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1 / 1)

加入书签

“行吧,既然你们都要去,那就约定个时间一块去吧。”夜郎国的君王们十分好说话道。

这几个附属小国的日子他们是看在眼中的,就连皇室中人都吃不上饭了,他们夜郎国拿不出多余的粮食,给他们一个求助别国的门路还是行的通的。

“我们这就回去准备,而后快速出发。”小国皇室的人道,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从彼此微鼓的腹部略过。

确认过眼神,都是吃不起饭的人。

希望那个大国真的具备大国的底蕴,能让他们换一点粮食回来。

象国公主跟随着自己父皇出来,见到女儿,象国国王道,“我居然把你的事情给忘了,现在就去给君王们说一下。”

“哎,父皇,等等,等等,不急,这个不用着急,我们还是先去看看那个大秦国,回来以后再做决定也不迟。”象国小公主拉着象国国王道。

“对,如果那个大秦真的有夜郎国君王们说的那么好,你还是去了那里生活更安全。”毕竟夜郎国国情也不是多稳定的,谁知道这场灾难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也许就连夜郎国的贵族们也无法幸免呢。

象国小公主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人一吃饱,饿疯时失去的理智就会回归,她都不敢相信那个恨嫁的公主会是她自己,也不是什么恨嫁,只是饿疯的她想要寻找一个能吃的饱的栖身之所罢了。

就这样,小国们连忙回去准备。

与此同时,黔中郡同样夜郎国的那条路口现在正在安置着大量的小国百姓们。

他们衣衫褴褛,身上有明显的骨头痕迹,这是人被饿的皮包骨的现象,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是这个样子。

见到一个小女孩身材轻飘飘的好似要被风刮走一般,一位看见的农家大娘连忙抱住她,“孩子,你没事吧。”

小女孩眼神茫然的看着她,听不懂这位好心的农家大娘在说什么。

大秦人可以和夜郎国人沟通交流,夜郎国和众小国之间的交流也畅通无阻,这不等于大秦也能和小国子民们顺畅的交谈,他们双方都需要中间的夜郎国人做翻译,好在同样来到大秦的夜郎国百姓不少,虽然都不识字,但是能听得懂两边的话。

自从吃了饭,倒下去的人就没有了,有医者们为他们诊断了一下,说饿的太狠了,身上积攒了很多的病,尤其是盛放食物的胃部,已经萎缩到了危险的地步。

“人的胃部具有收缩性,先开始的时候别给他们吃太多,要不然真的会撑死人的。”

“等他们先适应一段时间,胃部恢复正常人的大小以后再让他们去干活吧。”医者的医者道。

“那行,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给他们办理一下大秦户籍的事情。”至于不愿意加入大秦的人,还真没有。

毕竟有夜郎国的百姓们亲自出面游说,他们又都亲眼见证过的,至于原先的国家,就连皇室都开始挨饿了,怎么还会顾及到他们。

来到大秦以后,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困苦,肚子里面被热乎乎的饭菜给填饱,终于不用再忍受腹中火辣辣的绞痛,小国子民们全都喜极而泣。

他们和大秦语言不通,能做的就只有行动,只见不少人陆陆续续的跪下来,而后冲着他们跪拜。

如此大礼吓了众人一跳,连忙扶起他们道,“你们不要这么激动,以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夜郎国的百姓帮忙做翻译,说的小国子民们又开始泪流满面。

“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的吃饭,把身体养回来,身体有力气了才能更好的报答大秦。”夜郎国的百姓们对他们道。

这种从未有过的要求让小国子民们眼中发酸发涩。

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豪赌,索性,他们真的赌赢了。

登记户籍的人数量之多,直让登户籍的人手写的手软发酸,不过成绩也非常的喜人。

不提一直都有来大秦这边的夜郎国百姓们,皇室小国的百姓就有数万之众,极大的缓解了大秦目前的压力。

没错,大秦的压力。

武力大秦已经不缺,地盘和粮食也不缺,现在就欠缺人口这个问题。

大秦打败了匈奴,却没有征服茫茫大草原,那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如今已经野草旺盛,正等待着牛羊马们去为它们做修剪,还有大秦许多地方也因为收缩政策,集中发展而导致原先的土地变得荒凉,这些都需要人口去填充。

