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想开(1 / 1)

加入书签

对于那些上门请他看马的大户人家,他也是毫不客气的收了诊金和礼品,这也是给自己的儿子长面子。而且越是这样,来请的人越是多,还恭恭敬敬的,毕竟这是秀才老爷的爹,能给你家牲口看病,那是你的荣幸。

现在胡鑫直接中举了,不说别人过来送东西送钱的,还有送铺面的,那些来投到胡家门下的人,总之,现在是不差钱。

所以胡鑫去京城,胡大舅是有的钱给他准备。

季氏也是想着京城说不定天气冷,给胡鑫准备了好几包东西,胡鑫劝都没有劝住,这孩子,一年到头,在家里的日子很少,以后真的要出仕了,那么更是几年都见不到面了。

想着三年后,是不是可以准备给这两个小的办婚事了?到时候有榆儿照顾他,她这个当娘的也能放心那。

楚大爷那边早就知道了这次要跟杜有忠一起去京城。

他二弟还过来说了,让他多照顾照顾他亲家。

这次乡试,楚二爷还是没有过,照样是个秀才老爷。

不过楚二爷已经习惯了,好在亲家那边有喜事儿,也算是他这边有喜事儿吧,毕竟杜家越好,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也越能过的好。

楚大爷笑着说道:“你就是不说,我也会好好照顾的,是你的亲家,也是我们楚家的亲家,怎么着,我还会故意不照顾人?

楚大爷楚清源看着杜家这长势,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了,可是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女儿芳菲也已经嫁出去了,他要是还斤斤计较,那真是就太失风度了。

再说,他还是芳芷的亲大伯呢,自然是希望侄女儿以后的婆家会越来越好。

所以不用他二弟交代,他都会好好照顾杜有忠的,何况,两个人都是举人,在一起也能探讨探讨,总比一个人呀好的多吧。

二弟说杜有忠很有见识,他也想看看呢。

楚家这次出门,带了十来个家丁,连马车都弄了十来两了,所以杜有忠和胡鑫的东西,算起来都是少的了。

楚大爷还在杜家这边吃了一顿饭,这才跟杜有忠,带着胡鑫,加上小厮长福,一起坐上马车,朝京城出发了。

胡氏直到看不到人了,才转回去。

这边东厢房的新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也粉刷过了,提早,就为了时间长了,能去掉这刷粉的味道。

到时候,新娘子的嫁妆抬进来,就不显得空旷了。

当然,在腊八之前,胡氏就带着杜榆回去了,杜二郎的书院是要腊月初八后才放假的,留着李大壮家的,和长顺在这边等着他一起回去。

因为快过年了,胡氏这一年到头在外面,这个时候,该回去多做一做活计,好好给婆婆尽尽孝。

而齐氏和杜老爷子当然是知道了胡鑫和杜榆定亲的事儿,这是好事儿,他们没有什么反对的,尤其人家胡鑫都是举人了,自己孙女嫁过去,就是举人娘子,这比别人不强多了?

所以无形中,这次杜榆回来,齐氏就不让杜榆做活儿了,说是要娇养,除了给她记记账外,也就是做做针线之类的。连厨房都不让她进呢。

说是已经是大姑娘了,要在屋里拘着,不然脸给晒黑了,到时候就难看了。

翻过年,杜榆就十三岁了,对齐氏来说,就是大姑娘了,何况还是定了亲的。

人家胡家送的定亲礼也重,又是知根知底的。

齐氏也问了胡氏,这大郎和杜榆都定了亲了,怎么二郎还没有动静啊。

胡氏就表示,等明年完成了大郎的婚事后,再商量二郎的亲事,毕竟总得一个一个来吧。

杜榆这样,也只不过是先把亲事定了,他们都说好了,得至少等杜榆十五岁了,才开始考虑婚事呢,而且都说到了圆房,也得十六岁才能圆房呢。

也就是说,最好是等杜榆十六了才成亲了。胡氏说道:“榆儿十六岁那年也刚好是有春闱,鑫儿肯定要去京城赶考的,那时候他就没有时间了,所以我们商量的是,或者在年前把婚事给办了,等过了榆儿十六岁生日再圆房,这样一来,榆儿还能跟着鑫儿去京城照顾照顾呢。要么是等鑫儿从京城考回来了,再举办婚事。”

齐氏立刻说道:“还是年前把婚事给办了吧,我听说,那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闺女都是想着抢人的,到时候胡鑫真的中了进士,到时候被人给抢跑了,那就太亏了,成了亲,别人就是想抢也抢不成。”

这戏文上不是说了,某某中了状元了,直接被皇帝老儿赐婚公主,成了驸马,要是胡鑫也那样了,那自i孙女能和公主抢男人?所以不行,得在去京城之前,把婚事给办了!

