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1 / 1)

加入书签

虽然实际上也是。

这让他们不由倒吸冷气。

和大秦全国上下的财富相比,他们带来的钱瞬间相形见绌,有些拿不出手去。

公子说的对,钱一旦不够,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们转身就能把他们给卖了,从而暴露他们的身份。

“这可怎么办啊?我们总不可能回去去取吧。”这根本就不现实。

“你们看这样怎么样,除了第一部 落,肯定还有别的部落间谍也来了大秦,他们身上肯定也带着钱,很显然,一个部落的钱明显不够多,那就只能和其余的部落合作了。”

第一部 落带来的钱已经足够多了,毕竟他们是下定决心贿赂的,而不是过来旅游的。

其余部落间谍身上的钱不是比他们少就是在伯仲之间,这是他们身为第一草原部落的自信。

“公子说的没错,我们要合作了,哪怕把东西分成数份,也比让大秦国一方独占的强。”第一草原部落的间谍咬牙道。

世间事大都“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明显,比起让本就不弱的秦国接下来一家独大的画面,他们宁愿共享那份霹雳雷火的图纸。

骆礼只提供了一个思路,间谍们自然是第一部 落的间谍去联系的。

果不其然,他们汇聚的地点就在他的家中。

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客气为何物。

就在大部分间谍聚在一起,收到间谍入侵情报的大秦又开始了搜查活动。

这让那些间谍们蓦然心慌起来,骆礼更是脸色一变,厉声道,“你们赶紧离开,别牵连到我。”

“公子未免太过绝情了吧。”虽然他们本来就打算离开,可是骆礼赶客的态度却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却不曾想,他们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给予,又怎么能让人对他们热情。

“我绝情?”骆礼听了笑了,道,“我让你们待在我家已经算是看在同胞的面子上了,现在我好不容易才得到大秦的信任,你们打算让我功亏一篑么?”

听到这话,第一部 落的间谍们眼中不由一亮道,“公子,你能和那些官员进行交易么?”

他们可以把这件事托付给他,出去暂且躲过这阵风头再说。

这样一来,他们的任务既能够完成,他们也能够保存自身的安全。

下意识的忽略眼前男人如果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后在大秦得到的待遇,相比起霹雳雷火的情报来,一个单于之子的命算什么。

这也就是男人在单于心里没有任何的地位,这要是换了一个单于之子,留下来的一方就是他们了。

敛去眸中神色,骆礼道,“为了草原部落,我可以尽力一试。”

一听有门,那些间谍们纷纷托付给骆礼。

自然的,贿赂大秦官员的钱财也到了骆礼的手中。

草原间谍们想象不到骆礼算计这么多,就为了那些钱财。

一般下属,怎么敢去动用这笔资金。

也就只有一个离经叛道的骆礼丝毫不在乎。

到了他手中就是他的了。

这次的钱财丰厚的能让他挥霍大半生。

想也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骆礼把钱放好以后,就去通知在街上进行演习的稷下学宫学子们去抓那些间谍。

大部分间谍带来的钱都落到了骆礼的手中,可是依旧有小部分的间谍去单独联系到了大秦的官员们。

再一次被草原间谍们登门拜访的官员们心情着实复杂,难道他们的脸上明晃晃的写着“通敌叛国”几个大字么?要不然怎么会被回回找上门。

自然的,被经过修改的霹雳雷火配方落到了间谍们的手中。

再然后,经过严密的搜查,大秦间谍的人数十不存一。

这事都集中在咸阳城,发生在赵燕歌的眼皮子底下,赵燕歌对此自然一清二楚。

对于这一**的间谍大秦自然是不胜其扰的,却也暂时没有根治他们的办法。

没有空关心那些间谍们的生死,赵燕歌把心思放到了羊毛加工厂上面去。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草原部落的羊毛又能迎来一次修剪。

等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冷了,就不适宜给绵羊们剪羊毛了。

靠近北方边关的羊毛加工厂把那些带有脏污的绵羊毛经过热水洗涤,梳理和染色过后,把原本杂乱的绵羊毛给变成了一团团色彩斑斓的毛线。

只需要几根棒针就能够对毛线进行任意编织,如今织毛衣已经不知不觉在民间流行了起来。

最开始可能觉得毛衣的穿法有些别扭,可是穿在身上以后,贴身的毛衣无疑让人更加保暖。

恩,公孙起一如既往的只会织正针,没有学会织毛衣。

要说唯一的进步就是羊毛毡的玩法已经在她手中臻至化境。

民间也开始了大丰收。

尤其是玉米、土豆、红薯,产量简直惊人。

哪怕上交国库八成,剩下的两成也让他们激动的湿润了眼眶。

“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地头的百姓们感叹道。

“可不是么,要是往年,我们哪有这收成,这么多的粮食留在家里面。”