看到有的郡县经过数年发展人口已经饱和,甚至有些溢出,赵燕歌让郡守们把那些多出来的人口按照户分出来,成立更多的村、镇、县和郡。

后勤储备人才足够,又有老一辈的官员在官报上手把手的教导他们如何做事,地方刚接手重任的年轻一辈也长得极快。

这天,赵燕歌让右相和严晏进宫来,让他们拟定新的律法。

右相不用说,堪称法家的定海神针。

而严晏同样因为王田政策而一跃成为法家的新秀。

目前右相已经开始带领着严晏四处学习,尽快的帮助严晏成长起来。

“陛下,这次您想拟定什么律法?”右相问道。

“这一次啊,拟定我大秦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赵燕歌眸色幽深道。

“知识产权……”什么可以被称之为知识?文字、书籍、字画、文章、诗词、……

知识产权保护法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东西而存在的。

大部分知识产权都是笔述,也有一小部分是口述。

右相和严晏两人听的一愣。

毕竟这个时候文风淳朴,实在很难想象的出来有人会掠夺、抄袭、侮辱别人原作的卑劣至极的各种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手艺传承保护法。”

“百家人大都慷慨,可民间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听说手艺绝活一类都以家族形势世代相传,就连自己的子孙都得等老人咽气前才会把最后一手绝活交给传人,他们为什么不外传?”赵燕歌问道。

第173章

“因为手艺一旦外传,就有可能会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

“有时候自己的亲子都不一定能靠得住,更何况是不亲的徒弟了。”右相叹息道。

你能说他们固执,但是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是啊,就是因为这个,当师傅的教授徒弟才会留一手的。”

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研究过,为什么很多璀璨至极的文化,

比如秦时的机关术和兵器冶炼还有很多时代的巅峰技艺越到后面就越少,每个师傅都会下意识的为自己留一手绝活,师傅越多,

留的越多,慢慢的,到最后可不就什么都没传承下么。

而真正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不是用嘴炮发动那些当师傅的为自己的徒弟慷慨解囊,大公无私的传授和教导,而是要从根本上把这件事情给解决。

事情的根本就是,师傅们之所以会给自己留一手,就是为了能吊住自己的徒弟,让他们一直保持住自己的孝心。

只是这中间的变数太大,一旦发生个意外,有些东西就真的失传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推出足够完善的传承保护法,比如徒弟在出师以后,每接一件活计的工钱都有师傅的十分之一,

这样一来,双方的利益捆绑,师傅教授徒弟时会更加细心,也不会想着留那一手,而是会把全部手艺传承给徒弟。

而徒弟同样也能借着师傅积累起来的人脉尽快的上手挣钱。

“陛下,这个律法好,既能保障那些师傅们的利益,也能让那些徒弟们学到真正的本事。”至于十分之一,真的不多,这十分之一指的是徒弟挣到手的净利润,而不是让徒弟把家底都给填进去。

一个手艺人一生总能教导几个徒弟,徒弟一多,师傅简直可以坐着收钱享福。

这个时候的传承可是十分严谨的,徒弟一学就是十几年,就是因为不到火候,当师傅的都不会让徒弟出师,传承法在这方面自然也有涉猎,而不是让师傅们眼睛一闭心一黑,净教出一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徒弟们出师。

右相和严晏两人负责完善律法,除非像王田那种涉及颇广,利益冲突太过厉害的律法需要人一点一点的去渗透,其余的律法基本颁布出来就能使用。

就像赵燕歌以前让右相颁布的交通法,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青铜油车,马路也才刚修建没多久,相关律法就已经得到完善。

虽然直到现在路上的青铜油车都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靠右行,别说,这么一分,道路变得更加宽广和顺畅。

