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1 / 1)

加入书签

少了碍眼的人,姜云琛的神色缓和些许,扶起赵晏,又对赵玉成夫妇道:“平身吧。救赵五娘脱身刻不容缓,但此事须得谨慎而行,万不可提前泄露风声,以赵五娘陷入危险境地。”

“我先去探探路,弄清堂姐可能被困的位置。”赵晏提议道,“我从未去过招提寺,定不会被僧人们认出,我扮做香客,戴上帷帽,即使遇到熟人也不怕。”

姜云琛不假思索道:“我和你一起去。”

“殿下不可。”赵玉成急忙阻止,“老臣家中之事,劳您心已是不该,又何敢让您以身涉险?”

姜云琛却道:“幕后主使身份未明,孤不好直接出面,救人一事,还须得燕国公调动人马在外设伏,以备不时之需。孤只是为了陪太子妃罢了,否则她携带婢女仆从,又要耽误不少时间。”

赵晏犹豫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女子单独出门过于引人注目,而带着锦书,是不如与姜云琛同行来得方便。

她问道:“招提寺中,保不准有见过殿下的人,易容是来不及了,殿下打算如何?”

姜云琛笑了笑:“放心,我自有办法。”

-

少顷,一辆马车离开燕国公府,朝北邙山疾驰而去。

车厢里,赵晏望着姜云琛手中把玩的面具,奇道:“你这个是……从哪里来的?”

“应该是某次上元节,在夜市上买的。”姜云琛随口答道,“近些年,我在外抛头露面的场合越来越多,导致难得想出宫玩一次,都要遮遮掩掩。”

赵晏陷入沉默,一时有些出神。

她已经想不起来纪十二的面具是什么样了。

姜云琛只当她在担心堂姐,安慰道:“赵五娘吉人天相,定能化险为夷,我这有张招提寺的平面图,你先看看,避到时候迷路。”

赵晏如梦初醒。

她在做什么?

怎么会把他和纪十二联想到一处?

当时他率军出征,哪有闲工夫假扮商贩、专门跑过来给她带路。

况且城中爆炸的时候,他也遭遇行刺,绝无可能分/身两地、救她一命。

更重要的是,她亲耳听到的,纪十二已经不在人世了。

她掐了掐掌心,敛思绪,将注意力投向姜云琛递来的图纸。

-

马车出了城,停在郊外一处偏僻的位置,两人转为骑马,飞快驶向山上的招提寺。

到达已是傍晚,赵晏翻身下马,理了理帷帽,与姜云琛一同进入寺中。

按照事先准备的说辞,两人扮做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妻,因天色不早,想在此处借宿。

僧人们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加之两人捐香火钱时出手大方,更是非常欢迎,当即带领两人去往后院闲置的禅房。

赵晏谢过,先行离开正殿去往院中,姜云琛却放慢脚步,望向一旁的求签筒。

僧人立刻会意,笑眯眯道:“檀越既然来了,不妨试试,贫僧这招提寺虽小,却是比别处都要灵验。”

姜云琛平时也不信这些,但今日鬼使神差地,竟没有拒绝。

他看着赵晏消失在视线中,压低声音:“说来不怕您笑话,在下与内子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后虽相敬如宾,但与在下所求的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在下想知道,终此一生,她有没有可能……”

有没有可能对他真正动心。

他没有说完,从中摇出一签。

僧人接过,面上流露出些许惊讶。

旋即斟酌言辞,小心翼翼道:“檀越与尊夫人……曾经彼此珍重,犹胜于自己的生命。”

姜云琛一怔,打开签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心下纳闷。赵晏喜欢过他不假,可三年前,她应当还不至于要与他“生死相依”。

何况她亲口承认,当时她喜欢的只有他这张脸。

果然,这些寺庙和道观都不足为信。

他对僧人颔首致谢,径直离去。

赵晏见他出现,本不欲多管,但念及正在演戏,含笑道:“夫君姗姗来迟,该不会是求签了吧?”

少女的嗓音清脆悦耳,“夫君”二字宛如羽毛般从他心尖划过。

隔着帷帽,他看不清她的表情,上前拉过她的手,揶揄道:“夫人懂我。我问了问佛祖,你我何时能抱到第一个孩子。”

“……”赵晏用力掐了他一把。

佛祖只怕要说他痴心妄想。他还不如问问与她和离之后何时能娶到下一个太子妃来得更实际。

两人跟随引路僧人前行,赵晏回忆着地图所示,与走过的路径逐一对照。

招提寺建在深山中,香火不及城里的寺庙,占地不大,禅房数量有限,找起来也不算太难。

到达之后,僧人低声道:“天色已晚,两位檀越安歇吧。”

赵晏状似无意道:“小师父,这附近可还有旁人?”

