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欢爱的刻度(1 / 1)

加入书签

淳昭仪从大林寺礼佛回宫,排场可比出宫的时候大。听说,大林寺大雄宝殿那个曾经被雷劈掉的屋顶,如今修缮一新,倒是香火更胜从前。

重要的是,从淳昭仪去了大林寺,一场喜雨,从大齐的疆土上,由北至南,将干涸的土地浇了个透透的。

整个大齐都听到了泥土贪婪的“嗞嗞”声,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声音,比任何的天籁都要动听。

而后宫也有好消息,还有什么比嫔妃怀孕更让天宸帝高兴的呢?

淳昭仪风尘仆仆,天宸帝爱意满满。他开始相信,是这位可人儿的诚意感动了上苍。天宸朝以来,还没有哪位后宫嫔妃有过如此虔诚。

他在长信殿设宴,与永宁皇后一起为淳昭仪接风。他赏赐了陪伴昭仪一同在大林寺呆了三个月的命妇们,而未能有机会潜心向佛的其他命妇,也有幸参加了这场晚宴。

景妙言没有见到玲珑。她看到淳昭仪的身边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寇玲珑去哪里了?

不管她去了哪里,只要不来自己的信王府,一切都没问题。

至于她住在肖珞的心里,根深蒂固。景妙言没办法。自从她以死相争之后,肖珞再也没有进过她的卧房。

她摸了摸手腕上的伤痕,那是一辈子的伤痕,粗砺、突兀。她不知道,这场抗争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

皇帝的留宿,是对淳昭仪最佳的褒奖。

是的,淳昭仪只将此看作褒奖,而非久别的情谊。或许皇帝的心中是情谊,可在淳昭仪的心里,欢爱也被划上了各种刻度。每一样,都是鲜明的标记。

她尽情舒展着,回应这种褒奖。天宸帝迷恋不已。这个女人原本圣洁的光芒,因礼佛而更加纯净。

那些后宫得宠着的女人们,都那么年轻,拥有让人忌妒的美好。唯有淳昭仪,她美好得可以让人忘却她的年龄。

回宫之后,颇是忙碌了几天,终于打量着淳昭仪有空,玲珑去了福熙宫。娴充华恰好也在。

“到底是你福熙宫出人才,玲珑这可算是出头了。”娴充华笑眯眯,又像是有所指。

“皇后瞧着她可靠,到底也是她之前对我百般维护,着实尽心尽力,皇后才把她调了去委以重任。”

“那谁,倒也肯……”娴充华说话向来直白。

“不肯又如何,皇后说得也有道理,任何机要部门,皆不可由一方之人把持。经历了后宫这么多事,皇上又岂不明白。”莫瑶淡淡地,她如今也不再是之前谨小慎微之人。

“好好干,莫教人抓住把柄。”娴充华捂嘴笑。

玲珑垂目,谦虚地笑道:“我且不与他们多搅和,只管好自己的事儿,一切皆按规矩来,对谁都一样,他们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如今御医院都在围着范美人转吧。”

“龙胎自然是重中之重。不过,别的娘娘也不会怠慢的。”玲珑边说着,边用余光去瞧莫瑶的脸色。

回宫后尚未见过莫瑶,还不知她对范美人的龙胎是何反应。

只见莫瑶浅浅一笑:“在外三个月,住在山林间,早晚与临川王妃,或长平府侧妃,倒常会散散步,只觉得人也精神多了。有时候,宫里头这样滋补,那样滋补,倒不如多活动,反而不觉得累。”

“你倒有闲心。范美人这一怀孕,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宫中都窃窃私语呢。”

“哦?如何变化?我原也不了解她,回宫也无人跟我提起她,倒不知道。”莫瑶也有好奇心。

“早先,她也是个苛刻的,虽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却也骄矜,但凡宫里头哪个局有点儿不如她的意,那是必定要追究个清楚的。如今倒温和起来了,皇上直夸她,说她要当母亲了,果然越发慈悲。”娴充华的语气,似乎带些嘲讽。

莫瑶却淡然:“这也是有的,女人有了孩子,心性果真是会变化的。充华你虽不是自己生育,可你想想,你有了守真之后,可有变化?”

娴充华想了想,道:“倒似乎是呢,不过我不是变得温和了,我是变得更加苛刻了。早先,只要不短少我的,我也不怎计较,如今谁要是怠慢了守真,我是命也拼得。”

说罢,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咯咯地笑起来。

“说起来,我回宫后还未去看望过范美人,我从大林寺带了些由高僧亲自开过光的信物。回头给她送去,也是个心意。”

“你可小心,别乱送东西,万一……”

莫瑶明白她的意思,前车之鉴啊。随便一个行为,要是被人揪住了发挥一下,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放心吧,我自有数,看望归看望,至于礼物,我倒是托芳贵嫔转交便是。贵嫔娘娘定会好好查验,不至有误。”

娴充华见玲珑来了迟迟不走,知她二人有事要叙,又说了几句,识趣地告辞。

人一走,玲珑就跺上了脚:“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怎的就让她怀上了。”

“我记得,锦画堂周围也是有树的啊,为何却没有中招?”莫瑶疑惑着,又道,“难道我竟是猜错了,问题不在树上……”

“这便不知了,可惜储御医不在了,也没有个信得过的人,否则倒可以问问究竟。”

“也罢了,怀了就是怀了,希望她这一胎不要再出问题了。”看得出来,莫瑶还是有点失落的。

更让她失落的是,原本已有些生疏的母女关系,还未来得及恢复到昔日的状态,又因她出宫三个月,又重回到从前。

玲珑去看望了小灰。因御医院的宫舍狭小,实在不便再伺养小灰,所以,它被留在了福熙宫。

小意将它照顾得极好,毛色亮亮的,眼睛圆溜溜地放着贼贼的光。一见玲珑进屋,激动得一连串“咕咕”乱叫。

“小灰,想我了吗?”

“咕咕,咕咕。”听这声音很是喜悦,敢情是想了。

这一人一鸽,正叙着旧呢,“喵呜”一声,面团也跑来了。

这下热闹了,屋里的面团、小灰和小意,全是玲珑带到福熙宫的。小意摸摸脑袋:“玲珑姐姐,你到底在福熙宫留下了多少东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