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9)(1 / 1)

加入书签

太草率了。时妙曳摇头,轻声道,玉家哪里像是着急缉凶,分明是想尽快息事宁人,可死的不是自家人吗?好好想想,如果鄱阳公主不来此横插一脚,也许方才受刺杀的人便是我。

玉家的人?还是

不论是谁,目的很简单,要么就是想要我们警觉,将这案子查下去,要么就是想要我们,死!

屋里死一般沉寂。

时妙曳不再多言,伸手掐下正中花开最好的一朵,屏退老管事。待人拱手转身,走至门前时,她才复又叹息:这段日子还劳烦您看护她。

隔天,玉家下人来报,家主摆宴待客,消息陆续传至公羊月几人耳中,一时间气氛更加古怪。这白事不办,却还有心情开酒席,哪里像死了独苗孙儿的人家,仿佛人命不重要,高官厚禄更打紧。

这传出去,于公主名声有损,不晓得的还以为官家拿权势欺压。

公羊月评了四字:野心不小。

果真,没两个时辰,私下已传成玉家误认凶手,怕时妙曳和朱雀楼报复,连白事都顾不上办,赶紧赔罪。

好一盆污水泼过去,既免了公主之扰,还能打压打压朱雀楼在江湖的威望。

听说要备山珍,酒席定在哺时后,摆在一处水榭中,临近荷花池子,是既能观鱼赏花,又能曲水流觞。

到晚间,菜刚布好,侍女走后不到一刻,挂角上的灯笼忽地全熄,待宾客随行而至时,莲池连同整个横跨侧岸的亭台都黑乎乎一片,玉家主连呼老大出头责问,却无人应声,他忙又招呼亲侍去燃烛。

橘光温柔铺平水面,渐渐蕴出人间星河。

然而,众人还来不及感叹玉照灯的绝美,便见大公子玉关坐在首位,面朝下扑在食案上,一动不动,右手还捏着个小酒杯,酒水倾倒,一滴一滴跌落池塘,引的围拢的池鱼纷纷向周围散开。

玉关,失礼!

玉家主面上臊热,先给公主赔礼,而后亲自上前大骂不孝子,等他揪着后颈窝将人拽起时,迎面的宾客皆惊恐震撼

只见玉面郎君嘴巴豁开,两眼瞪大,眼睑外翻,血流如涌注,整个人死在惊惶失魂的一瞬。

啊!

双鲤走在前头,被吓得个半死,玄蝉赶紧转过身遮挡,微微蜷缩将她整个人拢抱在袖中,王泓怪叫一声他是被吓死的,连连后退,心中发毛,只想离开这鬼城一般惨绿绿的山庄,而崔叹凤则提着药箱奔至最前,连脉也未搭,只瞧看一眼,便下定论:还真是被吓死的。

时妙曳转头同老管事对视一眼,随后嘘声叹息:玉家主,节哀。陈韶亦上前,说了些宽慰的话。

在场只有二公子玉闲反应最为激烈:哪个杀千刀的害死我大哥,我定要给他剥皮拆骨!是了,肯定是那个跑脱的云窟鬼,他知道我们捣毁了他的老窝,所以前来报复,来人,我的刀呢,拿我刀来,我要砍死

就在玉闲暴跳如雷,抽刀发疯般乱砍泄愤时,枝头掠来一抹倩影,长袖带风,如见杏花微雨。

长刀落下,却被拈花玉手不急不慢接住。

只听叮呤一声脆响,二公子玉闲堪堪退了两步,怒目圆瞪,盯着那身着金丝白衣,款款而来的玉人。

说玉太过于高冷,此美柔中见慧,举止温婉,处处分寸,既让人舒服,又觉得亲昵。

王泓和崔叹凤认出来者,不由齐声呼唤:玉,玉夫人?

女子回眸,颔首以应,可不正是花朝节夜谈拏云台时提到的东武君左膀右臂之一的玉参差。

玄蝉眨眼,嘴唇翕张,无声喊了嘴玉姑姑,双鲤则愣怔原地,露出惊艳的目光,这美同时妙曳之艳丽全然不同,锋芒不露,气质怡人,尤见大家风采,端的是诰命夫人的架子。那玉参差早年曾嫁予北府兵内一将官为妻,后夫君在北伐中阵亡,陛下怜恤,聘以女官,在宫中教习王子公主一些强身健体的功法。

公羊月亦对此说法有耳闻,便凝目打量。

正瞧得专心,耳畔忽起一道折枝声,他猝然回头,只见晁晨立于花树畔,伸手断枝却犹未闻,再看石板青苔上被划出的浅痕,显然人方才曾不自觉后退。

为何反应如此之大?

就在他欲细细琢磨时,沉溺于悲痛中的玉家主抬头看去,两腮赘肉抽搐,一双黑白眸含恨,死死盯着玉参差,许久后才很不情愿拱手作揖,梗着脖子道:家中白事,恕我怠慢,不知所来何事?

