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1)

加入书签

“皇上,这是刚熬好的汤药,趁热喝吧。” 正殿之中,柳远端着药,递给文德。

昨夜淋雨吹风,加之身上穿的单薄,文德一早就发着热。但她忍耐着,没让人察觉,只回到正殿後,把柳远传了来,照着方子喝药。

“皇上,今日还早朝吗?” 琉璃在旁问,一脸担忧。

文德烧得全身没了力,连话都说不出来,捏着眉,喝完最後一口药後,向她点了点头。

“皇后若是问起,奴婢要向她如实禀报吗?” 皇上宣柳太医前来,皇后必会知晓,之後多少是会关心几句,若是问起来,琉璃还不知要怎麽答。

( href="" target="_blank">< )

“别和她说。” 文德额间冒汗,勉强说道。她穿好了朝服,把药碗还给柳远,准备起身,前去大殿。

( href="" target="_blank">< )

不是故意想瞒续卿,而是不想她因此挂心,或是责怪自身。

“那......” 琉璃支吾。

一出殿外就是一阵风,文德不禁皱了眉。

( href="" target="_blank">< )

琉璃上前,将文德身上的厚挂系紧,“若是长公主问起......该如何答?” 关於长公主那边,她谨慎地问了文德的意思。

( href="" target="_blank">< )

一夜花房,虽说并没有做什麽,可琉璃觉得长公主听了,怕是会在意。

更不用提,皇上因为昨夜,这会儿还病了。

“照实说。” 文德想都没想,咳了几声,就往大殿而去。

大殿之上,文德高座中央,双眼扫过众臣。她敏感地察觉,今日的大殿,似乎是弥漫着一股较往日不寻常的氛围。

明明没什麽大事要议,可一竿子人等,却是全都到齐了。

( href="" target="_blank">< )

文德虽是心中有异,但没说破,简单议完要事後,正欲退朝,

( href="" target="_blank">< )

“皇上,臣有奏。” 说话的,是尹思衍。

“准奏” 文德几乎都已起身,被声一挡,又重新坐了下来。

尹思衍呈上奏章,走到中央,拱手说道,“臣想提请皇上,准议长公主的婚事。” 他的话,一字一句说得铿锵有力,底气十足。

是有备而来。

( href="" target="_blank">< )

文德皱眉,取过奏章,同时瞄了一眼文礼。

( href="" target="_blank">< )

“尹侍郎,您何故这般关心,我独孤氏宗亲的自家之事?” 文礼接过文德的眼神,朗声问道尹思衍。

“臣不敢,” 尹思衍侧过身,对着文礼说道,“臣身为礼部大臣,此为臣的职责所在,还望敬王能够明白。”

“且,” 尹思衍又把身子朝向高坐的文德,“长公主是我大魏公主,她的婚事,应是国事,并非皇上的家事。”

文德很快把奏章扫了一遍,上面写的,基本上就跟尹思衍说的,差不了多少。

“皇上,长公主年已三十有六,早已是当婚之年。” 大殿之中,只有尹思衍一人的声音,

“当年先皇在位之时,立下的二十年大限已至,长公主的婚事,若是迟迟不议,对大魏的臣民百姓,怕是无法交代的过去。”

尹思衍的话,姜太师听在耳里,他忍不住抬头,斜了一眼自己对面站着的,丞相尹国公。

皇室宗亲的婚约,从来都是皇上自己主动提及,像这样反过来,由臣子开口要求,大魏三百多年来,还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丞相尹国公,想都没想过自家的同族後辈,竟会在朝堂之上,向皇上议及此事。他的神情,已然大变,待尹思衍说完後,立刻出声,

“尹侍郎,如你所言,长公主的婚事,的确不能全算是皇上自己的家事,可却也不是一件,可以像这样当着众人的面,拿来公议之事。”

( href="" target="_blank">< )

“皇上,依臣看,这件事还是私下再议吧。” 他说完,躬身向文德说道。

( href="" target="_blank">< )

文德点头,“就依丞相说的,” 她咳着声,双颊因为高热而发红。

( href="" target="_blank">< )

“那便改日再议。” 抓了朝臣沉默的当口,文德再次起身。

岂料,司事“退朝”二字尚未出口,站在尹思衍身旁的几个大臣,一时之间全都窜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长公主的婚事,不可再拖。”

( href="" target="_blank">< )

“皇上,臣也如此以为。”

“臣认为尹侍郎所言,确实有理。”

( href="" target="_blank">< )

