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怀疑被孤立(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他就可以正式上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谢博文兴奋得不行,还专门开车回家了一趟,把父母唬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这时候才深深体会到,自家现在已今非昔比了。

以前儿子想当代课教师,还要找人送礼。

至于转为公办教师吃公粮,那是花钱也办不到的事。

像公安这种工作,更是想都不敢想。

现在好了,他都已经办了家工厂,还能进这样好的单位,以后不用他们操心了。

同村的村民看到了也免不了惊讶,没想到谢博文成了食品厂的老板后,还进了公安机关,穿上了一身帅气的制服,真是人生赢家啊!

其它人哪怕拥有一个身份,就非常了不起了。

谢建根听说这件事后,主动来找谢秀文,说制衣厂管理人员已经足够,他愿意去食品厂,帮谢博文做事。

其实过年后刚开工,他就想上门跟谢秀文说这件事了。

制衣厂管理其实很简单,反而是技术方面,有不少要求。

谢秀文从鹏城带来不少管理人员,这些人大多管理经验丰富,适应几天后,就能胜任工作。

可能是管理人员比较充足的原因,他在那边显得很空闲。

短时间内制衣厂又没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想跟谢秀文一家的关系更进一步,还不如帮谢博文把食品厂搞好呢!

毕竟秦冠麟名下的企业,都不缺优秀的管理人才。

“好。”谢秀文想了想,爽快地答应了。

确实像谢建根所说的,自从鹏城的朋友过来后,这边的管理队伍扩大了近一倍,足以把秦冠麟的几家企业管理好。

而弟弟这边就不一样,还缺少一个既能绝对信任又具备独挡一面的管理人员。

如果谢建根过去食品厂,把这块短板补上了,弟弟以后在公安局上班,也能安心。

这件事定下来之后,谢秀文特意抽了个周末,姐弟俩一起来到食品厂,重新调整了管理人员的分管内容。

谢建根以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弟弟不在的时候,人事、行政和财务这一块,由他代为掌管。

这样一来,原先的厂长就变成了生产厂长,除了依然管理相关的部门,比如生产车间、仓库、采购、机修、技术这些,办公室这边则脱离出去,成为独立的部门。

以后所有涉及资金的申请,权限全部转移到弟弟手里,由谢建根代为审核和批准。

数额较大,他拿不定主意的,单独由弟弟签字生效。

会这样安排,当然跟弟弟进机关有直接关系。

以前谢秀文让他开食品厂,主要是为了锻炼他的管理能力,反正他经常在工厂上班,放权下去后,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收回和改正。

现在有了新的工作,去工厂的时间肯定少了,如果不把这些权限收回来,厂长一个人说了算,权力就太大了。

万一他的心术有问题,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业务带走,让工厂变成一个空壳。

弟弟去交警大队上班没几天,就带回一个消息,说交警大队长对他似乎有意见,暗里孤立他。

他进单位后,成了一名普通的交警,上级安排了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带他。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他平时空下来的时候,会找同事一起聊聊天,并邀请他们下班后一起去吃饭。

中国人习惯在饭桌上建立感情,他现在也不缺钱,就想通过这个办法,接近跟同事的关系。

没想到试了几次后,都被拒绝了。

“可能是别的原因,你别多心。”谢秀文想了想,觉得很可能是上次的事,让大家心存芥蒂。

毕竟有两名同事因为弟弟的原因,而被开除公职,还有好几个人受到了行政处罚,他们担心跟他走得近,得罪了受到处罚的同事。

这种心情很好理解,在一个集体环境里,每个人都得做出选择,随大流肯定好过跟一个还不熟悉的人交朋友。

而弟弟是范儒介绍进去的,新大队长的铁杆,肯定也不愿意跟他走近。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哦。”谢博文想了想,觉得这种可能性确实比较大。“那我只能慢慢适应环境了。”

他倒不怕上司给自己穿小鞋,随着时间过去,他越来越明白背景的重要性。

有秦冠麟这个姐夫在,连上司都要低下高昂的头颅,只要自己不犯错,根本不用担心有人找借口针对自己。

到了周末,谢秀文再次带上儿子,和秦冠麟一起回家。

夹岙那边的四合院,已经正式开工了,她必须回去看一看,跟设计是不是一致。

到了那边,看到新种下的果树和花草,已经发芽长出嫩叶了,原本开垦后显得光秃秃的山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阿文,你快过来看看。”大嗓门的冯伯伯看到谢秀文,大声叫了一声。“这个四合院真要建得这么大吗?不怕村里有意见?”

因为承包山林和空地,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大多数人承包后,最多建几间平房,用来养鸡鸭和猪羊,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建一个这么大面积的房子。

说的夸张一点,这边的房子造好后,到时再弄花园回廊和池塘,不等于把山林改建成她私人的园林府院了吗?

如果再弄些假山,招几个小厮丫鬟,跟以前的地主老财和官老爷们住的地方有什么区别?

“村里还管这些?”谢秀文疑惑地问。

前世一开始没有人管承包者造多大的房子,只要能交承包费,给村里带来收益就行。

直到重生前,国家调整了各类土地的使用政策,才开始拆除一些过于夸张的私人住宅。

现在才八十年代,村里应该不会管这个才对。

就算他们觉得有问题,自己也可以找理由规避。

比如这是用来招待游客的农家乐民宿,是为了赢利,想来县乡村三级,没有理由阻止吧!

“我也不是很清楚。”作为村支书,冯金龙只是觉得太夸张,倒不敢说一定违反了法律。“不过你们村里那些人都不是善茬,你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