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变数(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四章变数

1906年10月18日爆发的萍浏醴大起义,在经过了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后,随着各地增援清军的加入,局势已转瞬之下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终于,在第八镇抵达战场并加入战局后,一个步兵标的冲锋就瓦解了当面过万起义军的防御。由会党、矿工、苦力、灾民组成的起义军面对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新军溃不成军。此时三面清军发动总攻势,坚守浏阳县城的三万余起义军不过半日就被击溃,除了百余革命志士和会党众困守县衙坚持外,起义军大部都纷纷逃散。

最后,在数千入城清军的围攻下,当晚浏阳县衙被攻陷,刘道一、蔡绍南、魏宗铨等革命领导人不屈战死就义,历时9天的萍浏醴大起义于10月27日被各省清军平定。

粗略计算,鼎盛期达到五万的起义军真正战死者,只有区区七百余人左右,而清军伤亡如果算上起义初期的战果也不过三百多人;其中新军损失只有二十人。

但是这毕竟是太平天国以降,清廷在南方动兵最多的一次,前后总共出动了五万八千余军力,清廷上下对此都是高度重视。能够如此迅速平定叛乱,身为两江总督的端方自是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而出工出力最多的第八镇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张之洞也是脸上有光。

而江宁这边的革命党则由于林述庆事件而被迫潜伏;当然,最后刘继业从第三十四标、第三十三标中拉出了微不足道的底层革命者八人处决,并未动摇根本。然而随即赵声的离职也促使不少其属下倾向革命的族亲离开,原本革命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第三十三标遭到重创。

同样离职的,还有史久光,他与为避嫌的赵声一同去了日本,理由当然是考察军务云云。

至于刘继业,他在亲手开启了林述庆事件,并一力处决了所有当事人后一方面获得了全标上下的敬畏,进一步统合了文学社。另一方面也得到了端方的信任,被其视作善于对付乱党的优秀人才。

此刻,11月3日,刘继业策马在从军营前往两江总督衙门的路上。

江宁天气转冷,刘继业在军装外面披了件带帽子的军大衣,身后的两名陪同卫士也是如此。

靠左一点的是刘德,刘继业的卫士长,也是能与王光照相提媲美的心腹。另一国字脸和络腮胡的卫士名叫朴由贤,据刘德观察认为为人忠厚可靠,成为卫兵后其家属都被安置在刘氏的面粉厂工作,也可称得上是心腹。此人正是当初押解林述庆的卫兵之一,与刘德一样都是接触到许多的刘继业秘密的人。

为了笼络这些卫士们,除了给他们丰厚的待遇、给其家人提供福利、为人随和亲切之外,也必须让其认为跟着自己有利可图。像刘德便被隐约提及日后外放成一营管带,其他卫士也是各有各的期盼。

到了两江总督府邸前,三人翻身下马。刘继业步入府内,拿出相关信件给下人看过之后,便被引入府中,很快离开办公区域进入后院。

这次是刘继业第二次来到端方的后院,不过走的路线却完全不同,不久一座庭院便出现眼前;小山小水,秀丽的景色,精美的长廊和位于水中间的亭子,无处不透着奢华和身份。

亭子内坐着两个人,刘继业老远处便分辨出来其中一人是端方。

“老爷在亭内,请刘标统随我过去。”

被下人引向亭子,沿途路过了不少秀美的下女,踏上桥后声响惊动了亭内二人,他们都站了起来看向来者。

见此架势刘继业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到了亭子边上便低头拜下向端方请礼。

“刘标统不必多礼。”

亭内四角摆着暖炉,亭内的二人都穿着薄衣,在这寒冷的节气显得有些潇洒。刘继业步入亭子后,也除去了上衣,挂在栏杆处。

端方笑眯眯地等刘继业起来,态度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让对方坐下后,才介绍起旁边的人道:“这位乃陆军部副参领靳云鹏,此次来宁带来的陆军部指令。”

在座的那人正是曾在彰德秋操有过一面之缘的靳云鹏!

陆军部指令一个电报不就可以了,需要派一个副参领过来吗?况且身为封疆大吏的端方,又为何会接待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指令又与自己有着怎样的关联?感觉到会操后端方对自己态度的微妙变化,带着深深的疑问,刘继业表面很是客气地与靳云鹏互相敬礼。

靳云鹏态度不错,可能是与刘继业接触过,客套完了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封文件,递给刘继业温声道:“这是陆军部的调令。”

“调令?给在下的?”

