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1)

加入书签

苏染染在窗外见了,心道不好,老太太这是发现娘的弱点了,这若是被她确定了这事,以后哪天若得她不高兴了,老太太还不得今日送鸡明日送鸭后日送鹅的来闹事呀,用的还得是她爹贴补的银子。

苏染染可是太了解自家祖母了,她不敢耽搁,提前东西就迈步进了堂屋。路过那只破坏了和谐气氛的老母鸡时,还偷偷的瞪了一眼。

小姑娘热情的扬起一脸的笑:“奶,一路走来热坏了吧?快喝点水吧。”

老太太路上带的水早就喝完了,这会儿还真是渴了,便看着苏染染倒起水来。

苏染染从那食篮里拿出了一大一小两个碗,分别倒了白水进去,又当着老太太的面,用勺子从一个小罐子里面盛了好几勺白糖加了进去冲开了,这才递给了老太太,旁边那虎头虎脑的小娃娃见了,立刻凑了上来。

苏染染又给他冲了一小碗,怕他淘气摔了碗,她亲自端着一口一口喂给了他。

老太太喝着白糖水,心里舒坦了,这可是她亲眼看着加的那么多糖,在她们村儿里,这可是贵客的待遇了。老太太心说,到底是老陈家的血脉,别管姓了什么,孙女都和她一样亲近。

她这样想着,就一边喝着糖水,一边打量起了这屋子。

苏染染家这堂屋虽然挺宽敞明亮的,屋子里装饰的却很简单。

除了一套桌椅和墙上的一幅画,就只有窗边的几盆花,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就连那幅画都是顾策自己画的,时不时的就会换一换,这会儿挂的是一幅百子图。

这样一个屋子,可是和老太太心目中的富贵日子不太一样。她伸手摸了摸自己坐着的椅子,这倒是好木头的,可光有一把好椅子也没用呀。

老太太迟疑的看了看儿子,喝完白糖水,先放下了母鸡的事不提了,说起了正事:“那地分下去,你爹就带着他们哥仨挨片去看过了。现在咱们地里的庄稼也是要紧的时候,倒不出人手去开荒。他们合计过了,说是等收完庄稼立刻就动工,争取赶在最后能种点豆子红薯,第一年这收成恐怕指望不上,但至少能肥肥地。你爹的意思,是让我过来和你们知会一声。”

拿到地契的第二天,顾策就趁着午休的时间,借了夫子家的马车,拉着陈大勇去了一趟青石子村,在村长的见证下把地租给了陈家。

地是分开买的,都是五亩五亩连着的,一共四块,正好陈老爷子,陈老大陈老二陈老四每家五亩。

当时签好了契约,陈大勇只说了这地头两年不收租,第三年看收成,要是收成好,随便他们给点种的作物就行,不好就算了,再养一年,其他也没多说就回来了。

他没想到,老太太还特意跑了一趟,就为了说这点事。

“娘,我那日回村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吗,这头两年不收租子,你们种什么都成,主要是好好养养地。我爹和大哥他们都是老庄稼把式了,这个比我懂,不用特意来和我说的。”

陈老太太白了他一眼,哼了一声道:“那可不成,咱们可是签了契约的,当时我和你爹决定租种这地的时候,就给他们几家也说好了,租了你的地,就得拿你当东家看待。别的租地的人家怎么做的,咱们就得怎么做,只能把地种的比别的租户好,绝不能比别人差半分。不管收多收少,到时候那租子也是半点不会差你的。我们几家商量了,你头两年不收租,我们也收不了多少东西,就占你点便宜了。但你以后也是有一大家子要养的。,我听说你们这镇上的房子,那后面种菜的地方都小的和茅厕似的?想种点东西都按棵数的?正好,别的咱没有,家里菜园子都大,后山的蘑菇啥的也不少,等以后若是哪家来赶集来,就轮着给你们捎点菜来。你看成不?”

