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1)

加入书签

光是看她的样子就能知道镜子在女子中会有怎样的市场。

要知道,公孙起还不是那些闺阁女子呢。

“这个东西啊,你可以把它们赏赐给喜欢的后宅夫人们,如果拿出去【玉研阁】售卖,那定价不会低。”

“也算是朝中做官的后宅福利吧。”赵燕歌笑着对公孙起道。

不同于瓷器,赵燕歌虽然放出消息,时至今日也就只有三公手里才有一件瓷器,至于其余的官员们,还在赵燕歌的考察中。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把瓷器给定为高端产品,那必然不能让它们的价值被糟蹋了。

随着时间流逝,【玉研阁】每日的客户量也固定了下来,营业额也跟着稳固,毕竟这里的东西买回去可以用很久,就算是这样,也有很多女子相互结伴每天进来转转,哪怕不买,光是看看也能让心情变好。

反正女子能做的事情不多,每天都很空闲,不知不觉间,【玉研阁】就成了她们经常光顾的老地方。

而今天,女子们敏锐的发现【玉研阁】内多出了一样从未见过的新东西。

那样东西巴掌大小,一掌可握,又轻薄透亮,可随身携带不说,还非常具备实用性。

不少见到了镜中真容的女子们的惊呼声在【玉研阁】内此起彼伏的响起,等她们意识到这件东西是什么作用以后,手中连忙紧紧握住手中的镜子不愿意松开。

能天天逛【玉研阁】的女子不说身份,光是钱财就不是那些平民女子能够比的,尽管一小块镜子的价格被定的不低,可是依旧有很多女子当场购买。

镜子的加入让【玉研阁】稳定下来的营业额直往上飙升,让赵燕歌的私库又变得充盈些。

就在这段期间,民间的春耕已经过去,劳役令已经颁布下去,不少少年儿郎们皆告别家乡和长辈,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囊,就随着有经验的家乡长辈们宛若河流一般的汇率到了咸阳城。

他们将在咸阳城内跟随着三公之一的公孙太尉前往边关。

去了那里以后,他们可能会遭遇战争,还需要苦修长城,顺带换个地方继续耕耘。

十万儿郎,背后是无数对他们安危牵肠挂肚的亲人们,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成为父亲,有的还未成家,还是父母膝下的孩子,只是劳役令一出,无数父母妻儿的眼泪泪撒当晚,却又不得不为他们依依送别。

赵燕歌带着公孙起来到咸阳宫最高处往下方俯视,十万人乌压压一片,连绵数百亩地,其实在最高处已经看不清楚下方人的容貌,可是赵燕歌的心情却有些沉重起来。

不同于公孙起,看到同样的一幕骨子里只有热血沸腾,恨不得一同前往边关去。

大漠孤烟直,马革裹尸还。

这是公孙起曾经的向往,也是公孙起对公孙太尉这个在战场上拼杀的父亲的憧憬。

“走吧,我们下去,送公孙太尉一程。”赵燕歌拉住公孙起的手道,生怕她一个激动一不小心从这里栽下去了。

十万劳役,不同于兵役,他们的身上没有盔甲和武器,去了边关以后他们就是去干活的,尽管赵燕歌已经规划出来了大秦未来领域板块的范围,长城的修缮进度也是不能停下的,

长城的作用不仅仅只是防御,更多的作用还是切断对边关那些蛮夷的补给,堵住所有可能的道路,不让他们趁机进入大秦的领域内胡作非为。

古代不懂什么叫做经济制裁,他们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来修建一座能够划分里外的长城,希冀着长城能够维护住他们的安危。

“此次太尉前去边关,朕有一样东西想要送给太尉带去边关。”赵燕歌身穿天子服饰,对公孙太尉郑重道。

那是把红薯玉米等农作物交给公孙太尉时都不曾有过的表情。

公孙太尉不由一愣,而后跟随着赵燕歌踏上长又高的台阶,来到了城墙的另一面空旷处。

往下俯瞰,那里一片平整,什么东西都没有。

这里已经被赵燕歌给清了场,没有任何一个人在。

正当公孙太尉不明所以之际,赵燕歌弯腰提起一小袋面粉,把面粉口袋打开,而后把一袋面粉往天空和远处扬撒而去。

这是什么践行方式?

