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吴泽远调职(1 / 1)

加入书签

“阿文,村里这样的态度,会不会真的影响到你们?”等他们走了,大舅才担心地问道。

民不与官斗,现在村支书和民兵连长一起过来给她压力,他担心外甥女最后白辛苦一场,这块地最终会被村里收回去。

这种事并非不会发生,至少他就听说过类似的消息。

所以想赚钱,最好到外地甚至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在老家做生意,光是眼红的同村人和亲戚,就会把你的事业拖累死。

“没事。”谢秀文不在意地回答。“如果他们还不收手,我不介意把村领导全部换掉。”

以前他们没有跟自家撕破脸,她也懒得管这些。

现在谢国坤比谢良福做得更过份,不教训一顿,只怕以为自己可以随意得罪。

“这话可不能乱说。”大舅一听,吓了一跳,又望向谢建根的父母,怕他们把话传出去。“万一被他们知道了,以后就是不死不休了。”

吵架甚至打架,在农村都不稀罕。

外甥女这话说得太严重,那些村干部哪个是省油的灯,为了自保,只怕会做出极端的事,那后果就严重了。

“大舅,你太高看他们了。”谢秀文不在意地回答。“如果我真的要对付他们,有的是办法,你不会以为他们没有污点吧!”

今天敢这样对付他们家,以前肯定也做过类似的坏事,只要一查,会是什么后果,不用说都知道。

同时相信建根的爸妈不会胡乱说出去,既然他们选择跟自家在一起,没理由反而害自己。

等他们回家后,谢秀文上楼去找儿子和秦冠麟,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该收拾村里这些人了。”她神情冷漠地说道。“如果一直让他们占着位置,村里人不敢创业和干个体,村民想发展经济,就成了空想。”

这时候农民的见识有限,如果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一直呆在村里种田,哪里会知道外面外面发生的变化?

所以有一个致富带头人非常重要。

如果有人搞养殖和种植赚了钱,其它人就会学着做,慢慢地相互影响和学习,富裕户就会越来越多。

本来谢良福应该担任这样的角色,可是他的精力没有放在这上面,所以他是失职和不称职的。

她知道父亲和冯伯伯一样,也有领导村民共同富裕的心思,只是他的性格方面,缺少八面玲珑的天赋,未必适合这个位置。

所以干脆换掉村干部,不用等爸爸在夹岙干出成绩,再让他出面竞争这个职务了。

当谢秀文把这件事告诉吴泽远的时候,他相当意外。

“我以为你们以后的重心会在县城,没想到会去村里弄出这样一处世外桃源。”吴泽远是真觉得不可思议。“听你说得这么有意思,搞得我也想去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了。”

他从小出生在县城,对农村生活完全陌生,最大的印象就是脏乱和贫穷。

谢秀文真的是天才,总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相信那边搞好后,不但会非常漂亮,也能赚很多钱。

“如果你有兴趣,何不去镇上任职一段时间。”谢秀文笑着提议。“如果你想以后在机关升到高位,基层任职资历非常重要。”

印象中每个升到省部级的官员,特别是执掌一方的父母官,都有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

吴泽远是她认识的朋友里,最有希望走到这一步的人,所以趁现在年轻,到镇里担任书记或者镇长,对他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你这个提议,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吴泽远没想到她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建议,又是吃惊又是欣喜。“那我去你们那边的镇任职好不好,顺便把乡镇和村里那些有问题的干部,好好清理一遍。”

在有些方面,他跟谢秀文有一致的理念,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不必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但是要有识人和用人的能力。

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只有把不能胜任的人调走,换上合适的人,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正好谢秀文想处理一批尸位素餐的村干部,他调到镇上后,就可以亲自实施了。

“你愿意过来,我当然欢迎之至。”谢秀文大笑道。

她相信吴伯伯能认可自己的观念,把儿子放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这对他以后的好处无法估量。

要知道吴泽远从学校出来后,一直在机关上班,可以说是以务虚为主。

而担任一镇之长或者书记,需要处理大量实实在在的事,对他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那我回去想想办法。”吴泽远语气轻松地回答。“不管能不能去,你的事我都会帮你处理好。”

这不仅仅是为了谢秀文,更是示好秦冠麟。

他想让秦家欠下自己的人情,根本不现实,好在谢秀文来找自己帮忙,正好满足了他的需求。

谢秀文原本以为这件事会拖很久,没想到只过了一天,上面就下了调令,吴泽远调到东溪镇担任镇长,原本的镇长年纪大了,平调到县里,担任民政局局长。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谢秀文时,她笑着向他祝贺。

他原本就是县委办下面的科长,现在这样也算是平级调动,所以比较容易。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说服了父亲,他愿意出面打招呼,自然是一路绿灯。

这样一来,她就不用再担心村里这些人搞小动作。

吴泽远新官上任,如果把重点放在下面乡村的人事考评上,那不管是乡里还是村里,都会有人要倒霉了。

而且不管他们最终说服谁去村里,找自家的麻烦,最后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还是要谢谢你。”吴泽远真诚地回答。“我把你的建议告诉父亲时,他非常意外,还说自己疏忽了这一点,幸亏你帮他补上这个漏洞。”

父亲也觉得有基层管理经验的领导干部,未来会走得更远。

现在他才二十九岁,如果在镇里干满一年,三十岁调回县里,就有资格担任两办主任了。

而虞城的两办主任,都是副处级,那时候他就是最年轻的县级干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