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朝宣的信(1 / 1)

加入书签

三条无辜的人命,使北耳弥近三十万的大军集结,开拔至锡安城外五百里处。为此,天瑰连来了十多道信函,是要文德杀了朝宣,给北耳弥一个交代。

如此要求,历经三百多年风雨,屹立不摇,也从未怯战的大魏独孤氏,靠的就是强盛的兵力和勇猛的沙场壮士,怎麽可能妥协。

天瑰的信,文德只回了初时的些许,当慕烈所率的大军开拔後,她便一封也没回,而是直接命赵承扬起了锡安一片的大魏军旗,敲响对北耳弥的战鼓。

“皇上,”

锡安的城墙上,赵承已是一身戎装,战前他整了容,将下巴的胡子全都理去,“请皇上一定待在锡安,为我大魏之千金万重,无论发生什麽,都不要再次披挂亲征,身陷险地。”

“大魏不能没有您。”

发兵在即,大魏的镇北大将军,沉着一双大圆眼睛,看着自己尊敬的皇上。此时他心里念的不是尊卑,也不是自己出生没多久的孩儿,

是与文德曾经一同长大,一同赴往沙场的同舟患难之情。

“朕答应,非不得已,在你回来前,绝不离开这锡安城。” 文德并没有换上戎装,她还是一身朝服,回道赵承。

“这个慕烈......有着胡胡儿的细心,塔塔尔的狠劲,” 她仰头重重地吸了一口,锡安满是沙尘沉着的空气,

“赵承,千万要小心,不可大意。”

朝宣惹出的,如果真如文德自身的猜想,确实是无可原谅,人神共愤。可要在一时间,团结所有部落长老,还要说服,压着天瑰出兵,除非是打铁趁热,抓着这一条贯的破竹之势而下,是无法轻易做到。

“皇上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保卫大魏,保卫皇上。”

一席话,气势万钧,文德笑了,“大将军,朕相信你。” 在飘扬的大旗下,她点了头,将虎符交到了赵承的手上。

互相望着彼此,转眼间,是知己,是同袍,也是君臣,多少往事回过心头。

“臣走了,” 赵承先踏出了步伐,就要走下城墙。

“慕烈或许会使出什麽卑劣手段,大将军千万不要大意。”文德回过身,最後,还是一语叮嘱。

“是” 赵承大气一喊。他拱手行礼,肩甲披着,在文德的注视下,一跃而上自己的轻骑。

带着身後的十万兵马,这一仗,一如以往大魏与北耳弥对垒的情势,是以寡击众,赵承将大将军的剑举向天空,

“是我大魏将士,都与本将军一同,誓死护卫皇上,卫我大魏—”

立於众将之前,赵承身边宛若有着干云之气,死亡也无所畏惧,他马镫一踢,往前疾驰。

从未这样旁观,看着自己的兵马,奔赴战场。文德在城墙上,亲自击鼓,为大魏十万雄兵,振着士气。

xxx

日夜被囚禁於东宫,受着自己父亲所命,敬王府的亲兵看管,独孤朝宣淀着气,他想方设法,找着过去与自己熟识的卫士,替自己寻来了马膑。

“你替孤前去打探,孤想见皇后一面。” 朝宣低声,他拉过马膑,向他说着这几日来,自己心中筹画已久的想法。

知自己是太子心腹,与他一起经历过腥风血雨,马膑认真听着,甘心为他卖命。“末将听令。” 等朝宣说完,他还是对太子单膝下跪,忠心说道。

月黑之夜,趁着寒冬宫里各处所鲜少有宫人於夜里往来,皇上又不在,护卫的数量较平时少了些,朝宣让马膑替他安排,灌醉了门外的守卫,趁机混出东宫。

明白自己没有多馀时间,朝宣毫不犹豫地就来到皇后殿,算准了霜月交班的时刻,他翻过墙,蹑脚轻声,潜进皇后的房中。

哪里想的到朝宣竟会逃出东宫,特意来见自己,亥时已至,续卿正要就寝,对於将要发生之事,完全没有预想。

她熄了烛火,只留一盏,在上床前,整理桌案上的文案。

“母后” 凝神盯了许久,朝宣出声唤道。

续卿大惊,望向声音传来之处,只见朝宣光着脚,站在门边。

鞋都没穿,是偷偷溜出来的.....续卿了惊心,她镇定看着太子,“太子,皇上下令,你应该待在东宫,没有她的允准,不许外出。”

冷静而道,她正色看着朝宣,“且你深夜来到本宫殿中,未经通传,也是踰矩。”

不知朝宣此来究竟要做什麽,续卿起身,与他拉开了些距离,走到窗边,“若是有什麽要说,就直说,说完便回。”

朝宣大眼睁着,皇后没掩饰的防范之意,他全都看在眼里,“母后,儿臣深夜来此,只想问您几句,”

虽是稚气未脱,可朝宣的声音哑着,他吞了口气,看来是埋了许久,沉重一问,

“在您与姑祖母间,儿臣是向着您,又为何您对儿臣会是这样漠然?”