而后公孙太尉就看到赵燕歌指尖轻轻一弹,一枚燃烧着火星子的火折子就往那片雪白中投掷而去。

“轰——”地一声,声音石破天惊,地面被微微动摇。

面粉炸弹的威力横扫四周,要不是赵燕歌投掷的足够远,此时的他们也会在面粉炸弹的波及范围之内。

公孙太尉不由瞪大了那双虎眸。

少年帝王身穿玄青色服饰,于波澜壮阔的背景中回眸。

第13章

火器的威力对于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本不该这种大杀器出现,只是赵燕歌不可能为了敌军而对友军残忍。

明明能够让他们更快的结束战斗,伤亡来的更小,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有伤天和?

他堂堂黑龙可不怕这个。

“陛下,这东西是什么?威力如此巨大。”公孙太尉相信,他们两个要是离的近了,就算身穿盔甲也依旧无法幸免。

这个消息对于他们这些用血肉之躯来拼杀的将士们是那么的让人匪夷所思。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赵燕歌道,“我刚才撒出去的是面粉,另一种就是火,就这两样,结合起来形成的如此威力。”

硝石什么的以前并没有大面积开采,运用到前线上估计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还不如面粉炸弹来的便捷一些。

赵燕歌把面粉炸弹的注意事项说给公孙太尉听,公孙太尉不由喉中发干,嗓音沙哑沉重道,“是,陛下,我们一定会注意面粉和火的距离,不让它们靠近。”

十万劳役,肯定是要运送粮草前往边关的,而这其中面粉的数量可不小啊。

一想到他们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没有关心过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公孙太尉就有些背后发凉。

别还没到边关抵御外敌呢,就先被折在了自己人手中。

等一切都交代好以后,赵燕歌回去城墙上,目送着十万劳役跟随着大秦军队离开。

玄黑色的大秦旗帜招展,直至越来越远,赵燕歌这才步下城墙,回到咸阳宫。

公孙起在外多逗留了一会,陪伴着自己母亲轻声安慰着,晚了赵燕歌一会才回来。

“太尉夫人没事吧?”赵燕歌问道。

“没事,母亲早就习惯了,再说了,父亲只是送劳役过去边关,很快就回来了。”公孙起道。

赵燕歌神色不由一动,问道,“你想去边关看看么?”

“实不相瞒,妾的确向往边关的风景,只是现在,妾的初衷已经改变了。”公孙起笑着道。

以前的她向往的何止是边关的风景,还有边关那自由自在的气息,在那里,她不用担心自己格格不入,作为习武的女子,在这座大秦首都中生活的并不是很自在。

公孙起在未进宫前,以为自己会一辈子都压制住自己的天性,去恭维讨好那高高在上的帝王。

可谁知道她嫁进来以后日子过得比家里面还要自在。

公孙起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女子,她知道很多女子嫁人之后日子都过得困苦,不是身体上就是精神上,总没有十全十美的,而她之所以如此自在,不过是因为赵燕歌对她的爱重珍惜和尊重。

在赵燕歌的身边,她发现自己一点都没有被束缚住,她每天可以照旧练武,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可以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成为嫁人之后,过得比在闺阁中还要开心快乐那种少有的存在,她何其有幸。

公孙起依旧向往边关,只是不同于以前向往的自由气息,而是想要去看看自己父辈们为之付出一生的地方,去看看那些将士们曾走过的路。

这是来自她骨子里对那些将士们的共鸣,是哪怕没有白虎一族的记忆都无法抹掉的存在。

赵燕歌摸了摸公孙起乌黑亮丽的头发,道,“会有这个机会的,等以后把边关塞外也纳入大秦的领土,我就带你去看看。”

没几天,赵燕歌要的柜子款式也已经被打造好,没有用那些木料,不管是衣柜还是首饰柜等,通通都是由玻璃打造,与此同时,各个宫殿的窗户也都被糊上了小块精致的玻璃,让宫殿内透亮了不少。

相比起木料的柜子,玻璃柜防腐防虫还防潮,没有柜子沉闷的颜色,玻璃柜被工匠们做的大气而宽敞,让人看了不由眼睛一亮。

地板上被铺设着厚重软绵舒适的地毯,哪怕光着脚走过也不会感到一丝的凉意,等赵燕歌和公孙起到的时候,已经有宫娥把公孙起抬出来的嫁妆开始分门别类的填充进柜子里。

衣柜、鞋柜、首饰柜、饰品柜……还有专门放置夫妻两人的武器柜。

看到武器柜被赵燕歌用帝王私库内的兵器填充着差不多,公孙起见猎心喜的跑过去,眼睛发光发亮。

棠溪,墨曜,合伯,邓师,宛冯,龙泉,太阿,莫邪,干将……

这是天下最出名的宝剑,秦扫六合之后,它们就归属进了帝王库中,比如赵燕歌身上时常佩戴的就是龙泉剑,不说龙泉剑的名字赵燕歌很喜欢,它的锋利和坚硬程度也让赵燕歌感到满意。

