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1)

加入书签

“莫非是,朝中有人想和姑母议婚吗”

文德对安康突然讲到婚事感到意外,关於此事,她自己是一点风声也没听见。

“目前没有” 安康轻回,在语气中强调了目前两个字。“文德,本宫不是你,不是一国之君,” 她向是要说什麽重要的事情,捧起文德的头,认真说道。

是没错,文德在朝政上是一个有为之君,这一点显而易见,无须安康替她操心。但是在情感的处理上,她实在太过被动,那个青楼女子楚琉璃如此,皇后尹续卿也是如此。

安康觉得,有时连文礼的反应都要比文德来得快些。敬王夫人姜灵宛虽然成天往安康的府里跑,向她抱怨文礼,但任谁都看得出,灵宛究竟还是被文礼驯得服服贴贴,如今孩子都怀了两个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文德,这或许也和她的成长背景有关。文德自幼就是太子,又生为独孤氏的後裔,在她的理解中,女子和女子之间,并没有什麽可以让人置喙之处。这也是由於文德的特殊身分,以及独孤氏悠远的传统所致,朝臣和百姓对於文德喜爱女子,是有着额外的包容,也早已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可文德忽略了,朝臣和百姓给她的这份包容,有很大的可能并不会转嫁到安康身上,或是大魏的其他女子身上。尤其安康,早已年过三十,以她的美貌和声名,若时至今日若才对外表示自己对女子的喜爱,只怕没有人会相信,朝中也会对此有杂声或意见的。

“除了你,本宫不想和其他人在一起,” 安康含着气,还是捧着文德的脸,对她说。她的指尖来回滑过文德的脸颊,眼神中是文德没有见过的温柔。

“本宫心里只有你,可本宫的婚事,靠本宫自己,自是能够挡的了一时,却挡不了长久,” 她停了指尖,目光留在了文德的双眸。那双本该深邃的眼睛,此时全被一波又一波,急於夺眶而出的泪水所占据。

安康舍不得见她掉泪,吻了上去,不让文德眼中的泪水流下。

“本宫既敢爱你,就不会畏惧这些”

她扶住文德的後颈,轻轻揉拭着那个青紫色的咬痕。

“只是有些事,你要替本宫扛着。”

安康明白,文德还太年轻了,她还不满二十岁。文德或许知道自己手上的权力很大,但却不知道究竟有多大,她能掌控的不只是朝政,还有人心。

文德也还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和她的这段感情中,自己虽是她的姑母,是她的长辈,却反而是需要她守护的那一个。

“侄儿答应你,侄儿绝不会,让你离开侄儿的身边”

文德被她捧在手中,暗哑地说道。她抬起头,用袖摆拭去脸上的哭痕。

“别哭了,本宫又没怪你。” 安康笑了笑,拂手为她擦去脸上剩馀的泪水。

在安康的柔声轻抚下,文德总算止住了眼泪,她深呼吸了几口,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文德哭的都渴了,她为自己倒了杯龙井,这茶早已凉了,文德一连喝了好几大杯。

“姑母可以陪侄儿去看看一个人吗” 文德几乎把整壶的龙井都喝完了,只是眼角还是闪烁着些晶莹泪光。

“谁” 安康问。

“等见到她,侄儿自会告诉姑母,” 文德逐渐恢复平日的冷静,“侄儿先叫上文礼。”

文德说完,起身开门,让人去把敬王叫了过来。

究竟是什麽人,竟也和文礼有关安康有些困惑了。

xxx

文德领着安康和文礼,来到了那个安置瞎眼老嬷嬷的小房。安康对文德竟在宫里藏了个老嬷嬷,已经感到意外,又见这老嬷嬷胡言乱语,双眼被人戳瞎,更觉得诡异的很。

“这老嬷嬷是谁” 她不忍再看,转头问向文德。

文德看了文礼一眼,把楚琉璃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安康。

“侄儿总觉得,琉璃的身世,并没有她说的那样单纯。” 文德实话说道。

“皇姊,你真怀疑琉璃和北耳弥之间有勾串” 文礼还是不信,所以之前虽然问过,还是又问了文德一回。

北耳弥,只是其一,更为深沉的原因,文德并没有告诉文礼。

“姑母,侄儿问您,您可曾看过侄儿和文礼的母亲”

陈氏,由於不得文德祖父的认可,一直都是大魏深宫禁忌的话题,文德和文礼从未在任何人面前提过,包括在安康和禾昌面前都没有。

文礼听见文德在此时提起早逝的母亲,张大了嘴。

安康对陈氏倒不怎麽介意,文德问了,她就认真地回想。

当年二哥禾盛的确带着陈氏回过宫中,但也只有一回,之後再也没见过。可是那时安康还很年幼,对於陈氏这个人,已经没什麽印象了。

安康思索时,文德一直凝视着她。安康含情如画的眉眼因专心而微微皱起,这副模样,和琉璃郁郁寡欢,轻锁双眉的样子,实在神似。

“见过,可是本宫实在不记得什麽样了。” 安康想了许久後,回答文德。

文礼就不用问了,肯定是全忘了。

“侄儿自己,也没什麽记忆。” 文德喃喃道,

“其实,不瞒姑母,侄儿是怀疑,楚琉璃的身世,或许和母亲有关。”