粗蛮得连个名姓尊称都没有。

玉参差倒是不介意,公事公办:奴家奉旨而来,前两日惊雷,玉家主所献玉佛碎于宫中珍宝阁,会稽王说此兆不详,未免乱朝中士气,还请家主拿个法子。

这一消息对痛失爱子的老家主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那一口气不提,登时瘫坐在地上,舌蹇嘴麻。

玉闲出头,冷冷瞥过玉参差一眼:什么法子?

玉参差不咸不淡道:譬如,献上一尊一模一样的。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早年便听闻那玉佛天成,非是人为凿刻,教他们上哪儿寻同样之物,何况,就算仿做,岂非是对佛祖不敬?

连死亲子和长兄的玉闲,在老父亲也受惊中风后,忽地卸下莽撞,冷静起来,兴许是意会玉参差背后会稽王的死命令,作为卒子的他们,也不过只能听令行事,他没有与之对呛,而是选择漠然旁观,先交待下人,加派人手,欲把在座所有人留在玉振山庄。

晁晨并不关心玉佛,心思始终落在玉夫人身上,公羊月心眼足,隔空以内力偷偷推了他一把,想试试二者反应。就在晁晨将要撞上玉参差时,玉参差却忽然回眸,隔着落花凝视玉立在池塘边那瘦高的男人。

陈韶相看,敬如宾客,再无其他。

韶,向东武君问安,君上在拏云台可好?

很好,劳文鹄先生费心。

而后,再无对答,但那画面实在美丽,以至于连涉水的飞鸟都不愿惊破两人铺陈在池面的倒影。

晁晨趔趄,忙着攀扶站稳,漏听玉参差的话:你作甚?

公羊月倒是竖着耳朵听来,但他忙着应对晁晨的质问,在这一档口不免给压了下去:我瞧你好像对玉夫人甚感兴趣?

第179章

我, 我只是好奇,东武君麾下左右二将是个甚么样子。晁晨以袖拭去细汗,忙拉着公羊月的袖口束带, 岔开话题, 低声道, 你没发现玉夫人也姓玉吗?你不觉得玉家人的反应有些古怪

公羊月果真没多想,顺着话道:哦听说玉家还有位三小姐。

晁晨摇头, 就那两人的模样, 七窍没一处相像:玉家那位紫烟小姐,早年便嫁到江州一官宦人家, 和玉夫人的事迹可半点对不上。

公羊月略一沉吟, 腾出手替他扶正幕离,轻笑一声:这么说来, 可有好戏看喽。

随他话音一落, 玉参差已快步走入水榭, 先冲崔叹凤颔首致意,而后出声询问:崔神医, 可有所获?

惊魂散。

众人大惊:惊魂散?

时妙曳身侧的老管事步出, 抢声道:二当家, 那不是色赌财毒盗奸歹中毒大夫庄柯所配置的毒药, 据说服用之人会惊烦疯癫而死,死后露出惊恐之容, 数年前还曾因此出过一城之乱!

这么一看, 倒是符合大公子玉关的死状。

但玉参差并未立刻应诺崔叹凤的判断,而是自己亲自就着那尸首查验一番, 随后回视众人,目光依次转过阶前那几张或老或少的脸。

玄蝉插嘴:即便真是惊魂散, 却也不能指明谁是凶手。

玉闲冷哼一声:那还用说,定是那云窟鬼。

玉参差却转眸看着抱剑在旁的公羊月:红衣银剑?有这位她一时拿不定称谓,索性避了过去,有这位在,外人想入府杀人,该是不易。

公羊月倒是很配合她,语带骄傲:那是自然。

二公子玉闲果真翻脸,操着大嗓门硬声道:你什么意思?不是外人,难不成还是山庄里的人?身侧的二夫人根本拉不住自家丈夫,只能唯唯诺诺对着玉参差赔笑脸,想从中调和打圆。

玉参差摇头,不动声色给他去了颗软钉子:二公子何必着急,奴家方才可有说这种话?

玉闲白牙一咬,狠狠剜去一眼,拂袖而走,打她身侧路过时,微微垂首,压低声音道:反正我死了儿子香火已断,我爹又落得个半身不遂,若是我来个鱼死网破,你说请不回玉佛,怠慢失职会落到谁头上。

威胁?

怎敢,您现下可是东武君身边的大红人。话是这般说,但玉闲却露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狂喜,玉参差丝毫不怀疑,性子冲蛮的他,会发疯做出什么不顾后果的烂事。

王恭起兵后,各地隐有响应,朝中不免人心动摇,圣上请了僧尼讲经,届时会亲身礼佛,这时候再出些不祥之兆,只会加速江山肢解,即便不是为了向会稽王邀功,玉参差都必须得把这事儿办妥。

于是,玉参差嘴上挽起一抹和善的微笑,突然改口:诸位莫慌,惊魂凶乱不会再现。众人向其望去,她复又缓缓开口:其实,依奴家看来,大公子并非死于惊魂散之毒,而是亡于一种邪功。

玉闲眼珠子转溜,意味深长道:哦?邪功?