让村长当见证人,和陈家签正式的租地契约这事儿,是苏染染和顾策一力主张的,陈大勇当时心里是有些不愿意的,总觉得这样弄的一家人反倒成了地主和佃户的关系了,如今陈老太太这样一说,他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了,哪里还能再收家里的东西。可是说不收吧,好像又显得太见外了?

苏娘子自然是不想收的,她一想到以后陈家人要轮番来敲自家的院门,就头皮发麻,紧张的不行。

两口子都在想要怎么委婉的拒绝这事,那边苏染染已经笑眯眯的应下了:“真的呀,那太好了,我爹总是念叨爷奶种的菜好吃呢,说和我们在镇上买的不是一样的味儿,说的我都嘴馋了。那奶等玉米熟了,你能不能送我几棒子呀,我爹说爷种的玉米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呢,又甜又好吃。”

陈老太太看了儿子一眼,爽快的答应了。

苏染染又指着地上那只母鸡道:“奶,这只鸡也是送我们的吗?”

陈老太太点头,正要开口,苏染染就一声惊呼,凑上前去打量起了那只鸡:“哎呀,奶你这只鸡养的也太好了,这么大这么肥的一只,杀了能吃好几顿吧?爹,咱们今天杀鸡吃吗?”

苏娘子愣了一下,差点笑出声来,老太太当时脸就垮了下来,却不好开口骂人。

陈大勇赶紧道:“这只不能杀,这是你奶养的下蛋鸡,你要是想……。”

苏染染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蹲在那篮子前面愁眉苦脸的道:“唉,我真是太可怜了,这鸡来了咱们家,也挺可怜的。”

众人:“……。”

“爹啊,我看这鸡,你还是让奶带走吧。奶带回去养着,下了蛋说不定我还能吃到几个。它要是留在咱们家里,我也可怜,它也可怜,说不清谁更可怜了。你看,我天天盯着它想吃肉却吃不到,可怜不可怜?它好好一只鸡,没地方撒欢,只能关在笼子里,还不一定有人给喂食,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叫。师兄要用功怕吵,娘肚子里的小弟弟也怕吵,就只能委屈它了。不过不让鸡叫怎么办呀?把它的嘴堵上?堵嘴管用吗?是不是得把舌头割了?”

陈老太太:“……。”

第56章 怎么孝敬也是一门学问。

陈老太太这会也想到了, 这家里一个读书人一个胆小的孕妇,养鸡好像是不太合适。只是老太太这么好面子的人,哪里会承认自己想的不周全呢。

还是苏染染见她面色松动, 立刻起身凑过去, 挽着老太太的胳膊道:“奶呀,你就再受累帮我们养几年呗, 等弟弟长大点了, 满地跑了, 我就告诉他,他还没生呢,咱奶就给他养了一只鸡, 专门养着下蛋给他蒸蛋羹吃,到时候我带他去看你们。”

老太太不习惯与人这么亲近, 有了这个台阶, 立马“勉为其难”的点了头。

她其实心里也有点怕三儿子会真的听了这丫头的话, 把这只鸡杀了扔锅里炖了呢。这个傻儿子就是一个宠孩子没边的,她这个当娘的常年不在他身边都知道。

因为之前在县里没在苏染染手里占到便宜,老太太对这个孙女其实是有些芥蒂的。没想到上次儿子回村, 话里话外说的都是租地给她们这事儿,都是这母女俩的主意,老太太是不怎么相信这话的, 今日见苏染染对她十分亲近, 倒迟疑起来,看着孙女也亲近了许多。

苏染染搞定了老太太, 偷偷冲她娘眨了眨眼睛。

闺女这么疼她,苏娘子心里一暖,之前那些突然涌上来的不好的情绪就都散了。人不钻牛角尖了, 心就明眼就亮了,自家男人的为难和紧张还有激动她也能看到眼里了,就有些心软,想着就为了孩子爹退一步吧,来往就来往吧,老太太还能吃了她不成。

