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1 / 1)

加入书签

,将州让于似主公这等贤才治理,自是好事一桩。”

又立即以扇掩面,用只有燕清才能模糊听清的音量轻轻道:“就是陶公祖的家眷,极其金贵。何止价值连城?已是价值连州了。”

燕清差点被他的俏皮话逗笑,好歹忍住了,只严肃地点了点头,问贾诩:“文和以为呢?”

贾诩狠狠地瞪了一眼大庭广众之下都没形没状,捉上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悄悄话的郭嘉,略作思忖,宛若不经意地向燕清使了个眼色,才不疾不徐道:“依诩看,不妨候上数日,待徐州细作传信而来,确认此事,再作承诺。”

连张邈与曹操那连家人都可相托的过命交情,都能悄无声息地就叛了,而吕布与陶谦之间,更是从头到尾都是算计。

要是陶谦知道,让他一病不起、心血毁去大半的这场飞来横祸,恰恰是出自看似友善来援的吕布手笔的话,恐怕死了都要被气活过来。

若陶谦真是至死都不知此事,也的确想为家人性命求一道稳妥的保障,那倒罢了,否则,这白送一州的好事骤然上门,倒充满了凶险的气息。

贾诩作为对那内情知之甚详的人之一,不可能不考虑到这点,也是借此委婉提醒燕清一番。

当日郭嘉做了谋划后,之后在具体执行时,燕清不但交由最为可靠的人去做,且让负责执行每一环的人,都只知上下两层,其余并不相通,尽量将保密工作做到极致。

尤其在受此策害、慌忙来投的陈宫被启用之后,更是在议厅里也彻底封存了。

陈宫对此一无所觉,只当是贾诩那谨小慎微的性情作祟。

可对此事,他的确有话想说。

他虽与陶谦交情匪浅,然自投至吕布麾下后,一旦涉及徐州事务,便再不轻提这些来往,皆是公允地就事论事,自知避嫌。

这会儿乍然听闻陶谦已死,他在震惊之余,也多少有些伤怀,忍不住替其辩护了几句:“宫曾与公祖交厚,素知他品德高尚,有容人雅量,是为仁人君子,多讲究光明磊落。此言既已得宣扬,广为人知,定不会于背后耍诈的。”

以落棺相迫,可远脱出兵不厌诈的范畴了。

考虑到有陈宫等对那事并不知晓的谋臣在场,参与进那事的郭嘉、贾诩和燕清,皆都在讨论时,默契地避开了它。

吕布更是全程没说话,只安坐上方,时不时亲自倒杯茶,送到说得口干舌燥的幕僚们跟前,惹来一片惶惶的‘不敢’。

话虽如此,在吕布执意如此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受了,对这份来自主公的关怀和体恤,也默默领情在心。

只有燕清知道,吕布这厮根本不是借此买人心,而是趁给谋士们端茶送水的时候,偷行不诡之事。

方才行至他跟前时,吕布就悄悄摸地借着宽大肩背掩护,在众人看不见的死角,大胆地捏着他的手。

仗着知道燕清在这种场合不敢大幅度地挣扎抵抗,就放肆地好生把玩了一阵,直到燕清忍无可忍,将寒气森森的目光转到吕布裤裆一带,才依依不舍地放开。

虽是桩发生得莫名其妙的大事,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吕布都绝对是占尽好处的一方,于是谋臣们在讨论时,也十分顺遂,就连唯一建议谨慎为上的贾诩,都很快被说服,放弃坚持自己的意见。

时间拖得越久,徐州当地的民众,对拖三推四得叫陶公无法早日入土的吕布,好感就越低。

况且这派去接管徐州刺史之位的人,可是由吕布来任命的,却非吕布本人亲至,双方又实力悬殊,哪怕不管不顾地这恩将仇报的恶名背上,也损害不了吕布甚么。

接受是肯定要接受的,就是商定出任徐州刺史的人选时,为了达成共识,耗了一些时间。

燕清属意刚在出间青州,立下大功的周瑜担任,还能将他那正在扬州做从事的总角之交,孙策派去做徐州别驾虽然主臣关系反转,让他颇感微妙,但一想到那大都督陆逊都变成他儿子了,就又淡定下来,觉得没什么了。

对燕清看人的眼光,郭嘉一向深信不疑,又跟他是众所周知的挚友,这会儿就厚脸皮得不知避嫌为何物,懒洋洋地直接出言帮着力挺。

就是贾诩和陈宫等人认为周瑜毕竟年岁太轻,资历虽够,却不一定能服众,略感犹豫。

“……公瑾前番建有大功,需得大赏,方能安定军心。”燕清据理力争道:“古有甘罗十二拜相,有德贤者即可居之,你们非是迂腐之辈,怎单单拘泥于其年纪,叫这也成桎梏了?”

最后在燕清的力荐之下,还是选定了周瑜。

在派人去通知在驿站休憩的糜竺时,贾诩忽问:“这递上朝廷的奏章,可是将由重光来写?”

燕清一愣,笑道:“文和多虑了,若清真动笔,那才叫多此一举。”

贾诩凝眉:“噢?”

燕清刚要回答,郭嘉就笑了一笑,将一对胳膊大喇喇地往燕清双肩上一搁,整个人就跟没骨头似地贴了上去,全靠燕清帮他撑着:“陶公祖既动此念,又做至如此地步,恐怕早将那让贤的表章写好了。”

听了这话,贾诩的脸色非但没有缓和,眉头还深深地皱了起来,目光亦跟长满针芒一般充满杀气,直刺郭嘉理直气壮地垂环在燕清胸前的那两条手臂。

郭嘉却是风流不羁。即使被贾诩以眼刀剜了,也只是先开始愣了一愣,明了贾诩的火气所在后,非但满不在乎,还眉眼弯弯,变本加厉地将浑身的重量都往燕清身上压去。

郭嘉那原本很是孱弱的体质经过调养,已渐渐与常人无异,这会儿没轻没重地压过来,骤然被迫承受着一个成年男子重量的燕清,也被带得身形一歪,等稳住后,没好气地侧过头来训道:“你倒是不知客气为何物!还不下去!”

郭嘉神态惫懒,谎话张口就来道:“站得稍久了些,眼前发昏不止,想靠着歇会儿,重光不至于如此小气吧?”

燕清半信半疑地盯着他看了一小会儿,没能分辨出真假来,便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随他去了。

郭嘉对燕清那在外人面前油盐不进,在朋友跟前就好说话得不可思议的性子拿捏得十足,得了默许后,就更加心安理得地赖着不动了。

甚至乎,他在撂下这句话后,还心血来潮地以鼻尖往燕清衣领里凑了一凑,意外地嗅到几丝淡雅木香,倒很是宜人。

燕清看他得寸进尺,不轻不重地推推他前额,警惕道:“做什么?肯让你靠着,已是大发慈悲了,要再弄些把戏出来……”

郭嘉扬了扬眉,笑道:“重光何时也似文若那般讲究,用香料来熏染衣物了?”

“香料?”燕清狐疑地俯身嗅嗅衣料,除带点沐浴后的皂木香外,并无其他:“怕是你弄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