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1 / 1)

加入书签

清楚楚,可是最奇怪的也就是在这上面。

他们四个的幻境出现的东西都是这个世界未曾出现过的,更不要说还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子的人族,如此之多的不对劲的地方,但如果不是不是刻意提起的话,他们三个,根本就不会多想。

这样就是最大的奇怪之处。

所以,帝俊才会想要试验一番,结果没有出乎帝俊的意料。

幻境之中出现的那部功法,在现实当中依旧是能够运转自如,也就是说,这部功法是真实的。

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他们所有人都被篡改了记忆,功法也就自动补全这种可能。

但如果就是第一种呢?

不是帝俊闲着没事非得将这一切都想明白,看似相互不关联,内里却是未必。

按照他知道的轨迹,抛开时间对不上,单从人物上面来看的话,洪荒之中应该分成巫妖相对,龙凤麒麟三族互相征伐,鸿钧捡漏,在诸多势力几败俱伤的情况下悟道成圣。

他得到的鸿蒙紫气分给另外七人。

女娲,三清,准提,接引,红云。

除去红云之外,得到了鸿蒙紫气的六位皆是立下造化之功亦或是许下宏愿。

除去女娲兼造人补天之功外,另外五位的功德都是围绕着人族。

至于红云手中所持的鸿蒙紫气,则是被一分为三,从而没有了成圣的资格。

天数既定,鸿钧化道。

然而现在多少有了点小出入。

首先,龙凤麒麟三族的关系复杂,各种姻亲关系已经没办法细数了。

打是肯定会打的,没看他现在还有事没事被自家的小可爱家暴这么几下嘛~

再就是鸿钧。

具体情况帝俊已经懒得去想了,换做前世的话来说就是人设已经崩的没法看了,什么魔祖道祖一齐来吧。

最后一点,目前帝俊最关系的一点。

他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究竟有没有用处,端看最后一件事情。

成圣!

不论是什么的典籍,肯定与这事实之间有所出入,就像封神传中,鸿钧和另外几只之所以会有师徒之名,全是源于紫霄宫的一场论道,鸿钧传道,一语点醒六人,从而才有之后成圣的契机。

可是,如果帝俊没有记错的话,通天貌似,在之前就已经悟道了吧!

老子元始也是如此,否则当初也没有那个本事吊打通天。

倒是这几个里面成圣最早的女娲动作最慢,至于那传说中的鸿蒙紫气,更是没影的东西。

这倒是让帝俊有些想不通了,传说的这些东西到底有几件事真几件是假,还是说,许多事正是因为现在他的纠结才会发生的呢?

帝俊抓狂的揉了揉自己的头发,刚才自己的思绪还清晰呢,这怎么越弄越晕了呢!

突然,帝俊手边的传讯器突然亮了一下,帝俊下意识的往上一看,猛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瞪大了眼睛,前后左右各个方位的看着手上的传讯器!

“太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是短小的一天==

第67章(-^^-)

看着通讯仪传来的消息,帝俊整只啾都要气炸了!

什么叫做坑哥?这就是!

他先前还想着女娲这边连人族都还没造出来,他不必担心,更不要说连影子都没有的羲和了,而现在他的好弟弟告诉他,竟然已经了羲和和常羲为徒,丫的这名字还是太一给他们取的!

这是不是嫌他的麻烦还不够多?非得给他找些事情啊!

先前帝俊还想着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的还不够多,许多事情还是照着它原本的轨迹发展,现在可倒好话,刚出口就被自己的话给打了脸。

还什么原本的轨迹。

按照他所看到的那些传记上面的记载,羲和可是在生了十只小金乌之后才到的天庭,然后才和他们一起主持周天星辰大阵。

现在到好,因为学校的缘故,这帮巫族的学生搞事情,不仅仅是这个大阵提前了,连带着人族的出世也随着提前。

而且听太一话中的那意思,似乎这人族的诞生和他还有点关系,这点倒没什么,如果让帝俊来说的话,他巴不得扯上些关系。

万一后面他欺瞒天道的计划失败,这多多少少都算是一条后路。

可是

羲和!

虽然眼下这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但是帝俊丝毫不敢松懈。

传记上面这帝俊和羲和都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可是金乌就是从他的肚子里出来了,有些时候有感而孕实在是太强大也太可怕,稍不留神就可能埋下被自家宝贝儿家暴的隐患。

所以来这里炫耀的太一自然就成了帝俊撒气的对象。

你说炫耀什么不好?非得炫耀这件事,还在那里沾沾自喜得意自己的起名功夫不是?好!看我回去怎么拾你!

帝俊在心中恶狠狠的想着,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如无其他必要,还是尽量少往他们那里走动,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至于这小金乌最后会不会成为他弟弟的儿子?帝俊表示

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他弟弟现在还没成家,他可是拖家带口的人,体谅一下吧~_`

这么前后想了一通,帝俊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下来,顺手用河图和洛书为自己算了一卦,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事情,这就彻底放松下来,再次将注意力转回到之前自己一直在想个事情上面。

不过说来也奇怪,别看帝俊担心的事情这么多,但是学校发展的势头还是不错的。

其中也有鸿钧他们帮忙的缘故,从一开始这名头便打了出去。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三族以及紫霄宫的名头实在太大,出去通天所管理的那一部分之外,其他地方来到洪荒生灵皆是根脚数得上名号的。

这让帝俊头疼了好一阵子。

倒不是怕他们抱团搞些事情,而是别看这些人都沾亲带故的样子,但是闹腾起来可一点都不比那些陌生人下手要轻!

而且凡事都看根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风气!

真正找其其罪魁祸首,还要说到这三清上面。

说来这三兄弟不仅连外貌形象差异较大,内里的差异更不用说。

老子尚且撇到一边暂且不谈。

单单只说元始和通天二者,完全就是两个极端,无论是行事风格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截然相反。

尤其是在这徒的标准上面。

像后世有名的昆仑山二仙以及通天座下的四大弟子尚且还没完善,唯一可见的也不过是几个候选人选及其雏形,但仅仅只是这样,便可看出端倪。

也不知道元始在哪方面受了刺激,就是在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