因为这个,这接下来的气氛就融洽了许多。

老太太突然起身说要走的时候,苏娘子第一个起身拦了,说让老太太吃了晌午饭再走。毕竟是自家婆婆第一次上门,怎么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呢。

老太太却一直说家里还有好多活呢,离不开人,她得早点回去。陈大勇哪里能让他娘就这样回去,就一直拦着。

苏娘子见了这情形,就回屋拿银子去了,苏染染赶紧跟了上去。

苏染染见她娘拿了二两银子出来,说是要去请人送一桌席面过来,吓的赶紧将她娘拦住了,悄声道:“娘,你信不信,要是我奶知道你置办一桌席面花了这么多银子,她这边吃了席面,转头回去却得骂你好几年,说你不会过日子。在我爷我奶眼里,这些钱可是够买一亩最次等的荒地了。”

苏娘子为难道:“那你奶第一次来,咱们也不能小气呀,得帮你爹把老太太哄好了呀,要不然你爹今晚就得难受得睡不着觉,好久都得过不去心里这道坎。再说,这银子也不都是订席面的,还有给你祖父买酒买点心的呢,那要不娘去买菜,你去请白大娘早点过来操持一下?这样多少能省点。”

“娘,那也不行。”

苏染染抚额,她娘要是这么大方这一回,那她之前暗戳戳的哭穷都白费力气了,要是让她奶误会家中多富有,那就连这租地给陈家的人情都得没了。

她可是上辈子就摸清外面那个小脚老太太的想法了,这一屋子再也没有人比她更懂了。

在老太太心里,已经悄悄给她的儿女们排好了顺序,就好像是那五个手指头,按照日子过的好坏,分出了长短,老太太心里自有一本帐。

老太太觉得,这里面哪个落在了后面,她和其他兄弟家就都得多帮帮,要是哪个过得好,那自然就是能搜刮就得搜刮,你有能力不帮衬家里,那还得了,我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像她家,现在就是老太太眼里的富户,理应被劫富济贫的,她正努力想法子改变老太太的想法呢,可不能让她爹娘主动凑了上去。等他们有那个能力了,帮衬一些是可以的,但是这事得是他们自愿的,帮多少怎么帮也得他们说了算,绝对不能像从前那样,让老太太一手操控逼迫着来了。

上辈子她爹出了事,家里垮了,老太太也曾尽心尽力的帮过她家,但可不只是因为觉得她家需要帮助了,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太太心里门清,她自个从前对自己家搜刮的太狠了,光那救命的一大笔银子,就把自己家拖垮了。

所以,这辈子苏染染从租地给陈家开始,就不准备给老太太额外的好处了。吃的穿的他爹想孝顺可以,但也得正大光明的,还得和她娘好好商量,更不能像上辈子那样,银子出了不少,半点好名声没得着。

还有像这一回,老太太第一次登门,她们这银子肯定是省不了的,但是怎么花,却也是一门学问。

这银子得花在明处,花在所有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能让老太太得了真正的实惠,她们也能得了孝顺的名声,而不是像她娘想的这样,关起门来吃上一顿,银子花了,却和从前一样,连一个响都没听见。

她凑过去对着苏娘子这样那样耳语了一番,苏娘子听了,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家闺女,不知道她小小年纪,怎么就想出了这样的主意。

苏染染迎着她娘的目光,斩钉截铁的道:“娘,你要是想让我奶在这大吃一顿,然后回去还要天天骂你不会过日子,出力不讨好,就按你的想法来,要不然,你就得听我的。你放心吧,我选的东西,我奶只有更喜欢的,而且还能让娘这银子没白花。”

苏娘子:“……。”

