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 / 1)

加入书签

永夜历前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的珍贵东西,在经历了那漫长的永夜后也不再“娇气”,它们同样进化出了强盛的繁殖力,无论在哪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哪怕是在农民的菜地里。

对松茸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位面的俞铭寒万万没想到,在上个位面里人们趋之若鹜的珍宝,如今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还要求他一锄头下去就得斩草除根……

虽然知道这个位面所有蘑菇都不值钱,但是俞铭寒看着面前这株松茸幼苗、想着它不久之后就会毙于他的锄头底下,就直接开始心塞了。

旁边老师以为他是蘑菇肺犯病了,问:“同学,你需要蘑菇灵么?”

“不了,谢谢老师。”俞铭寒深呼一口气,闭上眼一锄头就把这还未长长的松茸从地里锄了出来。

就……突然心里有点难受了。

……

达到了要求后,学生们放下锄头都上了大巴车准备回校。

所有人都一副累极了的样子,靠在靠垫上不动弹。其他人都是累的,只有俞铭寒是心累的。

俞铭寒:这锄地锄得是真的心塞。

大巴车开回学校后,学生就地解散。俞铭寒背着包回到了他的出租屋,想着早上看到冒出了白尖的韭菜种子,准备今天就把种子种下去。

俞铭寒把客厅里冒出白尖的韭菜种子挑出来,小心拿到了阳台。

然而,阳台上的种植土里却是已经渐渐长出了东西。种植土上,覆盖着一层细密的、不透水的菌被。

那是蘑菇的菌丝。

蘑菇的孢子随风飘来,它们在这捧种植土上扎根,冒出菌丝迅速繁殖。

——而这,也是这座灰色的水泥城市里不带一点绿色的原因。

蘑菇的繁殖力太强,只有将原本的城市溶于熔炉之中,重新取出铸就成如今这幅模样,才能抵御住蘑菇的侵袭。

从这座尽是灰色的城市里,俞铭寒看出了人类掩藏在深处的狼狈。

俞铭寒听到了楼上的阳台门打开的声音,一道视线投射到他面前的家庭菜园里。他抬头看上去,和视线主人带着怜悯情绪的眼神对上。

这栋楼,乃至这个城市、这整个世界,或许只有他的阳台上有这么一个家庭菜园。

……也难怪之前他上网搜索家庭菜园,却搜不到任何贩售的信息。

为了防止蘑菇驻扎于阳台上,人类早早就放弃了这个在阳台上种植的习惯。

而他重新捡起了这个习惯,或许在其他人眼里,就是穷得揭不开锅,只能等着天降蘑菇了。

终于反应过来这件事的俞铭寒真的是惊呆了。

俞铭寒:……难怪我的邻居都觉得我穷,纷纷委婉地开口问我是不是需要金钱方面的援助了。

第八十二章

俞铭寒背着包走进教室, 他把书包放在教室后排,拿着课本就去找了授课的卢教授。

关于种子改良这一块,他还是有一部分内容没看懂。据他这些天的打听,农院里也就这位卢教授对这块知识是最熟悉的了。

卢教授也是很熟悉这个上课认真的农学学生了, 他先是讶异于他看到那本明显不属于大一学习范围的课本, 而后想着对方能力不错直接接触未来必修课的课本也未尝不可,便直接和俞铭寒讨论了起来。

两人谈得正欢, 一股浓烈的蘑菇味便被风裹挟着吹了进来。刚才还和俞铭寒谈得正欢的卢教授当场被激得咳嗽了好几声,脸都因为咳嗽而有些发红。

卢教授看向刚进来的那位学生,瞥见对方露出来的手上有小片的红斑。

——那是皮肤真菌感染的症状。

他蹙了蹙眉, 说:“同学, 你要不要请假,去医务室开点药。”

对于这位叫做程陵晏学生,他的印象也很同样很深刻。

在现在这个世界,碍于真菌和细菌在这一百多年里的进化, 重新回到地面的人类必须比以前更加注意个人卫生。

然而这个同学就不, 在开学第一天,他的名声就随着他被子枕头上不断茁壮成长的蘑菇一起, 传遍了整个农院。

和对俞铭寒的欣赏相反,卢教授并不是很喜欢面前的这个学生。那些不满渐渐沉淀下来,最后转化为更加浓重的同情。

……不过也是一个被逼疯的人罢了。在他过往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人他也见过不少。

“这就不了, 谢谢老师。”程陵晏道谢, 走到了教室的后排。同时, 因为他的到来,后排的学生往前挤,硬生生挤出了一大片空。

他嗤笑一声,正想坐下,却瞥见了俞铭寒放在座位上的书包。他的动作顿了顿,往旁边挪了一个座位,离着那个书包更远了一些。

上课铃响,俞铭寒拿着课本往回走。他掏出这堂课的要用的课本,拿出笔记本准备听课。

这也是程陵晏头一次碰到有人愿意离他这么近上课。他挠了挠右手手背,动作间左手袖口里掉出来一个小蘑菇。

俞铭寒:……

俞铭寒真的是惊了,虽然说这个位面更容易长蘑菇,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这也不简单吧。

“陈纹,你坐这边来吧。他不爱干净,身上都脏得长蘑菇了,你坐那小心被感染。”前排有人朝着俞铭寒招手。虽然代课的是其他院系的同学,但也不能就这么看着对方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倒霉啊。

俞铭寒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在叫他。他还没动作,旁边的程陵晏就不满地出声了:“什么叫传染,我这是帮他适应。人类在永夜历的那一百多年里,就缺席了地面上的进化。要是现在还不抓紧时间适应,很快就会被淘汰了。”

这句话被说出来,俞铭寒隐约感觉到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更紧张了。卢教授叹了口气:“陈同学,你就先坐到前排去吧。”