自觉没有做错什麽,且姑皇父和姑祖母,有为人常,朝宣理直气壮,问着续卿。

“太子,你扪心自问,” 自长公主议婚後,文德疑心朝宣对自己的意思,续卿就未曾再直呼他的名子,“你是真心向着本宫,还是为了自己与文德的矛盾,这才向着本宫?”

“儿臣是为了母后您,这才和姑皇父有了矛盾!” 朝宣振拳,愤愤说着,

“儿臣就是看不过,为何姑皇父和姑祖母明明是做的不对,为天下臣民所不容,可无论是丞相,大将军,抑或众臣,还是母后您,都还是帮着姑皇父,为她效忠?”

和方才不同,续卿听着,不再轻易答话,真的等到朝宣宣泄过後,她才稍微松了紧皱的双眉,

“文德究竟做错了什麽,你何至於如此,” 皇后沉声,一句一句回道虽然不是自己亲生,却也曾对他有过疼爱的太子,

“即便文德与长公主有着牵扯,可这又关乎什麽,她是皇帝,长公主也是大魏之首,对她们二人,本宫都没有异见,”

“身为太子,独孤氏之後,你之所以如此偏执,不就是因为与文德的不顺?”

“文德不信任你,不愿意将大权交之於你,不愿服气,这才执着於她与长公主之事。”

夜色已身,四周静默无声,续卿的声声字字,都是发自内心的直述之言,独孤朝宣是大魏太子,他身上的责任是与旁人不同,谁不想众志一心,事情演变至此,除非是大魏的敌人,否则没有一个人愿意见到。

“所以,” 朝宣没有听过皇后一次说过这麽多的话,就为了姑皇父,她才向自己不厌其烦地说着,

“母后是不会为了儿臣,为了解儿臣此回的劫难,而去劝姑皇父一声?” 他抬眉,认真问了一句。

“本宫,此生都是皇上的人。”

见太子似是听不明白,续卿叹了口气,再无二话,将那日在祠堂外与他说过的,再说一回。

“太子,迷途知返,由未晚矣。”

朝宣闻言,睁大了眼。母后她......迷途知返,竟是和姑祖母同样,和自己说了相同的一句话。

“儿臣知道了。” 他低下头,也是沉着,转身便闪过即将进房的霜月,一个使力轻弹,翻过了墙,隐没在宫道上的无人夜色之中。

“皇后,方才房里有人吗?” 似乎是听见续卿与人说话的声音,霜月进房,不经意地问。

续卿定睛,轻摆了头,也没回她,“熄上烛火,本宫乏了。”

没有将朝宣出逃说出,是留给他最後的一次机会,不是亲生,这是自己身为她的母后,所能够给的,仅剩的宽容。

xxx

抓准侍卫值夜的时辰,回到东宫,在幽暗的房内,他没有点上一根蜡烛,独自坐在案前,按额沉思。

良久,他提笔,可手臂举着,笔尖悬於信纸之上,落不下来。受到幽禁的太子,是在磨着自己的思绪。

不知过了多久,朝宣终於落笔,在信上写上了字。书毕之後,召来马膑。

“你无论如何,不管用什麽方法,花多久时间,都要将此信送到慕烈手上。”

“北耳弥的左贤王?” 慕烈是什麽身分,所有的大魏将士都清楚,马膑迟疑,没有立即接过这封信函,先是问道。

“是” 朝宣据实已达,“只要你送达这封信,孤便能登上大魏皇位,”

“到时,孤给予你的,将远比当初承诺的更多。”

太子的声调,暗沉无色的话语,信里的内容虽无明道,但马膑猜到,应是对大魏此仗不利。黑暗之中的四只眼睛,相互闪烁,

“末将谨遵太子之命,定会将此信,送到慕烈手上。”

明白自己与太子,两人是站在同一艘船上,既然一脚已踏进了这片混沌深沼,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把心一横,马膑接过了信,将之放入怀中。

朝宣并无参与文德和赵承,与北耳弥战事的商议,信里对此仗,他没说什麽。唯一他很有信心,能够影响战局的,他想告诉慕烈的,

是针对此时皆在锡安,皆对大魏而言举足轻重,皇帝与长公主两人之间,难以割舍的一段情。

※※※※※※※※※※※※※※※※※※※※

写到这里,对续卿是越来越喜欢,可三个人之间,是无法给她一个好结局,只好在最後,为皇后补写几篇简单的番外。

因为是车文,且怕会影响到故事和阅读的承接,无法在现在直接发,所以一样还是会先分享在专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