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给老师拜年(1 / 1)

加入书签

“有这样的人就好。”秦冠麟听后就安了心。“如果因为年纪大了,想把精力放在家里的晚辈身上,懒得管事,那我们帮他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想来愿意出山担任敬老院院长吧!”

其实这个工作真的不会很辛苦,毕竟加上工作人员,也只有十几个人。

只要每天去那边看看,过问一下老人每天的食谱以及健康状况,就可以了。

也不用长时间在里面值班,其实跟以前没多大区别。

他唯一的作用,就是镇住某些人,让敬老院的工作,能踏踏实实地开展。

“谢老师以前也教过我。”对于谢明德老师,谢秀文也印象深刻,能力怎么样,小时候其实体会不到,只知道他在学校非常有威望。“如果他愿意出来,那肯定没问题了。”

他家里两个孩子,大儿子据说为了考大学,压力过大,变得精神有问题,一天到晚在村里走来走去,也不打人惹事,只会提着裤子向人要烟。

大儿媳生下两个女儿后,没熬几年,就跟同村一个娶不到老婆的年轻男人偷偷姘居了,现在已经光明正大住在了一起。

两个孙女倒是很聪明,成年后都在外地当代课老师。

小儿子比较精明能干,完全遗传了谢老师的智商,现在在乡里工作,他的妻子是村小老师,据说最大的目标,就是成为公办老师。

同样有两个孩子,大的孙子在读高中,小孙女在读初中,他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把两人培养成大学生。

“那明天抽时间跟他谈谈。”秦冠麟觉得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所以主动说了意见。“他不是希望儿媳妇转正吗?我们答应帮他把事情办好,他应该不好意思拒绝了吧!”

总的说来,他和谢秀文都是临时想办一个敬老院,所以一开始没有想到找一个合适的院子。

如果他到位了,后面的事,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好。”谢秀文觉得这样也是个办法。“因为大儿子的事,他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小儿子和小儿媳能把家撑起来,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差别真的很大。

如果家里有一个公办老师,户口也从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等于有了一个吃公粮的干部,这在九零年,绝对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母亲是城镇户口,子女也可以跟着迁户口,她家两个孩子,就算没有考上大学,也成了城里人。

这才是现阶段那么多人想调动职务的真正原因。

何况这时候当老师也是个很高尚的职业,大多数师范大学毕业生,离校后也不过是当中学老师。

晚上一家人依然去看戏,这一次谢锦程和几个小家伙就老实多了。

乖乖坐在几个长辈身边,没有到处跑来跑去。

倒是施少平这个第一次过来玩的小朋友,此时也乖巧地坐在儿子旁边,显然把他当成了可以依靠的朋友。

看他小鹿一样的眼神,突然想起重生时,第一次见到儿子的样子。

同样的渴望关爱,只是因为期望越多,失望越多,所以不敢表现出来。

看来施师傅家的情况真的不大好啊!只有长期得不到父母陪伴和关心的孩子,才会变成这样。

又一想,施云龙长期要去外面唱戏赚钱,回来肯定累得不行,想陪唯一的儿子玩闹,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加上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他的妻子肯定觉得儿子懂事了,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

可惜明天唱完戏后,他不知道又要跟爸爸要去哪个陌生地方了。

第二天早上,谢秀文吃了早饭后,和秦冠麟一起去拜访谢明德老师。

空手上门肯定不合适,于是带了些适合老人的营养品,主要是麦乳精和奶粉,以及自家工厂产的糕点。

“你们怎么有空过来看我?”见到两人,谢老师很惊讶。“今天才正月初二,不用去走亲戚吗?”

嘴里这样说,心里其实明镜似的。

比起其它村里人,他更早猜到了谢秀文嫁的男人不简单。

只是这时候能得到的信息有限,他只能凭村里人的传言,以及谢秀文和秦冠麟的表现,猜到某些真相。

以前觉得这个学生太痴于感情,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将来少不得要吃大亏。

没想到真的被他猜中了,她居然在十八岁这样的年纪,未婚先孕,生下一个儿子。

后来的事不用说也能知道结果。

村里人哪里见过这样的事,几乎异口同声说她不检点,连她的父母也受了牵连,在村里抬不起头。

他暗里阻止过周围的人,让他们别给人家小姑娘压力,毕竟事已至此,指责毫无用处,只会增加人家的负罪感。

万一想不开,那就是一条鲜活的人命。

所以这件事在村里慢慢淡下来,他可以说出了大力,只是没有告诉任何人。

在他看来,谢秀文以及他的父亲,都是自己的学生,举手之劳帮一把,也是应该的。

“有事需要请教老师,所以厚着脸皮过来了。”谢秀文不自然地笑了笑,把礼物放在桌上。

说起来这两年没有来看望老师,确实是她不对。

加上她隐约听说,老师这些年在背后出了不少力,才让自己的事,没有往村外扩散。

所以村里除了谢建根这个朋友,她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眼前的老师。

见师母泡茶端出来,连忙站起来打招呼。

谢师母同样是一个带有书卷气的女人,尽管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眼神依然清澈,看人时总带着淡淡的笑意,有着极强的亲和力。

“别听你老师胡说,年轻人志在四方,就应该到外面建立自己的事业。”谢师母语气和善地回音道:“你们在县城办了公司,解决了不少人的上班问题,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又把桌上的果盘朝两人移近些,让他们随便取用。

昨天家里来了不少老伴的学生,他们带来的糕点和水果,比自家买的好多了,他们舍不得吃掉,就拿出来招待客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