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准备(1 / 1)

加入书签

过年的时候,杜家族里很多人也都过来拜年了。

这几年,因为杜有忠有了功名的原因,杜家族里的人,或者在外面干活儿,或者在外面做生意,都比以前强多了。

杜有忠倒是没有说不能让族人经商之类的,他也管不了这么多,大家都要过日子,别人在遇上麻烦的时候,报上他的名字,能帮一下族人,这个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做什么为非作歹的坏事就成。

像青阳县张家的人,不就是也借着京城张家的名头当保护伞吗?

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过年后就要忙着杜二郎县试和婚礼的事儿。

所以这个年过的倒不是重点了。

从正月一完,连杜榆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四月份杜榆二哥就要成亲了,虽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一想一想,还是有好多事儿要办。

另外还得跟田家那边商议,两家都满意了才成。

田家姑娘无父无母,很多事儿都需要别人帮忙,好在楚夫人和邵氏都作为自己人,也是在田家帮忙。

县城里的新房收拾好了,随着杜二郎县试一过的好消息传来,杨柳村这边也给准备累成亲的洞房了。

齐氏还专门吩咐人杀了四头猪,他们现在养猪养的也多,去年就留了好几头,预备着今年的喜事儿的。

当然,现在杀猪是不在这院子里了,杜榆也看不见了,就是厨房里现在也用不着他们动手了。

等杜二郎府试院试都通过后,齐氏和杜老爷子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杜老爷子虽然有大儿子中了进士的欢喜,不过后代孙子这一辈中间,都能有出息,那他们杜家以后还用说吗?

看见没?他两个孙子都已经是秀才啦,不光是是免田税的事儿了,现在他们都不稀罕了。

而杨柳村的人还是说,这老杜家的风水好啊,看看,要不然怎么接二连三的都成了秀才呢?

别人家怎么就没有?

还有族人请杜老爷子出山,给族里的小辈们教书之类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吧,虽然杜老爷子自己没有考上功名,但是人家不是把杜有忠给教出来了吗?他们也不想别的,就是让杜老爷子教一教,到时候也明白事理不是?

杜榆心道,这不会是要弄族学了吧,可惜现在杜家族里还真是没有另外一些成气候的,就光凭他们一家,是不成的,毕竟这族学里也需要财力支持,还有底蕴不然就是瞎胡闹。

顶多是弄个私塾,能让孩子们认认字了,族学是不成的。

有族学的人家,必定是这个家族里,不光一支有出息,另外的别人也得稍微有出息才成,不然这就后继无人了。

但是,这就不是杜榆现在要操心的事儿了,因为按照这边的说法,她很快就是成为胡家的儿媳妇,成为胡家的人了。

而在胡家棚,胡家的人也多,到时候要怎么做,也得商量着呢。她顶多就是提提意见什么的。

大舅家里又不想自家这边儿孙众多,所谓的独木难支,就是这个问题。

而随着杜二郎也中了秀才的消息传来,婚事就开始如火如荼的办起来了,只要杜二郎回来,那就换上衣服就可以成亲的,田家那边更是没有意见了,田先生对于孙女婿能成为秀才,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这样孙女嫁过去,也是夫贵妻荣。

杜家算起来,也不是什么白丁了,以后只能越来越好。

杜二郎成亲的日子到了,他也从省城回来,虽然有些疲倦,不过精神却很好,照样是拜了祖宗祠堂,然后去山上上了坟,接着就要做新郎官了。

杜榆再次成为陪人的小姑子,去新房陪伴自己的二嫂,因为时间紧的原因,杜榆以前也没有见过这位二嫂。

不过新娘子在新房,都是羞涩和紧张的,看到二嫂,她就想起了大嫂,而大嫂呢,则也过来看望新二嫂了,还带着文慧一起过来的。

有了杜榆,还有大嫂和小文慧的陪伴,田氏就没有紧张了,还和他们一起吃了饭。

等第二天见亲的时候,杜榆二嫂给家里人都做了针线,看手艺,绝对是高手。

而等三朝回门后,胡氏就打算让二郎带着媳妇去彭泽县那边照顾他爹去了,这也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

本来今年是乡试年,不过杜二郎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就不准备几年去考举人了,三年的时间,他还是陪在自家爹身边比较好一些。

前面两年都是在书院读书呢,尽孝是一点儿也没有尽到。

就是杜大郎也是同意这个事情的,他如今在家里这边尽孝,可是爹那边就挨不着,爹好歹也是有两个儿子的,不能一个都不在身边,虽然杜大郎今年也准备去乡试一次,不过他把握不大,就当是去攒攒经验去了。

