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视察敬老院(1 / 1)

加入书签

这天下午,谢秀文接到谢老师的电话,说镇上有人来敬老院参观,问她要不要回来作陪?

“是谁带的队?”她不在意地问。

难道镇里也想开一家敬老院,所以过来这边学经验?

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俞浩胜调来东溪镇担任副镇长前,自己就给他提过类似的意见。

一个机关干部到新的岗位上任,最怕工作没有目标,于于天天担任救火队长。

哪里有事就去哪里,时间长了,看着很忙,实际上根本没有干出成绩。

想在自己的岗位出成绩,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找出适合自己干的事,才不容易天天被事情拖着走。

“是一个姓俞的副镇长。”谢老师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问,不过当过老师的人,对这些细节自然记得很清楚。“他们还带了摄影师过来,拍了很多照片,也不知道是什么目的?”

如果是想宣传敬老院,那不应该镇里来,而是县里派人才对。

毕竟县里才有电视台和报社,镇里有什么?

“那个俞镇长我熟悉,有事他会直接联系我。”听说确实是俞浩胜,谢秀文就放心了。“既然没有给我打电话,说明不需要我出面,你就把他们当作普通人对待就行了。”

所谓普通人,就是当作来游玩的客人,不用管饭也不用招待,最多请他们喝杯茶。

如果好酒好菜招待他们,只怕乡镇两级会有更多人过来。

谢秀文对基层这些人的品性非常了解,真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我知道了。”谢明德见她说的这么有把握,顿时放心了。

他打这个电话,就是怕花钱,所以提前请示一下。

阿文办敬老院,是为了村里的老人。

所以钱不能用在这种地方。

他同样知道招待一次后,后患无穷。

俞浩胜今天会过来,是已经计划好,打算在镇里也开一家敬老院。

只是计划是好的,具体怎么操作,还得好好研究一下。

毕竟敬老院办起来后,会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这个院长是什么行政级别,下面安排多少人管理,工资怎么安排等等。

任何涉及权和钱的事,都会吸引一批人觊觎,他同样得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像谢秀文一样,采用民办的方式,这样就不涉及镇里的利益了。

可是民办的话,钱由谁来出,哪些人可以进敬老院,又是另一番考量了。

因为一时想不到好办法,于是来到谢秀文的老家,打算看看这边的经营方式。

完全照搬肯定不行,只能尽量吸收长处,把镇里这家敬老院办好。

“俞镇长,怎么这边请了个年纪这么大的人当院长?”一个三十左右的戴眼镜男子,此时悄悄问俞浩胜。“他能管理过来吗?”

在他看来,敬老院的工作很琐碎,找一个四十出头的强壮女人才最合适。

一方面这个年纪的女人,往往已经把孩子带大了,家里的公婆也开始需要她照顾,可以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最懂得照顾老人。

另一方面,这边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女人在这方面肯定比男人强。

“这你们就不懂了。”俞浩胜听谢秀文提起过这事,此时简单解释了几句。“不管哪个岗位,用对人才最重要。”

从这边的情形来看,这个谢老师肯定是胜任的。

同来的两个人,一个是俞浩胜的司机,去年刚从部队退伍,是朋友介绍过来的,用着放心。

另一个是他的通讯员,相当于秘书,以前在办公室给领导写稿子,他觉得文笔不错,就暂时用着。

在用人方面,他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比起那几个聪明外露的人,这种坐冷板凳的边缘人物,才容易收为已用,对自己忠心耿耿。

当然坏处也是有的,就是经验不足,需要慢慢调教。

“哦。”眼镜男听后恍然大悟。“看来我小瞧了这座敬老院,他能管理好这边,能力肯定不差。”

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用,所以说处处都是学问啊!

今天下乡,学到了一些东西。

“没错,我们不能过份相信自己的能力,有时候身边某个不起眼的人,能力就比我们强。”俞浩胜见他明白了,点点补充道。

这方面最强的就是谢秀文了。

如果她没有秦家媳妇这个身份,应该跟其它乡下女孩子没什么区别吧!

可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能力绝对是同龄人中数一数二的。

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不敢小看任何人。

同样希望手下的人,也有这样的意识,永远不要轻视别人,这样才不容易出差错。

“俞镇长。”门口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然后看到村支书谢宝贤朝他大步走过来。“我是村支书谢宝贤,听说你在这里调研,特意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村里做的——”

村里开进一辆轿车的事,很快传到他的耳朵里。

原以为是谢秀文的家人,后来听说是陌生人,这才匆匆赶过来。

进院子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所以急着打招呼。

“谢宝贤同志,你好。”俞浩胜见了,上前眼他握了握手。“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了解一下敬老院是如何经营管理的,一会儿就回镇上,所以没打算打扰你们。”

他这样说,自然是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一般来说,上级领导下村,都会去村干部那里坐一坐,算是联络一下感情。

如果过门而不入,村干部会误以为领导对他有意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最好解释清楚。

当然真的对村干部的做法不满意,那就另说了。

“理解理解。”谢宝贤连忙点头。“领导下来一趟不容易,时间不早了,不如去村里吃顿便饭,也让我们有机会尽一下地主之谊。”

这当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现在才九点出头,离中午差得远。

只是谢宝贤在位时间短,又不懂得钻营,跟上面的干部几乎没什么交情。

今天难得有机会遇到镇领导,如果再不抓住机会,搞好关系,那他就真的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