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垄断主义的精髓(1 / 1)

加入书签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胡楚元更懂得掌控垄断主义。

垄断主义的精髓很简单,就算我赚不到钱,也要让你赚不到钱,等你赚不到钱,我就来兼并你,因为我比你有钱。

兼并俄国石油产业还不太可能。

胡楚元现在的目标是美孚石油公司。

控制美孚,拿到世界石油产能的80%,继续利用忽高忽地的石油价格折腾俄国经济。

世界七大石油公司,bhp、力拓、美孚、巴斯夫、万旗、壳牌、标准国际,除了美孚,其余都在胡楚元的控制范围内。

美孚强,强在老的基础,巴斯夫强,强在通过德国容克资本介入了俄国石油市场,确切的说,应该是bhp和其他几家法国石油公司被迫将俄国石油市场转让给巴斯夫。

在巴斯夫财团旗下的巴斯夫矿业公司,胡楚元持有的股份比例同样被德方容克财团稀释到不足11%的地步,当然,胡楚元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确切的说,他故意先输一局。

胡楚元的棋子多的很,在欧亚铁路修通,苏伊士运河进一步增修到足以让5万吨级的轮船通过的条件后,他开始选择将亲儿子力拓改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

俄国没有钱,他找德国,德国现在也没有多少钱。

对于德俄奥意四国临时搭建的反英阵线,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点尴尬。

还好,大家咬咬牙,基本也能共度难关。

军备竞赛的规模仍然在不断的扩大,客观的说,德国和俄国都不想真正的挑战英国,前者想打法国,后者想打中国。

德国想要强大,但它找不到一条和平走向强大的机会。

正如西班牙的崛起需要战争,英国的崛起也需要战争,中国通过一场规模空前的远东战争才决定了自己的崛起,同样的道理,德国必须要通过一场战争彻底获得大量的殖民地,才能真正的崛起。

这里面存在着的另一个障碍是胡楚元和中英两国一手导演的——那就是殖民地合作条约,实际上,只有殖民地面积和资源大致相当才能有真正平等的殖民地合作,中英法和奥斯曼帝国四国就可以合作,其他国家很难加入这个大的舞台,甚至连奥斯曼帝国也只是名义上的加入。

这是一个g4组织。

正是这个组织的存在,英国的资本输出才拥有更多的空间,确保了英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地位,中国的工业革命才能推展的如此迅猛,国民生产总值迅速超过了美国。

德国想要做的就是加入这个组织,和中英共同享有殖民地合作市场。

不管是打败法国,还是打败奥斯曼帝国,德国都需要做到其中一点。

必须干掉一个。

胡楚元并不介意德国打败法国,问题是英国介意,而中英毕竟是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盟国。

眼前,中英两国还没有缔结正式的军事同盟协议,这是中德关系继续稳定维持的原因,可如果英国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中国就必须要参战了。

如果俄国提前攻击中国,那对不起,中国就只能连着德国一起打。

1910年的春天,胡楚元还收到了威廉二世皇帝的私人贺电,祝贺他的五十岁的生曰。

不经意间,已经是半百的老先生了呢!

胡楚元收到贺电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唏嘘。

在这封贺电里,威廉二世提到另外一件事……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来中国访问,时间可以安排在5月份,届时,他愿意乘坐德国最强大的战列舰抵达中国,国事访问的同时,也会进行一次军事访问,探讨两国更多的合作事宜。

看完贺电,胡楚元在心里悄然的斟酌着。

威廉二世的消息可能还是很灵通的吧。

新任内阁已经基本决定了,这一次,胡楚元决心重新出山,第二次出任中华帝国首相,当然,那就基本意味着在他这一任上,帝国将画上一个破折号,进入中华明煮共和国的时期。

别人没有这个胆量。

提了几个人,大家都觉得自己坐镇不住。

即便是陆广荃也不愿意,陆广荃的话说的很直白……虽然转变成共和国是大势所趋,但也要考虑国内必定存在着很大的保守势力,特别是张之洞和张百熙的保守党,所谓的保守党,其实就是保皇立宪党。

能够镇住这些遗老遗少的人,整个中国唯有胡楚元。

所以,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任首相,共和国开国的第一任总统都只能是胡楚元亲自坐镇,后面再交给大公党的其他人。

等到威廉二世抵达燕京,差不多,也正好是胡楚元重新出任首相的时候了。

让他来吗?

