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1)

加入书签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文德换了便装,立於尹府的宣室内,等候尹国公。尹国公似也未眠,到下人的通传,一点也没耽搁,就赶了来。

“臣尹堂,叩见皇上。” 他一见皇上,双膝跪下,拱手说道。

文德上前,将他扶起。

“皇上,是否为了尹思衍而来?”

尹思衍的人,已被押入天牢,消息早早传进尹国公的耳里,他老人家彻夜难寝,还不知怎麽面对文德,不想文德就亲自前来......

为了自家逆子,对着皇上,尹国公的双颊,满是汗颜。

“是,但只是其一,”

文德点头,搀着尹国公坐下,“尹思衍,朕会处死他,望丞相明白。” 她坐到了一旁的位上,简短说道。

处死,是意料之中,尹思衍的罪名,尹国公想都不敢想,尹国公现下还能考虑的,是尹府上下一大竿子人,他起身,想向文德请一个治家不严之罪。

然而,文德手快,是先制止了他,“朕说了,尹思衍的事情,只是其一,”

话,文德纵使已在马车上,过了千百回,可当望着尹国公,喉咙哽着,还是不知如何开口。

“朕有事,要和丞相说明白。” 文德缓了口气,轻握着拳,恳切说道。

自文德小时,尹国公就看着她,文德会有这样为难的神情,并不常见。

“皇上是不是,要说到续卿?”

年事已高,尹国公的眼角,满是皱纹,可他的目光,胜过当年,仍是灼人。

皇上处事小心,因为自己是当朝丞相,为不使外人指责续卿与前朝有过多瓜葛,一直以来,若是无事,她绝不会亲自登门。

尹国公还记得,上一回皇上来到府里,她还是太子,是为了大婚之前上盈春阁之事,前来向自己赔不是。

遥想,都多少年过去了,凭着直觉,他对着文德,直接问道。

听见尹国公提及续卿,文德再坐不住,站起了身,在他的面前,跪了下来。

这一跪,着实突然,尹国公拉她不及,“皇上,您......” 老丞相想不出,续卿究竟是发生了什麽,才让文德对着自己,做出这般的惊天之举。

“丞相,现在跪在您面前的,不是大魏皇帝,” 文德抬头,尹国公脸上惊愕的神情,全映在了她的眼里,

“而是与您的女儿,尹续卿,成婚十多年的独孤文德。” 文德的一双眼睛,明眸星转,带着英气的脸庞,和往日无异,扬着神采。

尹国公坐在位上,看着她。这副模样,的确就是自己脑海中,再熟悉不过的皇上。

要说什麽,文德来前想了许多,可当真正跪在尹国公的面前,什麽都记不得了,只剩下些心里话,还可以说得出口。

“朕对不住续卿。” 她跪着,向後退了一些,对尹国公行了大礼。

“皇上,万万不可,赶紧起来,”

文德的话,尹国公没有听的进去,只想到皇上这一跪,自觉承受不起,他伸出手,使劲拉着跪在地上,迟迟不肯起的文德。

“有什麽,都先起来再说。”见文德始终不起,尹国公急了,大声说道。

“您先听朕说完。” 文德坚持,用眼神按住了他。

君在地,臣在坐,两人之间,四目相对。僵着的气氛,时间缓慢流逝,尹国公看见,一滴汗水,自文德的额间,顺着耳鬓而下。

“丞相,朕的心里,已有了长公主。”

下定决心,她深吸口气,一句话,有如利箭,直直划过尹府的宣室。终於是说了出来,尹国公原本拉住文德衣袖的手,顿时之间,失了气力,落在她的身旁。

文德不用看,就能感觉出,他是有多麽的失望。

“皇上,先起来。”

两朝的丞相,官宦一生,经历过多少风雨,已是处变不惊,尹国公的声音,还是沉稳。

心里,已有了长公主,这话是什麽意思,从皇上的口中,亲口说出,对尹国公而言,是震惊,也是打击。不过,他的面色虽是凝重,却不如文德所想见的那般责备,反而是慎重地先开了口,让她站起。

文德听话,站直了身,可还是拱手,不敢坐下。

尹国公,沉了许久,始终未发一语。

“丞相,是朕失德,是朕的不是。” 感受到尹国公的沉重,还有对自己难以说出口,深切的失望,文德低着头,硬着说道。

无声,笼罩於上,好不容易,尹国公像是缓了过来,看向了她,“皇上,臣有一物,这去取来。” 他的语气,是一定要让文德过目,他缓缓说着,扶着桌案而起,向外走去。

过了不久,尹国公走了回来,他将拿在手中的锦匣打开,取出里头放着的,一封宣信。

还没取过,文德一眼便认了出,那宣纸,是先皇独孤禾昌,私下与朝臣来往所用。

“这封信,是先皇重病之时,让人交给臣的,臣觉得,皇上应该看看。”

