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1)

加入书签

听到太上皇的传唤,龙熠稳步步入殿内,躬身跪下,声音沉稳道,“陛下,四世陛下让臣向您问好。”

“起来吧,说说你这次的来意?”难道儿子真的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麻烦,需要他这个老家伙出关么?

一想到这,秦三世心里就不由担忧了起来。

“回避下,四世陛下在民生上遇上了一些麻烦,需要硝石、硫磺、朱砂等物。”等龙熠埋头说完,不出意外,秦三世的神色已经愣住。

“他想要多少?”秦三世皱眉道,燕歌不会也迷恋上了长生之术吧,这可不行,这事怎么也得等他退位以后才能去追求。

秦三世不反对儿子修仙,但是赵燕歌绝对不能现在就直接修仙,好歹把下一代培养出来,有了继承人再说这事。

“四世陛下说……全部,目前都非常的急用。”龙熠看着秦三世越来越不好的脸色道,暗自为自己抹了一把汗。

“龙熠,你老实说,我儿要这些东西是想干什么?”秦三世声音骤冷道。

“回陛下的话,四世陛下是想用这些东西来炸山开路。”龙熠不慌不忙道,在心里快速回忆着赵燕歌交给他的知识。

听到这个意外的答案,秦三世不由眉峰微挑,好奇道,“用那些东西怎么炸山开路?”虽然他炼丹时偶尔也会炸炉,可那也只是很小的概率。

“四世陛下说,用硝石、硫磺和木炭就可以做出一样有趣的东西,臣可以做给陛下看。”龙熠道。

秦三世听了让人把龙熠口中的东西都拿过来,就这样看着龙熠现场制作。

而亲身经历的龙熠手被按压的稳稳的,回想着火药配方的比例,一开始,他只敢做出来一个小火药,火引被点燃后,火药被扔出,轰然炸碎了一口大缸。

待声响过后,乱石纷纷落地,秦三世上前一步快速的查看。

刚才那个声响,虽然不够响亮,却是他炼丹时炸炉的声音无疑。

“你说这些东西你主子都能用的上,那就都搬走吧,我这里还有一些矿藏的地契,你也一同给他带回去吧。”秦三世兴致缺缺的摆手道。

刚才他是看着火药是如何被制作的,真正让他心惊的是这三种原材料他以往没少往炼丹炉里面加,现在看来,他还没炸死绝对是先祖庇佑,短时间内,他是不想再看到和炼丹有关的东西了,他要好好的静静。

道观后面,龙卫的人带着不少东西见到了太上皇后。

一身青色襦裙,发挽道髻,面上不施粉黛,让太上皇后的容颜看上去年轻了数岁。

赵燕歌今年十五岁,虚岁十六,太上皇后和太上皇现如今也才三十岁出一点头。

看到儿子的龙卫来,太上皇后眼睛不由一亮,关心的问道,“皇上和皇后两人之间相处的如何?”

“回殿下,帝后两人情投意合,感情笃定,这是四世陛下和殿下两人为您送来的东西,希望您在这里一切都好。”龙卫的人笑着道,随后为太上皇后呈上了一大堆的东西。

小到面霜梳妆镜,大到伺候太上皇后饮食的宫人,感受到儿子的孝心,太上皇后嘴角扬起,心里感到十分的贴熨。

“对了,我儿给他父亲带来的是什么?”那些属于女人的护肤品总不可能给三世送过去吧。

龙卫低头道,“四世陛下给三世陛下送来了一份大秦堪舆图,说让三世陛下多出去走走,散散心。”

前殿内,秦三世坐在蒲团上,手中握着一份赵燕歌让人带来的大秦堪舆图,正欣喜于儿子的雄心壮志,等秦三世回过神来,他的整个道观都被龙熠带着龙卫的人给搬空了。

第34章

回到后殿,房间已经彻底大变样,不仅通透敞亮许多,室内还多出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三世一回来,太上皇后就道,“这些都是燕歌两口子送过来的,你快过来看看有没有你能用的。”