玉参差解释:说是有这么一种功夫,叫鬼面吓,专以恐吓制人,《素问》有言,恐伤肾,若功法走阴,主肝肾,则极易为其破功,以至气机逆乱,被惊死。她顿了顿,当说到名医篇时,还向崔叹凤投去讨教的目光,这种武功诡谲,寻常法子练不得,得靠死人聚死气,才有足够杀人之威。

死人?那不就是云窟鬼!王泓脱口而出,就是梅弄文,就是姓梅那家伙!

陈韶神色复杂,盯着玉参差目不转睛,其余几人倒是相互觑看,只觉得听来新奇,有些怪力乱神。

玉参差留意到陈韶的视线,心口一跳,隔着衣襟抚顺气息,面上仍旧稳得住。只听她声色略有些凌厉:怎么,不信我?

水榭里的几人都没开腔,以东武君在江左的威望,和玉夫人一介女流却能受门下食客尊敬,想来是不会说谎,只有晁晨一人隔着薄纱,目不转睛凝视着女子的手,心里只有苍凉二字

假话。

玉参差说谎时,会下意识扶弄玉簪,说来,这个小细节还是本人透露给他,却不曾想用在了此处。

玉振山庄发丧,尸体被收置于堂内,说来可笑,因为玄蝉胆小又避讳,在二公子玉闲的操持下,那灵堂设在庄子里最偏远的角落里,孤零零,显得实在可悲。大夫人死得早,玉关膝下又无子嗣,一时连个哭灵的人都没有。

待在山庄里的客人瞧着来往的人,只觉得十分丧气,早早便各回各屋。

打从玉参差出头起,晁晨便神思恍惚,总是寻机支开左右,偷偷跟着她,跟过几次没露底,胆气壮上些,更是一门心思钻在这上头。

公羊月偶尔能瞧出端倪,但都被他以一句玉参差姓玉给搪塞过去。

来来回回三五次,晁晨发现,玉家上下对这女人的态度是前恭后倨,人前像模像样,人后连个下人都是冷面冷眼。

莫不是从前起过仇怨?

晁晨越想越觉得古怪,非要将里头的细枝末节弄清楚不可。往昔他还在江左时,斯人如姐如母,对他多有照拂,念着这一点情谊,他想若自己能搭得上手,往后即便当真随公羊月隐世,心里也会好受些。

毕竟,故人都以为他已亡殁。

追了几次,玉参差昼伏夜出的神秘举止教晁晨愈发生疑,起初晁晨心念起,不过是为了平息恩怨,而今他甚至怀疑玉参差瞒着事。联想到南方亦不平静,玄之道长从湘赣一路被追杀到蜀中可以断言,也有人在对付开阳。

晁晨暗地里开始重新审视江左的人与势力,包括坐镇颍川的拏云台。

这日,追到外宅一处杂货院子,他借着草垛避身,等再从侧门跟出时,却为迎面一埋头拎桶的小子所阻。

晁晨定睛一看,可不正是朱雀楼里收泔水那心智不全的孩子。

雍闲?

呵呵。雍闲傻笑,许久才认出跟前的人。

这时,门房追来骂,当着晁晨的面揪着他耳朵蛮横地将人拖拽走:都说了多少遍,这里是玉振山庄,不是你家喂猪喂鸡的后院,不要乱走,小心冲撞了贵客!

晁晨出手,将门房的手拍下:你这样,会把他耳朵拽掉!

门房俩眼珠子盯着晁晨转,心想前些日子确实见过此人入府,但一时想不起与谁同行,府中现下贵人造访,瞧其气质斐然,显然不是江湖粗人,他拿不准,便赔笑着松了手,讪讪退到一旁。

晁晨关切询问:没事吧?吴大师傅不是说你回乡省亲去喽,怎会在此地收泔水?

雍闲捂着耳朵摇头,怯生生躲着人,待晁晨打发了那门房,他才缩在墙根下嘀咕起来:广陵,老家,叔刘叔,断腿,帮,泔水,收。

晁晨嘘声一叹,拍了拍他的头,想到庄中亦不平宁,怕他乱跑被牵扯进血案,于是又将他送回偏门。

见人要走,雍闲忽地踢开空桶,冲上去抓住晁晨的手:你在找,找,姨,姨。

晁晨心思一转,想起方才他打门外入,确实有可能与玉参差照面,索性任他拉拽,入山去。雍闲虽是个傻子,但身为本地人,对近路小道还是颇为熟稔,给晁晨指了一处,很快便找回那抹缘山而行的影子。

你也相信与我无关?看来飞上枝头还不忘旧情。玉参差站在杏花树下,面迎山风相候,玉闲抱着大刀,拨开乱枝走来,竟欲伸手去擒她的下巴。

玉参差忍住嫌恶摆头避让,冷冷打开他的手,言辞犀利:什么旧情,二公子请自重。另外,奴家只不过是为交差。外人只知玉家二子中,老大风流雅痞,最是多情,常为酒后谈资,却不知鲁莽气盛的老二,亦不是个什么坐怀不乱的好货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