胡楚元在心里默默的寻思着。

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中德两国实际上一直都没有到要开战的地步,恰恰相反,虽然在军事合作上已经基本停止,两国在经济、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合作仍然在进一步的增加。

在德国内部工业发展渐渐遇到障碍,在欧洲和美洲投资也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德国容克财团开始逐步加大了在华投资,通过在华设厂来获取《中英法三国殖民地战略合作条约》的好处。

德国在华投资还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精通德语的人才实在是非常的多。

直到现在,1910年,中国在外留学生中的35%还是在德国,在德国的留学生中,高等学位的比例也最大,中国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基本是参照德国设计。

此外,德国在华的教授数量也非常大,甚至连德国医生在华的数量也是外籍医生中最多的。

目前有三位德国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上海、燕京任教,并在中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优厚扶持资助下从事化学研究。

另外,那个特殊的爱因斯坦先生也在震旦大学任教,并从事物理学研究。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军事。

中国不想和德国开战,德国同样也不想。

想来想去,胡楚元最终还是同意了。

当然,他很清楚……威廉二世实际上,可能……如果他的情报和分析没有错的话,威廉二世皇帝实际上已经基本失去了对德国的控制。

很多情报都能显示威廉并没有对抗的英国的想法,他甚至是喜欢英国,他的母亲就是英国人,他还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外孙。

可是,德国内部不是这么想的。

德国人想要击败英国。

威廉的傲慢和莽撞加速德国的发展,加速德国在军事上的强大,同时也将这辆列车的速度提升到了失控的地步,要么一下子撞碎g4组织,要么自己摔的粉碎。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计算。

对德俄奥意四国来说,海军是无法和中英法三国抗衡的,可他们的陆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一场陆地战争,逼迫中国归还土地,逼迫法国割让殖民地,逼迫英国将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交给意大利,逼迫奥斯曼帝国解体,所有利益归属德俄奥意同盟。

想法总是很美好的吧!!!!

胡楚元在心里沉思着,想着这些事情,嘴里不免有点苦涩的滋味。

曾几何时,他何尝想过中国居然会是和德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没有办法,身为g4组织的发起国,中国有义务,也必须继续维持着g4组织的存在和运转。

大书房的门外传来一阵匆快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一名年青人跑了进来,也没有敲门。

“爹!”

他痛快的喊着,显得很高兴,眉飞色舞。

他十七八岁的样子,体格健朗,眼睛明亮,眉毛微微有些浓厚,神色里有着胡楚元年轻时的那些样子。

看到他,胡楚元也很高兴,将手里那份沉甸甸的贺电放下来,问道:“维新,有什么好消息吗?”

这个年轻人就是胡楚元最小的儿子胡维新,一晃,他也到了要离开这个家,远出求学的年纪了。

胡楚元有五个儿子,胡维中一直在燕京,留在瞿鸿机身边出任机要秘书,去年从中央政法大学拿到了政治学的硕士,今年初刚被调任到新西伯利亚市担任副市长,主管经济和基础建设。

对于这个大儿子,胡楚元一直都还算是比较狠的,总是会让他去最艰苦的地方。

胡维赛从波士顿的一所商业学校毕业后,很早就去了万旗公司工作,从曰用洗化的推销员做起,挨家挨户的推销万旗公司旗下的各种产品,现在,他已经是万旗公司旗下宝洁曰化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在纽约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胡维棠从德国柏林陆军学院毕业后,前年回到国内陆军服役,目前在陆军湖广兵团第三师担任上尉。胡维庭在波恩大学攻读化学,目前正在攻读波恩大学的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胡维新是最小的儿子,刚从上海英华公学毕业,申报了东吴大学的化学系和震旦大学的经济系。

他热切的跑进来,将两份通知书都拿给胡楚元看,笑道:“爹,我都考上了呢!”

“哦?”

胡楚元也显得很高兴,将两份录取通知都拿过来看一看。

看着红彤彤的通知书,他心里确实是很高兴的。

五个儿子中,只有胡维新这些年是他留在身边教育的,比起其他几个孩子,维新也确实是很听话的类型,还很聪明。

胡维庭可能更聪明一些,智力更高,不过,两个人不属于一个类型的聪明,维新机敏善变,这一点和胡楚元很像。

看完通知,胡楚元就笑呵呵的问胡维新:“那你想读哪个学校?”

胡维新笑道:“当然是震旦,那还用问吗?”

