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白发丝丝,情断情长(1 / 1)

加入书签

“看上去像是病了……”玲珑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咀嚼,不由得,汗毛已自动竖立站岗。虽说听多了、也看多了皇宫里的这些阴谋,每次真正碰到自己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人去遭遇,依然会感到人情险恶,更为那些缜密的心思感到可怕。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罢了,而且事情已经过去,多说无益。如今看来,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淳贵姬,皇上以前那么偏爱泽儿,如今也常常将大皇子挂在嘴上了。好在淳贵姬生性淡泊惯了,若换一个人,只怕内心难免有些想法。”

皇后说罢,又咳嗽了几声,虽不剧烈,却用手里的帕子捂住了嘴。玲珑见她略擦了擦,迅速将帕子收起,立刻觉得不对,皱眉道:“皇后姐姐,帕子给我瞧瞧。”

“咳嗽得脏了,有什么可瞧的。”皇后笑道。可笑空里隐藏着一丝不安。

“可你唇上为何有没擦干净的血迹?”玲珑一见到血迹,顿时如小狐狸一样警觉,顾不得尊卑之分,向皇后身上挨了过去,一把揪住她的帕子不松手。

皇后到底未能抢得过玲珑。玲珑将帕子展开一看,雪白中间一点殷红,触目惊心。

“你……吐血……”玲珑捧着丝帕的手颤抖起来。她知道吐血在古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病入膏肓,意味着前路茫茫,意味着在漫长与昂贵的治疗中焦虑地延续着质量不高的生命。

“不要对外人说,包括储御医。”皇后趁着玲珑没有惊呼出声的当口,赶紧关照。

“为何?如此病情,怎能隐瞒他?又能瞒得过他?”玲珑又惊起来,“难道不是第一次?难道你一直都隐瞒着他?”

“不光是他,而所有人。玲珑,若不是你今天瞧见,原本没一个人知道。”

“你还想不想好了!”玲珑一急,说话都带了哭腔。

“好是好不了了,不过是多拖延些时日。不过,你还未立稳脚跟,我也未能学会做一个‘单纯的皇后’,只要我撑得一日,不让外人知道我这样……我就还能说得上话,‘皇后’就还在,还能打理着这个后宫。”皇后苦笑笑,“如此,也算是我尽的最后一点力。等你找到了好的归宿,将你交到那人手里,我便也无甚牵挂了。”

玲珑不知何时,已是泣不成声。

她终于知道,这个外表柔顺的皇后姐姐,内心是多么地孤傲与倔强。皇帝配不上她,配不上。

玲珑悄悄地找了储若离,将皇后吐血的经过告诉了他。储若离黯然许久,便是玲珑不说,他也不难从脉相判断出来。良医只能医病,却医不了心。

皇后的心已经枯萎,纵是琼浆玉液,纵是转魂仙丹,也无法让她心回意转。可他不敢这么告诉玲珑,他看出来,玲珑对皇后的心意,早已超越了一个臣子对于皇后的忠诚。那是一种情感,宛如血脉相连。

玲珑抱着一线希望,恳求储若离再寻良方,储若离默默点名,第一次面对玲珑那么沉重,憋出了三个违心的字眼:“放心吧。”

几日后,宫外的芸娘将千里昭昭从西域带回来的养发膏药托人送进了宫。

芸娘派出去的采买已经平安回到京城。他们说,大雪封山结束之后,粮食绝收,千里饥荒,一片惨状教人不忍目睹。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天生的商人因子,绝对可以从任何不利因素中挖掘对自己有利的商机。所以,他们用自己带去的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以极低的价格从饿疯了的人手里换了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宝石。

晚间,玲珑将其中一瓶养发膏带到昭阳宫,趁着晚饭后的闲暇,细细地替皇后敷在头发上。皇后鬓间多少白发,根根皆是情断情长。

“真是难为霍夫人,为宫里这些琐事费了多少心血。”听了玲珑叙述采买在路上的经历,皇后感慨道。

“皇后娘娘别太放在心上。为着皇后,固然是她心中感恩。但是你也别担心她就会吃多大的亏。我这嫂子,肚子里一本生意经,天生做生意的材料。不说别的,单说走一趟西域吧。人员是她派的,可吃住行,都是跟着运粮草的队伍,省了多少事,更不说这两人能干,趁机带了不少宝石回来。而且,有了这一趟打前哨儿,往后这西域的这条道儿,只怕就会成为她的生财之道了。”

玲珑说起这霍家嫂子——被自己占用了名字的“芸娘”——的确,那是满满的佩服,尤其在生意头脑上,仅西域这一趟,又比旁的商家占了先机。

“西域雪山国虽为自治,却也是我大齐的属国。皇上正为雪山国的战乱发愁,雪山王要是再镇不住,只怕就要莫将军出手了。”说起西域,满满的都是政事,好像这天生就是一块容易酝酿政局风波的土地。

“早年不就是麦将军平定了西域,莫将军若已历练成熟,便是出手帮忙也不为过啊。”玲珑用细齿梳,一遍又一遍地梳着皇后的头发,让药物调和着水慢慢地渗透至每一寸发根。

“玲珑你不明白,不到万不得已,我们的将士不会出手。由朝廷军队出兵镇守,还能说是维持个和平,镇压就不一样了。在当地百姓看来,毕竟是外族的军队。就算强行平定,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玲珑心想,原来是这个原因。看来,纵然都是大齐的疆土,管理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每一地每一镇,都有各自特殊的情况。果然,政事不是那么容易看得透。

“朝廷的大臣们至今没有统一意见?”玲珑问道。“没有。皇上给了三日,让文武百官献计献策,三日内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计谋,大大有赏。皇上说,这是对文武百官的考验,看看如何平定了西域,渡过这个难关。”又是“三日”,终于明白,“三日”云云,其实就是顺口一句话而已,未必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可怜的是执行者,上头一句随口的话,下面就要跟着跑断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