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1 / 1)

加入书签

俞铭寒委婉道:“不是,不过我确实才从实验室回来。折腾一天了,感觉挺累的。”

记者刚问出点实际的东西,正想问问是不是又会有新品种要问世了,才兴奋起来的他转头就对上了俞铭寒那张冷淡的脸。

旁边的居民:“唉,小俞都说累了,你就别问了。”

“我们都是小俞的邻居,有问题你可以来问我们。”

“对啊对啊,我们什么都知道。因为穷,小俞之前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蘑菇。你要想问,我兴许还能给你回忆出他那时候吃的蘑菇种类呢。”

穷得吃菇……这确实是算是个独家大新闻。和采访俞铭寒本人相比,记者觉得问他的这些邻居可能比问俞铭寒本人还能得到更多消息。

记者:“那俞同学你快回去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继续奋斗。”

“请问就吃菇那事,能给我具体说说么。”

俞铭寒的房东看那记者都找别人问话去了,于是过来把疲惫的小俞送进屋。

“小俞,加油啊。”关门前,房东乐呵呵地开玩笑,“这样我这屋说不定以后还能改叫俞铭寒故居,运气好了兴许还能把这开放当个景点,个门票钱。”

“到时候钱了五五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哈。”

俞铭寒没忍住,乐了:“那估计不行,我还不够格。”

“不不不,够了够了。”

……

新闻具有时效性,那个记者果然很懂这个道理。

只是第二天早上,y市日报上就刊登了这则新闻。也不知道那个记者回去后加班加点赶工赶了多久,这才赶出这则新闻。

新闻里,俞铭寒直接化身为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小可怜——

为了省钱,他甚至直接把种植盆放在阳台上,等着蘑菇生根发芽。然而,哪怕在是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至于后面俞铭寒突然研究韭菜,新闻里的原句是这样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蘑菇后,他爆发了。俞铭寒那时候并没有为自己的境遇感到绝望,作为y大机械设计高材生的他反倒是因为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痛苦,于是下定决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

这个记者应该是为了研究俞铭寒,还特地去逛了y大的论坛。联系发布会上李教授对俞铭寒那“总是戴着口罩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上的比农学院的学生还要认真”的叙述,他连蒙带猜猜出了匿名论坛上那位“戴着口罩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坑爹代课”的真实身份。

当然,代课这种东西总是不好写到报纸上去的,这会有损俞铭寒的“光辉形象”。

于是,记者也对此进行了适度的艺术上的美化: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供自己进行研究,俞铭寒辛辛苦苦地找到了一份兼职赚钱。然而,许是因为太过优秀的缘故,他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挤。很快地,认真工作尽职尽责的俞铭寒失去了这份兼职。

……不过,也是因为个记者将代课美化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兼职,以至于报纸发出来后所有人都不知道实情,面面相觑地猜测是谁排挤辞退了“可怜”的俞铭寒。

这事之后也有人发帖上网深扒,可扒到最后硬是没传出个风声说是谁辞的。

当初发出“坑爹代课”这个帖子的人也跟着吃瓜,可是吃瓜吃到最后都没猜出这个记者写的兼职是代课。

当然,要写就要写全面,那段流传甚广的“机械大佬要学农”的视频也被他写上了——

因为忙于兼职赚钱和韭菜选育,俞铭寒缺了太久的本专业的课了。在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回去上本专业的课后,他被任课的教授抽起来回答问题了。

不得不说,只花了一个学期不到就种出阳台五号的俞铭寒无疑是是天才的,无论是农业还是机械。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出了所有问题,以至于连有些因为他缺课而看不惯他都教授都开口邀请他参与实验。

然而,为了专注农学,为了拯救世界上所有人都味蕾,他拒绝了。而他的这个选择,没人看好。

这则新闻边上还配了那个帖子的截图,看上去有理有据的,让不少人就真觉得俞铭寒是这样的一个小可怜。

好在新闻也没打算就这么让他一直可怜下去,毕竟这说到底也只是欲扬先抑的一个手法。

末尾,记者用激动人心的语句描写了俞铭寒的成功,肯定了他的成就……如果最后没有那莫名其妙的一句就好了。

——或许是为了纪念曾经经历的苦楚吧,俞铭寒将这个新品种韭菜取名为阳台五号,以此来记录他那段比在“阳台养蘑菇”还要痛苦的、受到所有人质疑的、仿佛与全世界对立的时光。