他这个年纪也不算大,就是再晚几年中举,也不成问题,毕竟官场上,人越年纪大,越显得沉稳。

他爹不就是在市面上呆了十几年后,才开始考秀才吗?这十几年也不是白呆的,都是为了积攒人生阅历。

另外就是,他妹妹也要在秋下嫁人了,他爹不在,他作为长子,必须得在场的。

所以这次他不能过去彭泽,二郎就可以带着妻子一起去了。

田氏是已经被丈夫说过这个事儿了,虽然舍不得自己的祖父,可是也知道这事儿是不能推辞的,反而田先生却很赞成孙女跟着孙女婿一起出去走走,毕竟人在外面才能长见识。

光在一个地方带着,就犹如那坐井观天的青蛙,见识太短。

“祖父这里不用担心,放心去吧,到那里照顾好你公婆和丈夫。”田先生对孙女说道。

所以杜二郎成亲没有多久,就带着妻子出发朝彭泽县去了。

不过田氏临走前,还把给小姑子的添妆提前给了杜榆,是一个红木匣子,里面是一对玉镯。

都说要嫁人的人,嫁人前就很紧张,可是对杜榆来说,好像一点儿也感觉不到。

估计对方是自己舅舅家,也熟悉的很,所以是没有紧张感。

而现在想着洞房的事儿,那也是太早了,尤其是,两家也商量好了,等杜榆十六岁生日过了再圆房呢,所以她嫁过去,就是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生活了,别的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不过胡氏也告诫杜榆,别因为胡鑫不是舅母亲生的,就心里有疙瘩。

杜榆觉得自己好冤枉,她真是一点儿也没有朝那里想过。

“娘,你女儿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怎么会那样想?”

胡氏说道:“不过是提醒你一句,另外,千万别在你姥娘面前说漏了嘴,你姥娘年纪也大了,能不知道就不知道,反正那边也有跟没有一样。”

那边是指大表哥的亲生爹娘那边。杜榆点头,“娘,我明白,绝对会保密的。”

反正连娘你知道事情也不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可见我的嘴巴是很严实的。

可是这话啊,杜榆才不敢说呢,不然他娘就想起杜榆瞒着她的事儿了。

所以,当一个好女儿也不容易啊,要经得起各种考验。

“知道就好,不过婆婆就是婆婆,别以为是你舅母,你就散漫,得好好照顾他们知道吗?”胡氏说道。

“娘,这嫁人怎么跟要去做苦力一样,听你这么一说,谁还想嫁人那。”杜榆说道,娘的话总结起来,就是无私贡献,任劳任怨,再严重一点,就是任打任骂了。

胡氏笑骂道:“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你只要做的对,要是受委屈了,我们这边肯定给你出气的,当然,你舅舅和舅母对你那样喜欢,怎么会给你气受,所以娘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你嫁过去了,我还要担心你娇气呢。”

得了,在自己娘心里,她就是个娇气的人?这也太气人了吧,她一点儿也不娇气好不好?

会做饭,会做针线活儿,还会读书识字呢。总之会的多。

“娘,你再说下去,我都觉得我一无是处了,活着就是个累赘。”杜榆笑着说道。

“得了,你别跟娘贫嘴了,反正该说的,娘也说了,这日子呢,还是地自己过,我们说了半天,也不能代替你自己。”

反正这闺女是不会吃亏的,娘家那边,都是亲戚,她真是瞎操心了。

杜榆的两个丫头,小丫和小墨,小丫的家人都在这里,要是带过去,岂不是让她远离了家人了?

所以想了想,还是不把小丫带过去了,她这还小呢,跟着娘去彭泽,还能和自己的爹娘过日子。

跟着自己,以后见爹娘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她们又不是那种不讲情理的人,也从来没有不拿下人当人看。

小丫知道自己不能跟着小姐了,心里很是难受,她从来到这个家里就跟着小姐,如今不能跟着了,小丫很伤心。

杜榆还亲自跟她说明了一下,表示留她下来也是为了她好,毕竟,在这边,她爹娘,她两个哥哥都在呢,而且,她爹娘也很疼爱她,人心都是肉长的,总不能让人家一家子活生生的分离吧,至少在杜家,他们就还是在一家,而小丫要是跟自己去了胡家,那就是另外一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四更君祝所有的高考学子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