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施云龙来访(1 / 1)

加入书签

这几年讲究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也就是说,如果想取得成就,升职要趁早,学历越高机会越大。

至于专业化,自然是在某个领域,取得瞩止的成就。

像吴泽远,现在就被贴上了善于发展经济和改革国企的标签,以后只要不犯大错,上级就会重用他。

儿子想成功,真的还有很大的距离。

俞浩胜没想到父亲会问得这么直接,张了张口,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和秦冠麟私交好,他对穆建年也算爱屋及乌,所以没有对他的混吃等死行为,放在心上。

不过看不起章斐,倒是真的。

当然他不会把这些情绪表露出来,否则大家朋友也没得做。

现在被父亲这样一问,他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至少银行领域,有事找章斐,他能帮人贷款和牵线。

如果想宣传什么产品,或者结识文化圈的人,穆建年也能帮到大忙。

这次秦冠麟和谢秀文,决定在村里唱三天戏,他一个电话,就帮忙联系好了越城绍剧团。

而自己这几年,反而没有人求助,说到底就是自己能力不够,帮不上人家。

“明白了吧!”俞爸爸见儿子脸色变幻不定,知道他在认真分析和反思了,倒感到安慰。“只要你能想清楚这一点,以后尽量多看多听多学,遇到事情不要回避,就能有进步。”

他以前一直教儿子要开拓眼界,遇事勤于思考。

现在看来,他的智商确实不比其它人低,只是很少有实际行动,所以变得眼高手低。

这次能调到东溪镇担任副镇长,或许是个楔机,希望他脚踏实地干出些成绩,也不枉秦冠麟帮助一场。

下午依然有不少亲戚到谢秀文家,特别是两个舅舅和两个姨妈那边,除了几个陪老婆回娘家的表哥,其它人全部到了。

今年的走亲戚计划已经定下来,初三他们在夹岙再呆一天,傍晚一起到舅舅家,初四下午则到两个姨妈家,初五吃了中饭后,再回夹岙。

其实跟往年差别不大,只是以前谢秀文一家先去舅舅家,今年他们先过来罢了。

至于弟弟谢博文一家,自然一早骑上摩托车,去丈母娘家做客了。

现在宋家日子也比较好过,走亲戚就会比以前热闹。

当然他今年要拜访的客人,比往年多了几个。

许少彬家必须去一趟,对这个老领导,他一直尊敬有加,现在成了他师长般的长辈。

还有认识后很快成了好友的曾超群,也不能漏掉。

可能是存在太多相似的地方,两人能变得这么亲近,也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

至于一直帮助他成长的县委办主任黄剑鹏,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傅,他更是每个节日,都会上门拜访,并执弟子之礼。

大过年的,肯定更不能忽略。

至于礼物,大多是夹岙的特产,以及自家食品厂的糕点,这些爸妈早替他准备好了。

倒是黄剑鹏那边,他特地准备了一些奶粉和保健品,是姐姐送给自己的,他舍不得吃,就拿去孝敬师傅了。

下午唱戏结束,大家回到四合院。

施云龙的儿子施少平,依然跟儿子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那个当爸的,怎么这么放心?大过年的,儿子去别人家做客,他也一点都不关心。

虽然说儿子要拜他为师,学一学绍剧,两个孩子等于成了师兄弟。

可是还没有正式开始,谁知道儿子有没有兴趣真正一直学下去?

想来他也清楚,以儿子的身份,不可能像那些寒门子弟一样,打算靠唱绍剧来谋生。

吃过晚饭,天已经黑下来,谢秀文打开院子里的灯,和家人边消食边闲聊。

“谢小姐,有个叫施云龙的人过来找你——”下面值班的人打电话上来。“他说他是唱戏的,过来找儿子,顺便拜访一下你们。”

能到上面做客的,除了有不凡的身份,另外就是老板一家的亲戚。

普通人想上去,肯定不现实。

“让他上来吧!”谢秀文没想到他居然来了,望了一眼在一边跟儿子玩得开心的小家伙,越发怜惜起来。

倒没有想过提醒他照顾好儿子,每个当父母的,谁会不重视孩子?

特别是到了他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只会更受家长的重视。

只能说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其它地方。

“谢小姐。”刚走进院子,施云龙就看到站在面前的谢秀文,他连忙恭谨地叫了一声。

没来这边前,他只猜测谢家有钱,所以想讨好的同时,并没有其它心思。

现在看了这边的布置,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普通有钱人,会在家门口安排人值班?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家人里面有大人物?

“施师傅,进屋里坐吧!”谢秀文语气平淡地点点头,在不清楚他的为人前,她并没有打算对他另眼相看。

特别是唱戏的人,长年累月在各地奔波,可以说见多识广,容易变得油滑和势利。

她只会帮助真正人品可靠的人。

“我还是不进去了。”施云龙朝屋里望了一眼,里面灯水通明,宽大的客厅里高朋满座,让他不禁心生自卑。“这两天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他又不懂事,一直跟过来给你们添麻烦,我现在就把他领走。”

如果说过来前他打算摸一摸底,看能不能找机会跟谢秀文攀一攀关系。

后面再以儿子为媒介,找机会多跟她们来往。

他看得出来,谢秀文是个母性很重的女孩子,看儿子可怜,所以才允许他出入。

现在发现谢家远远不是他可以高攀的,他绝了这个心思。

“这是小事。”谢秀文注意地望了他一眼,发现他眼神中有畏惧和退缩,猜测他此时已经绝了攀附的心思,倒是因为他能识进退,多了些好感。“进去喝杯茶吧!大过年的上门,总不能过门而不入。”

这就是聪明人和傻瓜的区别。

聪明人发现事情超出自己的估计时,会及时收身而退,绝不留恋。

而傻瓜正相反,发现对方的权势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大,就会变本加厉地讨好和追逐。

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