这年头是没什么人看报纸了,但是只要有谁碰巧看到这则新闻发到网上,那么最近因为阳台五号而对俞铭寒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群众就能把这则新闻讨论出花来。

俞铭寒是不怎么上网的,但是姜梁却不是这样。

姜梁攥着手机进了实验室报道,看见俞铭寒那张脸后就是红着眼睛叹了口气:“老俞,你就是太倔了。钱不够用完全可以找我借啊,何苦这么为难自己。”

……他知道小伙伴吃了苦,只是没想到小伙伴他吃了这么久的苦。

俞铭寒被姜梁着叹气叹的是真实迷惑,问了为什么,又被对方叹着气说了几句“倔”、“脾气硬”后,这才看到了那则新闻。

俞铭寒:……

俞铭寒:要不是作为取名者本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名字是他为了图省事取的,他这时候都要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取这么个名是真的在矫情地纪念什么了。

网络一片议论纷纷,因为上面那个“阳台五号”和“俞铭寒”紧贴时事,这则新闻几乎是乘风而起,吹遍全球。

昨天还笑着听其他人夸他们儿子的俞父俞母因为这件事,风评险些惨遭迫害。上班后的他们迎着同事们怀疑的眼神,不自在了好久才在要好同事的提点下看到了这则新闻。

新闻里的俞铭寒硬生生活成了悲惨世界,看到消息后的小夫妻当场红了眼睛,立马就给俞铭寒打了个电话,表示他没钱可以直接开口管他们要,完全没必要吃这份苦。

实验室内,俞铭寒在挂了好几通熟人打过来联络感情的电话后,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生怕之后还会有什么七大姑五大姨找过来,他直接上网转发了最热的那条微博并留言道:假的,完全就没有这回事。

因为微博没有认证,他这条消息一时间也没人理会。之后过了好半晌,这才有人注意到了他。

【得,又来一个装俞大佬蹭热度的。】

俞铭寒本人:……

他本来还想试着回复,结果打完一句话后一按回复按钮,他就发现自己号被封了。

这时候,y大农学院那边正巧给俞铭寒发了条信息,说想要圈他发一条关于阳台五号的微博,问他同不同意。

一般情况下的回答都是行或不行,但这边俞铭寒的回复格外别致了。

【俞铭寒:微博账号不知道被谁举报封了,你应该圈不了。】

第九十五章

虽然俞铭寒的号被封了, 但是该圈的还是得圈一下的。

——哪怕圈了也叫不到本人, 但这最起码也得遵循最基本的仪式感啊。

于是,所有关注y大农学院都看到了这么一则微博。上面除了写明了阳台五号的种植注意事项,还圈了阳台五号打开原培育者——俞铭寒的微博。

然而,当所有以为终于找到了正主的人兴冲冲地看过去的时候, 发现俞铭寒本人的账号居然被封了。

不到一个小时, 俞铭寒账号被封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在话题里, 不少人猜测着俞铭寒账号被封的原因。有人觉得这是平台管理问题,嘲讽说平台管理员都没长眼封号一直封得莫名其妙。也有人觉得这是俞铭寒自己的问题,是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最后直接导致了账号被封。

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直到一个零关注零粉丝、光看着就能让人知道这是小号的账号发了第一条微博, 弱弱发声。

【怕被骂, 特地开了个小号上来。我终于想起来俞大佬的微博账号为什么这么眼熟了, 这不是我早上才举报的么……我一看没认证又像是在扯淡就给举报了——当然,最后我发现拿俞大佬身世扯淡的是记者而不是大佬本人——怕就我一个人举报封号会封得太慢,我还叫了我的几个哥们帮我,现在他们都在群里嚎呢。】

