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60(1 / 1)

加入书签

福晋,说了三年,依然还只是口头上的,四贝勒到现在,也只是福晋一家做大,这是德妃不允许的。

“是,额娘,云容回去一定会给她们交代一声的。”云容恭敬的应下:“时间不早了,弘晖还要回去念书,额娘,我这……”

“怎么,让你伺候着你觉得委屈了?”德妃嘴角弯了一下:“弘晖要念书,还就差这一天的时间了?他也叫我一声玛嬷的,就不能在我跟前尽孝一次?皇上当年曾颁下圣旨说,皇子阿哥读书,一年只得三日休假,难不成,你的弘晖是按照这个教养的?”

“额娘,云容不是这个意思。”云容脸一白,赶紧解释道:“今儿爷说,想请汗阿玛给弘晖指派个满语老师,也不知道汗阿玛是打算直接指派还是先考校一下弘晖,云容心里有些紧张,这才……”

和德妃你来我往了三年,云容现在已经掌握了,只要拿康熙出来说事,就绝对没问题。德妃现在虽然是四妃之中最受宠的,但和另外三个比起来,这家世,依然差着很远。

若说后宫是前朝的缩影,每个后妃代表的都是一个家族势力。那么德妃能得宠,凭的就完全是康熙的宠爱了。所以,康熙的态度对德妃来说,是最最重要的。

“既然这样,你就带着弘晖回去吧。”果不其然,将康熙抬出来,德妃就松口了。只是脸色依然不怎么好:“我听说,前几日弘昀生病了?”

“是的,前几日他连着喝了三碗冰镇酸梅汤,晚上就开始拉肚子,这几天身子虚弱,我想着,额娘是个慈善的,最最疼爱孩子了,就没让他过来给额娘请安,还请额娘恕罪。”

云容看似胆怯的起身赔罪,德妃一口气憋住,深呼吸了一下,才勉强笑道:“既然是病了,那就好好养着。嬷嬷,你去将上次万岁爷赏赐下来的药材拿出来给四福晋。”

“多谢额娘赏赐。”云容感激的对德妃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弘昀那孩子生着病还惦记着来给额娘请安,回去我一定给他说说额娘多疼爱他,让他也感受一下额娘的关爱。”

德妃皮笑肉不笑的哼了一声:“知道我的好心就成了,你回吧。”

云容行了礼,让秋兰嬷嬷到隔壁将弘晖给抱过来,娘儿俩转身就出宫了。完全不知道,永和宫里的德妃娘娘摔碎了一个她最喜欢的粉瓷百蝶茶杯。

“皇上驾到!”听到小太监的声音,德妃赶紧将脸上的怒容收起来,旁边的宫女迅速的将地上的碎瓷给收拾了起来。等康熙进门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德妃一副哀戚样子,坐在软榻上拭泪。

“这是怎么了?”康熙视线在室内扫了一遍:“可是有人惹你生气了?”

“皇上,臣妾只是想起了敏妃妹妹。”德妃赶紧起身给康熙行礼,扶着康熙在软榻上坐下了,才慢慢说道:“今儿,老四家的过来请安,臣妾想着,胤禛府里到底是人少了点儿,就想给指两个过去。”

康熙端着茶杯想了想,点头:“确实是少了些,之前胤禛一直说,后院里谁生了孩子就晋谁的位份,只是那些都是没福气的,生下的孩子都没站住。再加上胤禛为皇后守了三年孝,这后院,就空了些。”

佟佳氏到底还是封皇后了,反正,佟佳氏没留下子嗣,佟家是康熙的母族,康熙还是不会吝啬这点儿情面的。

“臣妾也是这么觉得。只是,臣妾思虑不周,居然没想起来,敏妃妹妹这才过世……”德妃眼圈红红的说道,康熙皱眉:“关敏妃什么事情?难不成,这宫里死个妃子,我儿子还不能有女人了?那老九福晋和老十的侧福晋,是摆着看的吗?”