柜子、衣服、发钗、护肤品、镜子……三世一一仔细看过去,后知后觉的明白太上皇后是在对他炫耀。

儿子给他娘送了这么多东西,却只给了他一份大秦堪舆图,他身为堂堂太上皇,哪里能缺这一份图纸。

同为父母,身为儿子居然厚此薄彼。

想到被龙卫搬走的那些东西,三世心口不舒服道,“那个臭小子,把我的船也给带下山了。”

太上皇后“山上本来就不是放船的好地方,你要是真想研究,下山去不就行了,去海边,你想研究多少船都有。”

“算了吧,马上就要入夏了,还是山上待着比较凉快。”三世可不打算委屈自己。

在没有风扇的年代里,夏天里最受欢迎的东西是蒲扇,用草编织而成,一个蒲扇看上去比人脸还大,手动扇风,为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凉爽。

夏天悄悄来临,是从咸阳城的摊位上卖蒲扇的数量增加开始的。

咸阳宫地势抬高,格局冬暖夏凉,甚至还细分出了夏天乘凉的凉宫,赵燕歌感到天一热,就和公孙起两人搬了宫殿。

夫妻两人并不苦夏,只是炎热天气还是让人打从心里面发蔫,提不起精神来。

公孙起还好,后宫没多少要管的事情,她的休息并没有人打扰。

赵燕歌则不同,神情蔫哒的伏在案桌上,心里盼望着龙熠带着龙卫快点回来。

咸阳宫冰窖里的冰块不多,不能随意挥霍,等龙熠把硝石带回来就不一样了。

空气有些闷热,让众人神情都有些慵懒。

赵燕歌“看这天气,海边的第一批盐应该能收上来了。”

等天上的太阳把海水蒸干,盐池内留下来的就是白花花的海盐。

比起在内陆的井盐、矿盐、湖盐来,海盐无疑是最好获取的。

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盐贩们开始驾车赶往海边去向盐民们收盐。

他们的背后皆站着不同的家族,每逢盛夏时节,盐量增多,他们就能通过运盐而大赚一笔。

当然,他们并非大秦的官方机构,属下私下盈利,被抓住可是要判刑的,所以做他们这行的一般都是小心再小心,只埋头赶路。

马车咕噜噜的行驶在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让民间盐贩们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乎一倍。

等盐贩们来到沿海区域,看见那被整齐规划出来的海量盐池,皆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冷气,明明就快要入夏,天气已经热起来,可是他们的身体却如坠冰窖一般,身上的体温低的可怕。

冷汗从身上渗出,“怎么回事?沿海区域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我们为什么没有收到消息?”

要是他们早知道沿海区域这边的变动,也好早做准备,可是现在,比起他们这些年来在沿海收买的那些盐民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小巫见大巫。

是谁这么大的手笔!

等他们一打听,发现那都是官方的盐池,顿时齐齐的咽了一口唾沫,盐也不收了,立马赶回去向他们身后的人汇报这个情况。

沿海区域的郡守们心中又何尝不心痛,每年控制着盐的出产量,又有那些盐贩们私下孝敬着,他们口袋里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只有天下的老百姓抢着买盐,他们的口袋才能鼓起来,至于民心民意,为百姓们做点事情,不好意思,他们为官的初心就不是这个。

“果然,那些贵族们有钱,这些沿海区域的官员们口袋也鼓。”负责清点郡守府中账务的人眸中一冷道。

别忘了郡守是沿海区域最大的官员,而下面的盐贩们孝敬是一层层递上来的,那些人不可能越过中间的人直接孝敬郡守,足以可见贩盐带来的暴利。

牵一发而动全身,也难怪陛下到现在都还没有发作。

沿海区域的消息被各郡守封锁,等那些盐贩们把消息带回去的时候,沿海区域内的盐池已经晒好。

白花花的精盐堆积在盐池里,然后被众多工人们装入麻袋,所有在盐池内工作的工人都清楚的知道,等这批海盐运到内陆以后,盐的价格就会立马降下来,他们以前家里靠着贩卖私盐的牟利方式再不可取。

一个身材干瘦的老者坐在海边望向无边无际的海边,他被抓到盐池内干活的几个儿子磨蹭着过来,眼中带着对未来的迷惘之色,“爹,以后不能卖私盐了,我们以后该怎么往家里挣钱啊?”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背靠大海,难道还能饿死不成。”

