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 / 1)

加入书签

“不,准确的说是阴阳家的人想要效仿“嫦娥奔月”。”公输家的人道。

正赶过来凑热闹的阴阳家人:“……”

他们就看看,没想上。

不像这两家人,已经有先祖和前辈已经把飞天这件事情早就给实现了。

要不是子孙后辈没有传承下他们的精髓,这两家人早就能的上天了。

“我们公输家的飞鸢和墨家的飞鸢不同,基本没有外用燃料补充,而是依靠着初始的风力飞行,自然的,时间上也不如墨家的飞鸢持续时间长。”

“但是我们公输家的飞鸢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易组装和便于携带,不像墨家的飞鸢那么笨重,合都合不上。”

公输家的飞鸢个头不小,公输家的人把材料都搬到院子里面制作,公输家有飞鸢图纸,可以照着上面做,两家人一起搭手,公输家的飞鸢很快就被组装完毕。

收到消息的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也抱着赵墨白过来一起看热闹。

连带着看热闹的百家人一起,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要不是赵墨白哭出声来,众人都没注意到赵燕歌一家子来了。

“陛下。”众人连忙纷纷让开一条道让赵燕歌夫妻两人过去。

听到他们嘴里在议论着飞鸢,赵燕歌道,“原来是有两种飞鸢啊。”

“是啊,陛下,虽然都说是飞鸢,但是墨家和公输家的飞鸢本质上好像是不同的。”旁边的百家人道,继续留下来看热闹。

赵燕歌见过墨家的那架已经没有燃料,不能再飞行的飞鸢,知道那是一个简易飞行器,要是想办法再把飞鸢给弄成封闭式的,那就是最简单的小飞机。

而公输家的飞鸢,外形是一个大风筝,看上去比墨家的飞鸢更具有飞鸢之名。

公输家的飞鸢呈现鸟儿的形状,尾端形似鸟类长长的羽翼,上面被纵横摆放着轻便的竹竿,没有墨家的机关飞鸢沉重,也不具备机关飞鸢的繁琐机关,只简单的几道工序就做好了。

把公输家的飞鸢比例一缩小,可不就是后世大人和小孩都爱玩的风筝。

赵墨白想要大风筝,不由伸出小手往公输家飞鸢的方向抓了抓,“要……要。”

“给你了你现在也玩不了。”赵燕歌道。

“陛下,我家的飞鸢已经可以试着飞行了,必须得找一个高的地方借力才行。”公输家的人道。

“好说。”大秦最不缺的就是高耸的建筑物,祭坛、城墙、宫殿等。

公输家的人最后选择了城墙,看热闹的百家人呼啦啦的跟过去了一大片,不由为公输家的人担忧道,“城墙这么低,能飞的起来么?”

别还没等飞起来呢,就直接摔成肉泥了。

“别担心,公输家的飞鸢可是早就实验过多次了,他们的机关鸟就是借此摸索出来的。”反倒是他们墨家,飞鸢三日成绝响。

咸阳城的城墙很高,但那是对一般人来说,它和真正的悬崖峭壁比不了的,站在城墙之上,下方就有一股风正在猛的吹上来,不知什么时候起,突然起风了。

正要进行飞行实验的公输家人把飞鸢绑好在自己的身上,固定稳妥以后,站了城墙上感受了一下风向以后,瞬间平着身子往风口的方向扑去,看的身后众人们一阵惊呼,而后连忙趴到城墙上看。

“飞起来了,飞鸢真的载人飞起来了。”众人看着正在越飞越高的公输飞鸢惊呼道。

“原来人真的能飞天啊。”百家人惊叹。

虽然不像奔月那么高、远,但也彻底的脱离地面的束缚了。

要知道,他们人类可没有鸟儿的翅膀,天生就是在地上行走的命。

可是现在,人不能上天这个说法被彻底的破除掉了。

只是一会的功夫,飞鸢就在他们的视野中变小。

真的宛若一只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一样,无拘又无束。

“咦,他会不会飞的太远了?还能回来么?”眼看着飞鸢越飞越远,众人不由急道。

“没事的,飞鸢一会就回来了,公输家的飞鸢非常依赖风力,也就是说飞鸢只能在有风的地方飞行,没风飞鸢就会缓下来,所以他才会跟着风走。”能逐风而去,并且游刃有余,那就说明那是一个飞行老手。

而伴随着飞鸢飞行的范围越广,时高时低,难免会被人注意到。

“娘亲你看,天上飞来了一个大鸟。”稚童抬头,指着天空说道。

鸟儿有什么稀奇的,做母亲的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她是大人,视野并不比孩子更清晰,但是她懂得比孩子多的多,“鸟……人?人鸟??不对,那是一个人啊!!!”好像还是被绑着的。

“真的是啊,他是怎么上去的啊?”下方抬头的百姓们越来越多,纷纷惊呼道。

人居然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了,他们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事情。

“喂,你还能下来么?我们该怎么帮你啊?”下面有人大声喊道,以为上面的人是被绑上去的。

只可惜,他们的声音送不到天上去,只是一会的功夫,他们的眼前就失去了那个鸟……人的踪迹。

见没影了,下面仰头的众人这才收回视线,纷纷回过神来,而后看到的人激动的把看到的这件事情给传播了出去。

“刚才你们看到了么?那真的是个人啊。”看到的百姓们激动的和街坊邻居们分享道。

“看到了,看到了,他好像还被绑着呢。”同样看到的人内心也激动不已道。

“你们都看到什么了?”也有没有看到的人感到疑惑道。

“鸟人?人鸟?不对,是一个人像鸟一样飞起来了,还飞的特别高,我们都看见了。”

