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完美首演(1 / 1)

加入书签

看着被众人围在中心的尉明,熟练的跟众多士绅们打招呼,仿佛这不是一个开窑仪式,而是一个招待酒会,尉家嫡系和票号掌柜的双重身份,让尉明在其中如鱼得水,几乎照顾到了每一个人。

“看来,商业上面的事情,还是文举兄比较擅长!”刘澍感慨的说道。

对于此,杨元钊也是点头认可,尉明跟刘澍两人,都是世家出身,也都长于商业,可是两个人的侧重点却截然不同,尉明是正统的的家族教育出身,在尉家也属于嫡系,是受到了最传统的世家教育出身,多注重于外,在商道之上,做外联是最好。刘澍则正好相反,也是大家出身,却因为支系的关系,是正统的科举出身,外联什么的也可以做,却没有尉明这么的方便,因为做过案牍的关系,更加擅长处理内部的事情。

“文举兄,一切都还顺利吧?”杨元钊看到尉明终于闲下来,走上前去问道。

“元钊啊,你来了,我还以为你还在水泥厂的工地上呢,对砖瓦厂都不关心了,一切顺利,对了我看了,出砖率很高?”尉明开怀的说道。

“很高?”杨元钊愣了一下,略带吃惊的问道:“你开窑了?”

“小声点,当然不会开窑了,不过,你设计的窑洞,又不是看不到内部!”

杨元钊愣了一下,豁然的想道了,指着尉明,说不出话来,这个八卦窑,温度较高,采用的又是风冷的,会留出几个通风口,加快内部温度的降低,设计好了,甚至不比水冷的要低多少,最初因为高温浓雾,无法看到内部的情况,当温度逐步降低,冒险到哪里去看,还是可以看到内部的一些情况,哪怕是瞟一眼,以大师傅的经验来说,足以判定出大致的成功率,只要保证在这个时代之上,尉明就绝对敢于宣传开炉。

这也是正常的,符合中国人心理,毕竟谁也不希望,花费精力和金钱组织的活动,以失败而告终,开门红总要的,不管是兆头,还是事实。

正在跟杨元钊寒暄的时候,旁边一阵阵的骚动,尉明转头看去,惊呼了一声:“他怎么来了!”

杨元钊也循着眼光看过去,愣了一下,原来,这个引发骚动的他也认识,正是上午才见过的侯金盛,刘澍瞥了一眼,在杨元钊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看样子,他对我们这边很重视!”

杨元钊也微微有些无奈,哪怕是在中央力量比较薄弱的包头,依然有这样那样的世家大户的,侯家这个之前从来没有交际的,居然在短时间之中,连续的偶遇两次。

刘澍的话语虽然轻,跟尉明距离的太近了,尉明显然听了他的话,狐疑的看了刘澍两人,最后眼光落到了侯金盛的身上。

果然,侯金盛在跟相熟的士绅寒暄了几句之后,径直来到尉明等人的前面,首先恭喜了尉明,最后眼光落到了杨元钊的身上,笑道:“杨少爷,又见面了!”

“见过侯老爷,怎么,也要起新居么?”

“如果砖好,买上一些何尝不可!”侯金盛平静的说道。

“那就多谢侯老爷了!”尉明在旁边客气的说道。

侯金盛非常老练,只是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跟周围熟悉的人在一起闲聊,当侯金盛转开去之后,尉明询问刘澍,侯金盛到底来干什么。

对于尉明,刘澍和杨元钊没有多少隐瞒的,一五一十的跟尉明说了一下,尉明听了之后,原来高兴表情立马收摄住了,沉吟了良久,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杨元钊也没多说什么,尉明跟刘澍相比,又远了一层,再加上他带着鲜明尉家的色彩,一定程度之下,很多的考虑,比较多的,是站在尉家的立场上。

这个时候,大师傅来到了尉明的旁边,告诉他,吉时已到,以开窑了,尉明立刻上前,招呼宾客们站定,开始准备开窑。

众多的士绅围过来,好奇的看着这个巨大的窑洞,八卦窑,出口就是多,八个开口,之前已经是半开的,供风冷来把里面的温度降下来,已经好几天了,窑内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跟室外的温度相差无几的程度了,可是站在周围的人,还是感觉到气温的上升,负责的大师傅说道:“稍等个几分钟,我们就可以进去了!”

不用大师傅点名,没人这个时候上去,虽然没有高温的气体,可是一些被风卷起来的砖灰,还是让里面雾蒙蒙的,脏的厉害。

少顷,当雾气渐渐的讲解,大师傅的命令之下,二十几个壮汉,推着平板车,从八个方向冲上去的,很快的,一车车的砖就出来了,众多的士绅,走上前去,看着这个转,其中一个诧异的说道:“是红砖,不是青砖!”

