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故人远来(1 / 1)

加入书签

确实是久违了,顾青上次与鲜于仲通见面还是当初杨贵妃回蜀州省亲,鲜于仲通与他匆匆见了一面,从那以后,二人虽常有书信来往,却没有见面的机会。

不过虽然没见面,两人私下里勾兑的官僚利益可不少,几封书信一来往,宋根生便官运亨通,短短几年升到了节府行军司马,再积累几年资历的话,当个节度副使也够资格了。

二人相见,鲜于仲通一直保持行礼的姿势,直到顾青先直起身,鲜于仲通才礼毕。

这也是官场规矩,鲜于仲通和顾青都是军镇节度使,按品级大家都一样,但顾青是县公,又有太子少保,光禄大夫等头衔,论起来比鲜于仲通的地位更高,鲜于仲通自然要以下官礼事之。

互相见礼后,二人相视,上前把臂大笑。

“数年不见,鲜于伯伯仍矍铄,晚辈欣悦不已。”顾青笑道。

鲜于仲通慌忙摆手:“顾县公今非昔比,不可以晚辈自居,老夫愧不敢当。”

“些许虚名而已,当年若无鲜于伯伯提拔栽培,也没有晚辈之今日,你我不论官职品阶,只论情谊,当年是什么礼数,如今仍是什么礼数,否则若教外人知道了,岂不在背后非议我顾青狂妄无礼?”

鲜于仲通欣慰不已,迟疑了一下,笑道:“罢了,老夫便厚着脸皮生受便是,顾贤侄少年英雄,老夫很庆幸当年与你结识,此生不曾错失美玉,老夫之幸也。”

顾青谦虚了几句,目光望向鲜于仲通后面的大军。

三万蜀军从鲜于仲通身后一直延伸,旌旗蔽日,浩浩荡荡一眼不见尽头,见蜀军的精气神颇为饱满,个头和气势虽然比安西军有些不足,但也算是一支精锐之师了。

顾青眨了眨眼,指着鲜于仲通的身后笑道:“鲜于伯伯麾下将士雄壮威武,晚辈心羡不已。”

鲜于仲通大笑道:“与贤侄的安西军相比,老夫麾下这些杀才可真拿不上台面,贤侄如此说法可是在讽刺老夫?”

这话倒也不是鲜于仲通谦虚,而是此刻站在大营辕门前,数千安西军以诸侯礼列阵相迎,鲜于仲通任节度使多年,刚接近辕门便迎面感受到一股凌厉直冲云霄的肃杀气势,虽然安西军阵列中无人出声,但那股气势却实实在在犹如一柄钢刀在他脸颊上刮来刮去。

鲜于仲通表面上与顾青谈笑风生,然而浑身已不由自主冒出了一层鸡皮疙瘩,暗暗惊叹于安西军之骁勇凶悍,果然名不虚传,军中每个人都像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饿虎,随时能将任何敌人撕咬成碎片。

这样的感受,鲜于仲通在自己麾下的蜀军将士身上可从未感受过。

顾青能统领这支虎狼之师,足可见本事不小。

鲜于仲通暗暗惊叹时,顾青也在打量着他背后的蜀军,心中也在暗暗揣测。

顾青不知道鲜于仲通率军与他会师的目的是什么,按理说大家都是各自不同的军镇边军,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指挥权,如何平叛,如何行止,节度使可与麾下将领商议后决定,在这个纷乱的时节,甚至都不必请示天子旨意,自主性非常高。

鲜于仲通率三万蜀军来会师,难不成是打算在安西军背后避战,然后不声不响捡便宜?

顾青不动声色地与鲜于仲通聊了半晌,然后才主动邀请鲜于仲通入营。

站在身后迎客的常忠朝队列大吼一声:“让!行礼!”

数千安西军将士的队列忽然迅速地朝左右分开,轰的一声,让出了辕门直通大营的一条宽阔大道,然后数千将士一齐按刀躬身,朝鲜于仲通行了一个军中的按刀礼。

巨大的动静将鲜于仲通吓了一跳,面色刷地变白了,刚才那一瞬,鲜于仲通有了一种进入千军万马埋伏的恐惧感,明明是礼貌的行礼,却仿佛被刀剑加颈,感觉自己的脖子离刀锋只有一寸距离。

就连顾青也被动静吓了一跳,然后迅速转身,想也不想便一脚踹向常忠,骂道:“搞这种虚头巴脑的作甚?吓到我了知道吗?让他们都滚蛋!”

常忠挨了一脚,嘿嘿讪笑,识趣地领着将士们回营。

鲜于仲通见顾青对这些魁梧的军伍汉子如此粗鲁的做派,而将士们却丝毫不见怨恼之色,就好像一个威严的家长不轻不重打了顽童一记屁股似的,举止很随意。

被顾青呵斥“滚蛋”的将士们灰溜溜地离开,人群还夹杂着笑声,鲜于仲通隐隐有一种整个安西军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家庭的错觉,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亲人,打打骂骂寻常事,一旦有了外敌便一致对外拼命。