为了长公主议婚之事,朝臣间,同道之声,此起彼落。这一回,文德没打算再坐回去,她的右手扶着桌案,撑着身子,凝神思酌。

尹国公和姜太师,是一路看着文德长大的,她此时的神情,两位老人家是再明白不过。

( href="" target="_blank">< )

皇上从很小的时候,便立於这朝堂之上,无论是太子之时,还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她都尽量不用过於武断或是强硬的态度,面对众臣。

但这不代表,文德不会动怒。

也许是因为皇上平时的温和,这些年轻的臣子,对皇上是如何的心思深沉,如何的手段果决,还未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尹思衍现在说的,就是会触犯龙颜的忌讳。

更何况,皇后已是姓尹,长公主的婚事,即便要提,也不该再由尹氏来提。

文德听着,还是沉着。她吸了一口气,看向尹思衍,还有周遭与他结党的一夥人等,

( href="" target="_blank">< )

“朕说了,改日再议。” 文德的眼神居高临下,盯着尹思衍,凛然说道。

可尹思衍,还是拱手,没有退到一旁。

( href="" target="_blank">< )

“思衍!” 见尹思衍如此,尹国公怒了,大吼一声。

“尹侍郎,” 说话的是御史大夫,姜玗祥,“下个月便是皇上的生辰,礼部手头上的事情,可说是多乱如麻,您该想的,应该不只有长公主议婚,这一件事吧。”

( href="" target="_blank">< )

礼部尚书,上官田一听,也立即出声,“尹侍郎,当务之急是筹办好皇上的生辰大典,至於长公主的婚事,可以先缓一缓。”

( href="" target="_blank">< )

“臣觉得,此事,还是应该听皇上的。” 姜玗祥站了出来,拱手道。

( href="" target="_blank">< )

“姜御史说的有理,长公主的婚事,一切听皇上的。” 尹国公跟着说道。

听到这里,尹思衍心里,扬起了微笑,一切皆在他的意料之中。今日他之所以主动说到此事,并不是希望皇上会接纳自己的意见,而单纯是想把长公主的婚事,当着众臣的面,摆到了台面之上。

如此一来,长公主势必得要议婚,只是时日未定。

( href="" target="_blank">< )

“那便如此。”

情势这般的演变,文德怎会不知,她说完,连看都没看尹思衍,拂袖而去。

看着文德的背影,尹国公一张老脸,都有些发征。

( href="" target="_blank">< )

皇上大怒。

丞相的脸色,姜太师撇过眼,微微叹息。

( href="" target="_blank">< )

“父亲,” 下了朝,姜玗祥走在他父亲的身旁,搀扶着他,“今日之事,您怎麽看?”

他问的,当然是方才尹思衍所道请,独孤安康的婚事。

“能怎麽看,皇上的神情,你也瞧见了,” 姜太师叹了口气,无奈说,“有子孙如此,丞相这几日,怕是过不了安生日子了。”

“儿子不明白,尹侍郎怎会突然如此,还不惜得罪皇上。”

在姜玗祥看来,尹氏显赫,尹思衍单凭他姓的是尹,便不需要对安康的婚事,这样积极。

姜太师转头,面露轻视,“这个问题,你问你自己便知,” 提及往事,他年迈的身子,还是忍不住动了肝火,

“我姜氏的满门荣华,当年差点葬送在你的手里。”

姜启堂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麽跪在先皇面前,请求他念着玗祥对独孤安康的一片深情,不要过於追究姜家的这条不敬之罪。

( href="" target="_blank">< )

“所以,丞相此刻的心情,为父完全可以体会。” 姜启堂看着远方,丞相尹国公正赶着前往皇上正殿的身影,不禁叹道。

遭到父亲的训斥,姜玗祥不好意思的笑笑,不敢再多说话,见了姜家马车,二话不说,便把父亲扶了上去。

“记住,这一回,我们姜家是万万不可再掺活进了去。” 上车前,姜太师转过头,对姜玗祥叮咛道。

姜玗祥笑着应诺,也上了车。

在姜家的马车旁停着的,是尹家的马车,尹思衍坐在其上,还是维持他一如既往,有礼的微笑。

他的心思细腻,堪比皇后,向来不会莽撞行事。

( href="" target="_blank">< )

今日之事,只是议婚之始,要达成目的,关键的作法,还在後头。就像盈春阁的一首小曲,唯有那画龙点睛的一个身段子,才是曲中会真正令人为之惊叹的,妙处所在。

“回府後,派人去通传太子一声,” 尹思衍对此事的态度,似乎已是十拿九稳,

( href="" target="_blank">< )

“就说一切,都按着计划在进行。”对着车上的家仆,他笑着说道。

( href="" target="_blank">< )

( href="" target="_blank"><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