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面包店开张(1 / 1)

加入书签

这也是春节期间,她愿意在谢家做客的原因。

就算谢秀文未婚先孕,做出这种普通家长肯定无法接受的事,一家人对她的态度依然没变过,让她非常羡慕。

而她每年正月初二回娘家,一家人除了吵闹,就是相互指责,根本没有温情可言。

所以吃了中饭后,就匆匆回家,不愿意在那边多逗留一分一秒。

如果可以,她真不愿意回那个娘家。

“所以你过好自己就行,别把别人的过错,背负在自己身上,这样是自寻烦恼——”谢秀文怕她胡思乱想,再次开导道。

一个人无法选择出生,但是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

对张爱凤而言,她能做的,就是一方面自己努力,多赚些钱,当父母生活遇到困境时,能力所能及地帮助。

另一方面,一定要学会怎么处理这种家庭矛盾。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拒绝,当有人摆出一付我弱我有理,我穷你就得帮我的架势时,一定要坚持原则,拒绝帮忙。

只有他们自己愿意努力了,你才可以从旁协助。

这时候不能乱给钱,而是等他们愿意去学技术时,提供一些学心上的资金。

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除了家里发生急事除外。

一个人自己努力后,她的心态多少会有些变化,就算她赚了钱,不懂得感恩,至少她自己立起来了。

当姐姐的,也可以安心放手,以后的路让她们自己去走。

“我知道了。”张爱凤也是一时激愤,这时候气消了,人就冷静下来。“如果他们实在太过份,我大不了离他们远远的,就当没这些亲戚。”

真的豁出去了,她就直接去老公所在的城市,不再回来了。

等他退伍,也在当地找个活干,正式在当地安家。

其实老公一直希望她到那边工作,他在那边已经工作了八年,有了一定的人脉和关系。

比起虞城,那边更容易取得成功。

只是她习惯了家乡,所以一直没有答应。

她就不信了,如果夫妻俩一起努力,会在那边混不下去?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第三天一早,面包店正式开张。

为了防止当天两人忙不过来,爸妈和弟弟都来县城帮忙,只有弟媳妇要照顾女儿,没有赶过来。

谢秀文没有放鞭炮,也没有在门口摆花篮,只是在玻璃橱窗上,贴了一张巨大的海报,介绍了开业酬宾的优惠措施。

虞城县面积不大,最繁华的地段不过弹丸之地,要开一家面包店的事,在周围早传开了,所以前三天有优惠的事一公开,大量的人涌进来,想尝尝这种老外最喜欢吃烤面包。

谢秀文让弟弟在柜台后面收钱,自己负责招呼顾客,而张爱凤重点站在特价处,不断按顾客的要求,把葡萄干面包装进袋子里,收钱后再交给他们。

因为顾客太多,特价面包处排了长长的队伍,爸爸隔一会,就要回家一趟,挑两篮面包过来。

而妈妈则发现哪里面包少了,就从下面的防潮袋子里,拿出一些补上。

五个人一直忙到中午顾客,才开始喘了一口气。

“上午做了多少营业额?”谢秀文和妈妈收拾完竹筐里的面包,来到柜台前,问正在整理纸币的弟弟。

抽屉里全是皱巴巴的零钱,大多是一块两块的,全部理清需要一段时间。

“应该有三百多块。”谢博文大致估算后回答。

他是真的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顾客过来,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还不错。”谢秀文点点头,又来到张爱凤那边。

她这边脚下放了一只塑料桶,里面同样装满了纸币,因为是特价,大多数人五个十个买,同样多的是一元两元纸币。

“我这边应该也有两百块。”张爱凤拿起塑料筒里的钱,朝谢秀文示意了一下。“这些人太疯狂了,好像面包白送她们似的,都是五个十个这样买,最多的一个,买了五十个,装了整整五袋——”

她本身比较嗜甜,喜欢吃面包,所以认定生意肯定很好。

但是好到这个程度,就远远超出她的预计了。

“没什么好奇怪的。”谢秀文解释道。“虞城以前没有专门卖西式面包的店,我们喝头口汤,所以生意比较好,另外,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大家才会疯抢,三天后生意就会淡下来——”

就像虞城第一家肯德基开张,到时火爆的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现在生意虽然依然很好,但是比起那天,肯定远远不如。

面包店也一样。

大家对于新奇的吃食,有好奇心很正常,特别是老外吃的西式面包,效果就会成倍放大。

改革开放十年,虞城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花几块钱吃个新鲜,谁碰到了都不会小气。

时间长了,发现面包也不过如此,人就会不断减少。

不过也不用悲观,西式点心和中式点心相比,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方便存放,热量更高,适合现在的学生。

毕竟这时候营养过剩的情况还没出现,很多学生甚至营养不良,随身带几块面包,饿了吃一只,比带其它食物方便多了。

“只要每天能做两百块,我就心满意足了。”张爱凤开始清点纸币,嘴里笑吟吟地说道。

一天两百,一个月就是六千,除去成本,至少有二三千收入。

她点三成,就是六百以上,比以前的工资高了一倍还不止。

“平均两百一天,问题肯定不大。”谢秀文笑着抓了一把钱,放在旁边的空盘子上,一起清点。“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家店,而是五家十家店,只有这样,才能赚得多。”

一家店就这么一点地方,就算天天这样做,也发不了财。

只有扩大规模,增加分店,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前世所有小吃店,都是靠连锁致富的。

“开十家?”谢妈妈在一边听后吓了一跳。“那不是比现在多十倍?”

如果这样,那女儿真的要成为大老板了。

“这是起码的,等有了钱,我们开一家面包加工厂,一天做几吨面包,到时全省甚至全国都可以开店——”谢秀文信心十足地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