而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们的,百姓们心里面门清。

北方民间大丰收,粮食被官府收上来以后,立马就拨出去一半去支援南方。

今年南方虽不说颗粒无收,却也大面积受灾严重。

对比北方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南方的那点收割量两天就被百姓们干完了。

就在南方百姓们因为粮食的快速消耗而感到惶恐不安之际,府衙里面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朝廷已经为他们找到能够在冬天种植的冬小麦,他们马上就能把粮种给种植下去,小麦能够在冬天生长,这样一来,他们明年开春就能收割粮食了。

收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百姓们纷纷去到府衙门口去排队领取粮种。

经过这次灾难,官民同舟共济,让百姓们和府衙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许多。

起码在以前,百姓们是不会这么积极前往府衙的,不像现在,官民就好像融合在了一起,阶级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第123章

其实说白了,府衙里面大部分就是百姓们的孩子,除非那些世家贵族,要不然往上数,谁家还不是泥腿子怎么地。

府衙的众人清晰的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自然会下意识的投桃报李,对百姓们的声音更温和。

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百姓们和府衙的关系就融洽起来。

两者联系一多,府衙处理事情也就更加顺畅,如此一来,效率自然也就跟着上来了。

现在听到朝廷为他们找到能够冬天种植的冬小麦,正在府衙排队的百姓们皆热泪盈眶。

而家中有父母田地的府衙官职人员又何尝不感慨,比百姓们更加感受到朝廷对下方百姓们的体恤。

只要一直这样下去,哪怕他们遇到再多的灾难也有度过去的信心。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他们有依靠,朝廷不会放弃他们的。

天下民心汇聚,让赵燕歌的本体差点被淹没。

系统道,【我们一定要保持下去,不能懈怠了。】

“这是肯定的。”赵燕歌道,收拢民心不易,可要民心溃散却非常的容易,这就是所谓的建设比破坏难。

要想民心汇聚,那就得一直维持才行。

现在大秦百姓们的平均生活水准还没有到能让赵燕歌撒手不管的时候。

铜管、铁棒、陶器,这几样大秦几乎随处可见的东西聚集到一块能够产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玻璃制成的小瓶子,还有几缕钨丝。

它们之间随后在众人眼前发生了神奇的反应。

只见小瓶子里面的钨丝突然亮了起来,瞬间给这片黑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噼、啪”,只可惜没一会那个光亮就被熄灭,让人心生可惜的同时去琢磨着它们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龙卫的人全都汇聚在墨家和公输家人的周围,惊奇不已的看着玻璃瓶子,明明都是那么普通的东西,却能发挥出那么大的作用来。

“大道至简,思路是正确的,只是我们还有地方没有弄清楚。”墨家和公输家的人道。

周围围着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皆小心翼翼的交头接耳道,“这就是我们陛下所说的电灯么?”

“所谓的电灯,应该是电和灯的组合才对。”一名负责锻造的龙卫道,看着那几根铁棒、陶器和铜管目光炯炯有神。

电灯所需要的电是往少了弄,要是电往大的地方去弄,是不是就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好了,都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等东西做出来了,绝对能让你们看个过瘾的。”

“这不是觉得稀罕么,毕竟电灯以后可是要代替我们油灯的,如果电灯真的能持续那么亮,那夜如白昼可不是说笑的。”

众人慢慢散开,回归到了各自的岗位中。

锻造的锻造,烧窑的烧窑,不一会就都沉浸进去了各自负责的工作中。

朝廷正在核算今年大秦全国各地收上来的粮食总量,从三公们眉目舒展的面容看来,今年的收成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大秦本来就有屯粮,现在北方又迎来大丰收,南方也即将开始种植冬小麦,今年大秦这场难关眼看就要过去。

“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让大秦能够休养生息。”冬季来临之前,赵燕歌带着公孙起一同去往祭坛祭祀道。

收上来的最新粮种被盛放着,寓意让祖先们也都看看今年的丰收。

祭祖一事过后不久就迎来了冬天。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北方边关的草原部落就不由焦虑起来,既然已经成了大秦的附属,他们的来去自然也就不再自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