佟佳氏是临死前册封的皇后,活着在皇后位子上呆了哪怕只有一天时间,也算是皇子们的嫡母。但毕竟不是生母,所以,胤禟他们就算是要守孝,也只是守了一年。去年胤禟和胤誐就分别迎娶了嫡福晋,甚至太子在两年前就纳了个格格。

“老四家的是个心重的,害怕影响了老四和十三的兄弟感情,这才推辞了去的,皇上您可不能生气。”德妃看康熙神情不愉,赶紧起身安抚道。

康熙摆摆手:“她小心过了,回头你给胤禛指个人过去,就说是我让指的。”女人的那点儿小心思,以为他不知道吗?

德妃有点儿为难,只是看康熙说的坚定,到底是应了一声。解决完了一件事情,德妃赶紧转移了一下话题:“十四也有十五岁了,前些日子,他来给我说,上书房很闷,想跟着他四哥出去玩玩。这孩子,老大不小了,光想着玩了!皇上,您下次可一定教训教训他!”

康熙颇感兴趣的问道:“这小子嫌上书房烦闷?他都学完了?”

“这个臣妾倒是不知道,臣妾只要照顾好他的衣食住行就行了,这功课什么的,还不得万岁爷亲自管教吗?”德妃温婉的说着,康熙哈哈大笑了两声:“你这个当额娘的,倒是省事,罢了罢了,让他过来,朕亲自问问,要真是学好了,朕就给他个差事,也省的他到处玩闹。”

德妃也笑,转头就让嬷嬷去叫十四阿哥,这永和宫的父慈母爱,加上十四阿哥,倒是完美。

胤禛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转身往外走,这会儿,也不知道云容到家了没有。哎,难得来请一次安,没想到汗阿玛也在,自己还是不要进去给德妃添堵了。

就算没有她德妃,他爱新觉罗胤禛还会不知道这后宫的动向?

69学堂

“朕是不是太给德妃面子了?”康熙一边走,一边问道,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眼里却没多少笑意。旁边魏珠没敢吭气,皇上虽然是在提问,但对象一定不是他。

“去查查德妃给老四送去的女人。”沉默了一会儿,康熙再次说道,魏珠还是没敢吭气,反正这命令不是下给他的。

“老九这几天忙什么?”康熙问第三句的时候,魏珠终于能回答了:“回皇上,上次九阿哥说在四贝勒府上看见了四福晋给弘晖阿哥准备的启蒙教材,想要印刷出来,准备卖书。”

“卖书?亏他想的起来,是圣人之物,他这样看重钱财之物的人,能弄出什么样的书?”康熙很是不悦,魏珠摸摸袖子里的荷包,笑着说道:“皇上,奴才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这,可是天下读书人最看重的事情,九阿哥这么做,也是为天下读书人着想。”

康熙看了一眼魏珠,冷笑了一声,为天下读书人着想?启蒙教材,能着想到哪儿?

“你去传旨,让胤禟下午带着他的书过来。”不过,确实是天下读书人最看重的东西,若是将印刷掌控在朝廷手上,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汉人学子和满人的关系。

“奴才遵旨。”魏珠恭敬的应了,康熙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情:“今儿上午胤禛也过来说,要全国举办学堂,你说,这两个人是不是商量好的?”

“奴才不知。”知道自己刚才的回答已经让康熙不满意了,魏珠赶紧装乖,将这个问题给踢回去了。

康熙摸摸下巴:“也不对,若是这两个人商量好了,胤禟也不至于自己忙忙碌碌,让老四过来请旨办学堂。”这种出风头的事情,老九会让给别人吗?

这些年,胤禛的庄子上研究出来的粮种,对全国上下的影响都很大。这年代,全国人口有八成以上是农民。田地里的粮食是顶顶重要的,而高产了,没粮荒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手里有闲钱要做什么?商人是会利滚利,让钱生钱。高官是会享受,文人是会风流,男人是会潇洒,女人是会装扮。而最最老实的农民,除了藏起来,还会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这样一来,私塾就多了起来。康熙原本是很不赞成办学堂这种提议的,毕竟,人念的书多了,懂的多了,也就会想的多了,而想的一多,就难以管理了。

就连大唐朝那么开明那么繁华的朝代,读书都要分为三六九等。他的大清,一个在汉人眼里被称作鞑子的统治者,怎么能让百姓都开始明理呢?

