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1)

加入书签

抗旨......皇上的用词,出乎他所想像得重,赵承完全征住了。

赵承原是认为,自己和皇上之间,虽是君臣,但君臣之外,应该还有一层更为深厚的同伴情谊。过去文德还是太子,两人不论是在宫中,或在锡安,甚至是与塔塔尔在那马邑山上,都曾有过一起努力拚搏,一同出生入死的信任和默契。文德看自己的眼神,一直是那样真诚,这是骗不了人的,她信任自己,也把自己视为亲信,可以把性命交在自己手中。

但此时的文德高高在上,看似不愠不火,但明白地用了抗旨二字,以皇帝对臣子而言,这是多麽严厉的态度。这两个字若是真的烙上自己的身上......赵承不敢再想,必须承认,现下的自己,是读不懂文德的眼神了。

“皇上明鉴,臣万万不敢。” 赵承激动地向文德喊道。

他的激动,是因为不想被冤枉,也因如此,文德发现他全身都在颤抖。

文德到底还是心软,何况赵承对她来说,就像兄长一样,她想起那些和赵承共同经历的生死交关,心里纠结了一阵,还是叹了口气。

“先起来,不要跪着说话”

文德的语气已是和缓许多,她看了看营帐内,自己身旁的空位,示意赵承先坐下再说。赵承被刚才抗旨两个字着实震了一下,双腿有些发软,他了一会儿功夫,才坐了下来。

“赵承,朕不可能把长公主赐给你” 文德说。

赵承听出文德话中的坚定,她是没有给自己一丁点的机会和可能。

“是因为臣立的功还不够吗” 赵承掩不住脸上的落寞,“还是.....是因为此番臣和父亲的罪过......” 想到自己犯下的错。赵承心里羞愧,脸都红了,实在没法再往下说。

赵承是个光明正大,行事正派的正人君子,这个文德知道,也信任他。赵顾其实也是,他们两父子对大魏的忠心,日月可鉴,不需要再证明什麽。所以,即使经过了此次的事情,文德也没有对他们产生太多疑虑。

尤其是赵承,文德理解他,大约是急着替父亲解决这棘手的疫病,求好心切,才会一时茫了心智,犯下欺君这样严重的大罪。

“赵承,首先你要明白,长公主的身分特殊,她不是一个赏赐,朕不会因为你立了多大的功,就把她赏给你” 文德看着赵承一双如铃铛般无辜的眼睛,抒了口气,缓缓说道。

“再来,你有没有想过,长公主或许也和你一样,心里是有其他人的”

文德碍於自己身分,也担心此刻的赵承,状态不稳,假若知道自己和安康在一起,还不知会做出什麽。再三考虑过後,她终究没有直说,只好拐个弯,提醒赵承。

“谁”

赵承果然如文德所想,按捺不住性子,他挺直了背脊,直直地看着文德。

“你这样逼朕,又何必呢” 文德的语气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赵承发觉自己失了态,赶忙回自己显得威迫的眼神,身子往後倾些,和文德之间也保持了君臣该有的距离。

“上官田是礼部尚书,他的女儿,也上过宫里的书房,知书达礼,性情温和” 文德又是少见的多话,看来是真的被赵承逼到了,她努力想着方法劝道。

但即使再怎样想着理由说服赵承,文德都没有跟赵承说,这个婚事,其实是安康向自己提议的。因为文德不用想也知道,赵承若是得知这是安康为他安排的婚事,无论如何最後都会咽下去的。

文德不希望他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接受赐婚,她不想拿安康压着他。

“皇上放心,臣会遵照皇上的旨意,和上官大人的女儿成婚。”

这一次,赵承记取教训,一点也没考虑,文德才说完,他就再次起身,单膝着地地跪在文德的面前,接受文德的赐婚。

“只是,可否请皇上念及过去的往日情分,答应臣一个请求” 赵承答应後,在後头加上一句。

“你说,但要不要答应,要朕说了算”

赵承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紧张地眨了眼,看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臣希望,皇上能够让臣亲口,向长公主表达自己的情意,” 看来文德说了半天,赵承还是没有完全死心,他整个头都磕在了地上,态度坚决,是非要文德答应他的请求不可。

没想到赵承对安康的用情,竟是如此之深,文德不知该拿他怎麽办。与其让赵承去问安康,还不如自己现在向他说出真话。

“皇上......你好歹给臣一个机会,让臣表达自己的倾慕之心吧......”

赵承,一个在成天在战场上奋战,面对死亡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大将军,现在为了安康,一个女子,都快哭出来了,一脸垂头丧气地看着文德。

“这样臣才能彻底的死心阿......”