“我出去打个电话,一会儿就回来。”卢教授拿着手机出门,教室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凝滞了。

俞铭寒拿着书包离开座位,在路过程陵晏身边时,他看见了小片密集的黄斑附在对方的脖颈上,在因为真菌感染而导致的红斑的对比下,显得格外明显,像是培养皿里用于观察的真菌菌落。

“他很快就要被带走了吧。”俞铭寒听到有人这么轻声说道。

不知道是谁轻声叹了口气:“……应该快了吧。”

班里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面上显出些许悲哀,然而更多的则是麻木。

卢教授从教室外边走进来,他把手机放在桌上,打开ppt开始讲课。

十分钟后,教室外进来两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防护服前后都绘着象征着医院的红十字。

他们走进教室,抬头一扫就确认了程陵晏的位置。

……也是,像这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大多会让自己成为类似于实验室培养基的存在,以携带着各类可传染致病的真菌。这类人往往会坐在人群之外,像是被羊群孤立的黑羊,一眼就能认出来。

那两个穿着防护服的人走到程陵晏面前,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坐在椅子上的程陵晏并没有挣扎。

程陵晏站起来,对着他们说:“走吧,我们去哪里?”

“去瑞安医院。”低沉的男声从面罩底下传出来,面罩下的脸看不清晰。

“嗯。”程陵晏应了一声,率先出了教室。一个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人跟上,另一个拿着装着消毒水的喷壶清理刚才程陵晏的座位,防止致病真菌感染下一个坐在这个座位上的人。

穿着防护服的人来的快,走的也快,只有空气中浅淡的消毒水味道象征着他们来过。

“程陵晏他还会回来么?”

“也许吧,他走的时候那么配合,说不定他也希望自己能被治好。病患一配合,治愈几率就高了。”

“是么……”

“我觉得悬哦。之前我邻居家哥哥也是这样,被带走治疗的时候也是安安静静的,后来听说当晚就在瑞安医院的病房里自杀了。”

“我听他走前还说什么适应进化,应该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吧。”

俞铭寒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问:“严重到哪个地步?”

坐在俞铭寒旁边的男生惊讶地看过来:“你们那没有这类心理疾病的患者么?”

俞铭寒摇摇头。他那边却是没有这类人,虽然并不是在同一个位面里。

“那你们那儿还挺好的。”边上的男生感慨了一句,便给俞铭寒解释道:“之后的话,他应该很快就会发现,无论他再怎么适应也无法适应地面上的蘑菇,最后他就会把自己淘汰掉。”

“像这种心理疾病,我记得是死亡率最高的致死原因吧。”

旁边有学生叹了口气:“不是,最高的是那种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在那一瞬间受不了蘑菇,心理崩溃突然自杀的。”

这个位面的死亡率很高,大概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见证过死亡。

进化的蘑菇解决了人类努力数千年都未彻底消灭的饥饿,然而与此同时,却有一些比饥饿更浓重、更灰暗的东西驻扎在所有人的心底。

天幕照亮了地球,却从未能刺破那笼罩于所有人类身上的“永夜”。

第八十三章

这节课上到最后, 无论是讲台上的老师还是讲台下的学生, 状态看着都不大好。

伴随着下课铃响, 俞铭寒拾好东西离开了教室。在出校门的路上, 他还正好碰到了个熟人。

“老俞, 真的是好久不见啊,这是我们开学后第一次见面吧。”那人语气幽幽的, 模样很是熟稔, “话说今天上午我们没课啊, 你来学校干嘛。”

“我来蹭课。”俞铭寒一边回答,一边视线不住地往对方头顶上瞟。

【姜梁,男

关系极好的朋友, 也是你的邻居。从小长到大的竹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高中时相约好一起考y大机械系。】

姜梁想起了之前俞铭寒给他发的照片, 上面是一黑板的农院专业名词。他试探地问道:“农院的课?”

“嗯。”俞铭寒点点头,应了一声。

“没想到你居然坚持了那么久, 你……加油。”不过说起蹭课,姜梁倒是想起另一回事了, “差点忘了,那啥, 老俞啊,下周一那堂课你必须得回来上一下。”

“上次老师点名点到你, 发现你又没来, 发了老大一通火。他说让我们回来通知你, 让你下节课必须到场。”

“嗯,我下节课一定到。”同一时间段的农学那堂课他也蹭了好多次,按着之前学的东西也大概能推出后面的内容,再加上人家老师话都这么说了,他不去也不好。想想自己缺这么一两节农学的课也不算碍事,俞铭寒就点头应下了。

“那你记着,千万别给忘了啊。”姜梁提醒道:“还有你回去挑时间看一下课本。我记得之前有谁缺了堂课,王教授把他叫起来,直接就来了一个三连问把人问住,最后教育说什么没学好书上的东西居然还敢旷课。你回去努力多看看,到时候能回答上一点是一点。”

专业课课本上的东西可不简单,光看还不一定看得懂那些复杂的东西。姜梁也没指望俞铭寒都能答出来,他只希望自己小伙伴好歹到时候能凑出个答案来,让王教授听到也能消消火气。

俞铭寒认真道:“好,我回去多花点时间看看。”

……虽然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但是既然老师会抽问,那他还是回去翻翻书,把书再看一遍熟悉熟悉吧。

两人边走边聊,聊着聊着就路过了学校的一食堂。

明明在饭点,食堂的大门却是紧闭着,摆出一副谢绝消的样子。俞铭寒还记得之前路过的时候看到的人来人往,看到了一食堂现在的这副模样,他下意识就多扫了几眼。

姜梁看见俞铭寒边走边往一食堂门口望,以为他是不知道前些天发生的事,现在饿了还想着进去吃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