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1)

加入书签

有了天瑰的许诺,左贤王慕烈登高一呼,自各方部落而来,大军集结於塔兰城下,规模之大,众志成城,团结一致,远非当年塔塔尔出兵锡安所能比拟。

三条人命,惨死於大魏太子的刀下,也如慕烈所料,死无对证,独孤文德哪里会认下这笔帐,双方演变为各说各话,她是大魏皇帝,为了自身独孤氏的利益,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指责北耳弥的不是。

站在城墙上,想起多年前独孤文德率兵攻进塔兰的情景,奇耻大辱,慕烈咬牙,发誓要报先汗塔塔尔的头颅,被大魏夺去的一剑之仇。

王城中,天瑰听着外头近三十万大军,响声震天,她拿着信函,闭目不语。

这段期间,来往於她和文德之间的信件,不下数十封。每一封,从文德无奈的笔锋,都告诉天瑰,此事是独孤朝宣所引起,可身为大魏皇帝,她不能受制於北耳弥,更不用提要她为了给个说法,而杀了独孤朝宣。

这个立场,天瑰可以理解, 因为自己也是一样的。

从慕烈,和许多人的眼中,她知道,塔塔尔的死虽然过去,可仇恨却无法被遗忘。

放不下的血海深仇,这一仗打下去,大魏的赢面和胜算,都还是远胜北耳弥,可即使如此,慕烈和众长老,仍是坚持要战,与独孤文德拚个鱼死网破,争个你死我活。

独孤文德与赵承,都是盛年,大魏国力昌盛,这一仗对北耳弥来说,并不好打。赢了,也是惨胜,输了,不但这个大汗做不了,连北耳弥的偌大国境,或许都要将部分割与大魏,以为和谈。

相较其兄塔塔尔,天瑰善於智取,与其硬碰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天瑰不懂,为何不等到独孤朝宣,这个不成材的太子即位後,再与之绝战。

或许,这就是北耳弥人的习性吧.....天瑰转念一想,也是笑了,.这就是自己的人民,咽不下任何一口恶气,受了委屈,就是要见对方摇尾求和,才会罢休。

“大汗,左贤王求见。”

“让他进来”

慕烈,束着长发英气风发,他迈着大步走进,脸上的轮廓极深,斜阳照过他的鼻梁,在脸颊上留映下一块三角的黑影。

“大汗,各部落的兵马已集结完毕,只要大汗一声令下,十日後便可渡过新罗河,在与锡安相距三百里处扎营,摆开阵势。”

拟好了用兵方略,慕烈说罢,将怀中亲笔所写的文信取出,递给天瑰。

天瑰看着,心里一惊,“偷袭?” 她问着左贤王,是要他对这个计策,好好说明一番。

慕烈还是定睛,拱起手,“大汗也知,我北耳弥的兵力和军容,与大魏是有差距,”

这些年,慕烈投注相当多的心力,在过去与大魏交锋接连战败的骑兵部队,对北耳弥所有的实力,他侃侃而谈,

“此仗我北耳弥要打赢,必须将时程拉长,打他个一年半载,拖长战线,”

“到时,打不下去的,绝对是後方还有多少百姓要张口生活,急需稳定情势的大魏朝廷。”

慕烈是有备而来,天瑰认真听着,目前为止对他所言,是表同意,“你说的,本汗都懂,可偷袭......?” 天瑰要听的,慕烈还没说,她追问道。

光明正大的打仗,从来不是北耳弥的作风,慕烈顿了顿,“大汗一定记得,邠城一役,在老昆仑汗的带领下,北耳弥大胜,靠的就是奇谋,”

“兵书有云,兵不厌诈,只要能赢,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独孤文德想必也是一样的。”

左贤王搬出当年在邠城,天瑰的父亲不但大胜,还一举杀了北耳弥的心腹大患,独孤禾盛。

天瑰听着,沉思不语,以事论事,站在打仗的理子上,对於慕烈所说,她是想不出该如何,也不觉得自己应该反驳。

犹记自己,也如此曾和汗兄及胡胡儿说过。

“偷袭,本就是可行之策,” 她沉着,还在思酌,“可本汗觉得,你言中之意,是要不择手段,夺得与大魏这一仗的胜利。”

“你要像父汗当年,使出那般卑劣的手段,本汗不同意。” 天瑰一语笃然,定住慕烈的双眼。

“大汗!” 慕烈不服气,大声喊道,“为了求胜,使出什麽样的方法,这些又有什麽好计较的呢?”

