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1)

加入书签

“谢太子殿下!”

一个简单的检阅仪式,把皇帝跟太子凝聚的军心看的一清二楚!

一个君主制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民心,军心,人心?不,在此之前或许还要加个帝心。君主,是国家的统帅,他若深得民心,那么随后的军心人心将会凝而不散!人人都会为了国家奉出自己的所有,人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踏上征战的路途!

这才是一个君主制国家最可怕的地方!

因为它会有取之不尽的粮食,会有用之不尽的军人!只到战尽最后一滴血!

这不是君为重的意思,而是一个阶级划分,一个皇帝有了凝聚力,百姓会心甘情原的为他倾近所有!

或许该说,这也是国之领袖的魅力。

第86章大阅兵末

战车在官道打了个转,朱棣的神已有明显的疲惫,太子两步并作一步迎上去,咬着牙半搀半扶把朱棣弄下战车。

朱棣借着太子的搀扶站直身体,脸色苍白紧紧抓着太子的手:“替父皇守好这江山。”

从来没应过这种话的太子,今日却是眼眶含眼紧紧回握朱棣的手,以坚定又感激的语气回应:“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检阅仪式原本只有朱棣参加,是朱棣亲自指定太子一道参与,说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君主,理该一同检阅,受众将士参拜。

当时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心神具震。

这代表什么?代表朱棣满意太子,代表朱棣百年后会传会给太子,代表太子的储君地位在朱棣这里绝不会在更改!

也就是说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下任皇帝,什么汉王什么寿王都是白日作梦!

这消息在太子一脉来说自然是普大喜奔的大喜事,而于汉王一脉来说无疑惊天霹雳!自汉王长成出宫建府,朱棣的偏心宠爱让多少人误以为他要重立太子?又让多少人投到汉王手下妄想着从龙之功?好几年的争斗早已成斗鸡眼,结果临到头,一句‘太子是储君,是示来的君主,理该一同检阅,受众将士参拜’,轻飘飘一句却砸的汉王一脉美梦苏醒恶梦来临!

皇上,你这是让臣等去死呀皇上!

话说好好的太子不跟,去跟个居心叵测的汉王,这是自己作的死,还怨得了别人?

石楼下有着屏风的遮档,太医早侯在那,一瞧朱棣脸色吓的一涌而上,把脉的把脉,施针的施针,直恨不得把人供起来。

太子也是一步不敢离,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太医:“如何?可有恙?”

太医松开手:“还好,只是疲劳过度,需要静养几天。”

闻者无不松了口气,朱棣让太监服侍着擦了把脸,瞧一众模样反到笑了:“朕的身体还没到草木皆兵的时候,”说着示意贴身太监:“扶朕起来。”

太子抢先一步,半强迫性的把朱棣送回软椅:“趁离午时还有段时间,父皇先回宫休息,各国使臣那儿臣去应服。”

阅兵仪式的余威还在,相信没人敢去挑这点礼。

一旁的太医也适时劝了两句,朱棣欣然应许。

目送御驾离开,太子转身上到石楼,拿出一国太子的气度,得体的应酬各国使臣,于朱棣先行回宫一时却是半句没提,给众使臣一种原本就是这种安排的感觉,大明朝臣却是心里哥噔一声。

太子一边面带微笑招呼各国使臣,背在身后的手却是摇了摇。

读懂意思的朝臣暗自舒了口气,打起神应服各国使臣。

问皇太孙殿下可有婚配?哎哟,当然已有婚配。

问刚才阅兵的都有哪些人?问这呀,那可多了去了,让我想想哈,有禁卫军,有锦衣卫,有镇北侯的边防军,有忠国公的雄狮营,有定远侯世子的虎豹营等等,如果使臣大人实在想了解,不如去问问其他使臣?

镇北侯的边防军嘛,使臣大人可以去问问瓦剌、蒙古、女真部等使臣,相信他们会很乐意跟你们交换信息的!

镇北侯之所以封‘镇北’不就是镇北嘛,说起这个,长年被狄真压的抬不起头的瓦剌、蒙古、女真部,那可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呀!

雄狮营可以去问问鞑靼、羌人、赤力,这几年就属这几个最喜欢蹦哒,可惜每次蹦哒的欢,被摁下去的时候也比较利索!

至于虎豹营,呵呵,你去问这个赤力王太子跟高丽太子会跟你翻脸信不信?

如果说刚才还只是意动的几国使臣,在与其他使臣交换信息后,现在却是十打十准备行动了!这么粗的金大腿现在不抱更待何时?那是妥妥的要抱呀!

礼部尚书笑呵呵应酬几个想抱大腿的使臣,心里却是打定主意,这样的大阅兵要办!一定办!必须办!哪怕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也要办!

户部尚书也是颇为意动,大阅兵从开始那天,银钱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心疼那是肯定的!只是现在吧,扫眼噤若寒蝉的几个邻国使臣,户部尚书笑呵呵摸把胡子,银子可以再挣,国威却不等于银子,一年办一次有点困难,三年办一次可以考虑!

完美谢幕的大阅兵在各国使臣心里落下深刻烙印,在百姓眼里那也是激动神荡难以把持,甭管是贵人子弟还是民间雅士,几乎半个月都嘴不离大阅兵,见人就说,逢人就讲,自己越说越激动,见别人眼里的羡慕那就更把持不住了,口沫横飞,手舞足蹈,恨不得让当日情景再现才好!

朱棣高兴,太子确定地位,户部银钱有抱大腿的友邦添补,礼部狠狠添了几件功绩,工部工程完善到位,吏部调度到位,兵部那更是从上到下一片喜气洋洋了,可以说从朝堂到民间,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没一个不高兴的,那见人就笑的模样看起来比过节还让人高兴!

有这种从上到下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薰染,福建暴出有人触犯禁海市令就如同小水花了,虽然朱棣气的砸了两个笔洗,不过被太子一劝反到意动,把重开海市一事提到朝堂商议。

“众爱卿以为如何?”

薛湛低着头,背地里却连连跟朱麒麟使眼色。

朱麒麟看他眼,示意敛。

知君莫若臣,朱棣既然把重开海市提上朝堂商议,自然已是意动,有大阅兵在前,民心凝聚在后,谁傻谁去摸龙须!

户部尚书首先表态:“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重开海市这么大的事就这么不显山不露不的全票通过了,至于暗地里有多少人胆颤心惊魂飞魄散,除了参与的人外,怕只有太子跟薛湛最为清楚了。

高丽借兵,薛湛领虎豹营走水路抄了倭寇老巢,从中抄出的物件除了大量的金银,还有京中富贵人家流出的宝贝,不用特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