很明显,她不想出力不讨好,也不想银子花了听不到响,所以她听了闺女的建议,自己揣了银子出门去了。

她家离正街不远,所以没一会儿苏娘子就回来了,果然一直嚷着家中有事要走的老太太还在正屋坐着呢,正抱着小孙子一脸稀奇的看着手中的小册子。

老太太见了苏娘子回来,立刻抬头看了过来,见她手中既没拎鱼又没提肉,脸色一暗,扭头听到小孙子跟着苏染染识字的稚嫩声音,又忍不住笑开了,由阴转晴了。

苏娘子走的有些急了,一脸的汗,陈大勇立刻凑过去,给媳妇递了一块帕子擦汗。陈老太太见了,那脸又差点晴转多云了。

苏染染也凑过去,给她娘倒了一碗水递过去。

苏娘子慢悠悠的喝完了水,这才在老太太灼灼的目光下,放下了手中的碗,笑眯眯的道:“娘既然家中有急事要赶着回去,我就不强留您了,省得耽搁久了,日头更毒了。”

陈老太太的脸色一僵,板着脸不说话,陈大勇也傻眼了,他还以为刚才媳妇是去买菜买肉了呢,怎么这会又说不留饭了呢?

苏娘子拿出了一直夹在胳膊下面的包袱,将那包袱放到了陈老太太旁边的桌子上,笑着道:“我刚才去街上转了转,也不知道您和爹都喜欢什么,就自己做主,买了两块布给您带回去。正好要过节了,您二老一人扯一身新衣裳穿吧。”

苏娘子眼光好,选的料子做工样式都是上乘的,老太太看了心中就喜欢的不得了,嘴上却一直埋怨她乱花钱。

等老太太看完了,苏娘子将那包袱捆好,苏染染早在一旁将那鸡蛋篮子腾了出来,接过包袱装了进去。

苏娘子又拿了一包糖出来,先从里面拿了两块递给了捧着画册不撒手的小家伙,剩下的都给老太太放到了篮子里。

“我这连个园子也没有,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这糖您带回去分给孩子们吧。”

苏染染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是她和顾策一起做的识字小画册,里面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上面有代表字义的简单图画,还有书写的笔顺,肯学的孩子照着学就能会。不只孩童,大人想学的话也没问题。陈大勇这段时间在家养伤,就翻着这小册子,学会了不少字。

苏染染自然是早识得这些字了,不过这辈子这会她认识的字还没多少呢,为了将来不露馅,她之前就三五不时的央着顾策用他写文章的纸张空白的背面或者边角,还有一些专门从铺子买的裁下来的纸张边角订成了一些小册子给她。

苏染染摸了摸小虎的脑袋,将那小册子也给他包好了,叮嘱他道:“回去好好学,好好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啊,等你们都学会了,姐姐再让顾策哥哥给你们写一本。你们好好用功,将来都像顾策哥哥一样。”

老太太听了这话,笑的合不拢嘴,领着小孙子心满意足的走了,临走时才从来时挎着的包袱里给陈大勇拿出来一坛子酱菜。

一家人送她出去,老太太走到门口又回身笑眯眯的拍了拍苏染染的手,一脸满意的道:“这丫头你们教的好,是一个懂事的。丫头呀,你以后就叫我奶啊,可别像从前那样祖母祖母的唤我,我觉得还是叫奶好听,那祖母祖母的,老婆子听不习惯呢,感觉听着不亲近,还是叫爷奶听着亲近。”

陈老太太走了之后,苏娘子这一直提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这才觉出累来,准备回屋躺一会儿去。她走到一半,看到自家捧着一坛酱菜傻乐的男人,停住了脚步,也笑了。

陈大勇见了她,立刻放下坛子,主动过来扶她回屋休息去,还一边走一边道她出去跑一趟辛苦了。

苏娘子边走边笑,等躺到床上了却是一脸若有所思,满脑子都是之前的事。

等到晌午,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陈大勇就十分珍惜的把那酱菜摆了一小碟出来,邀请母女两个一起品尝,一直说陈老太太手艺好,还说以前小的时候,他配着这酱菜能喝好几碗粥呢,又夸苏娘子今天的安排好,夸苏染染懂事孝顺,说到高兴处,不爱酒的男人还自己喝了一小杯。

