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爸爸的荣誉(1 / 1)

加入书签

“那我就不客气了。”见她语气真挚,谢明德最终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

聊了一会管理上的琐事,谢秀文告别回家。

今天这趟回来,除了看一看敬老院的实际效果,就是把管理权授权给谢老师。

自己以后只会越来越尽快,这边的具体管理工作,还是得交给他来做。

回到家里,看到爸爸背着锄头,哼着歌从山上回来,就非常意外。

父亲的性格向来内敛,怎么今天乐成这样?

“你爸前几天参加了县里的表彰,被评为虞城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这几天走路都飘着呢!”谢妈妈在一边翻了个白眼。

老公能获得荣誉是好事,可是都这个年纪了,还飘成这样,就有些夸张了。

“是吗?”谢秀文听后也是不敢置信。“能获得县级荣誉,想来非常不容易吧!”

前世担任食品厂的厂长,曾经有一次被县里评为“巾帼创业带头人”,说到底还是因为女性企业家比较少,才有了这个机会。

而父亲不过一个农民,能有这样的机会,估计是县里给自己面子吧!

忽然想到当初创建东溪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自己挂的是父亲的名字,难道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果这样,倒是说得过去了。

既然父亲这么重视个人荣誉,那以后自己尽量少出面,这种抛头露面的事,交给父亲去参加好了。

只要不让他担任具体的职务,免得他能力跟不上。

这种虚名多担一些,问题就不大。

“这个我也不知道。”谢妈妈一个农民,肯定说不清这些细节。“听你爸的意思,咱家有了这些荣誉后,以后如果有哪个不长眼的想来夹岙搞破坏,县里处理起来会更严厉——”

虽然只是一个荣誉,县里认可了,就表示得到了县里的保护。

反正对自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表面上不以为然,心里实际上也开心得很。

中午吃饭的时候,谢秀文把敬老院的后续计划提了提。

表示自己会准备一个专门的帐户,用来给敬老院支付各种费用,到时存折放在爸爸这里,由他负责监管。

谢老师每个月做好费用预算,采购各种相关物品,到爸爸这里来领资金。

其它工资等开支,每月按固定日期发放,同样由爸爸交给谢老师,由他负责发放。

当着大家的面公开讲,是让秦老两人也参与进来。

如果父亲中间有什么差错,他们看到了可以及时提醒。

否则的话,他们不好轻易插手这事。

“放心,我会把这块管理好的。”谢爸爸这几天有些膨胀,见女儿把这些交给自己管理,就有些激动。“谢老师办事比较细心,再由我盯着,肯定出不了差错。”

这样安排的话,等于设置了两道防线,出错的机会几乎没有。

却不知道爸爸只是明面人,真正把关的是秦老。

秦老则是意外地望了儿媳妇一眼,他是聪明人,自然能想得到这些。

不过这是小事,既然大方向定了,敬老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定了下来,只要谢老师不出差错,就可以放心授权给他。

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

时间长了,人心会变,就很难说了。

谁也不敢保证,一个人会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做好同一件事。

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想法,谢秀文顿时放心了。

吃过午饭后,她从空间弄出一份药液,稀释后分成两份,给谢老师送去。

谢明德接过后,急急拿回家,和老伴一起试效果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吃得下睡得着,开开心心地活着。

否则活着就是受罪,就算再怕死,也恨不得早早解脱,离了这个世界。

从敬老院出来,他拐进村民委员会,准备找谢宝贤聊一聊。

听谢老师的意思,这个村支书想法有了转变,愿意拿出一些钱,修一修村小的教室?

如果这样,那说明他还是有脑子的,就算能力不足,也可以继续用着。

否则真的该想个办法,帮村里选出一个真正能带好头的团队了。

谢秀文把家搬到夹岙,就是对村里的情况不怎么感兴趣,准备管好自家就行。

最近因为敬老院的事,跟谢老师谈的比较多,想法也有了改变。

如果想让一个地方成为世外桃源般的所在,带头人的能力和品德非常重要。

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致富,一起建设村庄,不但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社会风气也会慢慢好转。

否则的话,谁钱赚的多,就会被人各种针对。

就算经济条件变好了,也会想离开村子,到县城或镇上生活。

前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指有的人发家致富了,其它人不反思自己,反而妒忌别人过得好,于是在别人承包的水库里投毒,让对方的辛苦投资颗粒无收。

更夸张的是,有些村民甚至会集中起来,一起到别人家的地里摘水果,割蔬菜,像是在自家地里一样,毫不顾忌。

偷采了还不说,事后各种糟蹋,损失巨大。

遇到这种情况,承包者就算报警,也毫无用处。

因为对方人多势众,还是一个村里的,以后天天要见面,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惩处。

谢宝贤这时候正在村委办公室跟人聊天,看到谢秀文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阿文怎么有空过来?”等谢秀文坐下来,他热情地问。

如果说以前他还偏向其它村干部,想在敬老院那边要些好处。

自从谢世林成为县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就知道自己的态度必须转变了。

就算他再不了解机关里的弯弯道道,这几天县镇乡三级不断有人向他打听谢世林的情况,他就知道这个荣誉影响力有多大了。

也对,全县就评出十个名额,县镇乡这么多干部,都轮不到,凭什么颁给他?

原因只有一个,谢秀文现在的地位,已经到了县里都必须照顾她的地步。

这样的话,自己一个小小的村支书,有什么资格跟她唱反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