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 / 1)

加入书签

“你们都还在外面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上完厕所继续赶路。”公输老者皱着眉对外面你挤我我挨你的公输家人道。

“我们这不是有些不忍落脚么。”说话的公输家人看着自己裤腿上的泥泞,有些不好意思踩在瓷砖上。

“不用担心这个,公厕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理的,放心踩好了。”墨家老者道。

“就是,真是少见多怪,这还只是郊区呢,等你们进了咸阳城岂不是连车都不敢下了。”公输老者道。

虽然他第一时间看到这么豪华的厕所也惊了一下,整个颠覆了以往对厕所的认知,可是也不会像家中小辈一样唯唯诺诺,厕所都不敢上。

“墨家老爷爷,咸阳城是什么样的呢?”

“咸阳城啊,是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回到马车上的墨家老者微笑着为公输家好奇的晚辈的解答道。

队伍在原地等了一会,等团队里面的人全都方便完以后,马车和青铜牛又走动了起来。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现在走的算是一条水泥小路,能够让三辆车并驾齐驱,因为真正通往别的郡的大路都被四世陛下修建了收费站。

听到墨家老者的科普,公输老者感兴趣道,“看来四世陛下的修路范围很广啊。”

能踏上水泥路,说明他们目前离咸阳城也没多远了。

天子脚下道路平整宽阔那都是应该的,可是看墨家老者的意思,这道路铺设好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59郡,756县,四世陛下都准备铺设成水泥路。”墨家老者微笑道。

古代阡陌交通,通往下一个地点的可不止一条道路,其中交错复杂,远远超过郡县们的总数量。

这同时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量,稍微在心里算了一下,公输老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四世陛下这是功在千秋啊。”

就连始皇陛下也只是捡紧要的驰道直道修缮,而驰道和直道的作用不肖细说,如果大秦真的有一天全都是水泥路这样的好路段,那百姓们今后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便利。

“可不是。”墨家老者眸光悠扬道。

咸阳城,赵燕歌目送着陪同太尉夫人一同出宫的公孙起,给媳妇带上足够的钱让她出去买个尽兴,等看不到公孙起的身影后,赵燕歌这才回去殿内处理事物。

右相和代左相早已等候多时,“陛下,这是臣起草的《道路规范条例》,请您过目。”

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需要定好主责在谁,之后就能依法办理,右相短短数天的功夫就构思完毕。

赵燕歌大致看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交通法又不是刑法,在定下主责次责无责和相关的赔偿事宜之后,后续的处理也分外的干脆利落,尽显秦律之风。

“这次我找几位来,是有要事和诸公相商。”赵燕歌看着右相代左相和御史大夫们道。

除了太尉和左相,三公已经尽数在此。

“不知陛下所为何事?”代左相拱手道,他任代左相已经有一段时间,可是陛下除了让他履行职责外,并没有交给他其他的事情。

对比在家忙碌的左相,在外的太尉,深受重用的右相来,他这个代左相比起来分量轻了不少。

现在听到赵燕歌有事商谈,代左相隐隐的意识到,他的机会好像就要来了。

俗话说不想转正的副相不是好副相,如今已经从御史大夫更进一步,距离转正为相也仅有一步之遥,在左相真正回来前,他是一定要在陛下眼前刷够存在感的。

赵燕歌看了这位有些兴奋的代左相一眼,道。“朕欲动用一次国库,给国库添加一个新的进项。”

在这之前,赵燕歌所花费的一直都是帝王的私库,这还是第一次准备动用国库内的钱财。

不是赵燕歌没有吞下这个新进项的能力,而是不能。

赵燕歌在这几天里想了不少能赚钱的办法,如果要说来钱最快的,莫过于开银行了。

那才是真正的聚集天下财富于手中。

只是银行这块大蛋糕,事关天下民生社稷,肯定是不能归入帝王私库进项的,赵燕歌只能把它拿出来作为国企。

“陛下说的可是货币兑换?”代左相眼睛不由一亮道。

这个时候连钱庄都不存在,货币兑换什么的,自春秋时期就存在,只是一般都是由那些金银首饰店和柜台兼营,没有一个确切的体系,民间也有小份额的借贷,遇到有良心的,会少要一点利息,要是遇到黑心的,就直接变成了高利贷。

“《周礼》中曾有记载,泉府就曾以借贷的模式帮民间渡过难关,只是,它并非盈利机构,陛下。”右相道。

身为国家,他们自然不可能贪图那些民间小利,自然的,秦朝虽然也有这些借贷问题相关的律法,可是以往并没有受人重视过。

“是啊,如果只往外借钱,自然得不到多大的利润,说不定还要倒贴钱进去,只是,如果银行能让那些百姓们自动的往里面存钱呢?”赵燕歌道。

代左相的脑筋快速的转动了起来,道,“陛下,如果想要百姓们存钱,只怕要许之以利才行。”威逼那条被他下意识的删除,这样一来,就只有利诱一条路能走了。

“没错,存钱分活期和死期,活期随时能取钱,而死期必须到时间才能把钱给取出来,在此期间,那些百姓们的钱财就能为我们所用。”

“以三年死期为例,时间到了,可以给他们算2%的利息。”

“活期则会低上一点,只是不管是哪个,都比让他们的钱烂在手里来的强。”赵燕歌道。

代左相眸光闪烁道,“如果银行真的运行起来,汇聚天下钱财于国库中,那我大秦的任何行事都将无往不利。”

“至于取钱的问题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可以在银行里预留一部分钱财出来应急,毕竟一百个百姓存钱,哪怕五十个都来取,也完全能应付的了。”右相道,下意识的在心里拾起了关于借贷方面的相关律法。

其余人也被这个计划调动起了胃口,争相加入讨论当中。

在这个世上,再没有比大秦更有资本开银行,更因为有整个国家做靠山,他们还完全不用担心这个计划会夭折。

赵燕歌抛出一个话头后就任由他们自行讨论,如果三公们都同意这个计划,那后面在朝堂上通过的几率也会大很多。

在脑海中思索着东西,赵燕歌指尖转动着一枚新式铜钱。

这是最近刚新鲜出炉的四世钱币,原材料由那些拍卖下瓷器的六国贵族们所贡献。

别看一枚铜钱轻盈,可要是多了,一连串的数量,那分量可不轻。

赵燕歌正在想,他该用什么材料做纸币呢?