绝世宝剑,历经千年而不朽,足以可见春秋战国这段时间发达的工艺,只是绝世宝剑的原材料可遇而不可求,注定无法大批量打造,只能少量产出。

公孙起摸摸这把,又摸摸那把,就像犯了选择困难症一般,不知该拿哪把佩戴来好,最后还是赵燕歌把排名第一的棠溪塞到她的手里,这才让公孙起停下了内心的纠结。

剑藏于身,公孙起刚把棠溪从剑鞘中拔出一点,就寒光熠熠,弥漫着一层冰冷血腥之气。

剑主杀伐,哪把绝世宝剑不是饱饮人血,如果来一个胆小的,估计看到剑身就会被吓退,公孙起把棠溪从剑鞘中抽出,丝毫不受影响的划了几下,空气中传来锋利的破空声。

“过来看,这是给你制做的全身镜。”赵燕歌带着公孙起来到了衣柜处,这里每隔几步就摆放着一块精致大气的全身镜,可以让公孙起随时都能查看自己的妆容。

公孙起从衣柜中取了一份襦裙拿在身上比划着,最后比较着,还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这件最好看。

相比起以前每件衣服还需要叠进柜子里和翻找,有了衣柜后穿戴都方便了很多。

赵燕歌也有自己的专属衣柜,里面的衣服并不比公孙起的衣服来的少。

“陛下,这份工具已经进行改进,您看可行否?”一位墨家出身的匠人心中紧张道。

赵燕歌之前看到的“滚筒洗衣机”雏形就是他设计出来的,那个时候的洗衣机关还很粗糙,就在浣衣坊搭建玻璃房的时候,他又把自己的那份图纸给翻来覆去的更改的更加完善。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增加了机关滑轮的数量,一脚踩下去,可以让木桶转上四五圈,比之前更加的节省人力,除此之外,可以让衣服快速甩干的洗衣工具也被打好了草稿。

甩干的机关不像滚筒机关那样设计,毕竟现在哪怕有滑轮,也拥有不了离心那般的速度,而是像旗帜一样高高竖起的圆柱体,底如磨盘,把衣服挂在柱子上,完全可以交由牲口拉着围着运转。

这样一来,洗衣服和晾晒衣服的时间将会大大的缩短,每天能洗的衣服数量会更多。

玻璃房采用坚固的玻璃建成,确认了玻璃的坚固以后,施工队一连把玻璃房建到了和周边建筑齐平的位置,每层都一半遮挡,一半露天,露天的位置刚好可以够到外面甩干的柱体,可以非常轻松就把衣服给挂上去,而后交由下方的驴子开始转动。

不仅如此,玻璃房内还有机关连接外面的河水,可以进行快速的接水排水,浣衣坊洗衣服的宫人们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露天洗衣服,饱受夏日炎阳和冬季冷风的侵袭。

与此同时赵燕歌给公孙起提起过的玻璃大棚也被搭建完毕,比起浣衣坊的玻璃房来,玻璃大棚更没有技术含量,玻璃大棚占地面积并不小,里面宽敞明亮,被移植进去了很多时令果蔬。

赵燕歌走在玻璃大棚里,感受着来自外界暖洋洋的太阳,对龙卫首领龙熠道,“去龙卫给我找农家人过来。”

先前种植棉花的时候赵燕歌已经把农家的人分出去一批到皇庄上,所以这次前来玻璃大棚的农家人并不多。

他们到的时候,赵燕歌正在用自己临时抱佛脚学来的知识在给蔬果们嫁接。

“陛下,您在做什么?”农家人疑惑道,不知道高高在上的四世为什么要折腾这些好好的农植们。

凭借着强大的控制力,赵燕歌把一段长着小嫩牙的枝条嫁接到了一块砧木上,而后把这对因他而结合的两个物种给缠绕固定住。

赵燕歌做完以后起身道,“这是嫁接术,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大致流程就像我手中这样,不过也并不是什么种类都能进行嫁接,这就需要你们农家去细心摸索了。”如果想要更多的粮食,开发新品种,优化已有品种是必须的。

也是看到了玻璃大棚的果蔬们,赵燕歌才后知后觉的想到了嫁接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