琉璃说过,她的母亲是南唐人,父亲又是死於与北耳弥之战,这与独孤禾盛和陈氏的遭遇是相符合的。论年纪,推回邠城之战的元武四十一年,也是成立。

要说不合情理的,只有头发......独孤氏的子孙,几乎全都是一头黑褐色的长直发,可琉璃的发色,文德记得,是略为带卷的乌黑长发。

文德的话,就像狼槌一样,敲响着沉寂已久的大钟。

文礼再难沉默,他用极大的音量向文德喊道,“皇姊,这事未太荒唐了。”

“怎麽可以仅凭臆测,就把琉璃扯到了母亲身上。” 文礼喊完,泄了气,无奈地坐到墙边的椅子上。

“朕知道,所以一直没说出来。” 文德知道他接受不了,也明白自己的猜测过於武断,只能这样说。

“那为什麽这时候说” 安康出声,她也想知道,而且为什麽还要三个人聚在一起说。

文德摆下了头,想了一会儿,又抬起,她缓缓地说,“因为侄儿不想有事情再瞒着姑母了,此生都不会再有事情瞒着您。”

文德下了很大的决心,向安康笃定地说出自己的心思。

“还有,朕觉得这件事情,文礼也有权利知晓。”

文礼还是不以为然,“荒唐,太荒唐了,” 他说,“父亲和母亲在元武四十一年就一同死在邠城,我除了皇姊,哪可能还有什麽妹妹。”

“那倒不见得,” 安康沉沉地说,当年的事情她也算是经过了全程,即使没有身在其中,也是在旁听了个大概。

“邠城大败後,二哥的尸身,是有被送回宫里的。” 她看着文德和文礼,顿了一顿,“可是你们的母亲,并没有找着她的.......”

“所以,本宫也不敢说,你们的母亲是死在了邠城,或许只是在战报和史册上,必须那样记载而已。”

当年邠城大败,禾盛战死,大魏宫中气氛颓丧,皇上的身子一下子就倒下了,所有人都手忙脚乱。禾昌当时是太子,丧弟之痛尚未抚平,还要照料床榻上的父亲,自然也没神去追查陈氏的下落。

更遑论,当时的皇上并未接纳陈氏,照理她是不能入宗祠的,既然和独孤氏没有直接关系,史官们就也随意记载了。

有关陈氏,这已是安康所记得的一切。

“不过本宫也觉得,若只凭眼下的证据,和这个看不出什麽的老嬷嬷,就说琉璃可能是你们母亲留下的孩儿,的确是有些牵强了。”

安康虽然没有文礼的反应那样激烈,但心里也是不相信的,但她还是委婉地说,不想刺激文德。

三个人在小屋里,意见各不相同,难以形成共识,但有一点倒是一样的,就是都忽略了这个瞎眼老嬷嬷。

老嬷嬷的耳力,经过宫里的太医连日来的调养,已经好多了些。许是听三个人快吵了起来,尤其是年轻的两个,男的越来越激动,女的也越来越不耐,老嬷嬷坐在墙边,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地就开了口,哼唱起那首不知名的曲调来了。

这就是青兔禀报过的,那首听不出是什麽的曲调歌谣。

安康,文德,文礼三个人,霎时就安静下来,竖耳听着。

“这小曲是什麽阿,我怎麽听不太出来” 文礼疑问道。文礼跑青楼是出了名的,怎可能有他没听过的小曲,他双手插着腰,拚了命地回想。

安康虽然不常去青楼,但宫中歌女的表演还是熟悉的,但这曲调陌生,她也听不出个所以。

三个人中,只有文德,脸色一变。

“文礼,这不是小曲.......” 她沉着脸。

文德的神情过於可怕,文礼不知道究竟发生什麽事情了,“不是小曲,那是什麽” 文礼问。

文德默不作声,直到老嬷嬷唱完了,她才走上前去,盯着老妈妈仔细地瞧着。

“老嬷嬷,老嬷嬷” 文德蹲下,在她耳边大声地喊着。

“您这首歌,是谁教您唱的”

老嬷嬷被她一喊,好像被吓到,又回到了那个疯傻的模样。

“你们行行好,放过我吧......我老了,就快死了” 老嬷嬷又开始不断地求饶。

文德见她这样,叹了口气。

“皇姊,到底怎麽了”

“是阿,文德,这曲究竟怎麽了”

不只文礼,安康也问。

“这不是青楼里那些艺女唱的小曲,是......”

文德的嘴唇在颤抖,她似是被老嬷嬷方才的歌声惊到了,还没回过神来。

安康见状一步上前,握住她的手,“是什麽” 她轻声问。

文德看着她,深吸了一口气,

“那是一首哄孩子入睡的歌谣”

文德话一出,文礼便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皇姊怎知” 他问。文礼奇怪,文德又没养过孩子,平日也没和孩子相处,怎会知道这歌是哄孩子入睡时唱的。

文德看了看安康,又看了看文礼,两人都是疑惑的神情。

“因为朕听过。”

文德振直了身子,

“在朕很小的时候,就有人在朕的耳边唱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