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1 / 1)

加入书签

不过打和打也是不同的,公孙太尉的手段只能说是严父,是出于爱。

而福利院那些受到家里面虐待的孩子们,那可真就是往死里打了。

他们这些情况还算是好的,民间父母把自己刚出生的子嗣溺杀的也不在少数。

赵燕歌询问了过来人,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的教育方式。

文人家中气氛比较温和,以口头上讲道理为主。

武将家则是以动手为主,武将脾气本来就火爆,崽子自然也不是面团子,两者针锋相对,可不就动起手来了么。

对此,那些武将父亲们是喜闻乐见的,然后就以绝对实力把皮猴子们给镇压住。

教育孩子这件事,别人的经历只能略做参考,可是随着听的越多,赵燕歌对于教育子嗣这件事心里也慢慢的有了谱。

虽然孩子还没有到来,夫妻两人就已经开始做起了准备。

“到时候咱们就母乳喂养吧。”赵燕歌对公孙起道。

身为帝王子嗣,崽子自然是有奶妈的,但是别人家的奶水哪有原装的好,是以,夫妻两人就把奶妈这个选项从计划中删除掉。

除此之外,衣服,房间等等问题,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罗列了一大堆。

顺便,赵燕歌还给在琅琊山的秦三世和太上皇后去了信,告诉他们夫妻两人已经备孕的消息,可把收到信的秦三世和太上皇后两人激动的一宿没睡。

“不行,我要回去给他们带孩子去。”夜晚,太上皇后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猛的一拍大腿道。

“好了,咸阳宫还能缺你一个人,再说了,他们现在还没孩子呢。”秦三世叹息道,心里期盼着孙子孙女们快点到来。

你说这臭小子,怎么就不能怀了再给他们来消息呢,害得他们两个老两口早早的就激动起来。

“不行,我睡不着,我要给孩子们做几件衣服去。”太上皇后起身道。

身为大秦唯二安装了电灯的地方,太上皇后拉开明亮的电灯以后,就开始在柜子里面搜寻着最柔软的布料。

秦三世也彻底没了睡意,也披件衣服起身,去外面拿了几块上好的木料回来,准备给还没到来的孙子孙女们提前做出一些玩具来。

咸阳宫内,太尉夫人满脸欣喜的看着公孙起,把公孙起给看的毛毛的,“娘亲,你干嘛这么看着我啊?”

“我这不是怕你这个小丫头毛毛躁躁的照顾不好自己么,这才进宫来叮嘱你,你可要好好的记住啊。”太尉夫人闻言板正脸色道。

身为生育过众多孩子的太尉夫人经验可比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丰富多了,孕期内需要注意的东西很多,这些都需要她这个当母亲的亲自教导。

“可惜你父亲出去了,要不然听了肯定很开心。”太尉夫人道。

“我这不是还没怀么,我父亲肯定能等到的。”

“净说胡话,生孩子这事哪里是能看时间的,你们年轻,身体好,孩子很快就来了。”太尉夫人道。

公孙起是他们夫妻二人最小的孩子,其余的孩子们早就已经成家,他们虽然关心,但是也不会太过关注。

唯有这个小女儿,一直都让他们很操心,从小到大就喜欢跟着自己父亲舞枪弄棒,皮的跟个小子似得,谁能想的到,当年那个想跟着自己父亲去战场打仗的小女娃已经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因为他们的身份,子嗣这件事注定不可能只是他们夫妻两人之间的事情。

如今满朝文武都在盼望着,就为了看到大秦江山能够继续稳固下去。

太尉夫人把这些一点点讲给自己女儿听,“身份越尊贵,身上的压力就越大,我儿可能承受的住?”

