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3)(1 / 1)

加入书签

不要寻找的是公羊启!

为什么?

为什么不相寻?

拓跋香见他掌心发汗渗透纸片,也回过味儿来,惦着七上八下的心,抖着手把那信件折叠,塞进他怀中,推着人回屋歇息:你别急,不论是你师父,还是你父亲,明日起我会派人继续留意。

过了两日,宫中来人,说是刘妃设宴,团圆节也学那貂蝉拜月,邀一众皇亲贵眷热闹,热闹事小,拉拢是真,燕代这一战,输赢都足够震动朝野格局,刘妃出身独孤部,自然想法子压些筹码。

拓跋香本不欲参与,奈何人点名要她,托词便是上回宫宴,拓跋香受伤一事,只说是赔罪,不去便不给面子。

如此一来,她这定襄公主,也只能赴宴。

既是拜月,宴会自然在晚上,昏时公羊月送拓跋香上马车后,随即回屋,准备换身便装再去城中探一探。京都虽因战乱重新修葺几番,也许凭着记忆找到当初那须弥座,结合花农透露的位置,再沿着公羊启可能离开的方向追索,仍有还有机会。

但他还未出门,便给通报的管家喊了去,说是有人找。

这个时辰来,莫不是拓跋香派出去的人?

公羊月往正厅瞧看,没想到却是常安和他母亲孙氏,孙氏一如既往勤俭,二人没搭车马,徒步而来,因而才从白日走到现在。

常安瞧见他,还有些畏葸,耷拉着头不敢大声说话,孙氏嫌弃一眼,把人拽出来,推到前头,行了个礼,直说是来道谢的,虽是折腾出一场闹剧,但母子俩阴差阳错修复了多年交恶的关系,却也是美事一桩,何况当夜狼袭,没有公羊月,孙氏非死即伤。

公羊月从不在乎这些虚礼,加诸这剑走偏锋的法子并非他设想,一听便没个耐心周旋,于是着人去唤晁晨。

哪知,孙氏突然出头将人拦下,非要让常安亲自去。

去便去,小节不拘,公羊月便陪着妇人吃了两口茶,可实在无话可说,坐不住,便准备找个理由谢客。

这时,孙氏起身叫他借一步说话。

夫人这是何意?有话烦请直言。

承蒙诸位相助,我母子俩才得以冰释前嫌,坐下好好说话。昨个夜里,达观将月余前随晁先生偷入禁宫,小侯爷您醉剑歌吟《白马篇》一事说与民妇听,端的是一顿夸,还再三强调,流言不可信,切莫乱嚼舌根。孙氏如是道。

公羊月腹诽:莫不是瞧出常安畏惧自己,为她儿子美言来的?

孙氏话锋一转,续道:其实,早在令尊与剑谷的流言蜚语深入街头巷尾时,民妇心中便有一念,只是摇摆不定,始终无法下定决心,直到昨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她的话音忽然凌厉,虽是半老徐娘,沧桑老态,却有股子不畏险难的锋芒:这也是民妇夫家在世时,常念叨的一句诗!当庭敢赋此,小侯爷之心,自是日月相鉴,所以昨夜听来后,老妇一早便去与冯公几人商量,觉得这东西或许应该交付于小侯爷您。

说完,孙氏拿出贴身收藏的卷轴,递上前去,公羊月展开一瞧,却是一卷名册,每个名字后有小字简短道尽一生。

难道这就是《开阳纪略》?

公羊月脑中蹦出个难以置信的念头,但很快,这个猜测在孙氏的解释中被否决:此物乃是当年令尊嘱托我等收集的北征流散老兵及代国境内流亡晋人义士的名录,前一半书成于宁康元年至太元元年这三年间,后代国灭国,我等亦逃难漠南,等复国归来时,才续上后一半。

公羊月用手摩挲皮卷与墨渍,果真新旧有异,可见她说的是实话。

孙氏从他眼中读出信任,便又道:皮卷中还有一夹层,乃当初令尊亲笔,我等未曾拆阅。说着,她又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公羊月将两指搓开,果真见夹层藏纸,瞧那字迹,确实乃他爹墨宝,再读上头所载,不外乎一些收集打探的情报,只是这些东西未能及时送出,许多都已失效。但凡有机会,这般重要的东西都不可能捏死在手中,定是要托人带走,按当时南北局势,谢玄有意组织北府流民军,带去淮阴是最有可能的。

我爹当年可有提到过什么人?公羊月随即问道。

当年事关重大,多是我夫家,就是达观他爹从中接洽,民妇也知之甚少,孙氏面露苦色,蹙眉努力回应,半晌后,她展平眉头,击掌道,有,有一个,夫君提过,说令尊对其赞许有加。

什么人?