“人怎么可能像鸟一样上天啊?”有人笑着不相信。

可是第二天,大秦的民报就讲了这件事。

是真的有人飞天了。

见过的人自然相信,没有见过的人心里半信半疑,这可是大秦的民报啊,尽管这事有些扯,可民报在大秦百姓们心中还是很有权威的。

之后报纸上又详细的说了人可以借助工具上天的事情,那个工具名为飞鸢,是根据鸟儿的形态演化而来的。

民间的百姓们可以试着用几根竹子和几张纸也糊一个飞鸢出来,再用线牵引着,就能飞起来了。

有些百姓们试着制作,有的飞鸢很快就能飞起来,有的飞鸢则带不动,这和个人的技艺有很大的关系。

至此,大秦百姓们接收了他们人真的可以飞天的消息,虽然最后还是要下来的,可也比没去过天上好。

只是百姓们对报纸理解的还是有些误差,把飞行和飞天的概念混合在了一起,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又被提起来。

飞天可比飞行难多了。

而等公输家的飞鸢成功返回咸阳城以后,赵燕歌抱着赵墨白找到墨家和公输家的人,说希望他们能分出一部分的精力用到他们两家人的飞鸢上面去。

“诸位也都知道我大秦现在有秦兵百万,水军数十万,我还想打造个空军,把天空的位置也给占了。”

空军的发展未来是必然的,既然如此,地盘肯定是早占下来早好。

“喏,陛下,我们会尽快修复墨家飞鸢,改进公输飞鸢的。”两家人应下道。

身为真正飞行过的两家人,他们可太知道天空的重要性了。

就像站在高处俯瞰一般,下方的一切都会被一览无余,除非完全封闭,要不然家中什么布局,只要飞到天上一看,就能把一切都探查的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飞到高处还能更好的绘制他们大秦的堪舆图,山川河流,郡县间距和位置,一切都能一目了然。

再比如,大炮笨重无法进行快速移动,飞鸢可自由行动,两者如果能结合,他们大秦就又多了一个杀手锏。

也许可以让道家的人试着把霹雳雷火再弄小一点。

赵燕歌回去的时候,公孙起正在撸狮,两只大狮子乖巧的像两只家猫一样舒服的喉咙里面打着呼噜,生活在一块久了,小猫咪也不怕两只大猫了,见到公孙起只撸大的,顿时急得喵喵叫。

“大……大。”赵墨白向两只长毛狮子伸手道,一点也不害怕这两个庞然大物。

“汪,汪。”见到主人回来,几只大狗也热情的围绕了过来。

让赵墨白和大猫、小猫和狗子们一块玩,赵燕歌笑着道,“今年糖就能大量制作了。”多年培育终于见到成效,怎能不让人感到开心。

甘蔗有果蔗和糖蔗之分,果蔗就是平时人们吃的甘蔗,糖蔗则会被人特意培养它们的甜度,从而用来制糖。

这几年专门用来制糖的糖蔗规模数量已经不小,已经可以开始在市面上普及了。

更别提还有甜菜这个后起之秀,同样长势惊人。

白糖、砂糖、冰糖、红糖……

第167章

赵燕歌在开【玉研阁】和【墨斋】的时候,想要售卖的那些糖果又是怎么制作的呢?

基本都以糖为原材料,而后在熬煮的过程中添加别的东西进去,或牛奶,或水果。

哪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名头,单单只卖糖的话,孩子们也能尝到糖的甜味。

糖果一类的东西早就能被做出来,之所以没有提前放出去,那是因为赵燕歌不想把糖果定位为高端食品。

就像盐一样,只要量足够多,它的价格就上不去,糖果也是一样的。

甜菜虽然还没有最大面积的推广,但是甘蔗的储备量已经足够。

“那我们再开一个【糖果屋】怎么样,专做那些不一样的糖果。”公孙起道。

赵燕歌,“行,那你来布置吧。”

在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间,糖的数量悄然多了起来,与此同时价格也在缓慢的降低着。

虽然不如盐需要每天都吃,糖降价了的风向却瞒不过那些天天都采买的百姓们。

“今天我们店里来了一批新的糖,大家伙们都可以过来看看。”店家在门口吆喝道。

而后,绵白糖、白砂糖、冰糖、红糖被装在防潮的麻袋中被人盛了上来。

“这些糖怎么这么散啊?而且还长得都不太一样。”百姓们看着这几种不同种类的糖议论道。

见到人聚集过来,店家开始一一介绍这些糖的分类。

别看糖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可是经过不同温度的淬炼,它们可是有很大不同的。

用医家的话来说,就是性平、性温、性寒的区别。

红糖水可以常喝,尤其是对妇人身子有好处,月子期间可以熬煮红糖鸡蛋水来为妇人们调养身子。

如今家家户户都能挣到钱,百姓们除了积攒,剩下的就是花到家里人的身上,用红糖煮鸡蛋,对百姓们来说并不太珍贵,大部分人都能承担的起。

除此之外,还有冰糖绵白糖,一个含在嘴里甜在心里,绵白糖则可以像盐一样加入菜里面,同样为饭菜调味。

这次糖的种类太多,百姓们也区分不出来它们真正的区别,就每样都买回去一些去尝尝。

有上面的人控制物价,那么多种类的糖出现在市面上以后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波澜,就像平常的采买一样,这几种最常见的糖类自然而然就走进了百姓的家中。

不知什么时候起,一家被装修的精致,布置的美轮美奂的商铺出现在闹市之中,带有精致图案的店面让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大人们有抵抗力,小孩子就没有那么高的定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