“我能。”公孙起不曾退缩道。

“好,这样才是我和你爹的孩子。”太尉夫人欣慰不已。

远在朝鲜,还没有收到消息的公孙太尉自然无法收到这个喜悦。

事实上,公孙太尉现在肺都快要被箕子朝鲜的皇室的操作给气炸了。

他们大秦帮助箕子朝鲜的皇室平定叛乱,箕子朝鲜之后会出尔反尔也在他们大秦的意料之中,可是公孙太尉没有想到,人家居然还想走外戚路线,贿赂他这个帝王老丈人帮忙。

公孙太尉的部下也觉得箕子朝鲜的皇室操作实在骚,你不知道公孙太尉的身份也就算了,可是知道以后还锲而不舍的让人家当老丈人的给女婿送女人,说是能帮助中宫的殿下固宠。

呵,他们殿下还需要人相帮?

“太尉大人,既然他们言而无信在先,我们也不用和他们客气了。”部下们向公孙太尉进言道。

公孙太尉虎眸中闪过一丝锐利,道,“给箕子朝鲜发檄文。”

这个檄文自然是给天下和后世人看的。

他们大秦辛辛苦苦的帮他们平定国内叛乱,身为箕子朝鲜的皇室居然带头出尔反尔,完全把身为人的信义拿去喂了狗。

现在他们就能师出有名,把朝鲜完全拿下。

而使用了“驱狼吞虎”这招的箕子朝鲜皇室丝毫没有危机感,毕竟对他们来说,大秦帮了他们,他们之后会成为大秦的属国,两者之间的帐就算两清了。

至于大秦想要吞并他们朝鲜,那就是在对他们趁火打劫。

把大秦帮助箕子朝鲜的功绩在朝鲜完全抹去,朝鲜民间对箕子朝鲜的功绩大肆宣传,而朝鲜的普通的百姓们呢,皮笑肉不笑的跟着附和两声,低下头去,又是满脸的麻木。

卫氏不是好东西,难道箕子朝鲜的皇室就是好人么?

反正对他们来说,在谁的手下并没有任何区别。

真正欢呼的都是朝鲜的上层人士,他们为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未来的锦衣玉食而感到开心。

中下层的普通百姓们则一片沉寂,明明整个朝鲜地方并不大,却像是被划下了一道无形的天堑一般,两边的声音并不融合。

朝鲜宫殿内,箕子朝鲜的皇室从民间和宗室选出一大堆的少女,那些贵族们以为这是皇室对他们的奖赏或者是皇室选妃,纷纷用各色目光肆意的盯着那些年纪还不大的少女们。

少女中有的人麻木,有的人面露期待,面容清秀、端庄、妩媚者皆有。

“从今天起,你们就开始学习大秦的语言。”朝鲜皇室的人目光严肃的对众少女们说道。

大秦这个名字让底层的人感到陌生,少女们皆面露茫然,可是那些上层贵族们却都是知道大秦的。

“怎么?这些少女都要送去大秦国么?凭什么?”有人不服道。

在他们心里,大秦就是挥之则来,呼之则去的存在。

没看到他们只是去大秦稍微哭诉一下,大秦就直接派兵过来帮助他们朝鲜么,甚至都没让他们出人手马匹和粮草,由此可见那个所谓的大秦国也没看上去的那样强大。

就因为得到的太过容易,是以大秦现在在他们心里一点震慑力都没有。

因为轻视,所以对箕子朝鲜皇室的操作感到不解。

“这次你们很多人都没有去,不知道大秦那边有很多的好东西,我们这次送上朝鲜美人给大秦陛下,等大秦陛下陷入我们朝鲜的温柔乡中,那些东西,甚至那些土地和江山未来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箕子朝鲜皇室的人野心勃勃道,想到在大秦的所见所闻,眼中不可抑制的浮现出滔天的贪婪。