金、铜正好可以融了拿去做别的事情。

白纸显然不行,容易被浸湿,除此之外,还需要打上防伪标识。

这事事关经济问题,显然马虎不得。

赵燕歌可不想看到自己辛苦弄出来的纸币被人仿造泛滥开来。

【宿主,你可以试着把你的本体图案印到钞票上,那样一来绝对无法出现仿造纸币。】系统提议道。

第22章

“我的本体图案,那不就是黑龙么。”赵燕歌抬头看了一眼咸阳宫上空那巨大的本体道。

是啊,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图腾之一,是你的话,如果真的有人想把你的模样印到假冒伪劣的纸币上,你完全可以第一时间就察觉到。系统道。

赵燕歌不禁以指轻扣桌面,心里思索着这个非常可行的方案。

他的龙气和整个大秦息息相关,除非大秦朝灭,要不然他的图腾将会永存。

授权于纸币的图腾权限,这点对于赵燕歌不难办到。

而一旦防假措施做好,那纸币的材质等问题就没那么迫切了。

看到三公们还在讨论,赵燕歌轻声道,“以前泉府不是给民间借贷么,银行也有这个功能,如果是救急使用,就给他们最低利息的贷款,让他们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至于债务,父辈若是没还完,可以子辈接着还,时间线延长一些,不要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负担。”

反正只要人还生活在大秦内,债务几乎跑不掉。

右相用小笔在朝笏上面快速的记着,“喏,陛下,只是不知银行是否会接受大型抵押物件?”

“自然,房产、商铺、矿藏等银行都收。”

抵押也是有期限的,期限内还可以把自己所抵押的东西给赎回去,期限一过,那不好意思了,东西就归银行了。

众人又就着这个计划进行完善,赵燕歌看着三公们的架势就知道这个方案妥了。

别的不说,三公是朝中顶梁柱般的存在,他们全都支持的东西,自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施。

可惜三公里面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这件事,他们都不傻,一看就知道银行这个计划利国利民,切实可行。

别他们嘴一欠,就让四世陛下把增加国库税收的方案给拢到四世私库里。

一想到那些正在修建的道路,他们没有一点话语权,三公们就在心里面深深的叹气。

如果不是银行的计划太过庞大,需要整个朝廷的支撑,哪怕是帝王也无法一口吞下,估计四世陛下都不带一起他们讨论的。

等在咸阳宫内陪着赵燕歌用过午饭,三公们这才意犹未尽的告辞,出宫去查询更多的资料完善银行制度。

“陛下,十三处矿藏已探明,三座铜矿、五座铁矿、两座煤矿,还有三座银矿。”龙熠过来汇报道。

这是那些六国贵族们支付的拍卖钱,十三处矿藏基本都是露天矿,被开采的已经不少,剩下的也被估算着没多少价值了,这才凑着把烂摊子扔给了赵燕歌,毕竟矿藏这玩意,越往后开采就越危险,他们再投入人手下去难免会得不偿失。

赵燕歌也不介意,毕竟这些矿藏上那些六国贵族们并没给出太大的水分。

“至于硝石和硫磺等东西,大部分都在三世陛下的掌握之中。”龙熠把调查出来的情报说给赵燕歌听。

想起酷爱修仙的三世,赵燕歌听了是一点都不吃惊,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些东西使用方法不当,提前把三世给送进帝陵里。

“派龙卫去,就说我需要硝石、硫磺、黄金、汞、朱砂等物。”赵燕歌一连说出了如今方士炼丹的诸多原材料,准备把三世那里的东西给彻底搬空。

要他说,依靠那些必死的丹药来,还不如多吃点清淡素食活的时间长呢。

“陛下,您需要多少量?”龙熠问道。

要知道,三世那里炼丹的原材料可不少。

赵燕歌笑道,“把那些原材料的矿藏所有权也给我带回来。”

“喏,陛下。”龙熠领命,退出大殿后就去调遣龙卫。

这一去,估计要和龙卫内的前辈们对上,人数少了可不行。

赵燕歌垂眸,长而浓密的睫毛覆下一层阴影,让赵燕歌眼中的神色变得影绰不清,让人无法深入探究。

系统不由奇怪道,你在愁什么?

“我在想什么能赚钱,可是想来想去,还是发展农业最为稳妥。”毕竟,农业才是一切的根本,最底层的人收入若是跟不上来,那他有再多的点子也没办法普及啊。

在一个人还饿着肚子的时候,你去跟他谈理想,那不是在耍流氓么。

现在秦朝因为变法的缘故,土地兼并比之战国时来的更加严重。

只要稍微深入想一想,当那些手中握有无数良田的地主们把平民的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让大部分平民都活的衣不蔽体时,届时,压迫就会迎来一场极大的反弹。

纵观历史,哪个改朝换代不是上次土地所有权的再次分配。

新朝建立之初,给百姓们的政策自然宽松,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地主复又重新出现,让这个已经慢慢腐朽的皇朝迎来又一次的破灭和新生。

“现在倒是有一个能够抑制住这个现象的办法。”赵燕歌不由握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