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现在不是赐死,是要赐婚,也能搞得君臣之间这样不甘不愿,泪流满面,文德心里千万个无奈,是能体会古来那些圣贤之君的难处了。

“赵承,朕不会让你见长公主,” 文德说,“朕最後和你说一次,你要听明白,你和上官家的婚事,是朕的旨意,”

“你若是心里对长公主念念不忘,这个朕管不着,也没办法管。”

文德看赵承这样死心眼,明知残忍,也只好狠下心,把话说得明白。

“臣听明白了,谨遵皇上圣旨。”

赵承哽着喉咙里的一团泪水,咽了下去。他跪拜在地上,接下了这道赐婚的圣旨。

看他这样,文德心里也不舒服,但也无法多说什麽。

“你先出去吧,到时和朕一起回去大凉” 文德说。

赵承点头,再没有多馀的眼神,他向文德行过礼後,转身就走出了营帐。那副样子,看上去比被押解的人犯还要失神落魄。

xxx

深夜里,敬王府内,一大堆人挤着,像是发生了什麽大事。

出事的是敬王夫人,姜灵宛。

姜灵宛怀这胎,几乎是一吃就吐,整日食不下咽,除此之外还全身发肿,腰酸背痛,才走个几步路就会浑身上下地不舒服。大夫和太医都来瞧过了,连柳远也束手无策,只无奈地向文礼说,的确有些女子怀胎的时候,会比较辛苦些。

灵宛这样折腾,安康和皇后自不用说,因为文德不在,她们已经是成天的往敬王府跑,但她们两个到底不是整天闲着,文礼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所以又另外找来姜灵宛的哥哥,也就是文德刚封的御史大夫,姜玗祥,前来帮忙照看灵宛。

姜玗祥人长的不错,和安康同样年纪,过去也是众多追求安康的达官子弟中的其中一个,但他还算是潇洒,知道安康对自己无意之後,就顺着父亲的意思,娶了别家的姑娘了。也因为如此,姜家和安康之间维持住以往的交往,姜玗祥自己和安康之间,也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方才朝宣一吃完饭,说要看书,却不知怎地把书房里的木柜弄倒了,在府里搞出好大的动静。姜灵宛被朝宣一闹,动了胎气,文礼着急,连忙让人进宫去传柳远。

什麽事情需要惊动柳远,这下不只安康和皇后紧张了,连姜玗祥都驾车来到了敬王府,就怕是灵宛出了什麽事情。

幸好只是虚惊一场,柳远开了几服安胎药和安神药,灵宛服下後就睡着了。柳远和文礼交代几句後,就和皇后一起回宫去了。

柳远走後,文礼还是惊魂未定,姜玗祥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什麽样怀胎的场面没见过,他走过去,向他开玩笑道,“敬王,您都已经当父亲的人了,怎麽胆子还这样小”

“坏事做多了,胆子自然小” 安康站在文礼身旁,也跟着姜玗祥一起揶揄着说。

能让安康这样随心说话,足见她和姜玗祥之间的交情不浅。

文礼看了看他们两人,“灵宛没事了,夜已深,姜御史你先回吧” 他向姜玗祥说道。

文礼和文德自幼就是住在安康府里的,那时他们年纪小,对当时安康来自四面八方的议婚没有太多了解,但姜玗祥这个人,在文礼幼时的记忆里就出现过。文礼记得,姜玗祥有一段时间很常出入安康府,和姑母是有说有笑,那时皇姊还因为这样而暗自伤心难过了好几回。

“姑母,你陪侄儿多待会,好吗” 文礼向姜玗祥说完,又转头对安康说。

文礼的意图太明显了,姜玗祥会过意,知道敬王明摆着不想自己和安康过於交好,他很有礼地向安康笑了笑,说了几句场面话後,便起身便告退了。

“文礼,你何至於如此”

姜玗祥走後,安康轻轻蹙了眉,语气有些责备。她怕吵到灵宛,还先把文礼拉到了旁边的偏间说话。

“若是皇姊在,也不会让你和姜御史一起回去的” 文礼知道自己怎麽说都不对,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搬出文德。

“本宫又没说要和他一起回去” 文礼这样说,安康是生气了。

“可是他摆明了就是在等姑母,侄儿若是不说话,他不知道还要在这里等到什麽时候”

文礼一反过去对安康言听计从的温顺模样,为了文德,他和安康争辩着。安康也很讶异文礼的反应,她想了想,决定先放一放,不想再执着於这个话题。

“行,本宫知道了,” 安康把手一放,也准备回自己府里。

文礼一路送她穿过庭院,直到了马车前,沉香已经在车旁等着。

上车前,安康回过头,看着文礼。文礼一愣,不知道她要说什麽,不知是不是自己方才太出格了,惹的姑母生气,他心里还是害怕。

“文礼,” 安康的语气有无奈,却也带着些恳求,“你这麽替文德想,那你有时能不能也替本宫想想,”

“文德现在身旁的人,比起本宫,可是麻烦太多了。”

安康说完,眼神在文礼身上逗留了一会儿後,就上了车,扬长而去。

文礼看着在月色的映照下,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马车,思忖安康留下的话。这是他第二次,听到姑母用这个词汇,形容皇后。

麻烦吗......

只是怕连姑母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用词,由此可见,在她的心中,是有多麽在意皇姊,在意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