如果大秦国未来的陛下是由他们朝鲜美人生出来的,那大秦不就变相的归为他们朝鲜了么。

一想到未来他们朝鲜将会彻底拥有大秦,箕子朝鲜的皇室还觉得这些少女太少呢。

要不是大秦国陛下还是少年,他们甚至都想把妇人也给加进去。

“大秦那个将军给我们答复了么?”皇室人问道。

至于公孙太尉的身份,他们了解过,他只有一个女儿嫁进了皇宫内,他们朝鲜选择这么多少女进宫,还是帮他的女儿呢,他没理由不答应。

现在大秦陛下还没有孩子,他们这边说不定可以以量取胜。

“还没,那个大秦将军非常难缠,还把我们的使者给打了一顿……”下面的汇报道,把在秦营内的遭遇添油加醋说给上面人听。

正当箕子朝鲜皇室和整个上层社会的贵族们义愤填膺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道巨大的声音。

“月前,朝鲜内乱,皇室带人来我大秦求援……”

“……忘恩负义之辈,天下共诛。”

秦营内,通过墨家机关术,声音重重扩散,大秦把对朝鲜书写的檄文从头到尾给念了出来。

大半个朝鲜的人都听见了这个声音,底层的人对这个巨大的声音感到震惊,箕子朝鲜的皇室和贵族们就是愤怒了,“檄文,这是大秦对我们朝鲜发的檄文……”

什么是檄文?檄文就是声讨叛逆和敌人的文书,非常的正式和官方。

“大秦为什么要把我们给当成敌人来对待?”贵族们惊慌道,震怒的同时感到非常的疑惑。

“他们这是逼迫我们朝鲜兑现自己许下的承诺啊。”皇室的人惊慌道。

想想大秦带来的几万铁骑,他们瞬间头皮发麻到炸。

第141章

出尔反尔的时候,皇室的人有想过大秦会生气,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态度再低一点,对着大秦好好跪舔一番,再送上诸多美人,大秦就会原谅他们的。

可是却从未想过大秦居然会那么的生气,居然向他们发出檄文。

那可是檄文啊,檄文一发,就是直接开战的节奏。

而他们朝鲜这小胳膊小腿的如何能抵御的了大秦的攻击?

大秦那些铁骑站在他们这边的时候,他们只觉得内心充满安全感,可是一旦直面那些对手,他们就感到无尽的恐惧。

大秦的檄文一连说了三遍,那些底层听不懂大秦官方语言的百姓们只满脸茫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而听的懂大秦话的贵族们在三遍檄文过后,猛的看向了箕子朝鲜的皇室,不敢置信道,“你们居然把我们朝鲜许给大秦了?”

他们就说那个所谓的大秦国怎么会他们一招手就跟来了,甚至还乖乖的给他们朝鲜平乱。

能不来么,朝鲜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啊。

他们那是给朝鲜平乱么?在皇室把朝鲜给许出去以后,大秦就是在给自己平乱了。

贵族们和皇室们一个性子,出尔反尔的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都是常规操作。

但是你就算出尔反尔,你他母的也看看对象啊。

几万铁骑,已经能把他们朝鲜给踏平了。

“我们明明已经开始给他们准备贡品和美人了?他们为什么还要来攻打我们?”箕子朝鲜的皇室们茫然道。

“那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把朝鲜给他们啊!”贵族们忍无可忍的朝着皇室怒吼道,喷了皇室们一脸的唾沫星子。

再没有比再次得到手的荣华富贵转眼就要拱手让人更崩溃的事情了。

“大秦那个时候对我们朝鲜趁火打劫,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出兵来帮我们平乱啊。”皇室的人道。

要不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把自己的国家拱手相让,那个时候,他们箕子朝鲜的皇室马上就要面临改朝换代,不答应,他们现在早就没了。

贵族们被他们的逻辑深深的震撼住,“我们当初就不应该为了这点忠心而选择帮助你们。”

“卫氏多好啊,起码卫氏不会把朝鲜送给大秦,那样我们照旧还是朝鲜的贵族。”说白了,叛乱死的最惨的也就是箕子朝鲜的皇室,关他们什么事啊。

贵族们没有想到箕子朝鲜的皇室会愚蠢的引来那么强横的外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