北刀谷传人,金刀燕子宁永思。

按照孙氏的说法,北刀谷因不肯归顺,丧于石赵铁骑后,仍有门人侥幸逃生,这金刀燕子便是其中之一,她身为风流刀主宁不归的小弟子,后多在河间一带现身,有意在北方组建义士,抗衡胡人朝廷。

会不会同北刀谷有关?

听说刀谷最后一位谷主,风流刀宁不归曾守死节,几次劝降,仍不肯为暴|君石虎所用,最后在断水楼前折刀,与谷同赴死难,是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燕赵大地多生慷慨战士,这位谷主,或是谷中之人,会不会也与开阳有莫大关联,否则那时,单一个初出茅庐的宁永思,似乎还不值得公羊启多加注目。

公羊月将疑惑暂且压下,回头对孙氏问道:小子仍有疑问,这名册藏匿已多年,为何在此时拿出来?可是因为

因为不愿再执笔?

不,孙氏明白他言下之意,令尊失踪多年,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说句不好听的,在他之后无所托付,等冯公、五安,乃至于民妇都垂老撒手之后,只怕此物不是教人翻找出来清算旧账,成灭顶之灾,便是永远蒙尘,再无重见天日之机。成也好,败也罢,我们都想赌一次,不愿心血就此付诸东流!

公羊月脱口而出:不是还有

还有常达观么?

人不可能只凭着一口意气,永远坚持,再厚的城墙也有倒下、皲裂、砸烂的一日!孙氏摇头,且叹道:就如同民妇夫家的小叔子一般,能活在当下,又何必着眼遥遥不可期的未来,更何况她忽地笑了起来,可悲又唏嘘,小侯爷,您或许不知道,我们的祖辈,其实一直生活在黄河以北,虽南望汉关,但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

南望,望的是国,并不是家。

达观是达观,吾辈是吾辈,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各自选择各自安好。孙氏露出洒脱,听见外间有脚步声朝此来,料想是儿子归来,情急中快步上前,按着公羊月的手,将皮卷紧握,恳求道:小侯爷,此物托付于您,望有生之年能告与南渡避难的亲人,让魂灵回归祖宗家祠!

常安跨过门槛,欢欢喜喜地呼道:娘!

没规矩!

孙氏嗔了一声,上去拉过人,与公羊月拜别。常安走时挥手笑,只说燕凤调京,往后搬入云中盛乐城,他们还有常见之机。

待人走后,公羊月将卷轴交付晁晨过目,两人立于檐下,久立无语。思前想后,晁晨还是将东西推回公羊月手中:你拿着。

这么放心?

晁晨略有些窘迫,别过脸:你带着安全些。

公羊月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唔,原是烫手山芋甩给我,你就不担心我会引来杀生之祸?

想杀你的人还少么?

也是,眼前不就有一个,不过他已经许久未动手。公羊月笑着,凑到晁晨面前,眨眼,你说这是为何?

晁晨语塞,把卷轴收进袖子里,扭头就走。

公羊月的声音远远传来:我要是带着卷轴,某些笨蛋就看顾不过来,这不挺好,两个一起。

晁晨脚步更急,像有人在背后追撵,只是出院子前,他又憋不住倚门回首,反驳道:话别说那么好听,你就是懒,想想你丢在我这里的东西还少么?

是啊,确实不少。公羊月站在月光里,将嘴角一勾。

这时,墙头上落下个黑影,是拓跋香的亲卫,女主人不在,便将这些日子搜集来的消息递交给公羊月。公羊月匆匆过眼,看来大多无用,各处关卡信息也没见着背大竹伞的剑客,除非李舟阳绕关,否则便是根本没来云中。

没到云中,那会去哪儿呢?

他两手拢了拢纸片和竹简,翻到最底层,发现压着一封信,信是从高句丽来的,当初在云中,乔岷曾经借助过拓跋香之手传家书,再想法子送信回来,倒也合理。

公羊月两指夹信,慢悠悠抖开,定睛看去脸色大变。字是乔岷亲笔,上头只写着两个子

永别。

幽州篇天公絮

第134章

小鲤儿, 为何如此着急离开?

十七传书回来,老月只说出了事,但就是不肯说信上写了什么, 该是在高句丽遇着麻烦, 同行一场, 去看看!老凤凰,若你急着南归, 届时可在河间中转。

太元二十一年, 季夏,公羊月一行四人拜别定襄公主, 出云中盛乐, 沿阴山山脉向东,穿过茫茫草原, 决定前往高句丽一探究竟。

八月下旬, 四人驰马穿行武要北原, 原野圹埌,草青如碧, 风吹拨草见牛羊, 鸟雀低飞水泽处盘旋, 偶有高矮不平的黑石草坡, 坡上生着雪白的君影草和艳丽的金莲花,煦日和风下轻轻摇摆, 风尘行客的心绪, 似也随之荡漾。