胡楚元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国内高校分成公立、私立、研究型和应用型四个大类,公立高校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要通过国内的高中联考统一招生,而私立高校则是以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参考自行招生,通常在4月份之前就会进行一次本校考试、面试,遴选出第一批,在7月份通过联考成绩确定第二批。

胡维新所报的两所学校都属于研究型的私立高校,只不过,震旦大学更为国际化,报考的难度也更高。

相比国内其他高校,震旦大学在经费上是异常的充裕,整个校区都建立在上海国际区(浦东),校园总面积达到11540亩。

上海国际区大约生活着14万的外籍人士,也拥有世界上最国际化的教育和科学研究环境,在这里,公立、私立的大学、研究机构数不胜数。

依靠雄厚的经费和上海国际区的特殊条件,震旦大学几乎招揽了世界上各个领域最好的专家、学者,在震旦大学从事教育,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震旦大学拥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六位,特别是在化学、物理、电气、经济学的研究上,已经拥有超过德国一流大学的水平。

胡维新放弃东吴大学,选择震旦大学,这一点也不例外。

胡楚元笑着,微微点头同意,道:“行,那你尽快给两所大学回信,通报自己的选择。”

胡维新笑呵呵的也点着头,却挺神秘的和胡楚元问道:“爹,我听人说……咱们家似乎又要回资政园了呢!”

“可能吧!”

胡楚元也没有完全否认,又问道:“怎么,你想管管这事?”

胡维新嘿嘿笑着,道:“我哪里敢管啊,再说了,我娘都不敢管。早知道是这样,我就报考辅仁大学了,说实话,辅仁大学的经济学也还是很不错的呢!”

胡楚元倒不急着说什么。

话说,做家长的真没有几个不疼小儿子的,其他的孩子,胡楚元都舍得让他们去国外锻炼,唯独小儿子是舍不得,希望他在国内接受教育。

不过,胡楚元还是希望胡维新能够在一个相对较为国际化的环境中成长。

相比之下,震旦大学是最符合他的要求。

所以,他才特别给震旦那边打了电话,当然,这种事是不能告诉胡维新的。

家长嘛,唯一的任务不就是保护孩子,保护孩子自由的成长,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能力,鼓励他去做一番大事业。

想了想,他就和胡维新说道:“维新,你能靠自己的能力考上震旦大学,爹很高兴。这样,我给你送一份礼物。”

一听这话,胡维新可就更高兴了,急切的笑道:“什么呀?”

胡楚元道:“我在朱家塘那里给你买了三十亩好田,这是标准的农用田,另外,我给你一辆江南重工的野马皮卡和五千中圆的启动资金。等你进入震旦大学,自己就想办法筹建一个学生组织,一起经营这三十亩田。四年时间,我要看看你能经营到什么样的水准,一个前提是不准工商化,只能在农业上做文章。”

“啊?”

对于这样的礼物,胡维新实在是非常意外,他不禁的挠了挠头,揣摩着父亲的用意。

胡楚元则呵呵的笑了一声,道:“这其实也是一个课题,你将它做好了,也就知道了国家现行大农业经济政策的要领。如果你想将这三十亩地经营好,就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农业经济政策的各种扶持条款和优惠贷款,还要搞好多种农业经营之间的平衡关系,掌握农业种植和畜牧业技术。”

“哦?”

胡维新似乎是有点明白了,但还是觉得很意外,他本以为是一辆绅宝牌轿车,或者是一块钻石手表。

想了想,他就笑道:“行,那我现在就去做功课。”

胡楚元微微点头,道:“我从老家给你找了几个帮手,下午,梁启超会带你去见他们,跟着他们多学学,种地也是一种本事。你能种好这三十亩地,才能有本事种好几千亩地,甚至是几千万亩地!”

说到这里,他还是忍不住的感叹道:“中国啊……说到底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咱们国家的根基,就算咱们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农业还是中国的根本,而且,永远都是!”

胡维新慎重的点着头,心想,好,这一次肯定不能让爹失望,他得好好干呢!

说来也是很有趣的,阜康财团的基业是胡楚元一手奠定的,第二代的管理者……多半不是胡楚元的儿子,他的孩子中,除了胡维蕙回国之后继续在阜康财团工作,其余都有自己的事业。

不管那些事业是大是小,他们都干的很不错。

对于孩子们自己的选择,胡楚元一直是很自由和开放的,可他心里还是希望有一个人能继承他的事业,经营好阜康公司和胡家其他的产业。

阜康财团、美洲财团、太古财团,说到底都是胡家的产业。

胡楚元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胡维中是只想从政,要做一个最好的共和国总统,胡维棠想做一个职业军人,胡维庭想搞化学研究,特别是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

胡维蕙的姓格过于温和贤淑,维赛有自己的想法和家庭,不会考虑回中国发展,维娅和维妮则只想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情,在美国过着她们的名流公主的生活。

所以,胡楚元眼下只有胡维新这么一个选择。

即便是胡楚元,也无力对抗人的命运,他也有很多的无奈和被迫。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只能在无数个无奈中做出最好的选择。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