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侍卫大人[重生]_分节阅读_277(1 / 1)

加入书签

他从旁人口中听说后,心里就有了数。他家公主哪天不作一作,他都不自在呢。

这一留,就一直留到了十月份。公主这是自暴自弃了,反正今年秦景肯定娶不了她。反正秦景都要离开她了,她再不去照娘的吩咐参加各种宴席,她整天就围着秦景转。

平王妃也听说了刘既明对秦景的安排,皱了皱眉,也没说什么。她对秦景一堆意见,身份配不上女儿也就罢了,也从来没见秦景努力过。她只见到秦景疼公主,却没见过秦景争取过什么,这样的人,她怕只是甜言蜜语哄公主上位,怎么敢放心把公主交给这样的人?

现在秦景肯做点什么,平王妃也就看看,他能做到哪一步。

如果不是两人地位实在差的太远,平王妃也不想惹女儿伤心。

秦景作为一个侍卫,现在的水平就够了。可他如果想做驸马,不需要应酬吗?不需要为公主多做点事吗?

平王妃确实更看重秦景的身份地位,个人能力,至于秦景和公主的感情,平王妃不太信这种小儿女的玩意儿:感情都是可以培养的,真真假假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一个丈夫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地位,护住自己的妻子。感情?总会有的。

可有件事,打破了平王妃这种想法。

十月份,她到从前方军队中送来的一封信,就再也坐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是存稿,至于明天晚上更不更……看手术如何,这是天意。

第80章 王妃离别(下)

主屋里十八盏青铜莲花灯齐亮,照得屋如白昼。平王妃让所有人下去,自己在屋中独坐了一宿。第二天,平王妃就让人去请刘既明。

也不知道平王妃跟刘既明吩咐了什么,反正在两人谈过话后,平王妃就让人拾行李,决定离开平州,前往前方军队中,分明是要去找平王。

两个女儿被平王妃的架势弄得紧张,“爹受了重伤了?为什么娘要亲自去?”

“他很好,没受伤,”一夜未眠,平王妃面容苍白,疲累之色纵是再浓的妆,也遮掩不住,“出了一点小事,我要亲自去看看。你们两个听你大嫂的话,在我回来前,不要给我胡闹。”

公主看去,平王妃撑着额角,叮嘱奶嬷嬷念单子对东西。冷艳倨傲的平王妃,不知道什么时候,眼底有了鱼尾纹,深深浅浅,而她却从来没注意到。

公主拉着小郡主的手,高乖乖告别了平王妃,不让娘为她们两个头疼。不过一出屋子,两个小姑娘本性就暴露了。

小郡主切声,“娘是看了封什么信啊?她那么淡定的人,居然有坐不住的时候?爹是给她惹了什么大麻烦啊?”

公主吩咐秦景,“你想办法,把给我娘的那封信偷出来。”

秦景的武功没问题,能力也没问题。他做影卫的时候,这种事没少帮陈昭干过。但是吧,哪一次干,不需要踩点,了解具体情况?现在公主会给他时间去了解吗?

“属下对王妃的物种摆设和日常习惯不熟悉。”

小郡主立刻道,“让季章和你一起去!他熟悉!你们两个一起,总能把信偷出来吧?”

秦景没说话,季章不想说话:他们两个一起行动,都取不出一封信的话,这侍卫也白当了。

当晚,平王妃驱动马车出城,小郡主和姐姐一起趴在姐姐的地盘,看偷来的信。信不是平王写的,而是来自一个她们两人没听过的名字。想来,这人应该是平王妃安排过去的人。

这人写信说,前方战事一切顺利,新皇怯懦迂腐,重文轻武,又连续败仗,引得诸人不满,而自家王爷知人善用,广招人才,又不忘深入民间美化自己的形象,现在百姓们的天平正在逐渐向平王这边倾。

这个人乐观道,大约明后年,只要平王一直保持现在的劲头,不要突然犯抽,大半江山都会落入平王手中。至于平王会不会突然犯抽,这就需要平王妃多加关注了。

可是虽然战事顺利,却出了一些小问题。写信的这个人前思后想,觉得放任不管,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威胁到平王妃。他受平王妃的恩惠,自然要以平王妃的利益为重云云……

这些废话写了两页纸,公主和小郡主都看得无聊,到最后一页,才写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平王一路北上,打到了戎州。戎州是一处大州,并不比平州小多少。地理位置既特殊又重要,易守不易攻。平王都严正以待,做好牺牲军马的准备了,当地知州却开城门相迎,热情无比地向平王投降,表示折服于平王的威望,愿意携带一州人士投靠平王。事情到这里也正常,谁知接下来会发展得让人目瞪口呆。

宴席上,这位知州大人向平王推荐了自己的女儿,言辞间有送给平王的意思。平王向来不爱美色,自然拒绝。不过这位知州话里话外,有如果平王接受了自己女儿,一州的军队任由平王调动,而且他还会写信,联系自己的熟人,说服他们一起向平王投诚。这位知州的熟人,最次都是县令一层次的。如果可以不战而降,平王不知道要省多少兵力。

平王这个特别喜欢做皇帝的人,就开始动摇了。

见平王有动摇之心,这位知州说得更起劲了,跟平王阐明其中好处。

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叫过来,美其名曰跟平王介绍介绍戎州的风土人情。这位知州大人的女儿,那也是个琴棋书画样样通的才女,才十八九岁,看到平王,一张瓜子脸飞红一片,媚眼横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