此地最为惹眼的既非花,亦非草, 而是散落如星布的海子,大则一眼无边际, 小则如堰塞池塘,高天的金光刺穿叆叇的云层,铺落在水面,远望去如同《淮南子》中所述,承接列星与地势的支天之柱。

当地人称此地为九十九泉。

短暂歇息后,就地取水,囊灌甘泉,随后四人上马继续赶路。

说来也怪,打从出发后,公羊月和晁晨从不并辔,总是一前一后单掉着,双鲤起初只当是巧合,但三番五次招呼晁晨人却故意拖延上马时,终于忍不住同身旁的崔叹凤搭话:来云中之前,他俩好得如同穿一条裤子,而今恨不得离着八百丈!老凤凰,你有没有发现,晁哥哥最近好像一直躲着老月。

越是琢磨,越觉着像这么回事,打从公主府那时起,晁晨的举止就很古怪,从前他可是躬身实践什么叫行得正,坐得端,即便是撞上公羊月揶揄调侃,也是昂首挺胸,磊落光明,可今儿瞧着,目光躲闪,倒像是

赧然害羞?

双鲤打了个寒噤,甩甩头这怎么可能?

崔叹凤瞧她在马鞍上动来扭去,怕她惊马摔着,赶紧扶过去一手,顺口接上她方才的话:就公羊月那张利嘴,我都躲着他。

哎哟,我没说笑!

双鲤耸肩瞪眼,见崔叹凤毫无所动,自觉无趣,给憋了回去,从布包里顺手抓出一把松子吃起来,只是目光仍在那一前一后两人身上来回。

吃独食向来不道义,她将手递过去,但崔叹凤并没有接,反道:你顾着你自己吧,在云中你不就嚷嚷着上腹胀满,粪便粘腻么?你这是湿热犯体,少吃些炒货,等到了下一个镇子,我给你配几副药。

这种时候说什么粪便粘腻?

都怪你!松子突然就不香了!双鲤懊丧,只想把果壳往他脸上砸,可看着那张姣好面,又舍不得,最后嘟嘟囔囔地抱怨:老凤凰,不是说你很会哄女孩子的么?

大夫眼里无男女。崔叹凤一本正经道。

那打个商量,能不能不放苦参?双鲤小脸皱成一团,苦声哀求,上次我咕咚一碗下肚,足塞了三颗果脯在嘴巴里,都挡不住那苦味,简直比黄连还可怕!天知道那些个酒栈说书的,讲那美人救英雄,熬来苦药一勺一勺喂是怎地个吞下肚的,我要是那英雄,将死都得跳起来,把碗拍飞喽!

崔叹凤在她脑门上拍了一下:还拍飞,我这儿没好吃的药,你也别想那英雄,你若能成英雄,公羊月都能当在世活菩萨了!

前头的红衣剑客勒马,将好把头转过来。

许是天下苦月久矣,崔叹凤忙改口,替双鲤又是紧披风,又是撩碎发,端的是一张和善的笑脸:方才说到哪儿?从前洛水附近,倒是出了一位活菩萨,行侠仗义,施恩布德,也有说是九天玄女下凡尘

公羊月将目光从他身上掠过,落在最后,晁晨抬眸撞见,很快又垂下头,将手头的缰绳紧了紧。

双鲤惊掉下巴:老凤凰,可真是小看你了!

崔叹凤认真道:作为大夫,更爱惜生命。

双鲤摸着下巴,一脸不信,崔叹凤哈哈一笑,将雪白的大袖展开,舒颜道:不过话说回来,湿热也与心神有关,《素问》常言:思则气结。我见你时有愁苦,可是遇着什么棘手难事?

别说,事还真有。

这几月贩消息没从前趁手,不是消息来得太慢,就是总有错漏,再这样下去,只怕是要砸招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自在巴蜀发现根本没有所谓山神,消息来往皆靠人力后,她心中越发没底,只觉得像上好的马车崩掉榫卯中的一节,整个车轱辘松垮,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坑里。

但闻达翁的底细,只有她自己清楚,思前想后连个说话分忧的人也没有,崔叹凤这么一关心,她便有些心动,咬着唇僵了片刻,开口:真叫你说准,我师父闻达翁那边好像出了点问题。

确定?

十七走之后,有一阵我心里隐隐不安,就偷偷去查高句丽的情况,但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始终没有消息,还是他写信回来,才知道人已经到了丸都山城。双鲤看着海子边扑翅的水鸟,心中空落落的。

崔叹凤敛起笑容,极目远山红岩,良久后,才安慰道:我虽不知闻达翁是如何做到的,但搜集消息,多半离不开人,而今燕代交战,说不定因此耽搁,也是极有可能的,若是我门下势力,动荡之时也会保全为上。

双鲤长吐一口气:但愿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