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 1)

加入书签

着眼睛,高坐御台之上,听着下方百官你一言我一句,没有一句有用的话。

百官泾渭分明分成两派,世家官员皆老神在在的袖手立在一旁,听那些寒门官员争辩推诿。

“臣以为当派钦差前去赈灾。”

“洪水未平,何以赈灾?当务之急乃是治理洪水!”

“若论赈灾,臣以为当以本地世家为首,朝廷辅佐。”

若这般还要朝廷何用?直接让世家当政不就罢了?夏昭的手指点了点,寒门可用,却也不是都为大才之士,他扫了一眼满殿臣子,至少有一半没有发言。

这还是他这几年来刻意打压的结果,换作以前,满殿大臣能有三分之一出声就是世家仁慈了。

前有洪涝,尚未处理得当,又有人将旱灾报了上来,夏昭气得直接扔了折子。

吴茂叹息一声,挥手让战战兢兢的宫女太监退了出去,他小心将折子捡了起来,拂去灰尘发瞬间瞥到“旱灾”、“饥荒”、“蝗虫”、“流民”等字,他心头一跳,也是明白陛下为何发怒了。

旱灾绝对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可是直到出现了饥荒的地步才上报,显然是下面的人害怕朝廷惩戒,欺瞒了下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不过这事不是下面的官员主动报上来的,而是顾长安等人在背后运作,捅出来的。

夏昭靠在椅子上,一手撑着额头,察觉到吴茂的动作,忽然出声道,“你说——民间该如何议论朕?”

吴茂吓了一跳,手一颤,差点没把折子掉到地上,他咽了咽口水,“……陛下勤政爱民,贤明俭朴,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励图治,自然是圣明之君!”好在他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恭维的话张口就来,只一时被惊着了,越说越顺。

夏昭突然轻笑出声,且声音越来越大,笑声意味不明,吴茂只觉得诡异渗人,“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神情惶恐,以为是自己的话触怒了陛下。

“行了,出去吧,外面是怎么说朕的朕还是心里有数的。”夏昭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笑声一歇,面无表情,冷声让吴茂出去。

若是前世夏昭也当得起这番评价,可惜他今生的道路屡屡不顺,夏昭看着龙案上的奏折,突然一把将其掀翻,龙案上诸多琐碎的东西掉落一地,外间的吴茂等人心中叹了一声,跪了满地,陛下如今越发喜怒无常了。

外面是怎么传的呢?

顾长安与程静姝对面而坐,红豆等人立在她们身后,两人在一处茶楼二楼的雅间里,雅间的门开着,一道山水屏风挡住外界的视线,但是里面的人刚好能听清楚一楼的声音。

顾长安手里握着茶盏,目光似乎在盯着里面的茶叶细看,耳朵一直在留意下面的声音。

“听说洪涝可是死了不少人,”一人摇了摇头,叹气道,“可怜我一位好友也遇难了……”

“可不是,”另一人赞同道,“我老家遇到旱灾,幸好我老早就把父母一家子接了过来。”

“老兄还算幸运,”有人哀叹道,“我家老母为不拖累我读书,竟然一直瞒着吾等兄弟,若非听闻朝廷急报,我竟连家中小女过世都不知!”那人说到动情处,留下两行清泪。

“又是洪涝又是旱灾,这位陛下也不过才继位几年吧?”

有人提出疑问。

“这位陛下七岁继位,算来也有十一年之久了,掌政不过一年左右。”有人解释道,世家当道,时人对朝廷敬畏之心有,但不重,加上此时气氛,也一时抛了顾忌。

“哼——”那家中受灾之人冷哼一声,“想来这位陛下也不是什么德行出众之人,不然怎么他一执政便灾害频频?”

旁边的人脸色大变,连忙拉住他,“兄台莫要胡说,洪涝旱灾乃是天灾,与陛下何干。”

那人却是不管不顾,“洪涝旱灾乃是天灾不假,可当地官府知情不报,隐瞒灾情却是事实,上行则下效,可见这位陛下的品行!”

听到这里,顾长安抬起头来,看着对面的程静姝,淡淡说了一句,“此次记尔程氏一功。”

程静姝大喜,脸上不禁露出两抹红晕,“谢过九娘子。”有顾长安这句话,程氏至少可以不惧此次大乱,若能把握住机会,说不得可以再进一步。

顾长安微微颔首,洪涝是突然事件,旱灾却是程氏意外发现的,程静姝知道后,心中一动,与族老商议,配合顾氏将消息放了出去。

又在民间派人引导谣言,夏昭品行不正,帝位不得天地承认。

再之后,趁着朝堂之上官员互相扯皮的时候,传信各大世族救灾,梳理洪水,发放粮食,留灾民。

相比朝廷的无所作为,舆论自然偏向世家,世家清高横行霸道等等被夏昭破坏的名声自然就被扳回来了。

早在以前,朝廷就有意无意的败坏世家的名声,世家不屑与其计较,加上世家与普通百姓关系遥远,百姓对世家一向敬而远之。

如今这一来,世家在百姓心中名声即佳,相比较而言,朝廷的名声就坏了。

不过顾长安觉得这好名声世家接的一点都不亏心,洪涝刚开始时,顾氏就聚集了各世族的族老贤者,不眠不休对着探子发了的密报讨论了两天两夜,定下了救灾之策。

当然他们也没安好心,朝廷那边被拖住了,消息延后,等那位知道时,天下早已传遍。

“不知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程静姝试探的问了一句,程氏不是什么大族,当初为避兄弟阅墙,顾族长为小儿子定下的姻亲并不得力,只是刚能看得过去而已。

顾长安浅浅一笑,托着茶盏,轻轻吐出一个字,“等——”

等?

等什么呢?

不过几日程静姝就懂了,她捏着侍女送来的朝廷文书,直想要畅快大笑。

真是找死,敢对他们世家下手,如今终于得到了报应。

无他,这是一封皇帝颁布的“罪己诏”。

“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灾害不止,咎在朕助不逮。”

想要以退为进吗?程静姝连连冷笑,想都不要想!只要有他们世家在,皇帝陛下还是一退到底的好!

说来也是夏昭不仁在先,第一次出手就惹恼了世家,触碰到了底线。

既然这个皇帝不行,世家们不介意换一个人坐。

若非齐氏站在夏昭那边,其实现在龙椅上只怕已经换了人。

夏昭到底也有几分本事,他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的确在民间挽回一部分名声,可惜有以顾氏秦氏等为首的世家一直在背后扯他的后腿。

夏昭这次没有在早朝上再讨论这件事,直接连下三道旨意,减受灾地区百姓三年赋税,派遣钦差大臣帮助重建灾区,最后还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