见刘继业一无所知的样子,靳云鹏略带不解地看向端方,却听其解释道:“刘标统此前一直忙碌于纠察乱党的工作中,此事尚无与其说晓。”

“原来如此……”靳云鹏点头表示理解。他轻咳一声,组织了一阵子语句后才缓声道:“朝廷陆军部有鉴于庚子大乱后俄国在满洲的暴行,为避免将来出现类似情况,急需优秀之军事人才前往边疆进行勘察……陆军部已决定派出五名军官,以一名正参领率领,前往蒙古进行为期十月的考察;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军事政治,方方面面,以备将来边防之需。”

蒙古!?

十个月?

就算是善于隐藏自己的刘继业,此刻也再也按耐不住惊讶,一双眼睛瞪大了,不可置信地看着靳云鹏。

“……陆军部有鉴于刘继业在日俄战争中在满洲战场的绝佳表现,以及成立第三十四标以来的优秀成果,特委任刘继业为考察团正团长,全权负责蒙古全境之考察。”

在刘继业原本的计划中,他将长期在江宁运作,将自己的班底和基础持续巩固、增强,等待清廷自掘坟墓后,全国各地革命成势的时候起事,以江南为根据地建立起一番功业来。

但是陆军部忽然的一纸调令完全打乱了刘继业的节奏;去蒙古十个月后,鬼知道结束后会被分配到哪里、花费一年时间才幸苦搭建起来的班底是否就此打水漂……自己离开后文学社的领导权该怎么办……这么多关键的事情,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让刘继业心中陷入了沉思中!

端方和靳云鹏对刘继业吃惊的反应并不算很意外,毕竟是忽然被通知要前往千里之外的边疆,任谁咋一听到也会震惊。

“若是没有问题的话,就接下来吧。”靳云鹏说完将调令硬塞入刘继业手中。

刘继业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索后逐渐发现了折纸调令的蹊跷之处……这类任务,一般理应由陆军部内部的参谋来负责,怎么会远赴江宁找一个毫不相关的野战军官来带领?这不合情理啊!

如此疑虑,加上方才关于端方与靳云鹏二人的疑问,让刘继业自觉似乎摸索到了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

自己被选中绝不是偶然!!

没想到袁世凯与端方居然有这么深厚的交情!!

想通了这一点,刘继业也就明白除非自己弃官辞职,不然怕是逃不过蒙古一行了。

“督宪大人,能否为下官解惑?”既然端方在场,则必然是这一情况的知情者。刘继业决定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情报,以方便自己做判断。

端方挠了挠头皮,考虑了一番,最后并未解释,而是直接回答道:“这个……刘标统到北京报到的时候,就会知晓了。”

这样也问不出个什么,刘继业已绝了从二人口中获得情报的希望。

这边靳云鹏也不管刘继业接受与否,直接说道:“请刘标统在三日之内将江宁军务交割完毕,自行北上,望能在11月28日之前抵京。”

“等等,在下的继任标统是谁?”

面对刘继业的疑问,靳云鹏从怀中口袋取出一张纸条,将上面的名字读了出来:“接任第三十四标标统者,乃第三十四标副标统,张孝准。”

不愧是北洋袁世凯,真是什么都准备好了,给自己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啊……如此感叹着,刘继业也只有接受这一唯一选择。

刘继业心中郁闷又烦躁,却不能表面露出。接下来的时间靳云鹏基本上不再说话,主要是端方与刘继业说着客套话。

莫约五分钟后,端方便端起了桌上的茶杯,示意端茶送客了。

向端方告辞,刘继业被下人带离庭院,朝大门走去。

就在走过一个拐角的时候,迎面而来了一个低着头的旗袍少女,正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

下人见她走了过来急忙让道,刘继业于是也有样学样的靠在栏杆边上,在她走过自己眼前的时候耳边传来了零碎法语单词。他下意识打量了一下,少女的侧脸似乎在哪里见过……

少女低着头念书没有注意到两人,直到走开了几步,忽然有感,回过头再看时,只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了。

这背影……给少女很熟悉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