这下终于水落石出, 大佬如今账号被封就是因为被广大人民群众误伤了。

在俞大佬一直没出面的这几天里,也有不少薅羊毛蹭热度蹭到俞铭寒头上的人。最开始大家都很淳朴,觉得这世上怎么会有冒充俞铭寒的人呢。

毕竟这在不少人心里, 这都已经是堪比冒充科研院院士了。这么严肃且重要的事, 怎么会有人瞎搞呢。

——然而, 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种人。

在淳朴的、只是想要上微博留言感谢俞铭寒的普通大众被骗了好几轮后, 大家都被硬生生骗明了。而明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直接有人误把俞铭寒本人举报了。

理清了这点,刷微博的大家都很无奈。看多了各种蹭热度的套路后,假使是换做他们看见那条企图反向证明自己的微博,第一反应估计也就是举报。

微博账号解封一般都是要自己申诉解除的。没多久,有一个相关话题喜提热搜。

#大佬你号没了,你倒是上点心去后台申诉一下啊#

……

号没了就没了,对俞铭寒这种不刷微博的人来说也算不上多大事。

倒是后续的哀嚎姜梁看着还蛮有意思的,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笑着给俞铭寒看了看。

姜梁倒是挺想知道俞铭寒账号解封后,那些人会涌过来说些什么。

无奈俞铭寒没有花时间去后台申诉的心思,好在最后不知怎得账号自动解封了。

兴许是新的一个买一送一的服务,账号不仅被解封了,还自己就挂上了黄v认证了身份。

看着一波一波涌过来或道歉或打卡或花痴的回复,姜梁险些看着看着就忘记了要继续去搞自己的事业。

……

自打y大农学院挂售出种子后,韭菜种植的热潮几乎袭遍了全球。就算是那些没有抢到种子的人,也在步入种植的学习好为将来种菜做准备。

在如今这个时代,不知道当红流量不是问题,但你要是不会种韭菜,那你就是真的落伍了。

俞铭寒的超话如今已化身韭菜种植交流空间,一眼望去要么是发上来韭菜病株图片求助的,要么就是互相讨论韭菜种植的小窍门。不少人还畅想未来,提前开始研究其他蔬菜的种植。

也算是乘了阳台五号的东风吧,就连那群平时一般不用微博这个社交软件的外国人也纷纷下了一个,时不时就到俞铭寒的超话里操着一口英式中文互相交流学习。

阳台五号不仅步入了人们的食谱,还缓缓侵入了其他领域。

——比如香水。

就在俞铭寒的阳台五号出来这年,一场国际性的香水比赛里的第一名——曙光的原材料之一就是阳台五号韭菜。

更简单直白地说,这就是一瓶韭菜味的香水。

做出这瓶香水的是一个华国人,往里面加的原材料、也就是阳台五号据说还是由这位调香师亲手种出来的。

据他本人说,在最开始抢到种子种下的时候,他的内心想法还是很朴实的。他那时候就是想着把菜养大了炒来吃,为此他还疯狂恶补种菜知识。

然而,当他某天早晨早起,准备到阳台上给阳台五号浇水时,他突然就有了灵感。

据他所说,就在天幕发出的光照在韭菜翠绿的叶片上时,那一刻他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怀着敬畏的心将辛辛苦苦养大的阳台五号下来炒了一盘菜吃下,然后用剩下的韭菜叶子调出了这瓶味道最为纯正的香水。

消息传回国内,微博委实因此又热闹了一阵。不少只想着把菜养大割来吃的淳朴大众纷纷出声,表示自己看不懂这位调香师的一通操作。

而当他们最后看到那瓶香水卖出的价格后,所有质疑的声音都消失了。

一时间,类似于“等我穷了,我就把家里种的韭菜割了做香水”、“我吃的是韭菜么,不,我这一口一口吃下去的,这都是钱啊”这类的发言层出不止。

有人还拍了自己阳台上韭菜的照片,p上了“无价之宝”这四个字发出来。

韭菜味香水最后也是传到了闭关研究的俞铭寒和姜梁耳朵里,这两位理科生的表情都是一言难尽的复杂。

……唉,艺术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