皇帝老儿总不能抢人家已经成亲的人吧。

这都是齐氏自己想多了,那些真的被人抢走的男人,是自己心智不坚定,看见了好的前程,既能得到如花美眷,又能前程似锦,家里的糟糠(或者未来的糟糠)都统统抛在脑后了。

比如这陈世美,要是他自己承认自己有妻有子的,就数皇帝老儿也不会给他配个公主吧,人家公主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要缠着你要嫁?

不过这戏文就是戏文,根本就不能推敲。

比如,既然这陈世美中了状元了,那么人家不查他籍贯吗?不查他家里的情况吗?要知道婚书等成婚后,那是要拿到衙门里登记的,以方便户籍管理,或者纳税等等。

这什么都不问,就要尚公主,皇家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好不好。

只是,和齐氏可是讲不起这些道理的,既然她老人家是这个意见,那么以后就这么商量着。

都是自家亲戚,一切都好说。

长工们那边,给地里的麦子上了一次肥后,这边杀了年猪,给每人分了肉,结算了工钱,有回家去的就让他们回家去了。

而这边帮工的女人,也是给结了钱,送了东西,让她也跟着丈夫回家去了,毕竟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能回家(当然,请假的不算),而且齐氏也不希望有这样的人,在过年的时候,还在自家里带着。

李大壮家的除外,因为李大壮一家子都是自己家的下人了,不算是什么外人。

李大壮家的,在初八过后,就和杜二郎一起回来了。

李大壮家的,厨房里的手艺真的很不错,她来了,这厨房里的活儿基本上就被她全包了,而且色香味俱全。各种油炸的果子等等,她也是手到擒来,包的包子也好看又好吃,真是能干的很。

李大壮家的也知道,这位老太太对自己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主人家买了他们,是有些吃亏了,所以现在是充分展示自己是有用的人,主家买了他们,不吃亏。

齐氏难的说道:“看来,这下人买了,也有买了的好处。”

杜榆听了就忙说道:“奶,要不,过年了,就给你物色物色几个?”

现在三婶主要在豆腐作坊忙,输欧定以后四婶和五婶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干呢。

齐氏说道:“还是看看吧,家里也雇人了,总不能把人赶走吧。”

这话可不是齐氏的心里话,雇人她也是给了工钱了的,她决定不雇,那也是没有二话的。只是总得找个借口吧。

现在齐氏也是知道了,家里随着大儿子的身份的提高,毕竟和以前不一样了。

要是大儿子真的中了进士,成了官老爷了,齐氏身边是得有人伺候了,哪怕齐氏觉得浪费钱了,可是总不能让别人说自己儿子当着官,自家老娘还在自己干活儿吧。

尤其是,要是大儿子中了进士了,那么就有五百亩地可以免税了,到时候更是家大业大的,老四和老五就得专门照顾这些田了,还要看着佃户,儿媳妇们也要帮着自己管家。

所以齐氏是要等等,等自己儿子能不能带来好消息。

她也打听了,这谁要是中了进士,还会给这人假期回来祭祖,然后才安排事儿呢。

腊月每天都过的很快,杜榆他们回来,这转眼就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了,这中间,杜有忠也来信了,表示自己已经咋京城安定下来了,让大家不要担心。

胡鑫也给二郎和杜榆都来了信,主要说送从云阳到京城的见闻。

杜二郎也知道大表哥成了自己的妹夫,当时他还觉得别扭呢,因为这妹夫比他要大好多呢。叫妹夫就叫不出来。

所以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叫大表哥吧。反正就是大表哥呗。

张氏那边,从杜榆他们回来,就听到了那边的消息,在乡下,这八卦是少不了的,反正是杜满仓这位大堂伯直接是搬出去那个地方了,因为住在一起,实在是憋屈的慌。

杜丰收他们还想把杜满仓的房间给占了,但是杜满仓的媳妇说了,宁可拆了,也不会便宜狼心狗肺的东西。

所以到最后真的是把房顶给拆了,因为房顶有大梁和木头,拆了也可以接着用。

剩下的墙,反正也是土墙,杜丰收他们要住,那就住呗,两口子只当是施舍好了。张氏自然被撺掇的闹腾了的,但是村子里只当看个热闹,就算张氏说杜满仓两口子不孝,也没有人信了。因为他们分家的事儿,大家都晓得,知道当初是把张氏全权分给了杜丰收,现在不过是拆了属于他们的房子,而且只用了屋顶,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庄户人家嘛,都是节省了再节省,能用的接着用。杜满仓两口子并没有做错,你这是闹腾个啥劲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小长假后来上班,真心没有动力啊,都说,怎么不多放一天假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