容易产生距离感。”

这件事余旸早有心理准备,“我假期多啊。”

周蓉看着儿子,语重心长:“我是说,婚姻需要好好经营。”

余旸没太懂,他还年轻,不知道‘经营’婚姻到底是什么意思,比起‘经营’二字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度,他更担心自己想郑栖的时候,他不在自己身边。

“干嘛耷拉个脸,”周蓉伸手刮了刮余旸的鼻子,“凡事不要消极嘛,我的意思是说,每次你们在一起,要做点让彼此难忘的事情,记忆是相互制造的。”

余旸说:“我是觉得爱一个人,要让他做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束缚。”

“那当然——”周蓉很是赞同,“你看爸爸从退伍以后,不是一直对花虫鸟感兴趣吗,一般的老婆,”她笑了,神情颇为自豪:“到了咱们这个岁数,肯定会批评老公不务正业,但我不这么想。

他想做点兴趣相关的事,我想赚钱,那行啊,咱们开个店,平时主要他忙,我管管账,这不就是双赢了。”

余旸的脸上终于带了点笑意。

周蓉又问他:“你跟小栖相处,是不是总不好意思啊?”

余旸点头。

“嗐,都结婚了,还不好意思,”周蓉想了想,“要不这样,下周咱们找个时间,约郑栖的父母一起吃个饭,不在家里吃,去外面,顺带搞个当地一日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