僧人道:“是有另外几位檀越借住鄙寺,但更多的贫僧也不清楚。”

赵晏歉然一笑:“妾身并非故意打听什么,只是觉得年节将至,他们漂泊在外,着实凄凉。”

姜云琛揽过她的肩膀:“内子离家日久,思乡情切,难触景伤怀,还请小师父见谅。”

僧人行了个佛礼,与两人告辞。

屋门关闭,赵晏一巴掌拍开姜云琛的手。

这混账,简直是趁机占她便宜!

她摘下帷帽,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在桌边落座。

心中却浮现些许不安。

霍博士身家清白,霍公子为人和善,堂姐平日被伯母严格管束,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实在想不出他们会与什么人结仇。

然而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可能,万一最坏的事情发生,堂姐已经……又或者如伯父的猜测,她和霍公子离开招提寺后,在山中遭逢意外……

她深呼吸,强迫自己打住。

姜云琛轻轻覆上她手背,安抚地拍了拍:“招提寺门外的道路直通山脚,若有意离开,绝不会走岔,你的推断八/九不离十,他们或许是不小心撞见了什么不该看的,对方顾及赵五娘的身份,怕得罪燕国公府,不敢杀人灭口,只得暂时把他们扣下。”

又道:“燕国公手下都是兵良将,待你探清位置,定会把她完好无损地救出。”

赵晏望着他干净修长的手指,感觉到温热传来,指尖动了动,终究没有挣脱。

姜云琛握住了她的手。

他从未见过赵五娘,但赵晏如此在意她,应当与她关系很好。

赵景峰凉薄,郑氏势利,倒是歹竹出好笋,生了个不错的女儿。

这趟省亲,果真获颇丰,他心中满足而欢喜,觉得自己距离赵晏又近了几分。

窗外渐渐暗下来,两人等了一时半刻,赵晏估摸着祖父的人马也该到了,起身戴好帷帽:“你在这等我,我出去看看。”

姜云琛点头:“万事小心,发现情况不对,千万不要逞强。”

“放心,我又不傻。”赵晏笑了笑,“何况这点地盘,也藏不了多少人。”

待她离去,姜云琛行至窗边,轻轻地将窗户错开条缝。

旋即,他悄无声息地越窗而出。

第43章 他永远都不会再放开她了……

暮色四合, 天光渐暗,寒风席卷而过,扬起柳絮般的飞雪。

赵晏裹紧披风, 慢悠悠走着, 不动声色地打量周遭环境。

山中条件本就有限,到了冬季, 行路受阻, 运送物资更加不便,灯烛实属奢侈品。因此僧人和住客们都只能尽早歇息,一整排禅房漆黑寂然,完全看不出里面是否有人。

按照地图,绕过这些屋子, 后面还有几间禅房, 应是提供给仅携带婢女出行的女香客。

两人会在何处?

堂姐一个弱柳扶风的闺阁女子,霍公子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若被挟持, 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把两人关在一起,还比较省事。

但这个想法转瞬就被她否决, 歹徒力求隐蔽, 甚至躲过了伯父的搜查,多半是将两人分开, 先后以不同的由头带回寺中,作出他们素不相识的模样,打消外人的一切怀疑。

她思索片刻,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用凉州口音唱起一首边塞小调。

那天在望云楼闲聊, 霍公子自称虽生在洛阳,但家中老祖母与父亲交谈都用凉州话,耳濡目染,他不仅听得懂,也会讲上几句,还提到一些小时候祖母哄他和弟弟们时睡觉唱的歌谣。

霍公子能认出凉州话,而堂姐可以辨别她的声音,接下来,就看他们有没有办法给她传讯了。

为打草惊蛇,她不敢动用内力提高音量,只得寄希望于两人尚未睡着,听见外面的响动。

北风呼啸,裹挟着少女悠扬的歌声,如涟漪般在寂静之中扩散开来。

姜云琛站在暗处望着她,恍然间,竟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但……怎么可能?

赵晏以前从不唱歌,而且她也是去了凉州之后才学会那边的口音。

他想了想,许是自己在边塞时听过当地百姓唱这首歌,因此觉得耳熟。

顿时又有些怅然若失,他与她分开三年,错过了太多点点滴滴。

她刚走时,他浑然未觉,反正她早晚会回来,又不可能一辈子住在凉州。

渐渐地,他开始想,她最近读了什么书,功夫练得如何,再见面一较高下,赢的会是谁?她在身边时,他不懂得珍惜,突然离去,才意识到她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的目光追随着庭院中的身影。

这一次,他永远都不会再放开她了。

赵晏仔细留意周围动静,突然,一阵笛声破空而来,与她的歌声遥遥相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