但今儿被魏珠那么一说,康熙就觉得,其实由朝廷办学堂,也是不错的。施恩于民,才是统治的最高点。就算是朝廷不办学堂,有了钱的老百姓依旧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念书?

那他何必将这种好事给浪费掉呢?学堂由朝廷办,书籍由朝廷发,那么再过一百年,谁还会说大清是什么都不懂的蛮夷?

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可行,康熙带着魏珠马上回了乾清宫,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列出来。然后让人去给胤礽他们宣旨,这种事情,说大不大,和治理国家比起来,实在是说不上大。但说小也不小,民心所向,君之所在,这种收买民心的事情,由下一代的君王出面,才能更说明朝廷的重视。

“汗阿玛,您说要由朝廷出面办学堂?”等胤礽听了康熙的想法,立马瞪大了眼睛:“这不妥当吧?”

“胤禛,这事情是你提出来的,你说,妥当不妥当?”康熙眯了一下眼睛,转头问胤禛。

胤禛上前一步,很是恭谨的给康熙行礼:“回汗阿玛的话,儿臣认为由朝廷出面办学堂是件很好的事情,这样我大清能更好的培养人才,让天下读书人为我大清所用。”

“人才?”康熙犀利的眼神从胤禛扫过,胤禛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是,汗阿玛,就好比说朝堂之中,工部的大人们需要懂得土木水利方面的东西,户部的大人们要精于算学,刑部的大人们要通晓典例,这样他们办起事情来,才会事半功倍。”

这会儿可没有人才的说法,康熙对于下面的官员,向来是想调到哪儿就调到哪儿,然后还要给他们一段时间去适应。若是按照胤禛的说法,提前知道他们擅长哪一方面,就直接安排,确实是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

“汗阿玛,儿臣觉得四弟的想法不好。”三阿哥胤祉笑了笑说道:“按四弟的说法,是天下人人都读书。可是,大家都去读书了,那谁来种田?谁来纺布?谁来缴税?”

谁来养活我们大家?这句话不说出来,但谁都听出来了。

十三皱眉上前:“三哥,你这话说的不对,难道读书是要读一辈子的?你没听四哥说,是要办个小孩子的学堂吗?三哥你吃的饭是小孩子种的吗?你穿的衣服是小孩子纺织出来的吗?他们在没长大之前,读点儿书才是好事。”

“读书要做什么?”大阿哥胤褆冷哼了一声:“读书不就是为了科举吗?十三弟你也知道,有人一旦开始读书,就觉得自己是要中举的,从小念到老,那样的人,你觉得他会种田会纺布吗?”

“大哥这话太偏颇了,难道世上之人就全部是念叨七老八十的吗?”十三不服气的说道:“再说了,要是有钱,念下去又何妨?四哥之前说的,朝廷是只负责他们小时候念书的,难道大哥想好心的让他们念一辈子吗?”

“汗阿玛,大哥的担忧正是我要说的。”胤禛眼看上面的老爷子皱眉生气了,赶紧将十三拽到旁边,自己上前说道:“儿臣所说的学堂,并非是只教他们念书的,还要教他们各种生活的本领。比如说,开个农业课,就是要教他们怎么种地,开个手工课,就是要教他们怎么制作东西,这样一来,他们离开学堂,也不用担心没饭吃。”

“四哥,难道现在大家就都不会种地吗?”胤禩笑着说道:“四哥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那些手工制作的东西,大都是祖传的,四哥觉得,他们会随意教给别人吗?”

康熙也不阻止,就任由着一群儿子在下面讨论,他心里也是不断的推翻各种同意和不同意的理由。不同意的理由多了去了,第一个就是对于自己统治的担忧,第二个就是觉得花销很大,按照胤禛的说法,要想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