旁边,一个工匠没等砖厂的师傅说出,就主动的解释道:“红砖和青砖,主要是温度不一样,这个炉的温度相当高,出来的就是红砖,可能还添加了一些材料!”

“红砖,看起来也讨喜,不像是青砖,显得乌沉沉的!”一个士绅点头的说道。

红色一向是喜庆的颜色,在旧中国这个贫穷落后封建社会,更是如此,众人对于砖的颜色,没有多少要求,之前只是奇怪跟平常的不同,现在一堆人围着平板车,有些好奇的甚至拿起来,别的不说,这个分量和硬度,似乎是比青砖要高一点,几个专门请来的工匠,成为了主角,被一通人围着,询问这些砖到底如何。

这些工匠,经验非常的丰富,入手,就对于砖的质量把握的差不多了,又仔细的检查了所有的砖,生怕拿出来的是一些样品,甚至还有人走进了砖窑,挑选内部的一些砖头,不过质量非常的好,基本上都是一个水准线上的,这足以让他们对于砖窑放心。

松了一口气的工匠们,开始详细的讲述砖的好处,甚至拿出了准备好的青砖,做了一下比试,这些工匠们早早的得到了砖厂的礼物,不用尉明想到,底下的人也会想到,现在又不用违心的来表扬,当然是花团锦簇的,锦上添花对于任何人而言的,不是什么难事。

相对于关心质量的士绅们,尉明等股东们,更加关注数量的问题,借助着透气孔和窑洞口,看到了一些内部的情况,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还不是最终结果,一个工厂,要想知道他的运营情况,数据是关键,刘澍深以为然,一直以来也是这做的,也影响到了不以为然的尉明,他在初步的接触不适应之后,很快看出来了好处,这样一个老板,不用去盯着每一个人,只要根据数据之中的变化,就能够的出来现在工厂的运营情况。

大师傅们负责计量,当时,砖窑的摆放,都是有数的,不是随随便便的摆放的,一垛一垛的,稍稍计算一下,去掉一些明显烧坏,很快数量出来了,19万7000块,也就是说,之前20万的数量,只有3000块砖被烧坏了,这样的成功率,简直是让人膜拜,别的不比,就拿太原的例子来,一次达到八成以上,已经是不错的,优秀的大师傅能够达到九成,在砖瓦厂的工资已经拿到了60每月,在砖瓦厂之中,甚至成为了说一不二的人物,现在的数据,九成八分五,只是这个废品率的降低,带来的,就是直接的收益。

尉明和刘澍两人兴奋无比,他们似乎都看到了未来的钱途,杨元钊却是无所谓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砖窑,机械搅拌和制砖,很大程度上面,降低了人为的一些问题,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品种相似,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最佳的选择之下,出现的废品率当然很低了,甚至未来,熟悉了之后,根本不会有3000块这么多,整个窑洞之中,也可以容纳更多的砖头一次性的烧制。

“尉掌柜!”经过了一番的点评,还有亲自触摸,大部分的士绅们,已经确定了这一批砖的优秀的,接近20万块砖,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本身只是抱着看看想法的众人,似乎也发现了好处,纷纷上前,跟尉明讨论价格。

红砖的价格,尉明跟刘澍早就交流过,不提红砖跟青砖的对比,以现在情况,暂且定位于比青砖高一分,然后又因为包头只有一个,再加一分,这样定价,应该是比较合适。

很显然,尉明出去一圈之后,脸上红光焕发的,因为只是初步的意向的,最少就有10多家,20万块砖,根本就不够分,甚至接下来的,二三四五炉,也都一一的预定出去了,一些急性子的士绅,甚至留下了定金,剩下的也都作出了保证。

现在中国的商场,依靠的更多是口碑,很少有商家毁约的事情,不然接下来,谁敢跟他做生意,加上尉明本身的背景,这些几乎都可以履行,这比尉明之前的想法,要高出了很多,以砖瓦厂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产量和良品率,似乎收回这个成本,不远了。

一场开窑,最终是众人满意,一直被尉明注意的侯金盛,不过分,也不落伍,他定下了10万块砖,在众人之中,不是最顶尖,只能是合乎身份,在定下之后,他就告辞离开了,看不出来到底想要做什么,反倒是尉明和刘澍,对他一直都十分的警惕。

接下来,晚上的庆功宴,杨元钊没有参与,只让尉明安排,他会给与比较出色的工人一些红包,自己就告辞回家了。

c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