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美丽的误会(下)(1 / 1)

加入书签

玲珑暗想:我一直就是个宽宏大量之人啊,还是原谅他吧,于是继续态度良好:“要如此说,我以前在福熙宫更不冷清呢,不是与娘娘在一处,就是与宫人在一处,有她们陪着我啊。”

肖珞睨了她一眼:“你明知道我说的不是那意思。”

玲珑觉得实在有点哭笑不得,这位大爷啊,我就算知道你说的“不是那意思”,可我也不知道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宫人升为女官,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肖珞突然没头脑地说了一句励志的话,他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正经而积极了?

“无论是宫人,还是女官,我都是一样的做事,放心吧。”玲珑笑笑。

“皇后对你是真的好,大约也是想成全你的吧。”肖珞期期艾艾地蹭着话。

玲珑微笑道:“你也知道是皇后遣我前来的啊。”

却见肖珞摇摇头:“我不知道是谁遣你来,只是猜测而已。你和昭仪从禁宫出来之后,我便立誓再也不过问你的事情。除非还有下一次——下一次你再需要我来帮助你。你若平安,我就走得远远的。”

其实,这样对他也很残忍。花了那么多心思去营救和调查一个真相,最后却是将真相里的姑娘交还给皇后,自己只能远远地守望。

“御医院并不安稳。”玲珑思忖着,只回了一句。却希望在这尽量少的信息中,能让肖珞听得清楚,便于理解。

“我当宫女,只能守着福熙宫一方田地。我若在御医院,这儿地盘大,想耍套拳也不会有人来管我。而且……”她顿了一顿,“闲来还能望望别人的田地。”

肖珞似乎有些明白,忧虑道:“玲珑,我心下的确有些不快,可即使不快,我也宁愿你是为了自己来的御医院。后宫的局纷繁复杂,你既能脱身,何苦又将自己给搅进那些浑水。”

玲珑嫣然一笑,那表情似是在开解肖珞:“我从局中一路走过来,又怎能指摘得清。要说是为了谁才来到这里,从宫人到女官,若仅从身份的变化上说,倒也可以理解成是为了自己。”

“变化的,只怕不只是身份吧……”肖珞的表情透着捉摸不透的焦虑和不安。

从他开口起,玲珑就觉得他说不出的古怪。每次当他这样的时候,多半就是有什么误会在他心里盘旋、又不愿意说破的时候。

要不给他戳破,他会一直将这心事反复地磨砺自己。

“你要是有什么想法,最好还是跟我直说。你又是愤怒,又是关心,又是不甘,又是不安,你让我都摸不着头脑了啊。”玲珑瞪大眼睛望着他。

这个阴晴不定的男人,真是让人不省心。

一听这话,肖珞才叫满腹委屈。真好意思,真好意思说自己摸不着头脑,我才是让你牵着鼻子,说东往东,说西往西,每次面对你,我自己都摸不着自己的头脑。

肖珞懊恼地想着,出来的语言却温和。他舍不得对玲珑凶呢,既然有暴怒,也是不忍伤害她一丝一毫的暴怒。

“你来御医院,难道不是为了那个储什么?”

“储什么……”玲珑一愣,立即想起,大名鼎鼎的二级医官储若离!

我的天,肖珞啊肖珞,你真是一个绝世的好脑子。我服了你,服了你!

玲珑瞪起眼睛,狠狠地望着肖珞,就差没有当场叉起腰。“你就这么不相信我?”这下轮到玲珑生气了。

“相信你什么?”

“相信我来到御医院当女官,完全和储若离无关。”

肖珞俊朗的脸上有一丝微红:“玲珑,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可每次事到临头,又会沉不住气,不小心就想多了。何况,我们既已无望,你另有所思,也是人之常情。”

说着,肖珞的神情在微红中渐渐黯然。

玲珑心疼了。

好吧,好吧,我得原谅你,这算是控制不住的独占欲吧。“信王殿下,我很认真地告诉你,第一,我和储御医当年也不过是少年时的互相欣赏。第二……”

她故意幽怨地望了一眼肖珞,才缓慢而清晰地说:“储若离储大人,已经被逐出宫一年多了。”

“啊!”肖珞的眼中竟升起了雀跃。

看到这股子雀跃,玲珑真想摔帘子、可典籍房没有珠帘。那就摔碗,玲珑在意念中摔了无数次的碗,以记住自己来不及喷出去的鄙夷。

王爷啊王爷,要有节操啊。

且不说储若离有没有理由成为信王殿下的假想敌,就算不幸中招,王爷你也不能因为人家倒霉你就高兴啊。

做人要有原则!

玲珑就很有原则。谁做她的敌人,她定会愉快地欣赏对方,怎么能人家倒霉你就高兴呢?这叫幸灾乐祸!虽然玲珑本人若碰到同样的事,心里会更加高兴,可人家从来都不放在脸上好不好,人家起码会表现得十分伤感好不好。

真幼稚,只有幼稚的人才会高兴得如此表面化。

肖珞感觉到了玲珑的鄙夷。痛定思痛,也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有点冲动。可是,有感情的人,常常都会失去理智。一听到御医院三个字,肖珞的智商陡然降低,这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软肋。

“对不起,玲珑……”肖珞生怕玲珑生气。这乌龙搞得有点大,玲珑也完全有理由生气。

可是,玲珑又怎是一般的小女子。小情小调小性子,已经从玲珑身上悄悄褪去。

“没事,说清楚就好了嘛。不过,早就跟你说过,不要憋在心里,自己琢磨还真能琢磨出一个真相不成。”

肖珞见玲珑额头汗涔涔的,知道是天热,且典籍房为方便晒书,窗户向阳,屋里更是阳光直射,热不可挡。想起方才玲珑正是因为不堪其热,才隔着花窗想请人顺带一把扇子。肖珞从腰间抽出一把上好的折扇。象牙的扇骨色泽盈润饱满,扇面上的纸厚实绵软,带着细密的底纹。扇面是一副画,清雅秀奇,纵是玲珑不识字画,一眼也看出那落款上的“宋伊”二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