鲜于仲通将顾青刚才的动作记在心里,他预感自己押对宝了,从刚才的动作看得出,顾青对这支虎狼之师有绝对的掌控权,他在军中的威望之高,不是自己能比的。

三万蜀军在紧邻安西军大营之旁扎营,鲜于仲通领十余名蜀军将领入安西军大营帅帐。

直到这时,顾青才期盼地在蜀军将领的人群中找来找去,最后目光落在一张熟悉又透着几分陌生的脸庞上,二人目光相遇,同时露出了笑容。

不顾鲜于仲通和蜀军将领等候,顾青径自走到宋根生面前,上下打量着他,笑道:“不错,像个人物了,比当年那个青城县令明显强了许多。”

宋根生眼眶含泪,脸上带笑,然后躬身行礼:“下官剑南道节府行军司马拜见……”

话没说完,顾青一把勾住他的脖子,另一只拳头在他头顶上使劲钻啊钻,钻得宋根生惨叫不已,顾青却大笑道:“屁大个官儿,跟我来官场这一套,你有资格跟我行礼吗?你拜个屁拜!”

拳头钻脑袋其实是很疼的,宋根生再也顾不得那么多上官将领盯着,犹自惨叫不停,大声道:“我错了,你快松手!头疼,头疼死了!”

鲜于仲通和蜀军将领们站在不远处目瞪口呆地看着二人笑闹,鲜于仲通目光闪动,虽然明知二人的关系,但一见面却这般亲密打闹,看来二人的关系比他想象中的更亲密,绝不仅仅是同乡好友那么简单。

而蜀军将领们却惊呆了,没想到平日没什么存在感的宋司马,居然跟安西军主帅顾县公相识,而且看样子关系非常近,几乎与亲兄弟没两样。

然后将领们立马开始回忆反省,思索自己有没有得罪过这位行军司马,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家居然有如此强硬的背景,服了服了。

二人打闹许久,浑然不顾蜀军将领怪异的目光,最后二人喘着粗气停下来,顾青拍了拍他的肩,笑道:“蜀军初来乍到,你是行军司马,必有许多事情要忙,先办正事,晚间你来我帅帐,咱们好好喝顿酒。”

鲜于仲通急忙上前道:“贤侄与宋司马数年未见,当然应该略叙旧情,把臂言欢,扎营安顿之事,我蜀军中自有人去做。”

说着鲜于仲通叫来节府判官,吩咐他暂代宋根生之职,安排扎营之事。

宋根生委实比当年变了很多,他不再矫情于小节,而是很痛快地谢过鲜于仲通,于是顾青勾着宋根生的脖子,领着鲜于仲通与蜀军将领入大营帅帐。

今日安西军帅帐内破例设酒宴,军中将领与蜀军将领相识相聚,顾青左边坐着宋根生,右边坐着鲜于仲通,酒菜上桌,众人谈笑风生。

敬了客人三盏酒后,顾青回到桌边,拍着宋根生的肩膀道:“在剑南道节府当官如何?若觉得不爽利,索性来我安西军,先从司马干起,这几年平叛之战正是好时机,你给我立几个功劳,我保举你升官,升大官。”

宋根生还没说话,鲜于仲通急忙道:“贤侄,贤侄且慢!你虽与宋司马是同乡知己,但君子不可夺人所爱,老夫的节府诸多大小事宜都要倚仗宋司马处置办理,贤侄不可将他带走。”

顾青斜眼一瞥,哼了哼道:“鲜于伯伯,你的节府升官太慢了,宋根生在你麾下干了多少年,还只是个小小司马,分明是你不够重视他。”

鲜于仲通苦笑道:“贤侄,讲点道理行吗?宋根生来我剑南道节府任司马还不到一年,就算升官也没那么快,上下芸芸众口难掩,贤侄也不希望宋根生名声有污点吧?”

顾青哈哈笑道:“我不信你。根生,你说,留在剑南军还是来我安西军?”

宋根生微微一笑,道:“鲜于节帅于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忘恩负义,往后还是留在剑南军吧。”

鲜于仲通喜道:“宋贤侄果真是高义之人,你不负老夫,老夫断不会负你。”

留住宋根生倒不是鲜于仲通有情有义,而是他已看出宋根生与顾青关系匪浅,对鲜于仲通来说,宋根生是他与顾青之间联系紧密的一根重要纽带,这根纽带若被顾青收回去了,往后他与顾青的联系恐怕基本消失了。

如此粗壮的一根肥大腿,怎能不联系呢?

所以,纽带必须留住。

见宋根生执意留在剑南军,顾青也无法勉强,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

酒宴的气氛渐渐热烈,蜀军将领远来是客,安西军众将得了顾青吩咐,自然不会冷落客人,于是两军将领之间互相敬酒,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人声鼎沸嘈杂,顾青却扭过头与宋根生私聊起来。

“石桥村一切都好吗?冯阿翁身子如何?”

宋根生笑道:“都好,村里有瓷窑,虽是战乱时节,大家的生计都不错,村里大多数人都发财了。”

顾青哦了一声,然后打量着他,道:“你与秀儿还好吗?”

“还好,我这次随军勤王,已将秀儿送回了石桥村。”

“你与秀儿可有孩子?”

宋根生叹气道:“平日公务繁忙,成亲几年了,秀儿的肚皮还不见动静……”

顾青一脸慈祥地道:“你还要多努力呀,早点让秀儿怀上,我等着抱孙子等很久了……”

“嗯?”宋根生愕然。

顾青面不改色地改口:“我等抱义子等很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