娘俩陪在一旁含笑听着,苏娘子看到他这副欢喜的模样,又是愧疚又是心疼,苏染染却很开心。有了这一回,自己家和陈家的关系不一样了,她爹的遗憾又少了一个,真好。

第57章 少年们的选择。

陈大勇定下来要回镖局复工了, 收拾好了行李,想了想,还是托去县里的人悄悄给童年捎了一个口信, 想问问他“贵客”走了没, 他是不是可以回去复工了,结果捎口信的人还没回来, 童年就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杨元贺。

两个人特意选了顾策下学的时辰, 去学堂外接了他,然后一起拎着酒菜上了门。

这两个年轻底子好,上次在山上受的伤早好了, 如今又都是健步如飞的好儿郎了。因为前两次的共患难,再加上性情相投, 他们如今的交情十分好。

这次过来, 二人一是特意过来探望陈大勇的, 知道他终于康复了都很开心。二是童年想和陈大勇说一说他对将来的打算,是关于之前知县大人奖赏给他们的选择机会的。

当初知县大人曾经特意留下他们,许诺了可以推荐他们去从军或者招他们去他身边当护卫, 这两个机会可以任二人选。想不到这两个呆瓜,竟然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有决断。

苏染染正好端菜上来,想跟着听一听他们说话, 就磨磨蹭蹭的不肯出去。

顾策看出了她的小心思, 笑着招了招手,借口有事问她, 将她叫到了自己身边坐下。和他一起过来的金子洛立刻笑着要凑上来,被顾策瞪了一眼,不敢动弹了, 只嘀咕了一句“没大没小的”。

童年和杨元贺的选择,和苏染染猜想的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童年,竟然选择了去县衙给知县大人当护卫,真是差点惊掉了她的小下巴。

童年端起酒杯,敬了陈大勇一杯,一脸郑重的道:“陈叔,虽然你当年没认我这个徒弟,但你在我心里就是我师父。我爹是一个狠心的,和我那后娘继弟一家和美着呢,估计都快忘记他还有我这个儿子了。这些年在镖局里要不是您照应我,我这条小命早就交待了。也是有了您和婶子逢年过节给我捎吃的穿的回去,我才觉得这人世间还有点热乎气。您放心吧,等我到了大人身边一定好好干,争取能混出一个名堂来。我都打听过了,墨大人是从京城来的,好像还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的远亲,跟着大人,我说不定还能拼出一个前途来呢。”

童年说到这里,笑着看了一眼顾策,故作神秘的道:“听说墨大人来这里,就是为了走一个过场,将来肯定是要回京城的。我跟在他身边,若是能一起去京城,将来等顾兄弟一路考到了京城,我就能在那边接应你们了。就算不能,大人在这边任职的时候,我也能照应照应你们,咱以后好歹走的都是县衙的大门啊。”

这位想的倒是够远的。

连椅子都还没有坐热的顾策听了这话倒是一脸淡定,毕竟之前家里人把去县里和府城的事都考虑到了,如今再加上操心他去京城的这位哥哥,正好全了。他一个没有话语权的,除了谢谢大家对他的信心,然后回去多背两页书,多写几篇文章,还能怎么办呐。

虽是如此,他还是瞟了一眼那个所谓“据说”的消息来源金少爷,看的对方一脸心虚。

苏染染听了这个“据说”的小道消息,脑子里灵光一闪,倒是有了一些猜测。这位墨大人的“墨”,不会正好就是端敏皇后那个“墨”吧?她还真的认识一个姓墨的老头,总是偷偷摸摸的去顾策书房找他,就是不知道那老头和这墨大人是什么关系了。

童年选择了去给知县大人当护卫,杨元贺则选择了去军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