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1)

加入书签

事。”

柯智源又拿起笔,这个简单,“属下明白,属下写完后要给大人过目么?”

林景拿起别的公务来批改,闻言道:“这倒不用,柯师爷的能力我还是相信的。”

柯智源被夸了也不见得意,与眼前这个青年比起来自己差多了?人十八岁就当上了探花,自己呢?乡试考了三次才过,会试考了三次都没过。眼见着都过了三十岁了,会试还是没有过。他心灰意冷之下,以举人的身份填了官,只是一个边城的师爷,九品芝麻小官…

上一任守备大人一心只在训练军队上,对别的事务没有打理的心思,他这个师爷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只管着鸡毛蒜皮的小事,街坊邻居吵架了,他去劝架;哪家养的鸡被偷了,他要带着捕快去巡查…

当然他也不是怨愤自己大材小用,但是是个有野心的男人都不会想要和这些事情勾勾缠。

幸好现在新来了位守备大人,他一视同仁,不管钱粮军务都一把抓,而且不恋权,底下的人都有活计可干…这么一看,或许现在这位沈大人更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干。

柯智源想了许多,把公榜写好后拿到官衙门前的公示栏粘贴好,然后叫来一个识字儿的衙役敲响锣鼓,对着围过来的百姓们念上边的内容。

很快,种树和捐银子的事情韩家堡的百姓都知道了,种树能恢复珩河的干净,百姓们不知道有多积极,他们太了解珩河对他们的重要性了。再者说,捐了银子就会刻名字在长生碑上,这可是积阴德的好事,他们傻了才不会去做。

而周黄顾江四家想得则是那三个积善之家的名额。

周黄两家是商人,他们更迫切的希望能得到这个名额,他们再有银子也比不上有权。

周攀登,周家的家主,今年六十岁高龄了,他眯着一双小眼睛注视着跟前坐着的三个儿子,“你们说,我们家要捐多少银子?”

大儿子周成凯沉得住气,没出声。二儿子周成旋看了看大哥,急忙道:“爹,儿子认为我们应该出三万两银子。沈大人自己都是出三万两银子而已,若是我们出的比他还多,他会不会不高兴啊?”

三儿子周成才不屑的瞥了一眼周成旋,没见识。

“爹,儿子认为二哥说得不对。沈大人都说了谁出价高谁得名额,若是我们只出了三万两,黄顾江三家都出了三万两以上的银子,那我们可就得不到名额了。”

周攀登看了看大儿子,“成凯,你说呢?”

周成才嫉妒的偷偷瞪了周成凯一眼,周成旋则是一脸听大哥的模样。

周成凯胸有成竹的道:“沈大人这么做或许是在试探我们。他刚来到韩家堡,没有什么心腹,我们四家是韩家堡的地头蛇,若是我们与他过不去,他就会有麻烦。但是到底民不与官斗,沈大人最多就是头疼个几天,我们可就没什么好下场了。所以,我猜沈大人是拿这个机会来试探我们的态度,谁出的银子最多就代表谁最有诚意,他日后要下手了,只会对没有对他投诚的人下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沈大人投诚。”

周成才有些挑刺的道:“大哥说得可真头头是道,一个刚来不久的官员,还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子,就让大哥吓破胆向他投诚了?”

周攀登神色莫测的看了看小儿子。

周成凯没把周成才放眼里,这个家主之位他当定了!

他只是温和一笑,像在看一个闹别扭的孩子,“三弟不妨想想,沈大人为什么那么自信他给皇上上奏折请皇上赐下积善之家的牌匾就一定能成功?若是没有影的事情,沈大人敢公布出来么?既然他敢,就说明他很确定自己的折子一定能让皇上看见,并且皇上还会批准。”

“沈大人虽然年轻,但是他在朝中的靠山可不小。”

“沈大人的靠山是谁?”

周成旋好奇的问。

周成凯神秘一笑,“是丞相大人。”

第125章

“丞相!”

周攀登和周成旋,周成才先是惊讶,继而是惊喜。

若沈大人的后台真的是丞相大人,沈大人绝对前途无限啊。

“而且最主要的是咱们的沈大人考中了探花郎,皇上无比看中他,让他兼任内阁行走一职,日日跟在皇上身边办事,你们说沈大人在皇上心中有没有分量?他的妻子是麟亲王家的昭成郡主,也就是说沈大人还是郡马爷。你们说,沈大人会一辈子待在韩家堡么?说不定他在韩家堡做个几年官,踱了一层金,又要回到京城了。我们现在对他投诚,你们说沈大人少得了我们的好处么?”

周成凯拿右手背拍打左手掌心,然后双手一摊,一副笃定的模样。

周攀登赞许的看了看大儿子,“大儿说得不错,那依你看,我们家该出多少银子呢?”

“沈大人出了三万两,我们家就出他的两倍,六万两好了。出多了,沈大人估计还会怀疑我们的银子来路不正呢。”

周成凯是认真调查过新任守备大人的,看他的一系列做法就知道他是个革新者,实干派。他的第六感告诉自己一定要扒上沈大人这一条船,他知道自己因为这点原因就向沈大人投诚看起来像头脑发热了一般,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就是自己的直觉让他避开了无数次的危险,他相信这一次他的直觉依然没有错!

周攀登点头答应了,大儿子是他看好的下一任家主,相信大儿子的决定没有错。

周成才虽有些不高兴爹向着大哥,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是爹最小的儿子,家主轮不到他来做,还是不要和大哥交恶为好,否则日后没有好日子过。

这样的场景不止在周家出现,像黄家,顾家,江家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场景。

第二天早上

林景让衙役把桌子椅子搬到官衙门口,然后在桌子旁竖了块“捐款处”的牌子。

“柯师爷,捐款箱准备好了么?”

林景扯了扯袖子问话。

柯智源恭敬的点头回:“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准备好了,大人看是否合大人心意?”

说着柯智源让衙役把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箱子抬出来。

林景打开放在地上的箱子,对它的容量表示满意,“不错,这样的捐款箱一共准备了多少个?”

柯智源一开始觉得捐银子的人不会很多,但是想想大人又是立长生碑又是上报皇上的,估计捐银子的人不少,他就准备了五个捐款箱。

“回大人,一共有五个捐款箱。”

“五个,勉勉强强吧。若是不够箱子,就从库房里拿装官银的箱子来备用。”

林景摸了摸下巴,觉得箱子有些少了。

柯智源点头应是,但是心下却觉得大人太乐观了。

“好了,先抬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