“如果能让天下人都吃到便宜的盐,那点蝇头小利不挣也罢。”老者头也不回的说道。

几个儿子看着自己的父亲,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都是被官府抓到盐池干活的,他们只能当干活的苦力,而他们父亲却能捞到一个监管当。

夏天炎热,盐池内干的快,等盐装好以后,又开渠引海水灌入盐池中,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晒盐。

“老爷,不好了,沿海区域发生大变。”来人急急禀报道,头也不敢抬起来。

六国贵族的后裔老神在在道,“说吧,出了什么事?”想来想去,也无非是高抬盐价而已。

“沿海区域出现大量官方盐池,数量足够满足整个内地所需,属下回来的时候,沿海区域的官盐已经快能装袋了。”来人兢兢战战的说道。

下一秒,他耳边就听到青铜酒杯落地的声音,在地上滚了几圈,而后变得寂静无声。

良久,才反应过来的贵族深呼一口气,咬牙道,“秦四世这是专门冲着我们来的啊。”

从刚开始的瓷器,到后来的墨斋,再到现在已经能动摇他们根本的盐利。

“去,用我的名义请众家主们过来商谈,我们贵族已经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秦四世又把他们往哪里逼呢。

不同于贵族心里所想,赵燕歌并没有对贵族们特地针对。

而是贵族们的收入来源是在汲取天下万民的鲜血,赵燕歌想要盐价降下来,自然而然就会对上这些靠私盐创收的贵族们。

此事无关善恶,而是彼此之间的立场不同,并且还没有和解的可能,赵燕歌不会为了那些贵族而对百姓的压迫视而不见,那些贵族们也不可能为了赵燕歌而对他们立足的根本后退一步。

咸阳宫内,就在赵燕歌已经用上了冰窖中去年存储的冰块,龙熠带着龙卫终于回来了。

除了硝石等物,龙熠还给赵燕歌带来了几艘船,船体并不大,只能算中等,只是它们身上的东西却很不寻常。

少量公输家和墨家的人看了,立马就判断出这些船上布置着大量的陌生机关,瞬间手痒的就想把船给拆解,让他们一探内部的究竟。

赵燕歌让人把船给两家人送过去,一点也不在意三世造船的目的。

“陛下,这些船父皇想用来做什么?”公孙起好奇道。

三世陛下在琅琊山上,可不近海,他要船干什么。

“海外有仙山蓬莱,他想去求仙问道呗。”赵燕歌撇撇嘴道。

很可惜的是,蓬莱现在只有大量野生土著和一群少量大秦子民们。

始皇时期就能乘船出海去往蓬莱,三世之所以会改进船只,无非是想亲自去看上一眼所谓的仙山。

赵燕歌怕三世去了以后心里一直坚持的希望会破灭掉。

“世上真的有仙么?人人都说三世陛下随着始皇陛下见过真正的仙人。”要不然三世也不会对修仙这么的执着。

“这谁知道呢。”也许真的是仙人,也许是骗子,不过那些都和赵燕歌无关,他的大秦也不准备走所谓的玄幻路线。

把龙卫带回来的东西分开存放,赵燕歌抱着硝石带着公孙起回到了殿内。

两人的床上已经换上了冰凉的竹席和竹枕,随着天气炎热,公孙起越来越不愿意被赵燕歌碰到。

就像一只慵懒的大猫,天热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抱着。

硝石制冰很简单,准备一大一小两个盆子,都装一些水,小盆叠入大盆中,弄成两层,把硝石加入大盆中即可。

这样一来,大盆和小盆都能结冰,只是需要注意,加入了硝石的大盆结成的冰不可食用,小盆内的冰才可以。

把大盆里面的冰块放到室内让室内降温,赵燕歌把小盆中的冰块给刨成细碎的冰沙,在上面加入果酱和牛奶,简易版的冰淇淋就做好了。

捧着玻璃碗,公孙起的手上蓦然一凉,贴在脸上,瞬间就让身上的温度给降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