尹国公将宣信,呈给了文德。文德先是俯首,然後顺着信上摺痕,摊开一阅,

子堂

你与朕,君臣多年,朕死後,若是太子有什麽对不住的,切勿弃之。

几个字,颤抖的字迹,许是伯皇父病重之时,刻意避开了自己,於临终前所写下。信中,虽没有明言提及自己与安康,可却是明明白白,嘱咐了尹国公,不要责怪自己。

这段情,伯皇父临死之前,还是放心不下......文德将信捧在眼前,眼眶一湿。

“臣没想到,先帝信中所言,竟会是如此。” 尹国公终於是弄明白,当年先帝为何差人,送来了这封信,他淡然无语,仰头叹道。

“丞相,是朕不好。”

尹国公是续卿的父亲,文德知道,千言万语,都抵不过在这当下,他内心的煎熬。

这比当初向禾昌坦承时,还要难受千倍万倍。尹国公所需要承受的,远比伯皇父更多,除了这份不为世人接受的感情,另外,在这十多年,自己是轻负了他的女儿。

“续卿为了朕,为了大魏,隐忍多年,” 明知现在的自己,有多不堪,文德咬着牙,还是说着,

“朕今日来,是因为续卿无法再忍,藉了尹思衍之事,向朕提了,是要废后。” 文德双腿站不住,又跪了下去,

“丞相应比朕更清楚,这个后,不能废。” 她硬是把话,全都说了出来。

尹国公什麽也没说,只是起身,毫不犹豫地伸手,将文德拉到了位上,“皇上,无论如何,对着臣子,都不能再跪。” 力道之大,他沉声,还是这句。

“续卿是皇后,本是有自己的职责,皇上心里有谁,并非她所能过问,也非臣所能置喙。”

就事论事,尹国公将立场,直接表明,“恕臣直言,皇上今夜前来,应向臣提起的人,不该是续卿,”

他凝神思着,是想跟文德说些,朝堂之上的正事。

年岁已大,尹国公的头发花白,嗓音沙哑,可他身上散发出的,却是令文德所折服,广博深的人生智慧。

“现下,您该烦忧的,应是太子。” 他看向文德,一语道破。

知是丞相的肺腑之言,文德没有应声,专心听着。

“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一旦牵扯前朝,便是复杂,不可任意妄为,” 年迈的他,将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呈禀而上,

“废后,事关重大,绝不可轻易为之。”

“续卿的性子,是拗了些,皇上若是信得过臣,让臣进宫一趟,劝劝她,臣相信,续卿是能明白。”

尹国公,没等文德开口相求,自己就愿意,帮这个忙。

“反倒是太子......才是我大魏的隐患。” 说到朝宣,尹国公眼中闪过的凶光,转瞬即逝。

太子......连尹国公也看得出,他是与尹思衍勾结,文德点头,“丞相所言极是,可朕一时,实在不知拿他如何,”

“朕想,明日让他前去锡安,远离宫里。”

至於为何这样着急让朝宣离宫,真正的原因,文德没敢提,向尹国公轻描带过。

尹国公认真听着,暂时也同意文德的作法,“还是要让赵承多加注意,小心看着才行。” 他不放心,叮嘱了道。

丞相的话,文德记住了,“那续卿......”

尹国公,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愁容之上,总算是挤出了年老之人,勉为其难的一丝笑容。

虽是勉强,但总归是一笑,文德看着,心里稍微放下了些。君臣二人,深谈许久,东方已白,天,是要亮了。文德感激地看着尹国公,不知还能说些什麽。

“皇上,赶紧回宫歇息,您的眼睛,都熬红了。” 尹国公见她这般疲惫,起身先说了道。

“那朕先回” 文德被他一说,这才想起,自己是整夜没睡。该说的,全都说了,霎时间,倦意全都涌上了身。

她转身,和尹国公一同,走向院外。

“皇上,” 还没踏出尹府,尹国公跟在她的身後,突然出声,唤道了她,“您今夜来找臣,怕是没和长公主提起吧。”

听见他老人家问到安康,文德回头,轻轻颔首。

“依臣看,您还是尽快,和她说一说。” 长公主,是什麽样的个性,尹国公也算有过体会。他勉勉笑道,然後在马车前,拱手,躬身相送。

“谢丞相,朕知道了。” 话中之意,文德听的明白,感念回道。

站在府前,目送皇上的坐驾远去,尹国公心中,不禁怅然。

不知不觉,十多年了......和皇上之间的相处,续卿从未说过一言半语,尹国公没有想到,实情竟是如此。

尹国公的心里,怎能不心疼,身为人父,如何不怨,光是想到续卿,这些年来,所忍受的委屈......

可皇上方才,那一跪,还是打动了尹国公的心。回想过往,他也知,皇上对续卿,算得上是情深意重。

或许有时,情字,偏偏就是如此,难以说得明白。

遑论,天牢里关着的,还是自家不争气,出的尹思衍这条乱子,自己又有何脸面,去怪罪於皇上。

尹国公叹了口气,“去宫里,向皇后传话,” 他对着门口的掌事,命令道,“用过午膳後,为父去皇后殿,找她一叙。”

母亲早逝,续卿心里想些什麽,尹国公独自将她带大,还是抓的了几分准。她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就是因为太过在意,才会对皇上的情,如此执着。

废后......想到此处,尹国公走着走着,竟也笑了出来。

续卿,是爱的太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