朝廷新颁布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没有在大秦掀起多大的风波。

——原作者如果遇到了抄袭自己知识并且用手段盈利的人,可以去官府去告抄袭者,抄袭者所得非法收入会全都返还给原作者。官府如果发现有抄袭者,也会主动介入调查。

……

这个时候的文人大都要脸面,也心有傲气的很,是以,这条律法虚虚看过一眼就没再放在心上。

而手艺传承保护法则在民间的那些手艺人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让那些师徒们心中久久都没能平静。

“师傅,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以后就能尽快出师了?”一家木匠徒弟憨声问道。

“想得美,没看到徒弟以后教导不好还要问责当师傅的么,出师以后要是被退回到师傅门下,当师傅的一张老脸能丢尽了。”师傅脾气火爆的怼徒弟道。

“不过有了律法保护,我也能提前把自己的绝活传承给你们,让你们好好的学习了。”师傅唏嘘道。

留一手在手里,这是前辈们用多少血泪换回来的教训。

可是现在不同了,有了律法保护,徒弟以后出师了,腰板硬气了,也不怕他们不再认师傅,当师傅的有了徒弟每份工钱的基本保障,自然也就用不着在初期打压徒弟,伙同雇主吃自己徒弟的回扣……

手艺传承律法让民间手艺人之间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当师傅的打徒弟都下意识的轻了一些,毕竟这是年迈以后的收入来源,打坏了没法出师就糟了。

也是因为这样,民间的手艺突然百花齐放起来,以前那些师傅很少拿出来的绝活也纷纷呈现,一时间,整个民间突然变得繁华起来。

“爹……爹。”赵燕歌刚回后宫,就看见赵墨白麻溜的向他爬来,小家伙还站立不稳当,无法离开扶手行走,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就给他在房间内铺上柔软的地毯,让赵墨白随意爬着玩。

不知道是不是种族天赋,小家伙爬的还挺快,灵活的一点都不像周岁不到的孩子。

几个月下来,刚出生时胖嘟嘟的小家伙身上的肉肉渐消,眉眼变得更加清秀。

而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娃娃很显然能得到更多大人们喜欢,比如秦三世和太上皇后两人,隔两个月就会回来一次,一次和孙子待半个月,把赵墨白稀罕的不得了。

赵燕歌把赵墨白抱到怀里进了屋,公孙起就在屋里坐着,刚才就看着赵墨白在地上爬着玩,也没去管他。

“爹……爷……爷。”赵墨白指着某一处对赵燕歌道。

公孙起道,“他爷爷又给他送来了一批小玩具,估计是想让你看呢。”至于是分享还是炫耀,她就不知道了。

赵燕歌走到赵墨白眼睛看到的方向,那里放着一个大柜子,柜子里面都是赵墨白的玩具,有秦三世亲手做的,也有他在民间看着好玩买到用驿站寄回来的。

玩具很多很杂,有时候赵燕歌和公孙起想给他清理一下赵墨白都不让,一副护食的架势,次数多了,夫妻两人就不去插手他的东西。

这就导致还没怎么学会给玩具如何分类的赵墨白撅着小屁股在大柜子里面翻找着,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他想给自己父亲看的那个玩具。

赵燕歌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慢慢饮着,就和公孙起两人一块看着赵墨白独自忙碌着。

才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小家伙就迎风见长,从一开始那个在襁褓里面乖巧待着的宝宝变成了现在已经会爬行还会说话的小崽崽。

预计再过不久,这只四脚崽崽就会从爬行到站立,变成一只两脚行走的崽崽。

赵墨白身上的那抹白龙龙影体型也变大了不少,虽然跟赵燕歌和公孙起比起来依旧那么一点,比起赵墨白刚出生时已经变大了很多。

见到小家伙一直翻箱倒柜,公孙起终于开口到,问小家伙在找什么东西。

“爷~爷。”偶尔的,赵墨白嘴中也会蹦出一两个连字。

“你那一柜子里面的玩具都是爷爷送给你的。”公孙起对赵墨白道,把赵墨白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不管不顾,随手拿了一个玩具就去赵燕歌跟前炫耀,“爹……有~么。”

“我可不会玩这种幼稚的玩具。”赵燕歌冲着儿子语气恶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