“总之,本汗不许你做出什麽,有毁我北耳弥名声之事。” 知道慕烈不会懂,天瑰也不想多说,只是将命令再次重申。

胜败已是残忍,再加上这种梁子,一但结下,就再也解不了了。

天瑰的话,逐渐消散於房内,慕烈低着头,没有应声。

“你听见本汗的话了,左贤王,” 再次说道,天瑰起身,扶起他,“我北耳弥多少英勇将士,本汗相信,不须使出这样的手段,你也能打仗。”

听见天瑰这样说,慕烈这才抬头,“诺” 他硬是挤出了一个字,颇不甘愿地回道她。

虽不情愿还是承诺,天瑰没再强迫他,凝神端注了一会儿,“这三十万大军,由你领军。”

大致而言,慕烈是个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平静如水,她对着慕烈,将此次的大权交到他的手上。

“诺” 这一回,慕烈应的大声,甩过长发,左贤王拱手,接下这份重责大任。

xxx

由这几日的书信往来看来,与北耳弥之间是凶多吉少,想必等过了这严雪寒冬,双方就要开战。文礼带着朝宣和柳远,以及赵承所派重兵,他在马车旁,看向文德和安康。

“皇后有话,托臣弟带来,” 从一来就没闲着,文礼差点忘了续卿的交代,临走前,他猛然想起,虽然安康也在,可还是对着文德说道。

“什麽话?” 听见续卿有话要给自己,文德不禁好奇,是抬了眉。可向文礼出言相问,说这句话的,是安康。

“她说,” 看姑母对皇后的话这般积极,文礼心中又起了过去的玩心,他笑笑,故意顿了顿。

“赶紧说” 文德感受到安康越来越紧的目光,笑着催促道。

“知道了,皇后说了,” 姑母看自己的眼神,和看皇姊是完全不同,文礼了笑容,不敢再调皮,

“宫里,她会看照好,让您在锡安不必挂心。”

平淡的话语,一点冗言也无的用词,柔情自在其中,文德微笑,确实就是续卿。

“不过皇后特地让臣弟要同你说,绝不可再伤及自身,一切以您的平安为重。” 加完这句,文礼一脚踏上了马车,脸上,敬王的笑容还是那样潇洒,

“臣弟先回,希望早日在大凉,见到皇姊和姑母。” 锡安的天空,战云密布,文礼的话中夹杂男子的叹息,上了马车,他自小窗望向两人,最後看了一眼。

“走吧” 对着马夫,文德拍了马车的前缘,下令道。

车轮缓动,文礼舍不得地自小窗探出头来,他没说话,只是望着,走远了後,才又将头伸回了马车。

“皇后,真是贤德,” 地上印着车轮的印痕,安康和文德看着同样的方向,喃喃了道, “果真是大魏国母,换作本宫,说不定还做不到这样体贴,这样心细。”

她说话的语气,文德是有眼疾,可耳朵没聋,自是听得出,她也是沉默,没有接上安康这句似乎透着不明妒意的清言淡语,往回走着。

“怎麽,不说话?” 安康跟在文德身旁,一边走着,她的语气是还在意皇后。

皇后的话题,文德还是不接,

“等等要和赵承巡营,这个北耳弥新的左贤王,慕烈,不是个简单人物,朕和赵承要好好商讨,得像上一回,吃了大亏。” 她答非所问,看着安康说道。

安康见文德这样反应,轻笑了下,“知道了,” 她说,“记得喝药,别说得太晚,还要顾及眼睛。”

“恩” 文德牵过她,“先送你回房。”

终於是饶过自己,锡安一时之间走了不少人,耳边清净许多,文德紧握住安康的手,温暖的笑了。

※※※※※※※※※※※※※※※※※※※※

虽然还没完结,可写到这里,心里突然有些感触,是每一个读者的支持与关注,才写到了现在,真的谢谢每一个人 (鞠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